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微生物菌肥什麼時間用最好?是不是用一次就可以?

農耕天下


微生物菌肥有好多種,大體分為三種,一種是微生物菌肥,一種是微生物菌劑,一種是複合微生物菌肥。現在我們常用到的就是微生物菌肥和微生物菌劑。



微生物菌肥,一般比較低端,是在有機肥的基礎上添加了有益菌做成的微生物菌肥。由於原料限制不能做到全部水溶,正常情況下都是秋天做底肥使用或者春天做底肥使用,效果比較好。在蔬菜產區,種植以前可以配合有機肥,底肥使用效果最好。


微生物菌劑,原料更加高級高端,可以做到全部水溶,可以衝施,也可以葉面噴霧。一般苗期抗病或者冬天最冷的時候,根系吸收不好,也可以衝微生物菌劑,刺激根系生長,保護根系不受病害侵染。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整個生長期都可以用微生物菌肥或者微生物菌劑,但是用在底肥時注意不要傷根。在衝施過程中,主要注意不要和細菌性殺菌劑混合使用,容易造成有益菌死亡。多種肥料混用時,也一定注意肥料的酸鹼度問題,酸性和鹼性是不允許混用的。


土壤大管家


微生物菌肥在最近幾年,被農民廣泛應用,用量多少?什麼時間用?用幾次最好?用了它到底有什麼好處?多數農民都不知道,只是被農資商忽悠著買來用,說它能改變土壤結構,能代替化肥,大多數農民看見別人買了,出於盲從心裡也就跟著買。

微生物菌肥剛開始出的那幾年,有的農戶甚至用它代替了化肥,微生物菌肥的說道很多,有一年我們去買化肥,每袋複合肥的原價是160元一袋,我們每晌地要了兩袋微生物菌肥,價格講到了150元,談好後我們說把生物菌肥換成複合肥,老闆就不幹了。

不要微生物菌肥,就要原價買,當時一袋80斤裝的微生物菌肥130元,袋上是五億菌。

微生物菌肥確實能改變土壤結果,但它不能完全代替化肥,它要與有機肥,無機肥一起使用,效果才能更好,我們種水稻,一般都把微生物菌肥做底肥,每公頃2袋(80斤裝),在翻地前,與複合肥一起施如田地裡,然後開始翻地。

在育苗期,會根據自己的苗床土用量,加入微生物菌肥,我是15立方米的苗床土,加三袋微生物菌肥,後期出苗的時候,這些年我就噴了一遍微生物菌劑,之後就不噴了,價格有點貴。

都說微生物菌肥,我們也只是看看有幾億菌,很少關注是什麼菌,下面我來與大家談談有那些生物菌應用到肥料領域:

枯草芽孢桿菌:這是我們最常見的菌種,應用也最廣泛,也是最早的被應用的菌種之一,它能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抗寒性,將空氣中的遊離氮,轉化成化合態氮,解磷解鉀,分解重金屬,農藥殘留,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肥效利用率。

側孢芽孢桿菌:改良土壤土質,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透氣,保溫,保肥性,刺激農作物根系生長髮育,增加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

解澱粉芽孢桿菌:抗病抑菌,抗逆防衰,促進農作物生長,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活化土壤中的磷鉀,降低農殘。

膠凍樣芽孢桿菌:固氮,解磷,解鉀,釋放出可溶性鈣,鐵,鋅,硫等中微量元素。增進土壤肥力,提高化肥利用率。

巨大芽孢桿菌:解磷促鉀,提高植物對磷鉀的吸收,促進肥效,降解有機磷農藥,提高土壤肥質。

膠質芽孢桿菌:溶磷,釋鉀,固氮,分泌生長刺激素及多種酶,增加病害抵抗力,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

多粘類芽孢桿菌:分泌植物激素,能生物固氮,溶磷解鉀,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以上就是微生物菌肥需要用到的一些菌,當然還有許多菌類在慢慢發展與應用當中,微生物菌肥,最好的方法就是施用到底肥裡,要連年施用,多次使用效果最好。對於微生物菌肥,你還有什麼不同見解請在下面留言,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小提示:

