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儒家做人的智慧,雖然有些已經過時,但大多數的做人處事方法,仍值得現代人借鑑學習。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做人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

平常和人打交道,我們都很注意一件什麼事呢?不是對方地位、實力、家境,而是人品。

《論語》中,孔子有這樣的提示: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我們常說,學儒家的思想,就是學做人的學問。《論語》中,孔子就提到“偽君子”。

“偽君子”是什麼樣子的呢?孔子說,“巧言令色”就是喜歡錶現得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只是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

曾子又說,“脅肩諂笑,病於夏畦。”這是偽君子的另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聳著肩,做出一副討好人的笑臉。

如果細看《論語》的朋友,會發現孔子十分反感這種行為。因為孔子在《陽貨》篇和《公冶長篇》也有提到“巧言令色”,整部《論語》共出現了三次。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唐代詩人李白,寫下《夢遊天姥吟留別》,裡面有一句很經典,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灑脫的性格,讓他毫不畏懼權貴,更不屑於巴結討好達官貴人。

孔子亦是如此,《論語》裡他三次提到“巧言令色”,是重要強調了這樣的人,是做人的大忌。

雖然歷史上,出現很多獻媚、拍馬屁而步步高昇的人,但最後結局都並不是很好。

但凡帝王、諸侯身邊諂媚的人,最有本領的就是挑撥他人關係,說是非製造謠言,從而使自己從中獲益,別人因此家破人亡。

所以從今天的社會來看,孔子提出的“偽君子”論,也是成立的,當面對這樣的人,我們稍不防備,就很容易被傷害。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作家曲波說過,“能媚你的,必能害你,要加倍防備;肯諫你的,必肯助你,要傾心細聽”。

深以為然,一個真正的仁德之人,是不會利用花言巧語來滿足自己的私人利益。

所以,“巧言令色”的人,是違反了儒家推崇的“仁”道,就算不上一個仁德的人。

曾經看過一句話,叫“言行在於美,而不在於多。”不需要誇誇其談,能夠發自內心說話,就可以了。但是,能夠講話說的不傷人,又真誠讓人容易接受,就屬於一門高深的學問了。

因為古語有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具有兩面性的。

合適恰當的語言,不僅能維護好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還能做事讓人放心。

而以私人利益為目的的花言巧語,雖然讓聽的人覺得舒服,但更襯托出自己的不光明。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人與人之間,除了微笑溝通至關重要,最離不開的就是語言交流。

孔子在這裡提出的學說,就正是符合人際交往中最現實的問題,也是解決人際交往矛盾的關鍵環節。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光是諂媚、討好的話要少說,傷害人的語言更是不能說。

比如說,鄰里之間原先相處挺和諧,但因為聊天時的一句玩笑話,就誤傷了對方,給對方造成心理上傷害,那這樣的關係會出問題。

再比如,夫妻倆本來吵吵鬧鬧都是小事,第二天就能和好,但你非要跑過去吐槽下一方,再說說另一方,這本來能和好的夫妻關係,就又要吵起來了。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不要小看一句話的效果,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能敗事,就是這個道理。

會說話的人,不會輕易評論別人,在背後說三道四,更不會故意巴結討好別人。

不會說話的人,說的最多的都是討好人的話,為的就是自己能受益。

你是要做一個會說話的人,還是不會說話的人呢?現在都把會說話的人,稱為“高情商”;將不懂得說話的人,叫作“低情商”。

所以,現在網絡上到處都標榜著學做“高情商”的人,其實情商高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會說話。

清朝皇帝康熙爺,曾說過“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慎,即貽百年之患”。

不要小看細節的重要性,能夠管的住嘴,說的了話,你就贏了。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不信,你觀察下週圍的人,那些情商高的人,比如娛樂圈裡的黃渤、何炅、蔡康永等,他們說話就覺得,聽著真舒服。

生活裡也是這樣,那些高情商的人,往往都很受朋友、同事、領導喜愛,因此他們不僅能收穫到好人緣,還能得到更多的機會、資源,進而比別人更有優勢達到成功。

哪怕就像馬雲、雷軍等互聯網成功者,也不會輕易的張口就說,而是怎麼有學問,怎麼讓人舒服,怎麼說話。

所以,有時候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小嘍嘍,說啥做啥,沒什麼關係,對生活都影響不大。

其實不然,每個人都需要社交吧,都需要辦事吧,離開這張嘴,你什麼都很難做成。


做人的學問,避免做“偽君子”,孔子說的太現實

所以,要想做一個真正的智慧者,就要先學會區分偽君子的特徵,戒掉“巧言令色”的壞習慣。

再修煉好內心的能量,當自己的內心豐盈了,心態積極樂觀了,自然不需要事事求人、依賴人。

一個成熟的人,是要將自己變成有實力的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會不求於人,才能真正的做到仁德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