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戰法國投降之後,法軍去幹嘛了?

墨西哥嗩吶


法國軍隊,在一戰中展現了強有力的戰鬥力,名聲大噪,擁有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陸軍部隊,以及世界第四規模的海軍艦隊。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法蘭西戰役打響僅僅五十多天後,法國即宣告投降,法國也隨之分裂,分別組建了留守法國的貝當政府和流亡政府自由法國。

而法國的海陸軍,也開啟了不同的命運之旅。在二戰爆發前,法國一直面臨人口不足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兵源緊張。德國入侵波蘭之前,法國只有91萬的現役軍人,其實力較一戰時已經有很多的退步。而且由於經濟危機,軍費不足,法軍裝備的更新換代也面臨問題。

1940年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署停戰協議,法國正式投降,法蘭西戰役結束。此役法國傷亡29萬人,另有190萬人被俘。法國海軍更是連大規模的戰鬥都沒有發生過,直接成了俘虜,而法國的海軍,命運也是最悲慘的。

悲慘的法國海軍

二戰爆發時,德軍知道自身海軍實力不足,所以將目標盯在了法國海軍身上,企圖通過這支世界上第四的海軍力量進攻英國。所以德國對待這支海軍態度很曖昧,只要求在德方的監督下解除武裝即可,沒有做出任何要求法國海軍投降或歸附的要求,但德國的最終目標還是直接接管這支軍隊。

而法國昔日的盟友英國做的就非常過分了,在英國樸次茅斯和普利茅斯軍港的法國軍艦就被解除武裝,由英國海軍接管;在法屬西印度群島的法軍艦隊,與美軍達成協議,暫時由美軍租借;對於剩下的法國海軍主力,英國則直接霸道的提出“要麼加入英國開展對德作戰,要麼六小時內自行鑿沉所有艦船。”

對於英國如此霸道的要求,換誰也不能接受,何況也是一個世界大國。法國明確的拒絕了英國的無理要求,英國皇家海軍“H艦隊”隨即包圍了法海軍主要集結地的北非海岸的奧蘭和米爾斯克比爾軍港。大戰一觸即發,著名的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就此爆發,法軍雖然奮起反抗,但依舊主力盡毀。

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法海軍損失慘重,包括3艘戰列艦在內的一大批艦艇被毀,1297名法國水兵陣亡, 341人受傷。倖存的“黎賽留”號戰列艦在這次之後,又遭到英國海空軍的聯合獵殺。最終“黎賽留”號戰列艦宣佈中立,名義上被美國買下,改裝後加入英國遠東艦隊對日作戰。

法國海軍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悲慘的存在,自己真正的敵人德國,在控制法國政府之後,尚且允許法國海軍的存在,讓這支海軍駐守法國南部和法屬北非。但是在一個月前還與自己並肩作戰的盟友,英國皇家海軍卻在法國海軍態度未明確之前就對法國海軍痛下殺手,趕盡殺絕,實在是有一點慘。

沒有存在感的法國陸軍

1939年9月1日,法國開始進行戰爭動員,約500萬人被徵召加入法國軍隊。但是這支擁有是數百萬的軍隊,卻在德國的閃擊戰中,迅速敗亡,190萬法國士兵成為了俘虜。而投降後的法國陸軍,和其他傀儡政府的軍隊其實差不多,在整個二戰中,存在感也比較低。

其中大約有150多萬的法國士兵,並運往德國東線,參加生產修建工事,為與蘇聯作戰做準備。這些人有2萬多人在此期間死亡,7萬多人逃跑,其他的士兵在二戰之後都安全的回到了的法國。

還有一部分法國軍隊,大約在10萬人左右,駐守法國的自由區,相當於治安軍,負責法國南部的安全。其實也就是法國的偽軍,各個方面被嚴重閹割,戰鬥力很弱。還有一部分法軍經過法西斯思想的洗腦之後,成為了德國軍隊中志願軍,協助德軍作戰。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在戰前,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300萬的軍隊,加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實力,屬實虎踞一方。但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在戰後卻經歷了各式各樣的嘲諷,諸如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佔領巴黎”

“現在售賣二戰時,法軍所用步槍——跟新的一般!因為從未被用過,只被扔在地上過一次。”

“俄羅斯:同志們,祖國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法國:太君這邊請,您面前就是歐洲的明珠巴黎哦,完全不設防哦~”

 

二戰中法國一戰而降,那麼投降之後的法軍呢?

