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土地承包又增加了30年,為什麼確權證只寫到2024年?2024年後會變嗎?

悠悠歲月76178774


都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自古以來農民都想擁有自己的土地,特別在建國以前,農民為了自己擁有一點土地,而在努力奮鬥著用自己的鮮血徵得了自己擁有的土地。在建國后土地實行社會化大生產,這就使得一個村裡的土地歸村集體所擁有,這就造成了我國的土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當然還有一部分是歸國有集體。可是經過幾十年的農村集體共同擁有土地的社會化大生產,也沒能夠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



在1978年實行了改革開放,特別對於農村的土地也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於農村的土地,平均分到農村的家庭,當然是按人口的多少來進行分配。那個時候的農民非常的多,人均擁有土地在1.5畝左右,當然並不是全國一盤棋,對於一些土地比較多,人口比較稀少的地方,比如東北地區和一些西南西部地區,人口擁有的土地就非常的多,有的多達一晌地。

在1978年實行的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是一個試點的措施,隨後家庭連天承包責任制缺失的出現了良好的效果,至少能夠解決承包的農民的溫飽問題。當然那時候種地必須交公糧,這就是我國那個時候所謂的公糧的說法的來歷,畢竟我國那個時候一窮二白,必須靠農業來支持工業的發展,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工業的繁榮。也就是說現在我國繁榮昌盛,經濟發達,是由於過去農業對工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不能夠忽略農民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偉大的成果。

隨著我國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逐漸的全國推廣開來,時間應該是在80年代初,全國各地實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對於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推廣,的確解決了全國億萬人民的基本的生活問題,至少能解決了人們吃飯難的問題,糧食逐漸的生產越來越多,直接刺激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就是說農民種地除了交公糧以外,剩餘的可以作為自己的勞動成果享受。對於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從某種程度上確實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確實的解決了我國的糧食的穩定安全生產。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廣以後,我國看到了這種承包責任制的好處,為了穩定農業的生產,穩定我國的糧食生產穩定,農民對土地的長期的投入,穩定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於是在1994年對農民承包的土地實行無條件的二輪延保30年不變。對於土地二輪延保30年不變,極大的改善了農民的基本的生活,至少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其實我國的溫飽問題是從90年代開始,使得農民擺脫了吃飯穿衣難的問題。

由於我國二輪土地延保的試點的時間為1994年,這就可以看出題主所給出的關於在去年土地確權以後,土地確權證上出現的二輪研報到期2024年的時間的原因了。其實1994年實行的二輪土地研報是一種局部地區的試點,更進一步了,解決了全國農民吃飯穿衣難的問題,使得農民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是全國農村土地承包二輪無條件延保不及時時的時間是在1997年,這也就是我國絕大部分地方農村的二輪土地延保到期的時間為2027年,所以對於土地確權證上的大部分時間為2027年到期。



總之,對於我國實行土地無條件的研報,主要是為了穩定農業生產,穩定糧食的生產,確保全國人民糧食消費的保障。對於實行土地研報的政策,主要是鼓勵農民種植土地更是穩定,農民對土地的基本的投入,穩定了糧食的安全生產。其是在2018年10月,我國又宣佈了對二輪土地延保到期以後再延保30年不變,也就是說我國的農村土地承包到期最早的時間為2054年,所以承包土地絕大部分到期為時間為2057年。尤其是在2018年對農村承包的土地進行了確權,保護了農民種地的基本的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一旦佔用或者徵用農民的土地必須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