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塑料大棚早熟馬鈴薯如何栽培?怎麼管理才能高產?

農人周么妹


那個馬鈴薯是半耐寒性蔬菜。3℃以上種薯就能發芽,莖葉生長適溫19℃左右,低夜溫短日照適合地下小薯形成。塊莖土豆膨大需要較高溫度和較大晝夜溫差,白天22 -27℃,夜間12 -14℃,土溫16 -18℃。生育要求光照強度中等,結薯期以短日照為宜。出苗期間,要求土壤溼潤,塊莖膨大期要求充足的土壤水分。要求疏鬆通氣和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從春季大棚的小氣候條件方面看,適合馬鈴薯栽培,土壤營養和水分條件也易滿足馬鈴薯的需要;大棚馬鈴薯採收期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上年貯藏的馬鈴薯逐漸減少,露地馬鈴薯又投採收的季節,經濟效益較高,大棚春馬鈴薯退化輕,大棚春馬鈴薯應選用早熟、優質、高產品種,以早大白和東農303比較好,超白也可以。關鍵是不能用退化的種薯栽種。頭一年封凍前用舊塑料扣棚,當年春播前半個月左右換新膜,既能減少凍土層厚度又能減輕新塑料薄膜的汙染。播前最好對種薯進行催芽處理。先在黑暗和20℃左右條件下催芽10-15天,當頂芽l釐米長左右時,移放在散光或陽光下曬種薯,保持15℃,約20天左右,讓芽綠化,能限制頂芽生長,促進側芽發育。催芽後切塊,每塊25 - 30克,每畝用種薯125千克左右。每畝撒施腐熟的豬糞等4-5立方米,硫酸鉀25千克。翻地曬土,打寬55 - 60釐米的壟。遼寧中部地區3月初栽種,南部地區提前,北部地區延後。以壟上開溝播種有利提高土溫,株距25釐米左右,栽種後攄矇頭糞,每畝攄腐熟馬糞2立方米左右,合壟後蓋地膜。播種至出苗主要注意大棚保溫。白天不放風,夜間圍草苫子,無柱大棚拉天幕,儘量提高土溫,促進出苗。當幼苗拱土時,在苗的上方把地膜割小口,便於幼苗出膜並防止烤傷芽苗。幼苗出土後開始白天放風,夜間繼續保溫。棚內白天氣溫20℃左右,夜間最低溫5℃以上。秧子開始開花標誌地下塊莖將加快膨大,進入結薯期,應提高棚溫並加大晝夜溫差。白天棚溫24-28℃,夜間12-14℃,土溫16-18℃最合適,主要是下午適當晚閉風。不覆地膜者出苗後抓緊鏟蹬,每5-7天一遍,緊三遍,以加強土壤通氣,提高土溫,保持水分。最後一遍蹚地與培土結合,創造地下黑暗條件,有利塊莖膨大。如果基肥不足,幼苗期結合灌水,每畝埯施5-8千克尿素和20千克硫酸鉀。開始開花後進入重點灌水期,開花結薯期連續灌3-4次透水。保持地下結薯層土壤溼潤是馬鈴薯高產的重要措施,如果土壤乾旱將明顯減產。灌水後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溼和防病。大棚春馬鈴薯結薯期易受馬鈴薯瓢蟲(二十八星瓢蟲)危害,應及時噴藥殺蟲,把它消滅在發生初期。大棚春馬鈴薯可一次採收,


