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直面不真實的自己


第一次觀看《女人的顏色》片花時,王媛可一臉吃驚,看著劇中的姚倩倩失去愛情時歇斯底里地叫喊,她感覺有點陌生。“有點不相信,姚倩倩竟然是自己演的。”王媛可以前多飾演清新又知性的女子像《金耳環》中的張楠,《光榮歲月》中的苑菁。而《女人的顏色》中的姚信倩在遭到負心男友背叛後,走向了情感復仇之路。劇中,王媛可出身卑微,面對的情敵卻是自己的閨蜜、條件優越的富家女。為了爭奪心中所愛,她費盡心機、不擇手段。姚倩倩再不像王媛可以往的角色那麼完美,而是愛恨極端、咄咄逼人,甚至情緒失控到破壞閨蜜的家庭,殺死閨蜜腹中的孩子。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王媛可以往的純美角色,像極了鄰家女孩,她也打心底裡相信,自己就是那樣的女孩。拍攝電視劇《誓言今生》時,導演劉江一直想點醒她:或許以往的角色不是真正的你,只是你想成為的自己。《誓言今生》中王媛可從少女演到老嫗,年齡跨度達50年,十分挑戰演技。不過這一次,她的表現得到了導演和觀眾的認可。從那之後,王媛可開始敢於擰著自己來。“從藝以來我—直走著非常規矩的路,演很乖的女孩。我突然想,到底真實的我是怎麼樣的呢?我必須敢於面對一些不太像我的角色。”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姚倩倩”這個巨大的挑戰無疑來得正是時候。《女人的顏色》開播前一天,王媛可在微博裡為自己壯膽“對,我演那個小三兒!準備迎戰各位大媽吐槽的口水……”聽到觀眾們針對姚倩倩的爭議,王媛可的心情緊張中還帶著點興奮,“大概就是因為這種新鮮感,我才甘願頂著雷出演姚倩倩。”其實《女人的顏色》導演俞鍾一開始對王媛可並不十分滿意,讓她演姚倩倩全因為一張風情萬種的藝術照片——王媛可為某雜誌拍的寫真大片實實在在讓很多人驚豔了一把。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第一次見王媛可本人,導演有點懷疑她和照片上的是不是同_人。王媛可說,她平時穿衣基本沒有風格,胡亂搭,那天面見導演其實還特意打扮了一番:連衣裙,披肩長髮。導演看她一眼說照片上的你挺妖嬈的,本人形象也太乖了,都捨不得讓你去演瘋狂的姚倩倩了。導演要求王媛可在外形上“破一破”,馬上讓化妝師傅剪掉了她一頭長髮。王媛可承認在角色造型上導演是很有一套的,“最開始試裝時,怎麼試都覺得我這個姚倩倩看起來太正常。後來導演靈機一動說,把紅唇塗上。口紅重重地塗幾遍,姚倩倩的勁兒—下子就出來了。”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關於如何演好姚倩倩,俞鍾和王媛可聊了很多,甚至還談到星座。按照星座定位來說,姚倩倩應該是典型的天蠍座,控制慾強烈,做事極端。而王媛可是白羊座,充滿好奇心,不過凡事只有三分鐘熱度,實在不像有精力去勾心鬥角搶朋友老公的女人。王媛可說,找到竅門這個角色也不難演,“姚倩倩的心並不難以揣摩,她很簡單,喜怒都在臉上。她不是複雜的人,情商也不高,一切都明著來,你能把她一眼看到底。”讓王媛可最費力的是演出姚倩倩的瘋狂。王媛可在劇中有1000場戲,幾乎場場戲都有近乎聲嘶力竭的哭鬧和叫喊。大哭的後果是缺氧,最直接的反應是大腦一片空白,很容易忘詞兒。王媛可向導演倒苦水:“草珊瑚含片是這部戲必備的勞保用品!我看《女人的顏色》完全可以更名為《女人的嚎叫》《女人的金嗓子》《女人的肺活量》。”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女孩外表男人心


