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哪個教育階段的教學最重要?哪個階段的教師教學最辛苦?

九月花開101


你好,很高興看到這麼有內涵的一個問題。說實話,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我個人覺得對於教育來說,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每一個階段的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其中無論你是哪一個階段出了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這三個階段來講。

具體這幾個階段到底有多重要,在這裡我就不做詳細的分析了,個人覺得只要你是完整的讀過這幾個階段書的人,都應該能夠理解到其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主要談一談,在哪一個階段的教師是最辛苦的。根據我這麼多年的個人經驗來講,從學生時期到我工作以後。我覺得作為老師最辛苦的階段一定是高中階段。高中階段的老師壓力特別大,因為高中老師直接承載著要把學生送入大學的重要任務。

高中老師辛苦,原因是這個階段的學生思想相對來說成熟,學生的奮鬥目標也相對來說清晰。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所要付出的就更多,無論是從時間,汗水,精力等各個方面教師都是很付出的。特別是現在的學生啊,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他們很少經歷過失敗教育,因此在高中時期面對自己成績,波動等方面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這個時候高中教師就要扮演著很強的心理醫生角色。他們經常要面臨著一些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給他們進行開導,做心理輔導。

我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一個人要想去影響一個人去引領一個人才是最累的。因為人的思想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所以高中老師在這個階段他就很累。

還有,高中老師他們基本上要陪著學生度過高中三年,對,學生只是三年,但是老師要經過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不知道要度過多少個三年。因此啊,高中老師他們付出的時間是很多很多的,很多學校週末都只休息半天,而且晚上上課時間要達到10:00左右。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問題,也許回答的比較亂,但是這是我最真實的看法。我覺得教育的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每一個階段作為學生來講,作為個人來說你都玩不起,一旦某個階段出了問題,那麼在後面的人生之中也會出問題。高中階段的教師最辛苦。


小帥精讀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小學低階段的老師最辛苦,特別是一年級的老師!

剛開學時一年級的老師要給小學生立規矩,讓他們明白進入小學和在幼兒園是不一樣的,上課要有上課的樣子,不能隨便說話,不能做小動作,有問題要舉手等等,當然對小學生還不能太嚴厲了,要不然他明天就很有可能在校門口哭鬧不緊學校,這時老師還得去哄。第一天老師還要讓孩子們站好隊,記住自己的位置,之後帶領孩子們熟悉校園,還有就是記住自己是哪個路隊的,放學時應站在哪個位置,老師帶隊出去後要等家長一個一個的接走,有家長來晚了老師也得在那等著。當然我說的這只是一個方面。

總之,一年級的老師要時時刻刻關注著學生,時刻不能放鬆,所以是最辛苦的!當然一年級的孩子們也很可愛,也給老師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總之,一年級的老師


莫失莫忘wq


如果說哪個階段的教學最重要,應該是小學低年級段。這個時期是兒童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閱讀習慣等,都是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作為一名奮戰在一線的小學教師,我覺得小學階段老師辛苦,尤其是低年級老師更辛苦。我從教11年,一年級教了五年,這五年來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言教不如身教。低年級孩子模仿能力強,向師性更強,老師的一舉一動他們悉數入心,說不如做。比如打掃衛生這件事,現在的孩子都嬌生慣養,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居多,到了學校,想讓他們主動幹活不現實,也不可能。怎麼辦?我的做法是每天到學校二話不說,自己拿著掃帚先去掃地,慢慢地,一個、兩個、三個......每天都有孩子早早來學校主動和我一起掃。然後我就給學生分組,每組安排小組長,由組長負責一個小組的具體分工。低年級老師是真辛苦,小孩子坐不住,課堂上的注意力就在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這就要求老師課前必須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怎樣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教學任務,並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低年級孩子自制力差,管不住自己,老師要時不時提醒孩子們,這就要求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和藝術性。老師要像變戲法一樣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者,低年級家長事兒更多,有些孩子東西自己不會整理,回家學話學不好,一個不如意家長就來各種找麻煩。這就更要求老師有處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所以,低年級段老師更辛苦。


