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柏林會議,真的能促進利比亞和平嗎?

幸福地帶2


利比亞如今是最典型的代理人戰爭的形態。


柏林會議雖然呼籲各方避免介入利比亞局勢,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其實每個國家都在暗中支持一個派系,主要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博弈中不受損。

土耳其的態度最明顯,已經派兵到利比亞支持民族團結政府了。

這其實和柏林會議政治解決衝突的立場是背道而馳的。

但是對土耳其來說,他們有自己的邏輯——

因為民族團結政府目前還是被聯合國和全世界多國承認的政府,哈夫塔爾本質上還是叛軍。因此土耳其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名正言順的。

而別的介入國家在名義上其實也是承認民族團結政府的,比如意大利、俄羅斯、德國、美國、法國等。但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卻不一定真心支持,而是尋找其他代理人,比如哈夫塔爾。

俄羅斯對哈夫塔爾的支持其實算是比較明顯的,和土耳其對著幹的態度也比較明顯。

只是俄羅斯不願意公開承認僱傭軍進入,而且避免和俄羅斯政府聯繫在一起。

但普京越是這樣,越說明俄羅斯確實做了這樣的事情。

不然沒必要如此緊張撇清關係。

另外俄羅斯能邀請土耳其和哈夫塔爾雙方來莫斯科討論停火事宜,本身就說明俄羅斯對哈夫塔爾的影響力不可小覷,他們之間如果沒有某種默契,哈夫塔爾不可能輕易過來的。

所以,俄羅斯和土耳其,其實是未來利比亞代理人戰爭的兩個主力,也算是主要看點。

美國在其中其實一直算是比較超脫的,坐山觀虎鬥的態度可以解釋。

因為利比亞歷來就是歐洲,特別是意大利和法國的勢力範圍。

當年推翻卡扎菲,也是歐洲人主導的。美國在當地還曾經遭受過滑鐵盧,那就是2012年班加西使館被衝擊,美國大使都身亡。

所以美國人的利比亞利益,幾年前基本上大部分清空了。經歷上次嚴重波折之後,美國如今也算是對利比亞敬而遠之。

態度是——任何一派獲利都可以,只要別影響美國的正常權益就行,什麼民族團結政府,什麼哈夫塔爾,誰上都行。

而且美國確實和雙方都保持聯繫。比如哈夫塔爾在華盛頓生活了幾十年,一直給CIA提供情報。美國對他也有所期待。

所以,柏林會議呼籲各方政治解決,避免戰火波及成為另一個敘利亞的願望是很好的,也是很理性的。

但現實如何發展有時候並不是從理性角度出發的。


木春山談天下


{緊趕慢趕追上了感冒末班車,幾天折騰下來對鏡自憐,總結下來只剩兩個字“憔悴”,,,,}

柏林會議只能是久病亂投醫,拖延一時算一時。利比亞烏雲密佈梟雄雲集,沒有一家願意空手而歸,能搶的都搶完了,就剩下誰都想坐上的利比亞頭把交椅。民族團結政府自然不甘心乖乖交出到手的權利,卻無奈自己沒有恢復秩序的實力。

哈夫塔爾幾次打進的黎波里,就差一點時間就能擊潰民族團結政府軍,更是不願主動停止攻擊的腳步。利比亞局勢錯綜複雜,內部外部矛盾都很難化解,得到了土耳其全力支持的民族團結政府找回了勇氣和信心,這使得利比亞的戰事更是短時間內看不到終結的希望。

前些時候哈夫塔爾曾竄訪過俄羅斯,一度傳出普京出面調停的消息,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話不投機不歡而散,讓看客空歡喜一回。沒有滿足兩大戰群雙方條件的前提,柏林會議不會比莫斯科會面更有實際意義。

民族團結政府堅決不交出政權,哈夫塔爾將軍又志在必得,有背景的戰爭就仍然會持續打下去。柏林會議一樣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無法同時滿足民族團結政府和利比亞國民軍的要求,因為那個爭得血雨腥風的位子只有一個。