微生物菌肥的國家標準是,粉劑有效活菌含量大於等於2憶/克,顆粒劑大於等於1憶/克,雜菌含量低於10%液體,20%粉劑,30%顆粒劑。


田俊超白


您好,三農小管家為您解答。

我是一位80後的種植創業青年,很高興有幸能分享我的一些粗糙淺薄知識,以下內容如有不對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點一二。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微生物菌肥是什麼,才能有更加的瞭解和使用。

微生物菌肥是根據土壤的生態原理來製出,根據植物的需要進行研製,作於作物體內所缺的填充營養素,根據有機農業種植所需物質而研製。

利用生物發酵技術所生產下的有益生物活菌良劑,是農業生產中珍貴的菌肥,當使用微生物菌肥對作物實行加施後,作物得到更好的吸收,從而使作物本體及所果實質量達到最佳,同時微生物菌肥還可改良土壤結構,降低了農業生產不少的成本,提高果實的品質等,從此提高種植戶的最大效益。

微生物菌肥種類分別為:微生物菌肥、複合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劑。


微生物菌肥什麼時間用最好?是不是用一次就可以?

這個問題還得根據您所種的作物而定,比如微生物有機肥和別的不同種類肥料在使用的菌種上選擇是不一樣的,原因是得根據所種植的作物針對性使用,才能使其發揮出效益。

根據我個人種植實踐中得知,微生物菌肥結合其他有機肥類作底肥使用,效果更加。因菌肥是根據土壤微生態學以及植物營養學原理的基本概念而制。而土壤是由礦物質與有機質微生物多部分組成,是農業種植作物生長中殖育的基礎,可作物得根據土壤微生態區系的微生物活性和該物活性因素而定,對種植作物中的根部(根系)吸收營養很是主要。原因是:地裡的土壤中含有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參與土壤肥力的形成助使肥料發揮出肥效,促進作物體中,從而得到改善作物的各種不善得到化解,使作物得到最佳的優化,生產出高品質的果實。

那麼,在地裡施用菌肥后土壤得到哪些改善?

能疏鬆土壤、改善土壤板結及團粒結構、利於保水保肥、通氣、促進作物根系發育得到良好、土壤原本被其他因素導致不良而得到改善,分解土壤中不易解的固定元素,更利於與肥料同協調製出充分營養供給作物吸收。



微生物菌肥是不是使用一次就可以?

很遺憾,根據我種植的經驗,然而並不是使用一次就可以的結果,得根據個人在種植中管理上是否瞭解,能否帶給菌肥得到保證隨時菌群不被其他藥劑所破壞等而定。

這個問題是在使用微生物菌肥中最為重要的一部份,如沒有對管理技術上夠硬,是很難找出原因,就很難種出良好的作物。

因部分微生物菌種在施入土壤裡了以後,在一定的時間內成為有益菌(大群菌),可由於受到外部的影響之後,其而發生改變,比方說,施用別的肥種不當、使用除草劑或殺蟲劑過量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有益菌種死亡而不再發出有效應。從而導致作物生長受到影響,生長緩慢等不良因素。



如一開始施用菌肥由於管理不當導致菌群死亡,就得以多次補充微生物菌肥過後作物才能得到再次改善,因此,在種植作物整個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不盲目使用任何一種藥物或肥料,得根據實際需要與該使用量而行。

當然,還有很多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菌肥被破壞,大家只要記住不要亂使用藥劑以及施肥過量即可。

因此,使用微生物菌肥在該需要多次使用時還是得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微生物菌肥也是屬於(有機肥)所以在種植作物時,施入或撒施等方式得根據所種下的作物進行採取不同施肥方法,如初期使用菌肥過後效果不理想則可在不同階段再次施用。良好的施肥方式方法,才能促使作物得到最佳改善。

下圖中內左示:為施肥不當導致作物生長不良,莖、葉變黃細小等其他不良反應。下圖中內右示:為施肥得當以及使用藥劑合理,作物生長髮育良好。

在種植作物時,根據所種的作物種類進行該使用肥量,之後根據作物生長階段進行合理使用追肥種類和用量,根據作物的變化再判斷是否需要再次施用。


三農小管家


微生物菌肥可以說是一種新型肥料,其優良的使用效果,逐漸被廣大種植者接受和認可,我們這裡主要種植蘋果,每年也是使用大量的微生物菌肥,下面我就簡單聊聊自己對微生物菌肥的淺知。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微生物菌肥顧名思義含有大量有益菌,主要補充土壤的有益菌,提高土壤的活性,增加土壤有機質,可以有效緩解土壤板結和酸鹼度,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從而提高土壤養分的利用率,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增強養分的吸收能力,增強作物長勢,從而使作物的抗逆性得以提高,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效果顯著。