偉哥農村記


說到馬鈴薯,每個人都很熟悉。有些地方也被稱它為土豆。今天我給大家說說怎樣播種馬鈴薯、以及馬鈴薯病毒是怎樣傳染的。介紹如下:(一)怎樣種好實生薯:(1)選擇適宜的品種:湖北高山可用克疫、米拉的實生籽,平原地區以早、中熟品種的雜交種產量較高,如小葉子X多子白、676-4X多子白,華741X米拉、阿奎拉X多子白等,內蒙古的自薯1號也可引來試種。(2)適時播種育苗: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晚霜過後可在露地播種育苗,夏季高溫的丘陵、平原地區,應從25度出現的時期超,向前推移180天播種,平原地區可在12月中旬播種,1月底分移至營養缽中,3月中旬定植到露地。育苗的苗床宜用充分腐爛的豬糞堆肥,打碎過篩後作培養土。床面整平後按10釐米開播種溝,溝深3釐米,澆足水後播種,再蓋培養土,厚約1釐米,土面上鋪一層薄膜保水再蓋床蓋或設薄膜小棚覆蓋,棚上蓋上草進行保溫。(3)保證種植質量:苗木種植部位施足底肥,然後按3-5米開廂,種植行距40釐米,種植間距20釐米,每畝種植8000株左右。田間種植時,應使用準備好的有機堆肥堵塞根系,以促進幼苗的生長。不要用新鮮糞便堵塞根部,否則幼苗會嚴重死亡。(4)田間管理:與普通馬鈴薯相同,但苗期不宜施用新鮮的人糞和尿,應使用發酵清水糞便進行育苗。(5)遙當早採收:二高山以上地區,實生苗常可正常成熟。當薯時枯黃便可採收,但留種田應適當提前採收,以減少病毒感染塊莖。在平原地區,實生苗一般不易正常成熟,可在6月10日前後採收,作種用的可在6月初或更早一些採收。湖北實生苗的產量視地區和栽培技術而異,栽培條件較好時,一般高山地區畝產量為3000-4000斤,二高山2000-3000斤,丘陵平原地區為1000-2000斤。雲南麗江、四川涼山等地高產地塊畝產達6000斤以上。(二)怎樣掌握實生苗小棚覆蓋栽培技術:所謂溫室覆蓋栽培,是指在前期適當提前播種,用薄膜和小竹竿做小拱棚栽培,8月中旬揭蓋溫室,成為露天栽培。栽培的意義在於,能延長苗木的生長期,在適宜的寒冷氣候條件下形成塊莖,減少病毒感染,提高苗木產量,為秋薯的發展提供優良的種薯。溫室栽培主要用於平原地區的種子儲備。主要技術要點如下:(1)播種期:12月上中旬,稀條播。(2)定植:1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後用塑料小拱棚覆益,四周壓嚴,拱棚上蓋上草或者是簾子保溫。定植地應精細整理?施足底肥按1.3米寬開溝作廂,溝寬40釐米。定植時按行距25-30釐米、株距15-20釐米栽苗,畝栽12000株。(3)管理:1-2月的主要管理工作是防寒保溫,追肥,澆水。也應選晴朗天氣揭開兩頭通風換氣。3月上中旬應注意防高溫燒苗,折架後追最後一次肥,然後將溝內土挖一層並整細,最好摻點堆肥,給實生苗培一次土,厚約10釐米,以後的管理和大田一樣。(4)採收:可於4月底5月初採收,採收的薯塊均較小,專供作種用,畝產約2000斤,可供20畝地播種用,淨收入約300-400元。(三)馬鈴薯病毒是怎樣傳染的:馬鈴薯病毒傳染的途徑很多,主要有接觸傳染、種子傳染、真菌和線蟲傳染以及昆蟲和其它生物介體的傳染。其中以昆蟲中的蚜蟲傳染最為嚴重。(1)接觸傳染:通過塊莖幼芽間接觸傳染的有x病毒,時和根間接觸傳染的有x、S和Y病毒,人、農具和動物等也都是接觸傳染的介體。(2)種子傳染:能越過種子傳染的只有馬鈴薯紡錘塊莖類病毒和馬鈴薯安利斯潛隱病毒。(3)真菌和線蟲傳染 :如粉痂病菌可傳染馬鈴薯蓬頂病毒,馬鈴薯癌腫病菌可傳染馬鈴薯X病毒。為害馬鈴薯的菸壞死病毒是由甘藍壺菌傳染的,為害馬鈴薯的菸脆裂病毒是由附根線蟲傳染的;番茄黑環病毒是由長線蟲傳染的。(4)昆蟲和其它生物傳染:此種途徑傳染的病毒最多,而大多數病毒又都是借蚜蟲傳染的,葉蟬和蟎類傳染的病毒也不少。


