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麻煩哪位專家給詳細介紹一下目前利比亞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是怎樣的?

尤尼烏斯seven


不是專家,試著解讀。

2020年1月19日,在柏林召開的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各方達成“不干涉”原則,稍稍壓制了土耳其的囂張氣焰。而利比亞對立兩派頭面人物薩拉傑與哈夫塔爾卻沒有會面與協議達成,只是口頭承諾停火繼續。

利比亞的安全、政治、經濟與社會狀況如何?

一、後卡扎菲時期,該國已陷東西分裂的境地。2011年10月卡扎菲斃命至今,利比亞經歷兩次選舉,當下的分裂始於14年那次。得到聯合國承認的民族團結政府坐擁首都和西部米蘇拉塔等城市,實控區域佔全國10%。領導人是總理薩拉傑,得到土耳其、卡塔爾、意大利等國的支持,鄰國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也認可其權力,此前支持陣營中的英、美如今更多表現“中立”。

另一派是國民代表大會(議會),地處東部圖卜魯克,武裝力量為國民軍和軍事統帥哈夫塔爾,他們擁有東部、中部地區,南部主要城市和西部部分城市,管轄範圍近全國90%。該派得到埃及、沙特、阿聯酋、法國、俄羅斯、希臘等的支持與援助。

該國另有少數區域在地方勢力控制下,最南部恐怖組織較活躍。

二、外國勢力爭正通過兩派“代理人”進入利比亞,他們更在乎利的油氣資源、戰略地位和重建訂單。

去年11月,埃爾多安趁民族團結政府危難,與之簽下軍援與海事協議,今年年初,土耳其議會履行了派兵利比亞的法律程序,如今,利比亞境內已現土耳其軍事顧問、特種兵分隊和來自敘利亞的“僱傭軍”共約3000人,還有意大利等的非政府援助者。

哈夫塔爾國民軍中也有俄羅斯、蘇丹等僱傭軍,前者為企業行為。

埃及等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力圖摒棄土耳其勢力於北非;東地中海沿岸國家希臘、埃及、塞浦路斯、黎巴嫩乃至以色列都很“討厭”土耳其,他們會否結成統一戰線抵禦土借利比亞染指該地區,將是今後雙方爭鬥的焦點。

三、利比亞經濟仰賴石油與天然氣,出口的95%、財政的九成來自油氣。如今國民軍更多控制油田和港口,勢必遏制民族團結政府的經濟命脈。兩派爭鬥的強弱既在軍事,更在財源,薩拉傑會在土耳其支持下為控制油氣財源採取行動。

四、社會對立,民心思定。本來2018年有一次預訂的大選,並非權威的民意調查顯示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最受歡迎,其次是哈夫塔爾,這很說明問題:人心思定、思治、希望國家統一。

五、治安混亂,偷渡等犯罪活動一直讓歐洲憂心。利比亞本身就有部落社會特徵:忠於家族部落勝於國家,卡扎菲倒臺加劇了該特點的盛行,如今各地方勢力、部族武裝擁兵自重,槍桿子說話。

內亂的另一面是國家法治無從談起,來自該國及非洲薩赫勒地區的難民以歐洲為目的地,國際犯罪團伙與地方武裝大行其道,藉此斂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