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些個體老闆都紛紛選擇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哪些方面對中小企業,個體商戶衝擊大呢?

木劍書生


我認為對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商戶衝擊及影響大的主要有幾個因素:

一、信息透明化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信息差”的紅利期已過去。除了國家能源、交通、電信等壟斷行業外,市場上的資源、諮詢等已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化。過去創業者只要掌握了一個資源或者信息可以說“一招鮮,吃遍天”。而如今,一個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諮詢出現,馬上會湧現無數的競爭者,如果固守成規,不去創新就很難突出重圍。

在大諮詢時代,資源和資本都集中在投資機構和大企業手中,而個體戶和中小型企業的信息本就相對滯後,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就更加困難了。

二、管理架構

很多個體戶和中小型企業的組織架構都是傳統家族式經營管理,出現了很多夫妻店,親屬分權等現象。這明顯落後於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好處當然也有,像權利集中、便於融資、管理成本低等,但是當出現特權、分權、人事安排、缺乏新鮮活躍的血液、意見分歧等問題時,往往瓦解公司的都是家族內部矛盾。

三、融資難、融資貴

現代企業講究的是資本運作,國家雖然出臺了很多政策大力扶持中小型企業及個體戶發展,但是銀行和投資機構還是更願意把資金流向資質好、競爭力大的大企業。而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本來就面臨缺少資金、缺少核心技術和人才引進困難等問題,那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境就變得更加困難。

當然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並不是勸退大家不要創業,可能新的發展時機還會促成更多的創業者前赴後繼,那麼如何求新、求變從而提高自身存活發展下去就是非常關鍵的了。

四、中小企業和個體戶的轉變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中小企業註銷了公司,個體商戶不再開實體店面,並不是放棄了,而是看到了互聯網、新零售的新商業模式去調整思路。如果說資源都集中在大企業、大供應商手中,那麼與其去規模化發展加大競爭壓力和失敗的風險,何不從共享經濟當中尋找突破口,利用互聯網+降低運營成本,需求新的盈利模式。

像自媒體的風口就誕生了一批自由創業者,很多個體及中小企業也利用“企業、工作室+自媒體、直播”等模式也賣出了產品,賺到了更多的錢。所以說這個時代不缺創業者,而是需要思維靈活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