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洛克菲勒:“壓倒一切的是機遇”,而要把握機遇,這兩點至關重要

要想成功,或者說要想賺錢,什麼最重要?有的人說是能力,有的人說是機遇。美國超級億萬富翁、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將這兩者視為一體,認為機遇是最重要,而要把握機遇則需要能力。在談到自己的創業史時,洛克菲勒只說了一句話:“壓倒一切的是機遇。”那麼,如何把握機遇呢?研究和分析洛克菲勒的商業史,可以發現,他之所以能得到機遇之神的垂青,這兩點能力至關重要: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對未來的預見能力。

洛克菲勒:“壓倒一切的是機遇”,而要把握機遇,這兩點至關重要

洛克菲勒21歲的時候,孤身一人來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考察石油的生產情況和行情。當時,賓夕法尼亞的石油剛開採只有一年多,而且石油的用途由於技術的侷限還並不廣泛,只是當作照明用油和工業潤滑油。但是,洛克菲勒看到這“黑色的血液”,憑直覺,他認為這東西將來有不可估量的前途,是一個博取成功和財富的大好機遇,於是他決定在石油領域好好地幹上一場。

光是有對石油市場未來的判斷和看好並不夠,洛克菲勒在產油區調查了好幾次,他一向認為辦事要成功,要想抓住機遇,謹慎和全面的思考最為關鍵,再三瞭解清楚後才能動手,否則單純靠大膽去冒險,再好的機遇,再美好的未來,往往也抓不住。

洛克菲勒密切地注視著石油的行情,而他的合夥人卻早已等得不耐煩了,他催促著洛克菲勒馬上進行投資。“現在還為時過早,”洛克菲勒平靜地說:“他們只知道一個勁地抽油,而根本不考慮到市場,照這樣下去,不出多久,一定會供大於求,油價一定會跌下去。”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當時石油需求量很少,但是盲目開採出的石油又太多,這樣造成生產過剩,油價一跌再跌。由每加侖0.22美元跌到0.13美元,沒過多久,又跌倒每加侖不到10美分。一桶油有42加侖,才賣0.35美元,而運費卻要花去3美元,運輸成了石油滯銷的一個主要原因。

過了一段時間後,洛克菲勒瞭解到產油地正在計劃大規模地修建鐵路,鐵路一旦修成通車,運輸費自然會減少許多。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覺得機遇已經成熟,於是便找合作伙伴克拉克投資原油。

克拉克聽了,還以為是洛克菲勒發瘋了,“現在泰塔斯維原油暴跌,你還想投資,我懷疑你是不是腦袋出了問題。”不管洛克菲勒如何勸說,如何分析時勢,克拉克就是不願意投資。

這時,洛克菲勒遇到了英國化學家安德魯斯。安德魯斯是個從英國移民的化學家,與克拉克是同鄉,他曾經在大不列顛大學做過油母巖研究,他決心要從賓夕法尼亞州的石油寶庫中搞出精煉油來。在他的說服下,安德魯斯-克拉克石油公司終於成立了。而克拉克只是名義上的主管人,洛克菲勒通過謹慎思考抓住時機,大批地購進原油,經過加工運輸到各地,這樣使他的石油生意日益發展起來。

不過,洛克菲勒和克拉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了。克拉克是保守的人,只熱衷於既有的成果,畏首畏尾,對敢於創新的洛克菲勒來說無疑是塊攔路石頭。最後他們終於鬧翻了,決定把公司賣掉,而由兩人中出價最高的人獨立掌管。

洛克菲勒確定了必勝的信心,因為他知道,石油工業是一個前途非常遠大的領域,不管花費多少代價,一定要掌握公司的領導權,而克拉克的信心要弱很多。不過價碼還是越抬越高,5萬元,7萬元,7.2萬元,最後洛克菲勒終於以7.2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安德魯斯-克拉克石油公司。現在看來,他當初買下這個石油公司是多麼明智的選擇,是抓住了多麼珍貴的一個機遇,而這一切都源於他強大的思考能力和對未來的精準的預測能力。

洛克菲勒把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擴充了煉油設備,日產量增至500多桶。那一年,洛克菲勒才剛滿26歲,但是他憑著謹慎的思考能力和審時度勢的預測能力卻建立起了克利夫蘭規模最大,銷售總額最多的煉油廠,就此走上了一條飛黃騰達的超級億萬富豪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