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要做!孩子逆反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此時的他就好像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生活中,孩子不聽話、叛逆,好似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頭疼問題。

“這個不能碰、千萬別做這件事...”即使這樣的話對孩子說無數遍,孩子最後還是照犯無誤。除非你真的大發雷霆,孩子或許會暫時收手,但是事後孩子還是會想嘗試。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真的讓人頭疼。

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要做!孩子逆反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但其實家長如果對被禁止的事情掖著捂著,孩子往往就會刨根問底闖禁區,探個究竟。因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宜硬性禁止,應該注重引導。要把孩子不喜歡的而有價值的事情人為地變成孩子“迫切想知道的事情”來提高對孩子的吸引力。

向孩子描述我們想要的,而不是我們不想要的。明白無誤的告訴孩子,我們想讓他做什麼,而不是告訴他不要做什麼。

1、適當解禁,不刻意設限

給孩子一些自主空間,父母也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決定,這樣一來能夠減少孩子的反抗情緒。二來也可以避免因為父母包辦太多,孩子失去自己的主見。

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要做!孩子逆反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生活中有些父母總是管得太多,不準孩子做這個,也不讓孩子去那裡,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

不僅心中的逆反情緒會越來越嚴重,負面情緒越積越深,還有可能形成膽小,沒自信、沒主見的性格。父母不妨放開對孩子的束縛,讓他自我探索中體驗嘗試的快樂,同時能有效的減少與父母的對抗。

2、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與其總是一味對孩子說“不”,不如把這選擇的權力還給孩子。慢慢的,當你願意去相信孩子時,孩子也會更加信任你,相信你說的,便不會在以身試險。

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要做!孩子逆反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兒童教育專家尹建莉提到:“家長由監督者與控制者的角色退出,把主導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從而獲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3、不能毫不講理的禁止

最好在每個禁止後面,向孩子陳述禁止的原因、這樣做的好處、以及違反的後果。

解釋原因,減少其神秘感,同時也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讓他做什麼,他就偏要做!孩子逆反期,家長應該怎麼辦?

像不能給陌生人開門這樣的事情禁止時,應當解釋為什麼,就需要告知孩子給陌生人開門後的嚴重後果。

家長一定要知道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成就孩子不平凡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