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家鄉美食——西平宋集熱乾麵

家在中原某小鎮,從大學開始在外幾年,總是覺得離家太遠。想“回家”,除了因為思念家人以外,故鄉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每個人都會有一種“家鄉味道”,在吃過外地食物後,這種感覺尤其強烈。這種味覺根深蒂固。我的家鄉主食是麵食,我對米飯很不習慣。在外地吃飯不免

總是用家鄉的食物來對比,尤其麵食。

吃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地面食有:河南西北部焦作的炒餅絲,餅絲不幹,攙有少許豆芽和蔥花,香氣撲鼻。吃起來嫩軟可口,很想再回去吃一回!在江蘇崑山時候吃過鎮江的鍋蓋面,地道不地道不知,吃起來感覺一般,沒有什麼印象。崑山當地有名的“奧灶面”,據說有上海人早上專程驅車趕來吃麵,和姐姐特地去吃過。面也很細,泡在一碗好似醬油的大碗裡,可以配上一個鴨腿,也可以不配,再也沒有什麼其他配菜。第一次見這麼吃麵的!是“純粹”地吃麵。個人覺得不好吃,再沒去吃過。崑山外地人很多,外地面館也很多,我最喜歡的是陝西和山西面館。陝西臊子面、山西刀削麵尤其好吃。可能不如本地那麼正宗,但開面館的老闆聽口音也是西北那片的人,我覺得已經是覺得非常好吃了,有機會是要去西北當地嚐嚐的!陝西山西面食勁道,花樣繁多,我吃過的少。臊子面、油潑面、褲帶面、刀削麵……色澤鮮豔好看,吃起來勁道爽滑,味道濃郁,回味無窮。絕對是麵食裡面的權威,比我的家鄉,河南的麵食感覺更好吃。

也許是河南地處中原,往來交通繁忙,各種飲食文化交匯,所以河南菜並沒有入選“八大菜系”,主食也是中北部以麵食為主,南部信陽、南陽以米為主。河南的飲食多少能看到各地的影子卻沒有自身特色。我的家鄉也有“熱乾麵”,並且非常好吃,我吃過各種各樣的熱乾麵,仍然覺得家鄉的熱乾麵最好吃。

家鄉美食——西平宋集熱乾麵

熱乾麵“兩摻”,裡面摻有面皮、麵筋等,河南人也能把麵食做出很多花樣

在外地吃的熱乾麵普遍太“幹”,不夠香,只有一點點榨菜佐味,比較寡淡,吃完甚至有些口乾。家鄉鎮上熱乾麵有好多家,家家口味不盡相同,各有特色!生意最好的一家更是特色鮮明。熱乾麵和燙過的豆芽一起撈出,稍微瀝下水,並不瀝乾,以特製醬料拌勻,應該是芝麻醬居多。然後撒上小蔥花、再佐以榨菜。熱乾麵可以和涼皮搭配,俗稱“兩摻”。盛碗麵湯,吃一口面,喝口麵湯。


家鄉美食——西平宋集熱乾麵

可以自己從湯鍋裡舀碗麵湯喝,據說某高音歌唱家保持嗓音的秘訣就是多喝麵湯。你聽過嗎?


在秋冬的早晨,天剛剛亮,渾身熱騰騰。不少收樹和早起進城打工的農民都會選擇來這裡吃上一碗,幾塊錢一大碗,多放辣子,抵禦風寒。今早還在店裡聽一排隊等候吃麵的農婦說:我清到(早上)一些(下)子帶了倆手套,騎住三輪車還是凍手裡很!

家鄉熱乾麵不出名,老闆都是小生意人,樸實肯幹,也只賣熱乾麵,店裡跟麵食搭配的有一些滷製豆皮和虎皮雞蛋,外加烤腸。就這麼多食物,卻是生意不斷,老少鹹適。


家鄉美食——西平宋集熱乾麵

麵湯配面,得勁的很!


為何家鄉的許多美食沒有像沙縣小吃、蘭州拉麵一樣,風靡全國甚至打出海外,除了缺少一定特色以外,應該還有其他一些深層次原因。家鄉不缺美食,河南人也遍佈全國,理應很有市場,但除了鄭州燴麵以外,其他能叫上名字的屈指可數。


家鄉美食——西平宋集熱乾麵

店長推薦,熱乾麵和兩摻,實際上店裡也就這兩種食物。哈哈。


河南美食大都包容各方特色、口味較濃烈。理應很是出彩,家鄉的熱乾麵也一樣,河南人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