威海張哥


塑料大棚早熟馬鈴薯一般就是地膜栽培模式。地膜早熟馬鈴薯市場需求量大,銷路好,商販和客戶大都上門收購,種植戶基本上不出村不出鄉就可賣掉,價格適中,現金交易,農民放心。早熟地膜馬鈴薯之所以發展快,關鍵是銷路好。銷路好是因為利用了市場的空當,進入6月份以後,馬鈴薯主產區的新薯還沒有上市,地膜馬鈴薯正好利用這個空擋,佔領市場,滿足了市場需求,實現了本區地膜馬鈴薯的順利銷售。

一、對環境條件要求

1、溫度:馬鈴薯喜冷涼氣候,喜溫不耐熱。塊莖發芽的最適溫為13℃~18℃,莖葉生長最適溫為17℃~21℃,塊莖膨大最適溫,白天為17℃~19℃,陰天為13℃~19℃,夜間為12℃~14℃,溫度低於2℃或高於29℃時塊莖停止生長。植株不耐寒、怕霜凍,氣溫低於-1℃時受凍、薯塊芽眼死亡。冷涼、短日照和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向塊莖輸送。馬鈴薯休眠貯藏過程中,前後期要注意防熱,中間要注意防凍。最適宜的貯存溫度是,商品薯4℃~5℃,種薯1℃~3℃。加工的塊莖以7℃~8℃為宜。

2、光照:馬鈴薯是喜光作物,需強光照,發芽期需黑暗條件,莖葉生長期長日照、光照強度大有利於葉片生長,結薯期短日照有利於塊莖形成和膨大。

3、水分:馬鈴薯是需水量較多的作物,在塊莖生長過程中必須供給足夠的水分才能獲得高產。需水敏感期是現蕾期也是結薯期。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是孕蕾至開花期,缺水會影響植株發育及塊莖產量;從開花到莖葉停止生長、塊莖膨大最快,對水分需求量也大。結薯期土壤需始終保持溼潤狀態,時干時溼常導致塊莖發芽、形成畸形薯和球鏈薯。

4、土壤及養分:馬鈴薯要求富含有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對土壤的適應性廣。要求較高的土壤養分和較多的鉀肥,每生產1噸鮮薯需氮4.4~5.5kg、磷1.8~2.2kg、鉀7.9~10.2kg。

二、生長髮育和塊莖形成

生產上都用塊莖做種,苗期短、發棵快、結薯早、產量穩定。從塊莖(種薯)萌芽至新生塊莖收穫,經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薯期。

(一)發芽期

從塊莖的幼芽萌動至出苗。完全通過休眠的種薯,發芽始溫為4℃,適溫12℃~18℃。種薯所含水分可供發芽需要,如土壤水分不足,影響出苗。土壤通氣狀況對發芽影響較大,土壤疏鬆,芽生長迅速;土壤板結,根系呼吸作用弱,吸水活動受阻,芽生長緩慢。發芽期一般春季為25~35天,秋季10~20天。

(二)幼苗期

從出苗至第8葉長成(團棵),歷時15~20天。此期若溫度較低、光照較強、氮肥充足、土壤溼度適宜50%~60%和通氣狀況良好,則有利於發棵壯棵;若溫度較高,日照較長,則有利於莖葉生長和匍匐莖發生。

(三)發棵期

從團棵至主莖頂葉展平,歷時25~30天。此期是建立強大同化系統和轉向塊莖旺盛生長的重要時期。它是從發棵為中心轉到以結薯為中心的轉折階段,匍匐莖頂芽停止生長,尖端變粗,塊莖開始形成。研究發現,此期低溫和短日照形成塊莖多、產量高,高溫和短日照不形成塊莖。在轉折階段,須處理好製造養分(根、莖、葉的同化作用)、消耗養分(新葉、新根的生長)和積累養分(塊莖膨大)三者的關係。在轉折階段以前,應使植株處於溫暖長日照階段,土壤水分保持70%~80%,以使發棵迅速,生長良好;在轉折階段以後,應處於冷涼短日照條件之下,土壤水分逐漸減為60%,以利養分向塊莖運輸。