那一年ll


本人從事教育三十多年,有教過小學、初中、高中、電大,從自身經歷來講,如果有責任心,把教育當成偉大的事業來做,每個階段都辛苦,當然也很快樂。不同階段的人,有不同的教法,在教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哪怕同一堂課,不同的年級,即使同一個人,每次教的效果和感受都不一樣。


我有我的金


我認為基礎教育階段是最重要的。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基本素質養成的階段。常言說從小看老,三歲看老。小時候養成什麼習慣,打下什麼基礎,直接影響到他長大時候的行為和習慣。

一般說來,小學有三個關鍵時期:

第一個是剛剛進入小學的時候,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這時候家長需要做三件事:培養孩子的興趣、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性格。

第二個是三、四年級,這是一個轉折時期

。通常學生的成績都是在三年級開始分流。一、二年級時成績一直領先的孩子到了三年級不一定繼續領先,但三年級名列前茅的孩子,一般到了四五年級仍然會成績優秀。這主要是因為,一、二年級成績好的孩子有些是因為“搶跑”,在入學前已經先學了一些學科知識,並不一定是學習能力很強的孩子。對於那些沒有提前學習的孩子,只要學習習慣好,學習興趣高,學習能力強,到了三年級就慢慢趕上去了。另外,三年級開始,學科內容難度有所提升,對於學習能力的要求也更強一些,所以,三年級成績會有一個調整和分流。對三年級的家長來說,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遇到了一些困難,一定要給孩子鼓勵,增加孩子的信心,幫助孩子渡過這個階段。

第三個關鍵時期是六年級臨近畢業時,不過對有些家長來說已經提前到五年級了。

這個階段家長的主要問題是焦慮,因為面臨升學,很多家長開始擇校。我對這個階段的家長的建議是,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排的太滿。很多家長因為焦慮,把雙休日都排滿了語數外的補習班,但其實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對症下藥,不是盲目把時間排滿就行了。如果覺得孩子需要補習,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適當安排。而且要給孩子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還有些家長為了擇校讓孩子學奧數。在我看來,奧數並不適合所有人。學得好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個鍛鍊,但學得不好可能會抹殺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所以,家長一定要摒棄功利主義的想法,要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而非擇校的角度考慮是否學奧數。

總之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階段,家長要有智慧,有方法,有耐心,有信心,不放棄,不溺愛。讓孩子有個正確的成長方向。


伊通龍哥


作為一個在教育圈奮鬥了20多年的一位教師,我來告訴你。

一、哪個教育階段的教學最重要?

一個人從出生一直到參加工作以來,中間要經歷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有的還要經歷研究生教育。

先來說說這幾個教育階段的區別。幼兒園和小學主要以習慣教育為主。初中孩子的叛逆性比較強,因為孩子們正好在這個階段處於青春期,最容易和老師發生衝突的,就在這個階段。高中的孩子年齡稍微大一些,如果養成了習慣之後的孩子,他們就能夠好好的休息了,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基本上都上了職業技術學校了。當一個孩子上了大學和研究生之後,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所以這時候要靠自己。

那很明顯了,哪個教育階段的教學最重要呢?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教育很重要,其中小學階段最重要。小學老師不但是一名教師,而且還是一名保姆。特別是一二年級的老師,他們真的是特別辛苦,不但每天要教導孩子們學會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還要求他們必須養成各種各樣的良好習慣,每天都很累,嗓子痛的都受不了。好多老師都不願意教低年級,因為低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個別孩子的習慣特別不好,所以呢,他們在一二年級的時候一定要把孩子的習慣給養成,否則到了高年級孩子會非常難帶。也就是說把基礎給打牢了,到了高年級和初中年級就特別順手了,所以說小學階段最重要,這也就是我們說的,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地基最重要。