 

二戰時法國前線230萬人,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上百萬的盟軍(英國等)

開戰五個星期,英法共傷亡30多萬人。第38天,法國投降。

這意味著

法國成為二戰時期唯一一個國內偽軍比佔領軍還要多的戰勝國

還有整整200萬人,大量的飛機火炮坦克,就這樣投降了

 

投降之後戴高樂在海外成立自由法國,但是追隨戴高樂的法國本土士兵終究是少數,所以絕大部分還是留在國內成為法國傀儡政府的武裝力量,擔任維穩等工作。

其次就是成為法國的遊擊力量,等待盟軍的反攻



一橋同學


大部分法軍被德軍抓了當戰俘,一直被關在戰俘營當苦力用。另一部分則成了維希法國的治(皇)安(協)軍

在法國戰役期間,德國人大致俘獲了180萬法軍,早先時候這批法軍就地被拘留在法國的幾個臨時營地當苦力,幹一些諸如修路,修工事,鋪電纜之類的髒活。

但很快德國人發現這批在法國戰俘營的戰俘很喜歡逃(傳統藝能),所以後來就把他們運到德國的工廠或者東歐的農場裡幹活,順便在蘇德前線修工事,這下法國戰俘就老實多了...

德國人總體對待白人戰俘還行,但對非裔法國戰俘就沒啥好待遇了

法國投降後成立了維希政府,德國人允許法國保留一定治安軍,總人數大約在84000人左右,外加1萬人的防空部隊,這批人保留了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特色。德軍在的時候當乖寶寶,盟軍來了就開始哭訴,並表示自己是被逼的

另外在法國在法屬非洲殖民地也保留有15-20萬左右,以黑人為主的殖民地軍隊,不過這批人在火炬行動期間也就是打醬油或者當二五仔


瘋狗的輕武


法國投降以後,原來的法國軍隊大概是三種去處,一種是被德國人抓起來,送到各個集中營勞工營,他們在那裡辛勤的工作(當牲口),另一部分後來被釋放,給維希法國當軍隊用,其實就是偽軍的性質。還有一部分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去了英國,被解除武裝,一部分加入了後來的自由法國軍隊。

截止到1940年6月22日停戰之時,法國總共被俘人數在180萬左右,是法國成年男性的十分之一。裡面大多數戰俘被驅逐到了德國,在德國的多個工業區農業區等地強制勞動,環境也是十分惡劣。食物配給、工作條件也都是比較惡劣的。

根據法國和德國的停戰協定,法國軍隊在1940年6月22日就正式解散了。根據停戰協定第四條,法國被允許在自己的控制區內保留一部分軍隊,數量非常少,沒有坦克裝甲車等武器。這支軍隊大體上就是一部分治安軍,維希法國好歹也是當時的合法政府,按理也該象徵性保留一部分軍隊。這一部分法軍的歸宿算是不錯,比被俘的法軍要好得多。另外維希法國的殖民地裡還有一部分殖民軍。

後來在1941年的時候,組建了法國志願軍團,人員組成是法國右翼人士和戰爭中被俘虜的法國戰俘。這些人隨後也是開赴了東線戰場,和蘇聯硬碰硬,其實就是去當炮灰的。

而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大概有11萬法軍被從敦刻爾克撤退到了英國,這部分人的下場也不怎麼樣。大部分人被送回法國繼續和德國對戰,但是很遺憾,沒幾天法國就宣佈投降了,這些人要麼成了戰俘,要麼戰死沙場。而留在英國的法軍,後來成立了自由法國,大概有幾千人加入了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


軍武文齋


很多人都對法國投降特別的疑惑,因為在二戰前法國的陸軍是世界第一,但是卻抵不住德國的閃電戰術,法國在一戰的時候死傷無數,所以在德國進攻法國國土的時候,法國為了避免讓老百姓遭受到戰爭哭鬧,就直接投降。