王媛可很猶豫以後要不要再演這樣的角色,“我想一定有比姚倩倩更適合我的角色。”果真在電視劇《戰旗》中,她遇到了。《戰旗》是一部戰爭戲,王媛可飾演的戴金花憑著一腔熱血,在槍林彈雨中領著一群大男人打游擊。《戰旗》讓王媛可演得過癮,雖然每天都穿梭於戰火轟炸之間,但是戴金花挖掘了她埋藏多年的力量。“我—直想反串一個男人,現在終於找到了一個比男人更男人的角色。”《戰旗》的拍攝從陝西轉戰王佐,王媛可每天都細皮白肉地來現場,然後灰頭土臉地回去。雖然外形瘦弱,被導演稱為“柴禾妞”,但骨子裡她卻有著帶領男人打仗的情懷。心底的男人氣讓王媛可少了很多女生的愛好,比如逛街。每次陪朋友買衣服,她都中途落荒而逃。坐在長椅上等朋友時,環顧四周,竟然都是無奈等待妻子購物的老公們。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五歲之前的王媛可一直在山東的農村生活,她長得瘦小,卻是孩子頭兒,經常和男孩子們一起舞刀弄棒。等到上小學,父母把她接回城裡後,王媛可還收不住,動不動就上樹上房,還和淘小子們用樹枝當大刀互相劈砍,常在嘻嘻哈哈後發現自己頭上已經掛彩了。在王媛可記憶裡,父母很保守,爸爸謹慎少言,媽媽單純活潑。他們認為女孩就應該有女孩的樣子。面對頑皮的王媛可,父母會非常嚴厲地教訓。王媛可說“小時候我是被爸爸打著長大的。”父母本打算等女兒畢業後就去踏踏實實當個幼兒園老師。他們知道王媛可愛玩,富有童心,如果能簡簡單單地和小孩子們一起,就永遠都不用接觸成年人的複雜社會。可是偏偏在王嬡可16歲的時候,一個到北京表演的機會從天而降,她的命運也就此改變。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北京的生活讓王媛可頗見世面,尤其是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後,她好像看到了另外~個世界。初到北京的王媛可,有興奮慨嘆,也有對新世界新生活的無奈。她考取的是計劃外招生名額,高額的學費讓家裡面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為了不給父母增加負擔,王媛可靠著每個月打工掙來的幾百元生活費在北京上學。國慶長假,同學們回家的回家,旅遊的旅遊,王媛可想家,但為了省點路費,只能哪兒也不去,躲在宿舍裡捧著爸爸媽媽的照片發呆。因為中學畢業就進入軍藝,和其他同學相比她沒有更多的形體的功底,每次形體課都是一場噩夢。其他同學像小猴子一般靈巧翻騰,而王媛可還在笨拙地練習下腰劈叉。眼看這門課自己將是班裡的最後一名了,苦用功是唯一的辦法。作為山東姑娘,王媛可一直都有股子倔勁。每天下課後,她就把自己反鎖在教室裡。因為不好意思讓人看到自己出醜,又沒膽量請老師指點,每次練習翻跟頭王媛可都會摔跤,一個不小心腦袋就撞到地板上。經過教室門口的同學們只聽見裡面咚咚作響,敲開門看見滿頭大汗的王媛可。“我真不好意思說自己在練功,只能打哈哈說在打掃教室呢。”回憶這些時王媛可是笑著的。小時候爸爸經常對她說,人沒有熬不過去的困境,這句話現在成了王媛可的定心丸。“想象中很痛苦很艱難的日子其實咬咬牙就堅持過去了,而現在回想起來都成了笑談,還給自己的生命增加了閱歷,挺好的。”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四年軍藝生活,王媛可最留戀的是那身軍裝。和其他藝術院校相比,軍藝的管理更嚴格,每天上課必著軍裝。“哪個女孩不想穿花裙子?當時總認為軍裝太刻板,沒有一點女孩的氣息,找個機會就要換下來,穿上鮮豔的裙子。可是到了畢業的時候,學校把帽徽、肩章、領章都收回了,只留下一身綠色的衣服,突然覺得很失落。”到現在她依然珍藏著這件沒有肩章的軍裝。王媛可是80後,卻很懷舊。幼兒園的小玩具、小學的作業本、中學的學生證、高中收到的情書,她都擺放得規規整整。她還收藏了一櫃子的羽絨服,都是哆啦A夢的圖案。這些羽絨服並不是買現成的,王媛可每年冬天拍戲都會親自設計一件棉衣,然後找人做出來。“看到每個小物件時,好像時間都會倒流。它們包含很多的回憶,見證了一個女孩的成長。”


王媛可:在角色轉變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