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如何妥善應對境外輸入病例,成為許多人關心的話題。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在京韓國人較為集中居住的望京地區,帶來詳細報道。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北京望京,戴口罩的行人經過北京韓國國際學校外的校車。


3月3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九場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楊曉昇介紹,望京街道共有22個社區,常住人口20萬人。截至3月2日,登記外籍居民5105人。


2月27日上午,一名25日從韓國返京的居民在居家觀察時致電望京街道下屬社區稱身體不適。社區第一時間聯繫送診,雖然後經診斷排除了新冠肺炎,但是望京街道沒有對本地區的疫情防控放鬆絲毫。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3日,北京望京,市民戴口罩從標誌性建築銀峰SOHO(原名望京SOHO)前經過。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利澤西園小區附近,市民在藥店買藥。疫情期間,許多藥店都通過小窗口向居民售藥。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清晨,市民從生鮮超市採購完出來,旁邊餐飲店的玻璃門上貼有“只提供外賣,不可以堂食”的提示語。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凱德MALL(望京店)附近,停放著一輛覆蓋有透明車套的轎車。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凱德MALL(望京店),保安身著一次性雨衣防護。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3日,阜通地鐵站C口附近一寫字樓的出入口,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值班。


各社區和寫字樓實施嚴格的“封閉式管理”,部分社區還張貼有中、韓、英三國語言的通告。一些社區外牆懸掛的橫幅與部分寫字樓的巨型LED顯示屏,都在時刻提醒著人們需要重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2月28日,福碼大廈入口處設有分流通道,並有專人負責測溫。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上午,銀峰SOHOT3塔樓僅開放了南側一個出入口,人們排隊進樓。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橋杆上的防疫宣傳標語。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3日,一實行封閉化管理的老年公寓院內,一名老人正在健身。


華鼎世家,是附近居民能脫口而出的韓國籍住戶較多的小區。疫情期間,小區保留了兩個出入口。進出小區的居民,在出示出入證的同時,還需要接受體溫檢測。遇到外籍人士,在檢查出入證的同時,還需要查看護照信息,確保信息吻合。


據小區保安介紹,由於最近返京的外籍人士較多,社區為此專門配備了翻譯人員協助溝通。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華鼎世家小區B門口貼有中、韓、英三語通告。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上午,華鼎世家小區B門,保安交接班上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體溫槍消毒。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北京望京,華鼎世家B門,保安正在為居民測量體溫。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大西洋新城小區,一暫時封閉的出入口停車杆上被纏了鐵絲。


疫情期間,望京地區許多商鋪都更改了營業計劃。阜通地鐵站附近,一家最近才開門營業的日用品店,老闆娘在門口繫了一根繩,要求顧客在線外挑選商品。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一家原定2月3日開門的商鋪,3月4日當天仍然處於歇業狀態。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北京望京,阜通地鐵站附近,一開業的商鋪門口貼有“掃碼付款 禁止入內“的提示語。


每天中午,周邊等單的外賣員們打開搶單軟件,爭取在用餐高峰期多掙兩單。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3日,阜通地鐵站附近,一家便利店貼有“不對外營業,外賣請進門自取,騎手辛苦啦”的提示語。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4日中午,望京街頭忙碌的外賣員們。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3日,凱德MALL(望京店)附近,外賣員用兩個手機搶單。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3日,首開廣場前,外賣員拿到商品,準備送貨。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2月28日,望京地鐵站附近,晚高峰時段,公交車上乘客稀少。


太陽漸漸沉入高層建築物身後,夕陽透過樓宇映照在行人的臉上。遠處的天際線,被星星點點的燈光點亮。


疫情之下,北京望京

△ 3月2日傍晚,銀峰SOHO前,戴口罩的行人從路口經過。


-The End-

攝影、文字:新京報記者李凱祥

校對:趙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