法國雖然投降了,但是他們的政權還保留著,那些政府官員還在,而且希特勒在進攻法國,並沒有大肆的殺害法國的老百姓,很多人覺得法國太懦弱了,但是我們可以從一戰中可以看到,法國的傷亡主要是年輕人,在一戰的時候雖然法國勝利了,但是他們付出了一代年輕人,造成了人才的斷層,在二戰在跟德國火拼,那麼他們又犧牲一代年輕人,後果還是和一戰的時候差不多。


在一戰的時候,德國傷亡了200多萬人,而且損害的工廠上萬家,所以國內的老百姓非常討厭戰爭,這也是法國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1940年5月10號,德國對法國進行全面的進攻,而法國面對德國先進的戰術,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當時間來到6月5號的時候,德國輕易的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德國的裝甲部隊全面的進攻法國,當時間來到6月14號,德國進入到巴黎,這也是代表了法國全面淪陷。

針對這樣一個局面,法國只能在6月22號的時候和德國簽署停戰協議,正式投降。


法國投降之後,法軍還在法國南部還成立親納粹黨的維希政府,所以有部分的人一直幫德國做事,但是法國是一個老牌的殖民地國家,他們在很多地區還保留著很多的殖民地,所以他們在投降之後,有部分的人到一些殖民地管理,特別是非洲地帶,法國的統治力非常的強,就算美國也不敢輕易的插手。

而在維希政府成立之後,各國都承認其代表法國政府,但是英國卻不同意,而這一個政府控制著法國的2/5國土還有部分和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法國投靠這個政府,還非常有利於做一些事情,比如通過談判釋放二戰中的俘虜,和除掉一些對法國不認利的人。



其實德國佔領法國之後,法國並沒有非常的安靜,他們開始在後面慢慢的鼓舞民眾,和納粹黨進行鬥爭,到後面的時候開始抵制維希政府,在美國加入同盟軍之後,法國的信心大增一次,開始慢慢的幫助同盟軍打敗德國。


風暴吳逖


法國在二戰期間,本土軍隊大概有200多萬人,104個師。德國執行曼斯坦因計劃,繞開馬奇諾防線直插法國腹地,佔領巴黎時,法國的軍隊要麼被殲滅,要麼被打散投降,僅用44天,法國巴黎淪陷,1940年6月21日,貢比涅森林中,法國向德國投降,德國選擇此地受降,也是想報一戰失敗之仇。

法國投降了,德國允許法國保留一部分軍隊,作為治安力量,而這些人成為親德派,與侵略者其樂融融,關係反而處的非常好。

另外一小部分法軍成為了遊擊組織,真正與德國法西斯對抗,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臨時政府組織的抵抗軍隊戰鬥力非常低,他們無法與德國正規軍進行正面戰鬥,沒槍沒錢沒物資,對德國駐軍幾乎沒任何衝擊。當諾曼底登陸戰開始後,這上萬人的法國抵抗組織終於找到了大腿,可以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當然,依舊不能在正面戰場進行對抗,只能破壞德軍的鐵路線,或者德軍的軍火庫,讓德軍鐵路運輸線受到較大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四年中,法國抵抗組織消滅德軍大概500人。毫不客氣的說,幾乎全程在打醬油,沒有太大作用。

二戰初期法國與德國打一下,二戰快結束時,再與德國打一下,然後成為了戰勝國。只有面子上不太好看,實際上法國損失並不大。德國在退出法國時,並沒有實行焦土政策,在法國的德軍相比較其他國家來說,相對剋制,對法國民眾的生活影響較小,法國巴黎幾乎沒被戰火洗禮。而當時法國民眾對政府已經失去信心,內閣平均六個月換一茬。尤其曾經的貝當政府還在宣傳曲線救國,走親德路線。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指望法國殘留軍隊有什麼作為,能抵抗就很不容易了。整個二戰參戰國中,也就只有法國在本土發生戰鬥,損失卻最小,在戰爭結束後,戴高樂政府收拾幾個親德派,華麗轉身成為贏家之一。


弘毅說歷史


二戰法國投降後,法軍就分成兩部分,小部分法軍在戴高樂將軍的帶領下,逃到了海外成立自由法國。而剩下的大部分法軍可就厲害了,他們在以貝當為首的維希法國的領導下,成為了二戰史上最強大的“偽軍”!

