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甘肅省天水市基本情況

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嶺西段、渭水中游,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現轄秦州、麥積兩區和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72萬。年平均氣溫11℃左右,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境內海拔700—3120米,氣候宜人,景色秀美,素有“隴上江南”之稱。


甘肅省天水市基本情況

  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652.05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07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200.04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360.94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8億元,增長8.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63億元,同口徑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1.41億元,增長10.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1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3元,增長8.9%。

【歷史文化】

  天水歷史文化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構成了天水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470處,其中國家級17處、省級54處。
  【工業】

  天水工業基礎較好,是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以裝備製造業為主體,機械製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築材料等傳統優勢產業集群逐步形成,數控機床、電子封裝測試、中高壓開關櫃、風動工具、石油鑽機電控系統等領域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裝配式建築、軍民融合、航空維修製造、大健康、文化旅遊產品製造等新興產業正在培育發展,具有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和競爭優勢。國家級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和20多個縣區工業園區發展勢頭良好,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項目承載能力較強,已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4.7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市屬工業企業增加值44.2億元,增長3.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53.8億元;重工業增加值50.9億元,增長9.7%。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8.7億元,增長4.4%;國有企業增加值55.3億元,增長3.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06.4億元;利稅總額17.8億元,;銷售產值316.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97.3%。

  【農業】

  天水農業特色鮮明,是我國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產基地和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農林土特產質優品繁,果品、蔬菜、畜牧、勞務產業化程度較高,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州櫻桃、清水核桃、下曲葡萄、甘谷辣椒、武山韭菜等農產品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被中國農學會評為“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已發展成為現代化、生態型、綜合性的現代農業高新園區,發展特色農業、循環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前景廣闊。

  2018年,全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65.62萬畝。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94.48萬畝;玉米播種面積135.37萬畝;洋芋播種面積116.65萬畝。全年糧食產量115.77萬噸。其中小麥產量38.57萬噸;玉米產量50.63萬噸;洋芋產量23.88萬噸。

  【旅遊】

  天水旅遊資源富集,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現有旅遊景區景點228處,其中5A級1處、4A級7處。明代建築伏羲廟和伏羲創畫八卦遺址卦台山,是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聖地,麥積山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5A級旅遊景區,有“東方雕塑館”之稱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石窟藝術走廊”,天水的山、水、林、泉等獨特的自然資源與城、寺、觀、閣等豐富的人文資源交相輝映,是旅遊休閒的理想勝地。
  2018年,全年接待旅遊人數421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實現旅遊收入253.3億元,增長36%。接待入境過夜遊客1.38萬人次。其中接待外國遊客5349人次,接待港澳臺同胞8409人次。

  【交通】

  天水區位優勢明顯,是蘭州、西安兩大省會城市居中相向的重要節點城市,隴海鐵路、寶雞至蘭州客運專線、天水至平涼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和310國道、316國道以及正在建設的天水至平涼高速公路,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運網絡。天水機場開通了直飛天津、杭州、南京、重慶、西安5條航線,通過“一票到底、代碼共享”模式,開通了天水經西安往返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的航班,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2018年,全年公路通車總里程1.1萬公里。全社會公路客運量3568.36萬人,比上年增長1.23%;客運週轉量23.91億人公里,增長1.23%。貨運量4379.03萬噸,比上年增長7.2%;貨運週轉量76.19億噸公里,增長7.2%。

  【生態環境】

  天水生態環境良好,是西北最佳宜居環境城市,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境內植被豐茂,小隴山、關山、秦嶺三大林區林地面積1026萬畝,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有林木資源250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36.45%。藉河、渭河風情線、馬跑泉公園、人民公園和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5.7%。全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88。優良天數304天,佔監測總天數的83.7%。

  【投資發展】

  天水政策機遇疊加,投資環境優越,是國內外投資者創業興業的熱土。天水是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國家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重點區域和“兩橫三縱”新型城鎮化重要節點城市、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隴東南文化歷史片區核心區域,政策機遇疊加,發展空間廣闊。天水勞動力資源豐富,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和職業技術教育機構集中,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築工、羲裡媧鄉家政大嫂、隴上江南縫紉工、龍城飛將保安、張家川伊香拉麵師等勞務品牌深受市場歡迎,農村富餘勞動力接近百萬,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有利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天水投資環境良好,審批程序規範,辦事環節簡便,服務優質高效,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濃厚。天水金融服務體系健全,投融資政策優惠,是廣大客商投資創業的理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