(四)結薯期

從主莖頂葉展平(顯蕾開始)到莖葉變黃。此期塊莖迅速膨大。冷涼短日照和晝夜溫差大的條件有利於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向塊莖輸送。塊莖膨大需要充分和均勻的土壤水分,結薯前、中期土壤水分宜保持80%~85%,結薯前期缺水可導致減產,土壤供水不勻,溫度時高時低,會引起塊莖畸形生長。結薯後期逐漸降至50%~60%,使塊莖周皮老化,以利於收穫和貯藏。

(五)塊莖的休眠

塊莖休眠是在塊莖開始形成的同時發生,收穫後在適合發芽的環境中仍保持不發芽的狀態稱生理性休眠,即自然休眠。其長短,關係到塊莖的耐藏性和播種後能否及時出苗。處於休眠狀態或尚未完全解除休眠的種薯,不經處理就用來播種,則出苗遲而不齊。生產上在播種前30~50天,將種薯置於20℃的暗室中促進發芽,再置於光照下,使芽茁壯。

三、栽培季節

春季栽培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6月中下旬收穫。

四、適宜栽培的品種

菜用地膜馬鈴薯最好選用極早熟品種、早熟品種,要求產量高、品質好,塊莖大而整齊、耐低溫、抗病性強。

①極早熟品種:中薯2、4號,東農303、早大白等。

②早熟品種:中薯3、5、6號,克新4號、春薯5號、鄭薯5號等。每畝需種薯150kg左右,選擇薯形完整,大小適中,皮色正常的種薯進行切塊,每個切塊有1~2個正常芽眼,切塊呈三角形,重20~30g。

五、栽培技術

(一)播前準備

1.提早搭建拱棚、扣好棚膜:準備安排春提前生產的拱棚應在前一年入冬之前綁好拱架,下好地錨,2月上中旬提前覆蓋棚膜並綁縛好壓膜線,提高土溫、注意防風。

2.選用脫毒種薯:每畝需備種200kg。選擇當前結薯集中,薯塊大,產量高,商品性好的早熟脫毒馬鈴薯品種,既適合露地種植又可保護地栽培,在寧夏目前表現比較好的有克新4號、費烏瑞它、寧薯10號、中薯3號、早大白等。

3.預醒:在1月底至2月初將種薯選晴暖的中午晾曬1~2天,並剔除病薯、爛薯和畸形薯。然後把種薯放在20℃~25℃的室內預醒10天,待芽萌動後,預醒結束。

4.種薯切塊:保持每塊種薯20~25g。大薯按螺旋狀向頂斜切,最後把芽眼集中的頂部切成3~4塊,發揮頂端優勢。切薯時,切刀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切塊後及時用草木灰拌種,促進切口癒合,防止爛種。

5.種薯催芽:催芽的適宜溫度為15℃~25℃。催芽床土溼度以手握呈團、落地散碎為宜。催芽應在暗光條件下進行。催芽時間一般在播前的25~30天。山區縣在2月上旬以前開始催芽較為適宜。

◆催芽方法有三種:

①室內沙土催芽。

在保溫的室內,底層鋪5cm厚的細沙土,然後將薯塊芽眼朝上依次排擺,並儘量做到上齊下不齊,擺後覆5cm厚的細沙,按上述擺種方法依次排好第二層、第三層薯塊。一般擺種3~5層,最後一層上覆5cm厚細沙,上面加保溫設施,可覆蓋地膜或加蓋草苫。

②室內模具沙土催芽。即利用筐、簍、木箱等催芽,其擺種分層同室內沙土催芽。

③用日光溫室或大拱棚內加小拱棚催芽。催芽方法基本同室內催芽法,但擺種一般為2~3層,芽床土以砂壤土為佳。待薯塊芽長1~2cm時,將薯塊取出移至10℃~15℃有散射光的室內攤晾,攤晾時底部最好鋪一層溼沙土。藉助低溫和散射光控制頂芽生長,促進側芽大量萌發。在光照條件下幼芽變成綠色或紫綠色粗壯芽。