微生物菌肥的使用

我們這裡種植蘋果,對微生物菌肥的使用,一般都是在秋季使用和春季使用,在秋季使用的情況比較多,一般都是施基肥時配合適量的微生物菌肥一同施入。

對於果樹來說此時施用微生物菌肥效果還是非常好的,秋季是果樹根系生長旺盛時期,而此時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改良土壤,提高養分的利用率,非常有利於果樹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有助於果樹樹勢的恢復和養分的積累,為來年果樹的產量和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還有就是秋季溫度適合,非常有利於有益菌的生存和繁衍,微生物菌肥使用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0度上下,不可過高以免影響有益菌的活性,從而影響其使用效果。


微生物菌肥使用次數的控制

前面說過微生物菌肥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土壤有益菌含量,提高土壤的活力,提高養分的利用率,使用微生物菌肥後會使土壤有益菌明顯增加,不過隨著時間的遷移,有益菌會被逐漸消耗殆盡,土壤有益菌數量會逐漸減少,恢復至施用微生物菌肥前狀態,此時我們就需要再及時補充有益菌,此循環過程通常為一年,所以我們一年使用一次微生物菌肥即可。

使用微生物菌肥的注意事項

一,微生物菌肥和化肥農藥混合使用時,要嚴格控制混合比例,以免造成對有益菌的破壞,影響其使用效果。

二,避免不同微生物菌肥的混合使用,防止出現不同生物菌之間的相互抗拮,不利於有益菌的存活和繁衍,從而影響其使用效果。

三,在使用微生物菌肥時,配合有機肥一同施用,效果會明顯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從而為有益菌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載體,不過要注意有機肥一定要充分腐熟發酵。


總之,微生物菌肥是非常好的肥料,不過也要在合適的時間,使用合適的用量,不要盲目使用,只有方法、時間、用量準確的情況下才會有最佳效果。

以上為果農果緣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果農果緣


微生物菌肥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和提高功能菌數量為主,所以,它是一種肥沃土壤或者改良土壤質地的肥料。在通常情況下,土壤有機質不可能一次性補充完畢,或者大量補充後不會很快全部被土壤吸收利用,所以,微生物菌肥不可能施用一次就完事,必須長年累月地進行補充為好。而微生物菌肥什麼時間用則要根據土壤的情況和作物的情況也區別對待。

在當前情況下,因為大多數土壤由於農民對有機質的提高存在忽視狀態 ,就相當於土壤被大量元素肥料餵飽了,而微生物肥料卻有了相當大的欠缺。這就存在著一個大量元素肥料過量和微生物肥料極缺的矛盾現象。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果將土壤比作人的消化系統,那麼土壤應該吸收的大量元素就如我們人吃下去的白麵、大米等主食,而土壤中的有機質就相當於我們人吃下去的蔬菜、食鹽、油等,為的是補充更多的中微量元素,同時幫助那些白麵、大米的消化。

如果白麵、大米的數量再多,沒有那些蔬菜及油料的幫助,白麵、大米就不好在腸胃中轉化,也會越來越感覺到食之無味。而當一些蔬菜、油料過多的話,人可以吸收的蛋白質就不夠,反而有些脂肪卻會偏多,不利於人體的健康。

再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把一把沙子和石子放進杯子裡,當往裡倒水,會填充進許多的水分。說明這杯沙子和石子之間會有無數或大或小的間隙,而土壤也正是這樣,在無數土粒之間,有無數的可以存放水分的間隙,在一些土壤膠體之間有可以通過空氣的通道 。當這些間隙和通道被堵塞以後,就沒有作物根系可以生存的地方,就不利於作物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土壤的間隙和通道合理地存在,這就需要微生物菌肥了。

微生物菌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質,大多以動物糞便構成,也有部分植物秸稈構成,也有一些礦物質形態的風化煤、醋糟、工廠下腳料等,通過腐熟後加工而成。還含有一定量的功能菌,大多以枯草芽孢桿菌為主,還有其它類型的菌,每一種菌肥針對不同類型的土壤都有不同的菌施入,一般都有三種左右的菌配合。

