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比特幣成真,大量持有比特幣的人成為鉅富,這合理嗎?

幣圈事務總局


關於題主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1.比特幣有可能成真(合法化)嗎?

2.如果成真,早期挖礦的人輕鬆掌握大量財富,是否合理?

3.如果比特幣是否成真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那麼為什麼有大量人追捧?


1.比特幣有可能成真(合法化)嗎?

比特幣的誕生之初,是希望作為一種替代現有法幣的加密數字貨幣。僅從這個”原罪“來看,比特幣在大多數國家是無法取得正式的合法地位的。


2.如果成真,早期挖礦的人輕鬆掌握大量財富,是否合理?

因為第一點不成立,所以第二點也不成立。

但即便不成真,早期挖礦或投資BTC的人已經輕鬆掌握大量財富,比如李笑來就是其中一個典型。合理嗎?那麼請問大家,70年代在深圳6000元/平米買到的房子如今價值16萬元/平米,合理嗎?

下圖是1900年代以來的黃金價格表。

唯一不同的是,房地產的價格是以10年為單位暴增,黃金的價格增長間隔更長,但比特幣的價格暴漲則是以年為單位的。


3.如果比特幣是否成真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那麼為什麼有大量人追捧?

如今,在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的監管機構來看,比特幣更多是作為一種所謂的”大宗商品“,或是類似投資品來看待。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比特幣被稱為”數字黃金“還是有道理的。

雖然美元早期跟黃金錨定,但如今的黃金(包括白銀)更多還是作為一種投資品的形式存在,跟某些稀有鑽石的性質類似。

所以,雖然比特幣永遠無法實現融入(更不用說替代)現有金融貨幣體系的初衷,但有可能成為和黃金/白銀/鑽石一樣的投資品存在。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回到第2個問題,仍然可能有少數早期投資或挖礦比特幣的人掌握大量財富。

但是跟黃金類似,比特幣(BTC)的早期持有者也會在投資的過程中選擇出售,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丟失。

事實上,BTC的早期持有者在過去10年的過程中,除非早就忘了此事,否則大多數可能會選擇在某個時點將其出售。

比如著名的”比特幣披薩“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

而在過去的10年中,比特幣經歷了四次非常大的牛熊波動,在這四次巨大的價格波動中,很多投機者甚至傾家蕩產,早就拋售了所有的BTC。

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量子計算的問世,很可能比特幣存在的技術基礎不復存在,那才是BTC的滅頂之災。

作為當下的一種投資品,BTC的投資跟房地產投資沒有本質區別,特別是在人心的貪婪和恐懼層面,幾乎是一樣的。

但是沒有參與比特幣早期投資(或挖礦)的朋友也不用擔心,每個時代都有合適的投資標的。

如果覺得錯過了比特幣很遺憾(包括我自己~),請用下面的兩點理由自我安慰

1.錯過了比特幣,也一定還有其它機會。

2.BTC發佈時的初心就是不合法的。

3.BTC也很可能在未來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而自動消亡。

最後想說,BTC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是作為加密貨幣,而是區塊鏈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