(二)播種

1.整地施基肥:整地選擇3年以上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大棚田塊,肥力中上的砂壤或輕壤田塊,結合深翻每667m2秋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0kg,過磷酸鈣40kg,灌足冬水。來年春施尿素25kg,磷酸二銨25kg,硫酸鉀複合肥20kg,淺翻耙耱後,整地作畦。

2.播種:大棚種植早熟馬鈴薯應該從2月底至3月上旬播種。具體時間還要看拱棚內土溫回升情況。拱棚種植提早上市可適當密植。

(1)播種時間: 適期早播,地膜馬鈴薯以土壤10cm的地溫穩定在7℃~8℃時播種,適宜播種墒情為土壤含水量的14%~16%。

(2)播種密度: 早熟栽培也可先起壟覆地膜,有利於提高土溫,提早播種。

①寬畦種植:畦面寬80~110cm,畦溝寬50cm,畦高15~20cm,每壟種3行,行距30cm,穴距25~30cm,播深8~10cm,用140cm幅寬微膜覆蓋。

②窄畦種植:畦面寬60cm,畦溝寬50cm,畦高15~20cm,每壟2行,行距35~40cm,穴距23~25cm,播深6~8cm,用90cm幅寬微膜覆蓋。小行距35~40cm,每畝種植4500~5000株。

(3)播種方法: 有兩種,一是先覆膜後播種,覆膜後,用打孔器打穴播種,穴深7~8cm,每穴放一薯塊,用細潮土封好穴孔,這種方法適用於地溫較高,播種偏晚,墒情較好的田塊。二是先播種後覆膜,在壟面或平地開溝,然後播種,邊播種邊覆土起壟,覆土深度8~10cm,當一壟播完後及時覆膜,出苗後及時破膜放苗,並用細潮土封好穴孔,這種方法保墒增溫效果好,出苗快而齊,適用於土溫較低,播種早,墒情不足的田塊。

(三)田間管理

出苗前保持土壤疏鬆溼潤和適溫,以利髮根和出苗。此期既不通風換氣,也不追肥澆水,重點是增加光照,防止風、雪、雨天氣損壞拱棚。

1、溫溼度調節: 播種至出苗前一般不放風,要保持較高的溫度,溼度不宜過大,以防止薯塊腐爛,出苗後至現蕾期,白天22℃~25℃,夜間15℃~18℃,塊莖膨大期至收穫前,白天20℃~23℃,夜間12℃~15℃,以利塊莖膨大,延緩葉片衰老。注意放風排溼,防止病害發生。待外界氣溫穩定在15℃左右時,可將四周棚膜揭起,晝夜通風。

2、化學除草: 覆膜前每畝用48%的敵樂胺乳油200ml,兌水30kg,均勻噴灑在壟面,然後用釘耙混土3~5cm再蓋膜,可有效防治一年生雜草,且對馬鈴薯出苗無任何不良影響。

3、中耕培土: 在馬鈴薯現薯初期,進行中耕培土,疏鬆土壤,增加壟溝深度,防止灌水時水漫過壟面,也有利於馬鈴薯塊莖的形成和膨大。最後一次培土時,用土覆蓋畦面地膜,防止土溫過高影響結薯,播種完防止高溫,畦面上撒1~2cm的土粒,防止燒苗,有利於保墒出苗;同時防止馬鈴薯塊莖頂出膜面見光變綠影響品質。採用地膜覆蓋栽培的注意出苗後應及時在地膜上扎孔,挪出幼苗並用土封口。

4、破膜引苗: 播種後要經常檢查,有出苗時應及選擇無風晴天進行破膜順苗,破口不可過大,以苗露出膜外即可,然後用溼土封嚴膜孔四周,以利防風、保溼、保溫。馬鈴薯播種後,也可於出苗前10天在畦頂覆2~3cm厚的土,隨後及時破膜放苗。先播種後覆膜的,播種20~25天后,陸續出苗,要及時破膜放苗(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後進行)。