微生物菌肥中的有機質可以幫助土壤分解粘附在土粒中的礦物質元素,如氮、磷、鉀等,而微生物菌可以與土壤中的菌綜合形成菌的平衡,不讓任何一種菌在土壤中形成絕對優勢,達到防病的作用。所以,從機理上講,微生物菌肥的作用就是平衡菌群,同時分解土壤中的殘留養分供作物吸收。從而達到土壤疏鬆、減少病蟲害、利於作物根系深扎的效果和目的。

一般情況下,微生物菌肥在大田中的施用以種植前的底肥為主,也可以在收割後進行秋後施用 ,這要根據土壤深翻和旋耕時間定,大多在春播前10-15天施入,方便在播種時生物菌肥中的菌已經發揮作用。

而果樹的生物菌肥施用則可分為春季和秋季兩次,以秋季10月份左右施用為多,次年3月份為輔。因為果樹根系比較深,而且比較發達,可以達到樹冠投影處,所以,果樹對菌肥的要求量比較大,10月份的菌肥施用完全大過複合肥料,而3月的菌肥可以略次於複合肥料。這樣施菌肥的目的,一是對土壤疏鬆度的要求,二是土壤有機質的明顯需求。比如果樹要在每季下果後都要進行菌肥補充,這樣不斷地進行土壤調理和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可以使果樹慢慢吸收,不至於一口吃飽或者不夠吃。

所以,我們可以按照土壤狀況調節菌肥施用量,但決不是一次性施完就可以了。時間根據作物不同,大田播種前和果樹收穫後是菌肥補充的主要時間,一點不能少,時間把握好對於土壤和作物都有相當大的好處。以上就是關於微生物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時間的一點經驗,農資人實錄感謝各位看完,能得到點教益就更好了。


農資人實錄


看來,這個問題還是大家一直迷惑的問題。

首先需要明白一件事兒,菌肥是什麼。

菌肥包括兩個主要部分:一是菌,二是肥料營養素,前者是重點,後者是輔助。

菌是指複合的有益菌。優質的菌肥產品,有益菌佔總菌的比例高,有害菌及寄生蟲(卵)含量少或沒有。而且,其有益菌的活力強,使用後,可快速在土壤中、植物根部周圍形成優勢菌群。

肥料營養素:是指肥料中的有機質、氮磷鉀含量等指標。這與使用的原料、發酵程序及工藝等密切相關,高低有時差異很大。

一般菌肥不要求營養素指標,而主要強調菌的功效。



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接著往下說。

其次,弄清楚微生物菌肥忌諱什麼。

1、忌陽光直射。大家都知道,陽光是一種天然的“消毒劑”,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因此,強烈的陽光直射,對菌肥中的有益菌同樣具有殺滅作用。

所以,也就知道了:菌肥適宜施用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無雨陰天,這樣可以避免陽光中的紫外線將微生物殺死。 應在陽光不那麼強烈的時候施用;為了避免陽光直射,施用後,應覆土。




2、忌殺菌劑。既然我們要利用菌肥中的有益菌,就不能殺滅它們。殺菌劑是“好”、“壞”菌通殺,所以,兩者不可同時使用。

由此,我們又知道:菌肥不可以與殺菌劑等化學制劑同時使用。一般使用菌肥前三天、一週內,都不要使用殺菌劑。否則,施用的菌肥就消失了一半或者主要的功效。

另外,不能用拌過殺菌劑的容器裝微生物肥料。

3、忌化學農藥。幾乎所有化學農藥都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殺死微生物。

施用菌肥應注意事項同2。

4、忌水淹乾旱。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溼度。一般適宜的溼度為40%~70%,最適宜溼度為50%~60%。不宜過低,也不宜過高。

乾旱,低溼度將大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速率;溼度大於60%後,大部分好氧微生物將因缺氧而活性降低,而土壤中發揮作用的有益菌大多為好氧菌。

5、忌期望值過高。由於生產廠商的不正確宣導,使很多從事種植業的朋友產生誤解,認為微生物菌肥可以解決所有肥料問題。實際上上不是如此。

微生物菌劑的功能是有使用條件、有針對性的。例如,固氮菌只能用於具固氮能力的豆科、牧草等作物,且不同作物所適用的菌種不一樣;磷細菌、硅酸鹽細菌適用緩效態磷、鉀含量豐富的土壤。

