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堅持理想,挑戰現實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堅持理想,挑戰現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母親,曾經問年幼的兒子,身體的哪部分最重要。當時兒子給母親的第一個答案是“耳朵”,但母親說:“不,很多人的耳朵是聾的,但他們依然活得很快樂,你再想想”。後來兒子一直猜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幾年後,母親再次問兒子同樣的問題時,兒子回答的是“眼睛”。母親笑著說,這個答案還是不正確,因為很多盲人依然活得很精彩。很多年過去了,兒子的回答似乎總不能令母親滿意,直到兒子走上工作崗位,又逐漸成了家庭支柱後,母親才對兒子說:“孩子,身體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

【文題解析】: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這類題,要求學生首先要讀懂作文材料,繼而進行立意分析,列出幾則立意,最後結合題目要求及自身積累,選擇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角度進行寫作。材料新鮮,從材料中提煉最重要的觀點,同時這個觀點可以運用到各個方面。無論是個人生活,學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現。這段材料講了高三一名男生想報考參加飛行員的選拔,遭到全家反對,因為飛行太過於危險,男孩子則認為放棄理想自己心有不甘,堅守夢想著會傷了父母的心。考生在立意的時候可以從男孩和家長的角度進行分析。

參考角度:

從父母的角度: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強迫孩子做一些事;

從孩子的角度:堅守夢想不放棄/做適合自己的。

考場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準、穩。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儘量不要標新立異。要做到“準”“穩”要善於找到命題人在立意方面有相關暗示的關鍵詞語或句子。這些關鍵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結尾處,往往以議論句的形式出現。關鍵的詞語可能是出現次數較多,且有象徵意義的詞語。材料作文的開頭,最好能夠將材料簡述一次,然後依據材料提出中心論點。在作文的開頭將材料簡述一次,可以保證自己的觀點的確源於材料,不會脫離材料。且能夠明確地體現從材料中提煉自己的中心論點的過程。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堅持理想,挑戰現實

【佳作賞析】:堅持理想,挑戰現實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理想是石,那現實就是水,淹沒敲出來的火;理想是火,那現實就是風,吹滅點燃的燈;理想是燈,那現實就是一堆亂石,阻擋你前進的腳步。

實現理想,就要學會堅持,還必須有信念。理想需要它們來支撐,空有理想,卻不為之努力,那就成了水中望月,霧裡看花,可望而不可即。堅持是來支撐理想的主心骨,信念是理想的靈魂。有了信念與堅持,就不能被現實所打敗,即使被現實打敗一兩次又有何妨?精神不死,靈魂不滅!我們就一定能踏過那一道坎,一座山。

記得初中學過一篇課文叫《在山的那邊》,作者對山那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多次問母親,在山的那邊是什麼呢?母親回答說是海,作者為了看見海就向山的那邊出發,殊不知山的那邊依舊是山,山連著山,可作者並沒有灰過心,喪過氣,在山那邊雖然是山,然而終究是有盡頭的,海依然在山的那邊,只要翻過那一座座巍峨的大山,就能看見山那邊的海。現在的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樣呢?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但是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一點困難,一點挫折,就灰心喪氣。試問:我們可曾想到了堅持?猶記得一句話:“失敗者與成功者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多堅持一會兒”堅持與信念分不開,沒有信念,我們又能堅持多久呢?愛迪生說過“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又想問:這“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又是什麼呢?難到不是堅持與信念的結合嗎?為了不被現實擊潰,我們只有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使其不動搖。

剛上高一的時候,班主任就講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個旅行者在沙漠中遇到了風暴,丟失了他的水和食物,他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發現還有一個青蘋果,旅行者就憑著這個青蘋果支撐了三天並且走出了沙漠。這個旅行者即使身處困境,也沒有放棄,這就是信念和堅持的力量。信念與堅持是成功的起點,是托起人生大廈的堅強支柱。

信念的偉大在於即使身遭不幸,亦能喚起鼓起生活的勇氣,堅持是蘊藏在心中的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信念是保證一生追求目標的內在驅動力。信念越強,那堅持就越久,堅持越久,那離我們的理想就越近。

理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只要堅持自己美好的理想,就不怕殘酷的現實。因為--我命在我,不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