03.06 目前最怕失業的是哪個年代的人?為什麼?

頁川木木1


我認為是80後的人。

我是88年,今年31歲啦。目前在廣州工作,從事銷售崗位。大部分80後都還在打工的崗位上,有少部分選擇創業做生意,但是如今社會經濟萎靡,哪個行業都不景氣,現在社會競爭大,每年大批的90後大學生,甚至00後進入社會,社會上的崗位就那麼多,很多公司更願意接收剛畢業的大學生,一來聽話好教,二來所付的薪水不高。很多80後結婚也比較晚,父母差不多都六十歲左右,子女很多都在讀小學,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挺害怕失業,失業就會失去經濟來源,現在什麼都要錢,不敢輕舉妄動,真的是動一發而牽全身。

上比70後,他們已經建功立業,很多已經功成名就,再不濟也有房有車,衣食無憂。

下比90後,他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而且闖進十足,在職場上大搶風頭,分爭就業市場。

所以80後壓力真的很大,市場物價高、人際關係難處、就業壓力大,各種壓力於一身。

各種開銷,房貸、水電費、車貸、油費、生活費、孩子讀書費用,補課、培訓班、偶爾購買新衣服、老婆化妝品、停車費、手機費、交際聚餐費、週末遊玩開銷、各類其他開銷等等。種種都是要錢啊,失業就斷糧,房貸、車貸不能停下來,生活還要繼續,活下去都難。

所謂壓力年年有,今年特別高呀!最怕失業是非80後莫屬了。


吾時落下花開否


我認為應該是70後最怕失業這個時候正是各行業飛速變化整合的時代,她們的觀念和想法已經面臨被淘汰,重新去應聘年齡也很尷尬,很多崗位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對於已經馬上淘汰的70後關上了大門,論活力精力不如90後,論經驗幹勁踏實不如80後,家裡老人正是需要照顧相繼生病離去,孩子高考關鍵時期需要精力照顧,新入職單位都會考慮性價比,這無形之中都增加了她們的就業難度,而這些問題的到來也讓她們不敢失業,除非是精尖端的技術人才還有重新就業的可能,但是即便如此換了單位也會被老員工壓著,這大概就是人到中年的無奈吧!


嫻姐夜話情感


有一個90後的朋友在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工作。這家公司從一個公眾號起步,短短几年就完成了b輪融資。業務模式聽上去特別性感。她很珍惜這個機會,工作踏實努力,業績也一直都很好。

然後,她告訴我,她可能要失業了。

她的工作類似於客服,比如幫客戶訂一張機票,或者點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這些工作已經被AI (人工智能) 取代了。

就拿訂咖啡來說,人工智能自動識別用戶的語音,獲取用戶信息。對於新用戶,人工智能會問:hey, 你想喝什麼?對於老用戶,它會說:親愛的,是不是和上次一樣,大杯熱拿鐵,半糖,送到公司?

機器不光比你聰明,還比你熱情。而且,不需要支付薪水,也沒有五險一金。而且可以365天全年無休。

90後的失業,才是真正的失業

都是出來賣勞動力,還指望資本家養你一輩子?每個人遲早都會經歷一次失業。但90後的失業,才是真正的失業。

失業這個話題,對中國人來說,既羞恥,又陌生。朱鎔基在90年代末才消滅了大面積的終身僱傭制,距離現在不過20多年。所以第一批享受到失業潮的,是70後、80後。但他們同樣也趕上了房地產的紅利期。

對有房產收益的人來說,失業就是度假。但沒有資產性收入,則可能會從中層管理一下跌落谷底。等沒拿到房產紅利的一代開始失業,才是真正的失業。

我有一個大膽的預測:在即將到來的90後失業潮中,90後的心理壓力會遠超80後。抑鬱症大面積傳染,心理諮詢師在未來十年前景可期。

保持對時代的敏銳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失業常見的第二個原因:市場不斷變化,你的公司和工作已經被時代拋棄了。

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談到自己為什麼要離開央視的時候,說過這麼一段話:“一開始有人會說,泉靈姐,我特別喜歡你。後來有人說,泉靈姐,我媽特別喜歡你。再有人說,泉靈姐,我奶奶特別喜歡你。我特別擔心很快就沒有人喜歡我了,我就離開了。”

張泉靈的遭遇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流量正在從傳統媒體轉移到互聯網。

這種大趨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張泉靈抵抗不了,蘇芒也抵抗不了。時尚集團總裁蘇芒離職。她曾幸運地經歷了時尚雜誌在中國風生水起的20年,也懂得在一個行業日薄西山時功成身退。畢竟,曾經風靡一時的《瑞麗時尚先鋒》、《伊周》、《費加羅》現在都默默地躺在報刊亭上吃土。

這個時代,一份工作做到老越來越難。幾乎每個人都面臨失業的威脅


熱文時刻


我覺得是30歲以後的女人才覺得是最可怕的!以我為例吧,32歲的我迷茫,不知所措,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優秀太多了!不敢辭職,所以也就在原單位裡將就著!我目前的困境就是沒有突破性了,遇到了職業的瓶頸!


塵囂861


我今年四張整,已經失業兩年了,之前一直做軟件,年輕的時候以為技術學好了,就可以在這個行業一直幹下去,現在想想太幼稚了。大多數公司乾的事情遠沒你想的那麼複雜,基本上個培訓機構出來幹上幾個月就能上手了,再往後就是跟流水線上的工人差不多,多數時間乾的就是重複的操作。這個時候如果自己不考慮改變就彷彿溫水煮青蛙等你想跳的時候已經跳不動了。還有一個國內的環境其實很不重視技術人員,感覺技術人員就是出賣青春。


大蟲子和


不應該是那個年代,而是哪個年齡段。個人認為最怕失業的是26歲--38歲,這個年齡段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失業的,失業就意味著生活沒有保障了。


君心天辰


都不怕失業,這是個無失業的國度,也沒有無業人員


手機用戶71090105702


40左右吧,上有老下有小,不太敢隨便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