5、水肥管理

(1)合理施肥。馬鈴薯是高產喜肥作物,對肥料反映非常敏感。每生產1000kg薯塊需從土壤中吸收純氮5~6kg、磷1~3kg、鉀12~13kg,三者比例為1∶0.2~0.5∶2.0~2.5,鉀能增強植株抗病性,促進薯塊膨大施肥應以有機肥料(土雜糞肥)作基肥,既能改良土壤,又可源源不斷地供馬鈴薯吸收利用。若有機肥少時,可於播種時將有機肥施於播種溝內,同時施入50kg優質硫酸鉀複合肥。注意增施鉀肥。忌施氯化鉀。早熟品種不宜追肥,應在播種時一次性施足。

(2)適時灌水

①出苗期:採用先播種後覆膜的播種方式,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澆水要視墒情而定,苗期墒情好可不澆水,避免降低地溫。

②發棵期:馬鈴薯出齊苗後,主攻目標是促進秧棵生長健壯,搭好豐產架子。管理要點是不旱不澆水。澆水時勿漫過壟頂。澆水後及時中耕、培土,最後在團棵封壠前將小壟培成方肩大壠,創造一個良好的結薯環境。培土時注意不得損傷功能葉片。缺肥的應及時追肥,可穴施,也可隨澆水衝施。大、中、小拱棚要逐漸增加通風換氣時間。

③結薯期:馬鈴薯團棵現蕾後,即開始結薯,到開花期,薯快迅速膨大,此時應增加澆水量,每水間隔5~7天,連澆三水。澆水方法應採取溝灌澆小水,切忌大水漫壠。澆水原則是既要保持土壤溼潤,又不能造成田間積水。加大拱棚通風量,增加晝夜溫差,不下雨可不關閉風口。此期間如果植株有徒長現象,要進行人工化控,可噴施1~2次多效唑(PP33),濃度為100mg/kg。

馬鈴薯的需水規律。幼苗期和發棵期需水較少,結薯期耗水量佔全生育期需水量的2/3。結薯期土壤需始終保持溼潤狀態,時干時溼會導致塊莖發芽,形成畸形薯;結薯初期對缺水最敏感,易造成減產。忌大水漫灌。

追肥灌水。及時摘除花蕾。在馬鈴薯現蕾初期灌水1~2次,並隨水每畝追施尿素7.5kg,以促進塊莖膨大。

(四)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在生長期間易受小地老虎、金針蟲、蠐螬等地下害蟲的危害。

地下蟲害防治:可在整地起壟時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0.25kg,兌水2.5kg,稀釋後拌細潮土30~40kg,堆悶1~2小時後撒施於田面,並及時起壟,防止辛硫磷見光分解。並結合培土,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0.5kg拌成毒土撒施於壟溝內,然後灌水,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

②蚜蟲防治:當田間發現蚜蟲時,每畝用40%氧化樂果或20%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當田間發現馬鈴薯晚疫病時,應及時拔除病株,並且用70%代森錳鋅,或25%瑞毒黴500倍液噴霧防治。

六、採收

塑料拱棚早熟馬鈴薯適宜收穫時間是莖葉由綠變黃,寧南山區根據播種時間不同,在6月上中旬可陸續收穫。收穫前7~10天應停止澆水。根據市場價格儘量提早上市,在平衡產量和價格的基礎上提高經濟效益。


鄉下二妹子


馬鈴薯營養豐富,口感好,深受人們的喜愛。榆中縣氣候冷涼,露地地膜種植收穫時間一般在7月上旬,而5~6月份正是市場供應淡季,為了適應市場短缺,榆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通過不斷的試驗探索,總結出了“早春塑料大棚馬鈴薯全膜種植高產栽培技術”。 2006 年在榆中縣詹家營村,海拔1 800 m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00 mm,年平均氣溫6.7℃,無霜期 130 d,採用該技術種植的馬鈴薯,每公頃產量在4.5 ~6.0 萬kg ,收入在2.5 ~4.5 萬元,當地農民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採用該技術種植的馬鈴薯收穫較早,可複種其它蔬菜作物,提高單位面積的收益。

