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靖州:抗擊疫情的“中醫力量”

靖州:抗擊疫情的“中醫力量”


靖州新聞網·紅網靖州站3月2日訊(通訊員 劉傑華 孫軍秀)3月1日凌晨5點,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中醫院的煎藥房內仍然燈火通明,選藥、備藥、配藥、泡藥、煎藥、過濾、打包,醫護人員忙而有序……天一亮,一批批中藥湯劑將從這裡源源不斷地送到疫情防控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靖州縣中醫院充分運用中醫藥理念,發揮中醫藥特色,積極參與抗擊疫情,為給人民群眾築起一道安全防線,貢獻了寶貴的“中醫力量”。


靖州:抗擊疫情的“中醫力量”

醫護人員忙而有序。


突出預防彰顯中醫特色


阻擊新冠肺炎疫情,防大於治。


“醫院裡每天飄著的中藥香味,讓我心裡安定不少。”在醫院住院的賈女士說,每天都能喝到醫務人員親手煎制的預防茶飲,感覺新冠肺炎沒有那麼可怕了。


1月24日,靖州中醫院迅速成立了醫專家組,結合本地節氣變化,制定出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1號方”和“2號加減方”,吳景波院長還親自制定了預防新冠病毒的中藥茶飲方。同時,將預防藥方、增強免疫力知識等製作成短視頻、圖文信息,通過抖音、微信、媒體等廣泛宣傳,引導群眾克服恐慌、居家預防。


當天起,醫院就在門診大廳和醫院外的臨時發熱門診設立飲用點,全天免費供應預防病毒的中藥茶飲,供前來就診的患者和過往市民服用。為滿足市民需求,醫院還多方協調各連鎖藥店,採購儲備預防湯藥所需藥材,配備專業人員發放銷售,指導服用。


大年初一,醫院取消休假,全員上崗,正式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預防狙擊戰,近200名“白衣戰士”們緊急奔赴“戰場”:在火車站,不分晝夜地對每一位旅客進行發熱檢測;在醫院門口的發熱病人預檢分診站,醫護人員24小時輪班在崗;在各個社區,挨家挨戶向居民宣傳預防知識;在各個省市交界處的臨時卡點,每天也有靖州中醫人執守排查的身影……


院長吳景波,父親病危時沒能陪伴左右,去世時,未能見上一面。戴孝未滿,他又繼續奔赴抗“疫”一線。


副院長吳文梅,平時身體就不怎麼好,疫情當前,她彷彿忘記了疲勞,直到2月21日暈倒在工作崗位,才發現已嚴重透支。


靖州:抗擊疫情的“中醫力量”

“讓群眾第一時間喝上中藥!”


精細服務發揮中醫優勢


“一定要讓他們第一時間喝上中藥!”


接到為全縣新肺炎密切接觸者集中熬製中藥的命令,熬藥房工作人員周瓊、王桂蘭和李崢榮沒有半點推辭。


抓藥、浸泡、煎煮、壓榨、過濾、封包,每一鍋下來都要3個多小時,每一天他們都“泡”在藥房裡“煎熬”,夜以繼日,從不喊累。


從1月24日起,醫院派出3名院領導帶領20名醫護人員,上門對202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一人一方一檔”中藥干預;組建3個工作組,承擔所有接觸者的“四包一”服務;選派2名中醫專家,對定點醫院集中收治的病人“一人一案一方”進行中西結合治療,並對用藥後效果與反應進行追蹤服務。


元宵之夜,家住鄧家坡社區的“四包一”對象楊女士突發37.7度高燒,“四包一”醫生蔣浩平顧不得回家吃元宵,趕緊把她送到定點醫院,帶著她做各項檢查,直到CT排除疑似,已是凌晨三點多。


江東團結村,村民金女士一家居家隔離,老人有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兩個小孩感冒,“四包一”醫生李文斌根據老人小孩的不同體質送來了不同配方的中藥,擔心服藥後的不良反應,半夜12點還給老人測血壓。三天之後,藥到病除。


由於居家隔離人員分散,帶隊領導醫院黨支部書記劉俊每天駕駛自己的私車,城裡鄉下,每天奔波數百公里,上門對用藥對象進行追蹤服務。


精心精細的服務,中醫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中西結合、提前介入”的療法收到了“縮短病程、提高療效”的效果。截至2月19日,靖州縣確診的4名病例已全部治癒出院。


靖州:抗擊疫情的“中醫力量”

醫院每天煎制20000餘升中藥湯劑、茶飲。


助力復工貢獻中醫力量


2月17日上午12點,新光耐火材料廠值班室兩個不鏽鋼桶裡,盛滿了剛剛熬製好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中藥湯劑,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拿著水杯,陸續前來取飲。


“熬製防疫湯劑的中藥材是縣商務科技工信局專門送來的。”公司負責人說,湯劑藥香芬芳,喝起來如同涼茶,很受員工們歡迎。


“這些中藥湯劑,增強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在靖州縣臺泥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勇從縣商務科技工信局副局長儲永崇車上接過預防湯藥,分發給一線工人。“現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工人們雖然戴著口罩、做好分餐,但心裡面還是七上八下,這下有了預防的藥方,工人們更加心安了!”羅勇說。


當天起,靖州縣各復工復產企業飄起了濃濃的中藥香,由縣中醫院免費提供煎制的新冠肺炎預防用中藥,成為全縣各企事業單位職工寶貴的戰“疫”武器……


為應對春節返程、復工復產密集人流,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預防新冠肺炎中的獨特作用,2月10日,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緊急部署向開工復工企業免費發放預防用中藥。


作為靖州縣唯一的中醫醫院,靖州中醫院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緊急制定相關實施方案,成立預防中藥發放工作組,火速調配原材料,組織人員趕製預防中藥。


人手不夠,機關的工作人員立刻化身為志願者,趕到煎藥房進行支援。連日來,煎藥房、中藥房燈火通明,從藥材的採購、驗收、分裝、煎煮到成品的包裝、運送,到處是忙忙碌碌的身影。


在當地,佩戴香包是一種民俗,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內一科主任姜曉燕採用具有芳香性氣味的中草藥和植物,推出自制預防病毒的中藥香包,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為保證需求,醫院不少員工變身“香囊製作師”,主動加入到製作中藥香囊的隊伍中來。


截至目前,靖州縣規模以上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醫院每天煎制20000餘升中藥湯劑、茶飲,為“四類人員”和易感人群10585人發放中藥36778付,向一線人員和市民贈送自制中藥香包10000餘個,貢獻了重要的“中醫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