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解讀皇太極:被嚴重低估的一代雄主


解讀皇太極:被嚴重低估的一代雄主

皇太極畫像

清朝的皇帝,人們談論得最多的當屬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這三位皇帝將清朝的國力推向了巔峰。而清太宗皇太極,在清十二帝當中,則顯得異常的低調,人們對於他的討論少之又少。史學家對他的研究也遠遠沒有像研究康雍乾那麼熱衷。

但,縱觀皇太極一生的作為,我認為他被嚴重低估了。他的成就,絕不亞於康雍乾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時代的所有帝王裡,清太宗皇太極也絕對算是一代雄主!

我們不妨從政治和軍事這兩方面來解讀皇太極。

皇太極政治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實行滿漢一體

皇太極的滿漢一體政策又可以分為以下兩點:

甲、提高漢人的社會地位。

努爾哈赤時代,其統治區的漢人遭受滿人的殘酷壓迫,很多漢人淪為旗人家的農奴,社會地位非常低下!皇太極繼位後,頒佈了《滿漢別居令》,提出“滿漢一體毋致異同”,實行“編戶為民”政策,下令將大多數漢民莊丁由莊田抽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廣大漢人由農奴恢復為民戶,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緩解了滿漢之間的矛盾!《清太宗實錄》記載:“漢官漢民皆大悅,逃者皆止,奸細絕跡。”

乙:開始啟用一些漢人做官!

皇太極對於人才的渴求是十分突出的,他視滿漢為一體,漢人當中才能優越者,皇太極也提拔他們做朝廷命官,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大家耳熟能詳的范文程。皇太極對於范文程可謂是言聽計從。范文程參與討論軍政大計,皇太極最常說的兩句話是“範章京知道嗎”“何不與範章京商議”。凡是范文程提出的建議,皇太極都會立馬批准通過;凡是范文程不知道的建議,他都要耐心向其諮詢!


解讀皇太極:被嚴重低估的一代雄主

范文程畫像


二、滿蒙一體

皇太極的滿蒙一體政策更為成功。他拉攏蒙古各部落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聯姻”!把宗室的女子下嫁給蒙古各部落的大汗,同時蒙古各部落大汗的女兒也下嫁給清朝皇室。而皇太極的後宮嬪妃裡,蒙古的嬪妃佔據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比重!

三、改革官制

皇太極深知本民族歷史相對較短,制度建設上遠不如漢人有經驗,便學習明朝制度,改革以前不成熟的官制,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官制。天聰三年,設文館。天聰十年,改文館為內三院,包括國史院、內秘書院、弘文院,各有職責。各院設大學士,由滿蒙漢大臣中佼佼者擔任,其職責類似於宰相。於此同時,在天聰五年,皇太極仿照明朝設立六部。崇德元年,再設督察院,負責監察各個部院包括皇帝的得失。崇德三年,又設立理藩院,專門負責蒙古事物。至此,清朝基本形成了內三院、六部和兩院,即所謂的“三院八衙門”,各設衙門,各司其職,皇太極總領於上,大權集於一身。

四、後金國號改為清

有人可能會認為,不就改個國號嘛!值得大書特書嗎?其實不然,皇太極將國號由後金改為清,是有著深刻的用意的。

皇太極不單單把國號改為“清”,而且他在文獻上,在牌匾上,凡是有出現“金”的字眼,盡行塗改,力圖抹掉之前稱為“後金”的歷史。

皇太極的這一怪異舉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原來,皇太極熟讀中國歷史,深知“金國”這個稱號漢人十分的忌諱,因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太刺痛漢人的心了。對於這段歷史,皇太極是瞭解的,他很擔心明朝的漢人們會把它當做當年的金國皇帝,因此他把國號由後金改為清,其實是照顧了廣大漢人的心理感受。


與自身卓越的政治才能相比,皇太極在軍事方面的才華則更為突出!

皇太極在軍事上的成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征服朝鮮。

李氏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在明清戰爭中,朝鮮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持明朝。努爾哈赤時期的薩爾滸之戰,朝鮮就曾派兵協助明朝進攻後金。為了解決徵明的後顧之憂,皇太極開始對朝鮮用兵,兩次出征,朝鮮國王被迫投降,稱臣納貢,承諾與明朝斷絕往來,並將王子送往瀋陽為人質。


解讀皇太極:被嚴重低估的一代雄主


二、消滅蒙古林丹漢

蒙古的林丹汗和後金一直處於敵對狀態。林丹汗對外採取聯明抗金的方針,對內則謀求控制蒙古其他部落,而且他本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優先進行蒙古的統一。

皇太極則針鋒相對,他首先爭取與林丹汗不和的蒙古各部落的歸附,孤立林丹汗!隨即對林丹汗採取軍事行動,後金軍一路勢如破竹,林丹汗被一路追殺,公元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打草攤去世。其子額哲隨即投降後金!

三、不斷削弱明朝的國力

對明朝,皇太極全力以赴發動戰爭。並且皇太極很清楚,明朝此時的整體國力仍然比清朝強,清朝即便在軍隊戰力上遠勝大明,但無論如何是無法一口氣吃掉明朝的。因此,對明戰爭,他做好了持久戰的打算。皇太極時期的對明戰爭 ,旨在不斷殲滅明朝軍隊的有生力量,並輔以掠奪人口與金銀牛羊,不斷地拖垮大明的國力,為日後的入關打下基礎。

1636年,他命阿濟格統兵南侵,,掠人畜18萬;1638年,又命多爾袞、嶽託率軍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處,掠獲人口46萬,金銀百餘萬兩!

為了從正面打開山海關,皇太極先後發動了大淩河之戰與松錦之戰。這兩場戰役,皇太極都大獲全勝。 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關外鐵騎被殲滅殆盡,僅剩孤城寧遠!

皇太極的軍事生涯之所以會如此輝煌,主要在於:1、清初的八旗兵戰力確實爆表!2、皇太極本人熟讀漢人兵家經典,懂得謀略,而且還會耍陰謀詭計!他誘使袁崇煥殺毛文龍,又使反間計令崇禎帝殺掉袁崇煥,皇太極的“詐術”由此可見一斑!戰場上最怕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對手!

皇太極,被嚴重低估的一代雄主!


解讀皇太極:被嚴重低估的一代雄主

清昭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