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月身邊很多家長成了鋪導孩子讀書的老師,大家說這種教育方式好嗎?

火明189


孩子能獨立解決問題固然重要。

教師用心教學更特別重要。

然而,學生回家後,唯一接觸的可能只有自己的親人。

這個時候,經驗更豐富的長輩,便成了孩子的輔導者。

若孩子自己能夠獨立解決問題,且出錯減少,家長可適當指點或不管。

若他很多東西不懂,那家長就要費心輔導,並囑託他在學校上課認真聽,不懂就問。

時代已經變化,切忌把所有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認為孩子回家不會寫作業是老師的責任。

不可否認,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做的題太多,教師有逃不了的關係,但並非全是老師的責任。

他只是老師的幾十分之一,而他,是你家庭的全部。

所以。長期推廣不可取,但短期內,以及在未來,家長都要肩負教育的責任。


四夕老師成長課


孩子讀書沒入門時是要輔導,引導。讓他對讀書有個興趣,特別是要對讀書保持吸引力和好奇心。不要超前,要拓廣,就是課外書本讀多一些。什麼數學英語如果為了成績比別人好而超前補習就沒有必要了。因為這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又不能得到其他更多的知識。在小學主要學習語文,這是基礎,理解力是以後數學英語學習的必要思維能力。而且中國的語文包羅萬象,什麼成語,寓言,神話,童話,好多都必須在課外讀。如果讓補習犧牲了這些時間,那麼你以後學習數學英語也不能夠高人一等。因為學習了語文就可以學習到想象力,聯想力,理解能力,好奇心,和對世界的吸引力。


草草痛的活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能輔導自己的小孩子學習,是負責任的表現,應該提倡。一個孩子要想變得優秀,必須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相互合作,才能最終完成。

對於家長:要給孩子成長創造良好地環境,培養良好學習生活習慣,以身作則,榜樣示範。如果家長做得足夠好,孩子也不會差。如果能在功課上給予輔導,會使孩子更加佩服父母,更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對於老師:在校期間,要敬業奉獻,為人師表,勤奮務實,愛生如子,教好書育好人。

社會:要營造良好的孩子們成長的環境,有利於老師教書,也有利於孩子們成長。

我支持這種教育方式,當然了高年級知識,許多家長可能輔導就有困難了,另當別論。


老秦伢在哪


現在這種情況是疫情時期的必然趨勢,也是沒辦法避免的。

這種方式不能長期使用!

第一,孩子脫離了學校的學習氛圍很難收心,難以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

第二,家長若是長期輔導孩子,那麼工作怎麼辦,兩頭兼顧無疑是一種壓力。

第三,若是家長輔導孩子比在學校學習有用,那麼老師這個職業有什麼用?學校這個場所有什麼用?

所以這種方式只能是特殊情況下臨時的方式,若是長期如此只會給家長增加負擔,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多大的效果!


漫夏總是微染


“3月家長成了輔導孩子的老師”這種教育方式在平常肯定是不好的,不值得長期推廣,社會分工明確,學校才是孩子學習的最佳場所。但在這個時間段是最好的,凡事都是這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相比才知道。如果家長不輔導孩子會怎樣?

第一:冒著風險去學校,跟健康跟去學校比,我想各位家長肯定都選擇健康。

第二:如果在家,那就孩子不用在網上學習,老師也不管,家長也不用輔導孩子,孩子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完全放縱的時期,這樣好嗎?

第三:家長們也不能出去,輔導一下孩子不是很正常嗎?

特殊時期特殊處理,請放平心態。


程老師說教育87


說實話,作為一個初二學生的家長對這些真的很無奈,特殊時期孩子沒法上學,又不能讓孩子一直在家玩,網絡教學就成了這個時期最火的話題,但是家長呢還要擔負做老師的責任,對於那些高學歷的家人來說可能也不算什麼,自己的孩子嘛,可是像我們這些低學歷的家長來說就很無奈了,很多題連自己都不會,有的會做但是不知道和老師教的一樣不一樣,所以弄得很多家長身心很疲憊,專業的事專業人士來做,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家長早點從噩夢中解脫,孩子早點讓他們進入專業學習狀態,祖國早點走如正規


走進自己的世界


看多大的孩子,如果是高中生,該獨立了,該給學生培養獨立的學習習慣,學會擔當,而低年級的確實需要家長監督,自覺性不好。特殊時期特殊對待。


數學瘋狂達人秀


有利也有弊,好的地方是比以往多了一些陪伴孩子的時間,對自己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不好的地方是更累了,沒時間賺錢,但是利大於弊,累並快樂著


煙波浩淼


這種方式不好。現時代專業的事專業做,教育的事由教育工作者做。家長輔導孩子成為助教是疫情特殊時期的產物


社區營造


特殊時段靈活處理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