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北又一個孩子因為上網課,被家長批評而跳樓自殺,對於孩子的教育,你有什麼看法?

終將長大


孩子這種極端行為溯本尋源卻是長期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這樣的慘劇幾乎不絕於媒體,似乎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脆弱,彷彿玻璃似的,一碰就碎,一點也不像我們當年那樣“瓷實”。

(配圖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私下揣測,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原因:

1.網絡遊戲、影視劇的影響。

中國影視劇沒有“限級”之說,因此孩子廣泛接觸各種題材的影視劇,尤其是一種關於生命的教育。

中國許多影視劇裡為了突出宏大主題,常常宣揚一種“殺身成仁,合生取義”的價值觀。這種宏揚主旋律本來沒有錢,但是卻模糊了學生的生命觀。

再加上很多遊戲,更是混淆了生與死的界限,死能復生,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生死死,生生不息,這嚴重混淆了學生對於生命只有一次的認識。

2.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不瞭解孩子心理訴求。

許多悲劇的產生都是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隔閡,看似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可是有些父母與子女之間卻常起衝突,比如張愛玲之於其母親,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都說明了父母與子女間之存在巨大鴻溝。

汪曾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還有舒乙回憶他父親老舍的文章《我的父親老舍》,葉至誠、葉至善寫他們父親葉聖陶先生的教子文章,這些家長多讀這些教子書,估計人間不能說杜絕此類事情發生,但至少可以減少很多這樣的悲劇。

中國父母最可怕的事兒就是不讀書,或者很少讀書。

3.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小就不放棄笞打孩子。

一位著名的私募曾經寫他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說,他孩子6歲,調皮搗蛋,能夠上天,後來發現,打,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孩子一定要從小就要學會被捱打,到大才不致冥頑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