利比亞的戰亂應標本兼顧才能最終解決問題,域外國家還在挑撥民族情續,兩位提線木偶本已經身不由己,到會上又能談些什麼?利比亞現在久病成頑疾,大家都是看客,沒有幾個真正想幫助利比亞恢復秩序的國家,柏林會議也只是利比亞和平道路中的一個過程。


亓官仁


柏林會議。絕對的不會給利比亞人民帶來和平的。這個所謂的希望利比亞和平會議只是美國人與歐盟為了爭取自己插手控制利比亞的佈局時間不讓世界其它國家力量插腳而已。還是美國人唯我獨尊的中心思想。它們絕對的不會為了利比亞人民的幸福而服務的。比如伊朗(烏克蘭)客機毀落一事上美國人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烏克蘭相互配合美國侵略者的進攻政治高壓態勢即是一個實正。


李承岱


〇歷史的經驗證明:在戰亂4起的國家,各派別的背後都有各大大國的支持。所謂“和會”僅是大國相互博弈的場所,99%的情況下,不會給戰亂國家帶來持久的和平。

〇在叢林法則依然發生作用的今天,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實力


趙凡丁201


柏林會議,能否促進利比亞和平協議,會議參與國是不是當事國,協議是否得到利比亞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的認可,柏林會議的協約的公信度決定利比亞的未來。


晨星1928


幾句話就平了戰火?能促一點算一點吧。


王祖蔭1


願望是好的,但結果如何世界人民拭目一待!


棟樑151


因為中國沒參加,也不必要多予以置評,靜觀其變好了。


馬革誓還


不一定


笑看人生如夢1984


柏林會議,能夠促進利比亞的和平,肯定是有“正面”的作用,但要想帶來真正的息戰,那是絕無可能。俗話說“亂口子當家,越當越亂”,故此,對於柏林會議不要太多的期望。但是,本人認為柏林會議,最重要的作用是把利比亞背後的各個“靠山”都逼將了出來,使各色人等統統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柏林會議達成了共識,簡單地說——大家都不要給利比亞提供武器,讓他們各自憑藉自身能力一較高下,誰勝誰統治利比亞。利比亞能夠鬧騰到今天,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就是因為藏在雙方背後的“靠山”實在隱藏不住了,沒有這些靠山,他們哪能堅持到現在?

從新聞報道分析,柏林會議的主角是普京,雖然東道主默克爾邀請、主持這次會議,但是,能把大家拉在一起的,非普京不可。因為,民族團結政府的背後土耳其、意大利、卡塔爾等等國家幾乎都願意普京出面撮合,而哈夫塔爾一方的背後更多,與普京的關係也不錯,對於聯合國呢,俄羅斯是常任理事國,自然說話有分量。報道,合影時,普京遲到,大家左顧右盼尋找普京,最後,普京出現了,旁邊是意大利總理孔特,那麼他們獨自會晤交談,除了自家的國事之外,彼此協調在利比亞的立場和看法有可能是一重要的內容,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普京是真心想把事情辦好,也給默克爾面上擦把粉。

如今的利比亞,哈夫塔爾明顯佔優,前幾天又控制了幾大石油進出口的港口,這實際上是斷了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口糧和錢袋子,如果再沒有他國的各種支援,戰敗是其必然,所以,他們希望能夠用政治解決問題,未來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土耳其也要依靠這屆政府,才能在地中海東部海域,撈取更多好處,並能卡住希臘、以色列等能源輸送的脖子,獲得在這一區域的話語權份量,所以,土耳其即使遵守共識,也會幫助民族團結政府在未來的政治地位,因為很明顯,利比亞未來的爭鬥從武裝轉移到“政治”上面是大趨勢。

主事的國家太多,難以統一思想,這是缺點也是優勢,所以,利比亞能不能和平,就看這些國家怎麼執行“柏林會議”的共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