1 播種前的準備

1.1 選地與整地

選土質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灌水方便的地塊。前茬以豆類、小麥、玉米等茬口為佳。在菜田栽培時,前茬作物以蔥、蒜、蘿蔔等為好,忌重茬,不可與茄科蔬菜及大白菜等連作。前茬作物收穫後,伏天深耕曬垡,接納降水,熟化土壤。秋季

1.2 蓋棚及施肥

蓋棚時間一般掌握在立春後 7~10 d。棚蓋好土壤解凍後,結合整地每公頃施有機肥料 7.5萬 kg。配合有機肥,每公頃施過磷酸鈣 600~750 kg ,尿素300~450 kg ,硫酸鉀 300 kg。對於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的地塊,在整地起壟時每公頃用 40%甲基異柳磷乳油7.5 kg加細沙土 225 kg ,製成毒土後撒施。

1.3 起壟覆膜

起壟帶一般幅寬1.0m,壟面寬70 cm,溝寬30cm,壟高10~15cm,採用幅寬120cm的地膜。為防雜草頂膜,覆膜前可施用除草劑,每公頃用50%的乙草胺乳油 1 200~2250 mL ,兌水750 kg ,全地面均勻噴霧混土 2~3cm,然後全地面覆蓋地膜。

1.4 種薯選擇與處理

選用適宜當地氣候條件、優質高產、抗病性強、結薯集中、商品性好的中早熟脫毒種薯如抗疫白、新大坪、小白花等,剔除病、爛、傷薯,以減輕田間缺苗現象。

!!!!!!!!!!!!!!!!!!!!!!!!!!!!!!!!!!!!!!!!!!!!!!

水,以溼地皮為好,切忌存水。如遇高溫乾旱,應再澆一次水,防品質下降。

4.3 防治病蟲害

晚疫病是我省危害最嚴重的病害,藥劑防治通常在7月 15日前第一次噴藥,預防期7~10d一次,防治每7d一次。 25%甲霜靈800倍液,代森錳鋅 800倍液噴霧。青枯病和環腐病用 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 400~500 倍液灌根。

防治地下害蟲蠐螬、地老虎、螻蛄等,可施腐

熟好的農家肥,未腐熟的農家肥噴殺蟲劑塑料薄膜覆蓋腐熟後施用,蚜蟲用氯化樂果、蚜風畢克防治。5 適時收穫

馬鈴薯大部分莖葉由綠變黃,塊莖停止膨大,易與植株脫離時即可收穫。收穫過程中要減少機械損傷,汰除病、爛、傷、畸形薯。收穫後要防止塊莖被雨淋溼、受凍和混雜,避免常時間日曬變綠,影響品質。


四川張五


塑料大棚馬鈴薯一般在山東較多,投入成本相對來說要稍微高一些,但是趕在早上市能賣個好價錢。

馬鈴薯的管理關鍵要點有以下幾點:

1,選擇適宜當地栽培的品種進行栽培:;

2,催好芽,培育壯芽,適時下種;

3,整地,土壤深耕30-40公分打碎,保持土壤的疏鬆起壟栽培,窩距20-25公分,行距60公分左右;

4,做好苗期管理培育壯苗,在苗高15-20公分作用逐漸開始通風煉苗,增強植株抗性;

5,水分管理,苗期水分管理以小水勤澆,見幹見溼為主,中後期要適當的控水,但是也要保證塊莖膨大所需要的水分;

6,肥料管理,建議使用平衡型複合肥200-300斤每畝,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斤左右,不建議使用雞糞,容易燒苗且田間地下蟲較多。苗期建議使用高氮衝施肥進行追肥,提苗發棵。中後期建議使用高鉀的水溶肥進行衝施,促進塊莖的膨大和幹物質積累。

7,封壟期可以選擇適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噴霧,促進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增加產量。

純手打,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