另外,微生物肥料主要是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以提供礦質營養養分為主,因此微生物肥料不可能完全代替常用肥料。



6、忌盲目施用。施用微生物肥料時,應注意肥效條件。微生物肥料肥效的發揮既受其自身因素的影響,如肥料中所含有效菌數、活性大小等質量因素;又受到外界其他因子的制約,如土壤水分、有機質、pH值等影響。

另外,生物有機肥料應該集中使用在作物根部,更有利於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圍形成有益生態環境,促進作物生長。

因此,微生物肥料從選擇到應用都應注意合理性。


最後,明白菌肥如何使用。

弄清楚微生物有機肥料的施用條件,也就明白,微生物菌肥施用不會只有一次即可,而是應該不斷補充,才能保持有益菌的數量及活性。

根據微生物生理特性,建議15天左右使用一次。這樣,可以保證新的有益微生物得到不斷補充,在土壤中保持持續的有益菌優勢菌群。

以上個人觀點,敬請指正。這裡是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


現在我種的蘋果很快就要施基肥了,在施基肥的時候,我都是要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再加上微生物菌肥配合使用的。微生物菌肥是現在越來越被重視的一種肥料,因為其獨特的作用效果,可以說是到了和化肥、有機肥處於同等位置的一種肥料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的分類和作用方式

一、菌肥的分類

按照國家的標準,微生物菌肥分為了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肥和複合微生物菌肥三種,而根據各種菌肥裡面含有的有益菌的不同,又分為了很多的種類。

二、菌肥的作用

大多數的微生物菌肥是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的,這些有益微生物在施用以後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固氮、解磷、解鉀等等,有的有益菌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能起到一定的防治病害的作用。

三、菌肥的作用方式

菌肥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過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在繁殖的過程中將一些不能被吸收的養分轉化成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還能產生很多的刺激作物生長的物質,改良土壤環境,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同時,有益菌的大量繁殖,也會壓制住有害菌的數量。

微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和要求

一、菌肥的施用方法

微生物菌肥和複合微生物肥一般都是由有益菌和一些有機質以及其它物質組成,水溶性差,我們在施用的時候一般是以根施為主,大部分菌劑的主要成分就是有益菌以及一些水溶性好的其它成分組成,水溶性比較好,可以用做根施、拌種、噴施等等。

二、菌肥施用的要求

微生物菌肥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裡面的有益菌,保持有益菌的活性是確保使用效果的保障,所以,我們對於菌肥的施用一定要注意施用環境。主要有以下幾點:

1、溫度

菌肥中的有益菌對於溫度是有一定要求的,過高過低都不利於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如果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還有可能導致有益菌的死亡。在15~25度的時候這些有益菌最活躍,低於10度的時候基本處於休眠狀態,所以,我們無論是那種施肥方法,都要儘量選在溫度適宜的時候進行,夏季中午高溫炎熱和冬季寒冷的時候都不適合施用菌肥。

2、溼度和其它要求

菌肥中的有益菌的生長,也需要一定的水分,過於乾旱或者潮溼的環境都不利於它們的生長。如果是根施,最好再配合有機肥一起施用,能夠給有益菌提供足夠的養分,有利於它們的快速繁殖。

菌肥的施用週期

菌肥在施用以後,在適宜的條件下,有益菌會大量的繁殖,但並不是說數量會一直增多,因為環境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適宜它們生長的狀態,例如冬天的低溫,農藥的使用等等環境的變化都會導致有益菌數量的減少,所以我們在菌肥的施用上就不可能一勞永逸。

正常的話,根施菌肥最少要一年施用一次,葉面噴施有益菌的繁殖沒有在土壤裡好,數量也會很快減少,施用週期就沒有具體的要求,可以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根施有機肥最佳的時間是在春季和秋季,溫度適宜的時候進行,我在對蘋果樹的管理中,施用微生物菌肥主要選在秋季和有機肥一起施用,效果是最好的,葉面噴施菌劑的話,春季和秋季也是最合適的,如果要在夏季噴施,要注意避開中午高溫時段和多雨的季節,想要一勞永逸是不可能的。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菌肥要從基肥就開始用。並且要使用多種功能菌。

