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青年人適合讀三國嗎?

範佛


我們都知道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部鉅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鉅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原則上沒有年齡限制,而且一般都可以在不同年齡段幾遍地讀,但是實際上在年齡上還是有一點講究的。

《西遊記》很小就可以讀,而且更適合年紀小一點的人看,一般來說,除非是搞研究的,隨著年齡增長,對這本書的興趣會越來越小。

《水滸傳》也是很小就可以讀,其重讀的年齡上限應該比《西遊記》長,但是對這本書的興趣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三國演義》真正沒有年齡限制的一本書,如果你小時候喜歡讀的話,一般長大了也興趣盎然。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對三國中主要人物的評價會發生巨大變化。

《紅樓夢》不太適合年紀太小的孩子讀,很難理解,這本書在不同年齡段讀,感悟肯定不同。

以前有“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一說,認為年輕人血氣方剛,看了水滸後更容易爭勇鬥狠,年紀大的人,經歷的世事多,看了三國以後會變的更加世故,甚至老奸巨滑。這種說法雖然被稱之為“封建糟粕”,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兩本書的特點,我們閱讀時應該吸收和揚棄並存。





視頻小課堂


正是青年人才更應該拜讀《三國》


不管你從事的各種職業,只要你能接觸都人的工作我想拜讀三國都會受益無窮。現在的工作節奏快,職場潛規則多,而職場菜鳥往往面對人心叵測的職場生活有時候會措手不及。要知道的是很多時候往往你因為一句話或者一個行為得罪了同事或者領導你都茫然不知。

這裡我並不是說讀了三國你就可以領悟職場真諦,可以睥睨辦公室政治。只是從三國中很多事件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避免走一些彎路。下面舉幾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

1、赤壁大戰時,曹操派蔣幹渡江刺探東吳軍情。周瑜知蔣幹此人偷奸耍滑,必不是簡單故敘友情。於是將計就計,反間曹營的蔡瑁、張允。騙得蔣幹第二天早早回了曹營,稟報曹操。曹操一時不查,殺了蔡瑁、張允。事後,曹操覺察出中計了,但他仍面不改色,直言殺二人殺得好。職場中,這樣的老闆太多了。知錯而不認錯,認錯而不改錯。試問,如果你面對這樣的老闆該作何打算?

2、楊修之死。楊修此人恃才傲物,狂悖不羈。《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寫到“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有人認為楊修之死是因為他的出身、身份,曹操必殺之。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小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在於此人不知收斂,肆意揣測曹操的心意並宣示於眾。第二個原因是,陷入了曹操兒子們的奪權當中。楊修之死我認為他起碼是犯了這兩條忌諱的。一個企業中,哪個老闆能容得下員工每次都肆意揣測自己的心意,並且每次還猜對了?自己還在位的時候,員工過多的陷入兒子們的爭權奪利當中?歷史上還有一人也是犯了忌諱而死,和珅。和珅此人也是深得乾隆信任,並且擅長揣摩上意。但他過早涉入嘉慶皇帝與兄弟們的爭鬥中,並且站錯了位。最終也是在乾隆死後不久殞命。

3、舉一個劉備的例子。劉備此人從來都以仁義示人。當陽長坂之戰是曹操、劉備兩軍的一次遭遇戰,驍將趙雲擔當保護劉備家小重任。由於曹軍來勢兇猛,劉備雖衝出包圍,家小卻陷入曹軍圍困之中,趙雲拼死刺殺,七進七出終於尋得劉備之子阿斗,趙雲衝破曹軍圍堵,追上劉備,交還其子。劉備接子,擲之於地,慍而罵之:“為這一孺子,險些損我一員大將!”趙雲抱起阿斗,連連泣拜:“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看見了嗎?厲害吧!連親兒子都摔,但這卻得到了一位名震天下的名將傾心歸附。最成功的案例我覺得劉備當屬第一,當然海底撈也是如此。厚待員工,甚至厚待員工的家人。給員工的父母寄錢,甚至帶父母去旅遊。這都是職場的一些手段。

這只是簡單了一些例子,三國中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不要覺得讀書無用,我覺得青年人正是應該多讀書。不要求你精讀細讀,但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聯繫生活,聯繫實際。慢慢你就會發現書中很多情節跟生活、工作中是一致的。不管是作為員工還是老闆,我都推薦多讀《三國》


歷史玩著說


就是青年人才要讀,學一下謀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