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土伏苓煲什麼去溼毒?

承諾一張沒有簽名的白紙╰


土伏苓煲什麼去溼?先科普下,土伏苓性甘味平,入肝、胃,有清熱、解毒、利溼、利關節之功效。對於梅毒、汞中毒和風溼類風溼引起的關節疼,有一定療效。

家常如何用土伏苓去溼?常見的做法是土伏苓白扁豆煲豬骨湯。

材料:豬骨頭500克,鮮土伏苓200克,白扁豆30克,料酒5克,薑片3片,蜜棗1粒,鹽3克,花生油少許。

做法:

1、豬骨洗乾淨,斬大件,土伏苓洗乾淨切片,用水浸泡,換水兩次。

2.扁豆洗乾淨,用鍋炒至表皮爆裂開為止。

3.豬骨焯水,冷水下鍋,加薑片和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2分鐘撈起過冷水。

4.砂鍋放大半鍋水,加入豬骨、土伏苓片,白扁豆,蜜棗,大火燒開,轉小火煲45分鐘,然後加鹽調味,加入少許花生油。

這樣一道清熱去溼的湯水即完成!





順德講飲論食


土伏苓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具有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的作用。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土伏苓具有清熱解毒、通便去溼功效的中藥材,除適合用來排毒和調理腸道外,對改善關節健康和皮膚病亦一樣有幫助土伏苓燉土龜  

土伏苓煲什麼去溼毒?

土伏苓燉土龜  

【原料:】鮮土茯苓250克,烏龜1只(約500克),生薑2片。 

【具體步驟:】

1、先將烏龜用開水燙死後剖殺,去除內臟,洗淨血汙,砍成粗塊備用。

2、茯苓洗淨切塊,生薑洗淨。

3、以上湯料準備就緒後,同放進燉盅內,加適量清水,隔水燉3~4小時。待溫後,調味飲食。

【注意事項:】

土龜洗殺時應注意去汙。龜板上有一層汙殼,一般要用開水燙後才可用硬物刮掉。此湯宜用瓦罐煲,至少2小時以上才能出味,一般4-5小時為佳。

此湯湯性較涼,可去火防燥,尤其適合因乾燥上火導致的咽喉腫痛及流鼻血癥狀。保健湯水 去溼毒 當體內的毒素增多,溼毒亦會驟增,這會令皮膚的表面出現紅色的小粒,感覺痕癢而且影響外觀。這款湯水,既可將腸道的汙垢和廢物帶走,而且味道清甜,非常適合當作飯前湯水。


食之苑


土茯苓豬骨湯

食材:土茯苓 50克、豬骨頭 500克、木棉花 20克、沙參 20克、玉竹 15克、蜜棗 2顆、金華火腿 20克、薏米 50克、鹽 適量

1、來張食材圖照

2、土茯苓,木棉花,沙參,玉竹,陳皮,薏米洗淨,用清水浸泡。

3、豬骨頭洗淨後,冷水入鍋,焯去血汙。

4、把浸泡好的湯材入砂鍋,並加入足量清水。

5、放入蜜棗。

6、加入金華火腿(起到提鮮的作用,沒有的話,可不放)

7、大火煲開。

8、把焯燙好的豬骨頭直接夾入砂鍋內,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

9、食用前可加入適量鹽調味。

10、裝盤開吃


左輪美食記


土茯苓薏米蓮子煲粥可以去溼的。


準備材料:土茯苓30克,薏仁10克,蓮子10克,梗米100克。

材料準備好後,將土茯苓洗乾淨、切片,薏仁洗乾淨,蓮子去心洗乾淨,梗米淘洗乾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電壓力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按粥羹鍵煮熟即可食用。

這道粥品有健脾、去溼、清熱的功效。


梓臻


土茯苓是去溼的,方言叫九節薯,新鮮土茯苓加新鮮五指毛桃熬豬大骨湯,去溼去毒。做法飛水豬大骨,土茯苓刮皮切片,五指毛桃洗乾淨,加薑片,加幾滴料酒去肉腥味,熬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去溼解毒。


吃貨小快樂


各施各法,各顯神通,高手的是與眾不同,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標準的,主要確定於患者的堅持,患者的不堅持,靈丹仙藥也是廢品


風雷康復館


煲龜最好


為程所困


當然是煲老龜啦!不過聽說龜納入野生動物,不能吃了。


彭梵先生


大家好,我是左手小廚,一個熱衷於健康飲食的達人,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跟大家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健康飲食。請關注我,還有更多的健康飲食等著你!

土茯苓煲什麼去溼毒?說到土茯苓,作為一名廣東人,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土茯苓具有解毒、去溼、利關節的作用,所以我們經常用來煲湯。土茯苓在我們廣東又稱為硬飯頭,因為它質地堅硬,在用來煲湯時要將表皮削去,還要切成薄片,這樣煲出來的湯味道才鮮美。而土茯苓在我們廣東的山上是經常見到的,以前也常常去山上挖來煲湯,現在市場上也有新鮮的土茯苓賣,喜歡的朋友也可買些來煲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搭配煲湯的話,不妨跟著我一起來學習一下。



土茯苓祛溼湯

材料:新鮮土茯苓100g,薏米30g,芡實30g,赤小豆30g,扁豆30g,排骨250g,生薑數片,鹽適量。

做法:

  1. 將新鮮土茯苓清洗乾淨,削淨表皮,切成片,待用。
  2. 排骨清洗乾淨,切成塊,放入鍋中飛水,再用清水清洗乾淨,去除血沫,瀝乾水分待用。
  3. 將薏米、芡實、赤小豆、扁豆清洗乾淨,撈起待用。
  4. 將以上材料一起放入砂煲中,加入適量的水,置爐火上大火燒開。
  5. 燒開後轉小火再煲2小時,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靚湯品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記載: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渣服,可以治風溼骨痛,瘡瘍腫毒。而且《中藥大辭典》記載:土茯苓解毒,除溼,利關節。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癰腫等。此湯除了土茯苓,再加上薏米、芡實、赤小豆等,不僅能去溼解毒、清熱益筋,而且利水消腫、健脾益腎,對風溼性關節炎、惡瘡癤腫等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以上就是土茯苓祛溼湯的常見煲法及功效介紹。當然,土茯苓還有其他的搭配,比如和五指毛桃、牛大力等,都具有健脾去溼的功效。如果你喜歡的,不妨嘗試一下,如果你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並討論,我將為你解疑答惑!


左撇子說醫


土茯苓,牛大力,煲豬骨清熱去溼.圖中土茯苓是自己上山採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