戰前號稱“世界第一”的法國陸軍,結果開戰僅一個多月就被德軍幹趴了。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佔領巴黎”,二戰時期,法軍用自己的本色表現充分的說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

二戰前,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結果“原以為是個王者,誰知卻是個青銅”。開戰僅僅一個多月就被德軍輕鬆幹趴。1940年6月,德軍一槍未發便輕鬆攻佔法國首都巴黎。所以,小日本要想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是不可能的;但德國想要滅亡法國,一個多月就夠了!

巴黎淪陷後,以貝當為首的法國政府幹脆利落的向德國投降,還乖乖將巴黎拱手相讓,而自己則遷往法國中部小城維希,成立維希法國。只有小部分法軍在戴高樂將軍的帶領下,逃到海外成立了自由法國。既然法國本土基本上都投降了,那麼本土法軍自然也都成了“偽軍”。如此一來,法國便成為二戰史上唯一一個國內“偽軍”比佔領軍還多的戰勝國。

法國偽軍,二戰偽軍中的戰鬥機!

雖然法軍打德軍的表現不怎麼樣,但打自己兄弟的戰績,那還是可圈可點的。畢竟,法國偽軍不論規模數量、裝備質量,還是戰鬥意志,在二戰各國偽軍當中,都是最強的存在。法國偽軍不僅海陸空三軍一應俱全,而且人家怎麼說也是老牌列強,因此整體裝備水平也比拿著三八大蓋、開著豆子坦克的日軍要強得多。關鍵是,法國偽軍戰鬥意志也是各國偽軍中最強的,和盟軍打起來,比打德軍還來勁!

1940年9月,自由法國為了爭奪維希法國控制的殖民地法屬西非,於是爆發了達喀爾戰役。當時,自由法國獲得了英國的大力支持,英軍派出了由競技神號航母,巴勒姆號、勇士號和決心號三艘戰列艦,以及五艘巡洋艦和十艘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隊,護送8000名自由法國士兵開赴西非門戶達喀爾。

戰前,戴高樂還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能輕鬆拿下達喀爾,然而他太低估法國偽軍的戰鬥力和抵抗意志了。當戴高樂對守軍的勸降無效後,盟軍當即下令向達喀爾發起進攻。但達喀爾的法國偽軍也不是吃素的,果斷組織反擊。此戰中,法國偽軍戰鬥表現異常英勇,他們依託西非沿岸的炮臺,頑強阻擊盟軍的登陸進攻。

最終,不僅重創了英國海軍的決心號戰列艦,還讓另外兩艘巡洋艦遭受嚴重損傷。不僅如此,法國偽軍甚至差點把戴高樂本人也給活抓,他的坐艦被偽軍送上了多發炮彈,以示“慰問”。

達喀爾戰役,戴高樂所率領的盟軍被“英勇頑強”的法國偽軍打得完全沒了脾氣,只好灰溜溜的從達喀爾撤離。

實際上,不光是達喀爾戰役,法國偽軍還廣泛活躍在二戰的其他戰線上,並且戰鬥表現比起墨索里尼的意軍還要靠譜得多。據統計,二戰期間,僅在北非戰場就有超過20萬法國偽軍與盟軍死磕。1942年,當盟軍想通過北非進攻意大利本土時,還曾遭到法國偽軍的頑強抵抗,差點就讓盟軍的“火炬計劃”登陸戰徹底失敗。

因此,不論從哪個角度上講,法國偽軍都不愧是二戰偽軍中的戰鬥機!



這些歷史要讀


1940年法國投降之後,法國和德國成立的維希政府。由於政治發生的變化,法國軍隊主要分為兩個對立的派別,一個是維希法國的部隊,另一個是自由法國的部隊,這兩個派別會相互廝殺,法國戰敗之後局面很混亂,但是法國還控制著龐大海外殖民地,而在殖民地也有60萬的士兵。很多的士兵加入自由法國部隊。

第2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候,法國人動員了500萬人,其中還包括非洲殖民地的士兵,法國軍隊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軍隊之一。然而法國人並沒有支撐多久就投降了1940年,貝當元帥發表講話,呼籲法國軍隊停止抵抗,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投降風潮,法國軍隊投降之後,200萬軍人成為俘虜。其中有1/3的人被放是放了,其餘的人則被當成了苦力。

