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与婆婆同住?这位年轻妈妈的话太扎心......

小兰原本是一位职场妈妈,去年因为副业收入已经和正职收入持平,经考虑后,她选择辞职,当一名自由职业者。

她原本是想着不用外出上班,可以多点时间陪孩子,而工作时孩子同样由婆婆帮忙照看。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刚辞职,大姑子出了点事,需要婆婆去照料。婆婆说如果小兰想让她帮忙带孩子,她就只能把孩子一起带到大姑家。

小兰自然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身边,而且也觉得婆婆去到后会没时间和精力带孩子,于是没同意。只是对婆婆说等那边忙完了,就回来。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与婆婆同住?这位年轻妈妈的话太扎心......

小兰的女儿刚满3岁,正是粘人的时候。为了能多做点事,小兰只得每天6点钟起床工作学习,女儿醒了就陪女儿、做家务。然后再趁着中午和晚上女儿睡着后再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很累。

但是身体上的疲惫,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想着能陪女儿成长,又还能工作赚钱,小兰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与婆婆同住?这位年轻妈妈的话太扎心......

半年后,大姑家的事解决了,婆婆就搬了回来。一开始小兰还想着,婆婆回来了,她就可以轻松一点了,至少白天婆婆可以帮忙带女儿,她就多一点时间工作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婆婆回来后就沉迷于手机,每天除了早上起来热个早餐给小兰的老公,再洗个衣服,其他时间就是在房间里看手机,根本无心管小兰的女儿,也不做中饭和午饭。

有时候小兰实在抽不开身,让女儿去和奶奶玩,结果就是女儿自己在婆婆床上玩,婆婆躺边上看手机。女儿自己玩腻了,她就拉孩子跟她一起看电视剧。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与婆婆同住?这位年轻妈妈的话太扎心......

最后小兰感叹:之前自己一个人在家一边带娃一边工作,虽然真的很辛苦,但内心是平和的,甚至是甜的。但是现在婆婆回来了,身体的累没减少多少,而且心里还堵得慌。

本来自己就已经累死累活,和婆婆同住自然是希望能减轻下负担,结果不但不帮忙,还要自己多伺候一个人。一个忙死,一个闲死,任谁心情都不爽。如果不一起住,起码辛苦都是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再累也没什么可说。但是住到一起却不帮忙,还要时不时在一些事情上指指点点,自然心累。

婆媳矛盾是必然的

我认为,不管是婆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互相体谅,互相理解都是减少矛盾的根本。而婆媳之间为什么总是矛盾不断,原因大致也就以下几点:

一、婆媳关系本身是违反人性的

自古以来,婆媳矛盾都在家庭矛盾中占着重要位置,归根结底,它的起源是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女人,因为一个男人聚到一起,还非要显得亲如母女,这本身就是违反人性的。

试想下,女儿任性、懒,甚至好吃懒做,不尊敬长辈,亲妈就算生气,可能说几句也就算了,过不了多久又能和好。但如果同样的缺点在儿媳身上,婆婆估计恨不得让儿子马上去离婚。

同样的,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大部分女儿总是会心疼自己的亲妈的。但是如果婆婆一些事情做不好,媳妇往往是会不开心的。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与婆婆同住?这位年轻妈妈的话太扎心......

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哪能没有矛盾

很多人都有过在学校住宿的经历,哪怕是一起住的人是同班同学,大家有相似的学习经验、相同的年龄、差不多的兴趣爱好,而且每周只一起住5天,都还是会有各种矛盾,更何况是与一个年龄、经历、学识、生活习惯全部不一致的人一起?

三、谁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指指点点

很多婆婆喜欢向儿子儿媳传授经验,甚至直接说他们的做法不对。但是,谁喜欢自己的生活老是被指指点点呢?

年轻人的生活经历自然没有老人丰富,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他们宁愿自己去碰壁,也不希望婆婆对自己耳提面命。

把对方当朋友,是婆媳关系最好的模式!

朋友之间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是陪伴、谈心、精神鼓励。我们不会要求好朋友帮我们做家务、带孩子,但是遇到事情我们愿意与他们倾诉,有好的东西愿意与他们分享。

而朋友的相处之道是尊重!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哪怕他们共同生活,他们也不会去干涉对方的生活方式,最多会善意提醒。

所以,如果能把婆婆和儿媳当成好朋友一样去相处,少一点生活上的期待,多一点内心和精神上的交流,彼此之间自然能多一点了解,少一点误会。


大家好,我是 ,用简单的言语,道情感的道理。我在这里等你,你会关注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