二、哪個階段的教師教學最辛苦?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高中的教學很辛苦,那麼初中也很辛苦,這個初中年段是在初三這一年。所以綜合來說,初三和高三的老師最辛苦。一所學校裡,如果看升學率的話,看初三,如果看高考,成功率的話看高三。所以初三老師和高三老師他們身上的壓力很大,好多這個初三老師和高三老師他們中午基本上都不回家吃飯,陪著孩子進行午自習。如果沒有他們的奉獻,就沒有那麼多優秀的學子,為這個階段的老師們點贊。


作文馳騁


我個人認為,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階段的教育都重要。但是要講到一個最字,當屬小學階段最重要。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小學是基礎性教育,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由小學開始養成的,所以小學階段的教育最重要。孩子剛剛進入小學,由幼兒園的遊戲為主變為學習為主,孩子都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一個引路人——小學老師。如果老師方法得當,那孩子就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再加上老師的耐心培養,孩子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未來就無可限量。反之,如果孩子遇到一個不負責任或缺乏耐心愛心的老師,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無法養成,或者膽小厭學,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最辛苦的階段當然是高中階段了,大家都知道的,畢竟孩子的學習將是一個質的飛躍,不付出努力,哪能成功呢!


YNFG旖旎風光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初中教育階段的教學最重要,小學階段的教師教學最辛苦。

一個人一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初中階段,初中階段的教育決定了你能上什麼樣的高中。並且中考只給你一次機會。考試成績決定了你在哪裡讀高中,重點高中的師資力量和生源都比較強,不是普通高中所能比的。

而小學階段的教師教學最辛苦,小學階段的學生是養成學習習慣的時期,按年齡段來說正處於完全依賴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習需要老師的全程安排和引領。所以小學老師非常辛苦,不僅要授課,還要全程管理。如果不調整好心態,各種繁雜的事情能讓小學老師心力交瘁。





楊暉水泥


個人認為小學,初中,高中,都重要。大學也重要,但是大學主要靠個人了。小學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學習,最重要的是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社會觀,道德觀,價值觀。如果小學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想初中改過來,是很困難的。

初中就開始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如果該子在初中學習中學會思考,舉一返三,那上高中以後學起相對容易。因為高中知識層次相對初中一下提升太多。由其是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文理科都一樣,至少數學不分科。

至於對於教師的教學來說,個人認為高中教師最辛苦,主要原因就是高中知識,不但比初中難太多,而且知識的量上也要多得多,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老師只要上了一屆以後,以後上課就是一個體力活,連備課都不用了。

對於這種說法,我只能說如果準備以這種態度來當高中教師,下場就是:被學生趕下講臺!

筆者就是一個有九年教齡的高中物理教師,我就談談我的教學經歷吧!

備新課:每次上新課,我至少要花2個小時來備,還不包括製作課件和設計訓練題,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就因為高中知識難。雖說每一節的知識經過九年教學後,我都知道是些什麼,但是教學不是需要我知道,就算老師什麼都不知道都可以,只要他能讓學生懂就是好老師。

怎麼才讓學生懂?

這就需要備課的時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每個一個知識點該怎樣引導學生學習,講到什麼深度,每節課知識點間學習的順序,一定不能跳躍,每一節該補充什麼知識點。(這是被新課標弄的,很多知識都是書上沒有,但是學生又必須要掌握)補充的知識就要思考怎樣引出來……

細節太多就不說了,只要一個認真負責的教師,哪怕教齡有30年了,課前也要花大量時間備課。還有什麼改作業、月考、各種非教學任務的檢查、填表……


背後坡


很難說哪個比較階段比較重要哎,小學打基礎,學習習慣,這對未來很重要。初中是和高中的連接,不過如果中考失利了,還可以在高考再接再厲。高考就毋庸置疑了,決定了大學。雖然說現在還可以考研究生什麼的,大學還是特別重要的。

最辛苦也很難說,小學孩子還沒長大,很調皮,需要管教的很多。初中孩子經歷心理斷乳期,很多時候會出現心理問題。高中有極大的教學壓力。

總結說,真的老師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辛苦,孩子經歷的每個教育都很有必要,否則這幾個教育階段怎麼會經歷了這麼多年仍然存在呢[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