而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候,有12萬法軍撤到了英國。在1940年12月6月22日,有10萬的法軍投降之後,則被編成了警察部隊。

效忠戴高樂的則是自由法國軍隊。法軍內部還有抵抗組織,被稱為法國抵抗運動參與者。法國軍隊因為投降的比較早,所以說在戰爭中並沒有遭受重大的傷亡,也保存了整個法國者避免戰火的傷害。


小王的歷史觀


二戰開始,法軍、英軍坐等納粹德軍滅亡波蘭:1939年9月——1940年4月,法軍作戰僅僅傷亡1400人——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戰役。

當希特勒的納粹鐵騎轉向西線以後,法軍的戰略方向判斷錯誤,導致納粹德軍只用了43天就逼迫法國投降:此時,法軍總兵力達到300萬以上!法國國土工業區的三分之二被納粹佔領,剩下三分之一的農業區交給維希政府——法國被徹底滅亡!

納粹德國對投降的法軍採取關押、做苦役:140多萬法軍軍人被關押在戰俘營!

由於納粹德國的戰線過長,德國國內的勞動力短缺,納粹德國要求維希政府提供勞工用於國內的生產:維希政府秉承納粹德要求,命令法軍戰俘按照10萬人一批前往納粹德國服勞役。而法軍本土的空軍則被解除武裝,一小部分法國空軍飛往英國繼續抗德戰爭;法國的殖民地部隊多數聽從‘’自由法國‘’的號召繼續抗擊法西斯德國!最淒涼的就是法國海軍了,納粹德國、英國都把它作為眼中釘:英屬埃及亞歷山大港,一艘法國戰列艦和4艘巡洋艦經過談判,被英國人解除了武裝;



英國海軍襲擊了法屬阿爾及利亞的奧蘭港和米爾斯克比爾港的法國艦隊:‘’布列塔尼‘’號戰列艦被擊毀、‘’敦刻爾克‘’號擱淺、‘’普羅旺斯‘’號被衝上淺灘,僅有‘’斯特拉斯堡‘’號穿過英軍火力封鎖,逃回了土倫,法國海軍陣亡1300餘名水兵,損失三艘主力艦;



英國朴茨茅斯避難的法國分艦隊,‘’洛林‘’號戰列艦和‘’蘇爾古夫‘’號潛艇為首的200多艘大小艦船,輕鬆落入英國人手中。

剩下的法國海軍困在土倫港,1942年11月19日,納粹德軍啟動‘’利拉‘’行動:佔領土倫港,解除法國艦隊的武裝!結果, 法國海軍下達了悲壯的‘’自沉‘’命令:130多艘軍艦自沉/自爆在泊位上!納粹德國只是奪取了幾艘驅逐艦、油輪——法國海軍好歹也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最後的抵抗!



熊style


個人大概簡單的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法國在1940年投降了,德軍呢應該是分割了法國,就是一塊呢是直接進行佔領統治的,另外一塊就是成立了傀儡政權,所以傀儡政權成立後的法國軍隊肯定是維護自己統治的,所以這些人就不去說了。

另外有一批在與英國人混戰一起的法國軍隊,跟著英國人通過敦刻爾克去了英國,後來作為盟軍之一隨著聯軍進行作戰。


還有很多法國軍隊來不及逃跑,都被繳械投降了。另外也有很多隨著流亡法國政府一起到國外進行抵抗的,還有很多進了游擊隊的。

最多的其實是繳械投降的,排第二的應該是參加盟軍作戰的。

其實很多人對於法國軍隊有先入為主或者錯誤的看法,覺得號稱世界第一的陸軍強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被德軍幹掉了,所以認定法國軍隊的戰鬥力差。其實法軍的戰鬥力在整個二戰期間也是屬於準一流水平的(當然跟一流的德軍與蘇聯軍隊還是有點差距的),法國最主要的失誤就是統帥部的戰略失誤,以及法軍將領的戰術指揮思想陳舊,中下層的法軍士兵鬥志還有單兵作戰技術並不比同期英軍差,比意大利軍隊那更是強的多。

所以有時候一場戰爭的勝負,戰略上的決定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戰術上的指揮,士兵的勇猛奮戰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前兩項的相輔相成才行,不然就容易形成一個個的悲壯慘烈戰役。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