比如我們的1號多功能菌種,含有10種功能菌,具有高效固氮,解磷解鉀,抗病抗蟲,提供生長素等多重功能,用後可以迅速優化土壤,為作物生長提供一個友好的生長環境。

因為施入的菌屬於外來菌,在土壤中與土著菌共存,很多時候菌群互相競爭,外來菌也會逐漸衰退。

所有,使用菌肥,並不是一勞永逸,中間是需要補充的,一般20天左右衝施一次比較好。

希望能對您有幫助,謝謝。


生態種植技術


在這裡給所有種植蘋果和櫻桃的兄弟朋友們分享我的相關管理技術;試驗兩年的果樹,新的管理和餵養模式;我們這邊小部分人每年都是自己做生物菌肥,既屬於菌肥也屬於有機肥,秋天蘋果下完,就去拉糞,放地裡面,鋪好底,糞攤開涼半乾,加上提前發酵好的棕色的菌液,然後封起來進行發酵,外面用東西蓋上,圖片棕色的是先發酵好的菌液,採用的是遮光密閉厭氧發酵方式。表層白色的是菌絲和蛋白以及代謝物,然後再用這個菌液去發酵糞肥,開春發酵好以後,打開然後攤開,再添加其他類型的菌體,就是紅色的和白桶裡面有泡沫的那種,然後配合大化肥和微量元素肥,蘋果長勢每年都比其他買的成品菌肥還要好;然後抽空再去拉肥,準備秋天用的,夏天溫度高,發酵速度快,不用那麼長時間,有的說直接放那發酵,都是些不懂裝懂的,有的說加點尿素或者碳酸氫銨自己發酵,都是半瓶水;加菌發酵,是用於分解和轉化糞肥物質的,加入地裡面才能有最大的效果,形成類似於黑土地的;

紅色的菌液主要用於蘋果增長的前期中前期,櫻桃樹可以全程使用,會明顯看到果葉變長變壯變綠以及後期果實的個頭和成熟期的統一,果樹的噴施和灌溉,蘋果摘袋後的葉面噴施,補充氮磷鉀和多種氨基酸賴氨酸和維生素等,土壤灌溉的固氮固磷和微量元素的補充,調節土壤的酸鹼度保持中性,好處多多,蘋果試驗兩年了,果實個頭及上色和表光均優質,均要優於其他果樹;蘋果樹盤在冬初開溝下夏季已經發酵好的有機菌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通氣度,待來年春夏菌體復活作用土壤,發達根系;在這裡分享給所有蘋果種植戶











新時代的蘋果人


微生物菌肥2010年前後曾經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省臺打了廣告就讓三流廠家的三流產品成為名牌,炒作一個微生物改良土壤的概念就算高端產品,再配上中間商的高利潤和豐富的促銷手段,讓微生物菌肥迅速佔領市場,也讓很多農民稀裡糊塗的跟風使用,盲目使用。最終是中間環節賺大錢,農民多花錢,也讓炒概念的風氣在肥料領域甚囂塵上。

其實理性使用微生物菌肥才能讓真正的好產品發揚光大。才能讓農民真正受益。

1.我們首先要肯定微生物菌肥的作用,這類產品針對性的添加功能菌後確實可以改良土壤,但改良土壤根本上還要大量有機質的連續使用,還要秸稈還田。

微生物菌肥應該在不方便大量使用土雜肥的時候使用,比如葡萄萌芽前和坐果後這時使用土雜肥或者秸稈就難以完全避免負面的東西,微生物菌肥就可以再不影響葡萄生長的前提下,改良局部土壤。

2.目前的土壤問題不是一兩年形成的,更不可能用一兩袋菌肥種花生就可以改土增產提質量,微生物菌肥也需要大量使用或者集中使用才有效。

葡萄上最好沿著根系的外沿大量集中使用,可以混合複合肥,最低比例4:1。不要怕菌被複合肥殺死,複合肥施到土壤中照樣能殺死土壤種的菌,這份矯情真沒必要,使用後可以衝施菌粉或者菌液補充菌群。

其實我更喜歡用來源明確的糧食原料的有機肥,配合功能性的菌種效果更好,菌肥價格迴歸理性,少一些炒作才更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