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追憶華寧往事


華寧

雲南華寧國際陶都

中國泉鄉、柑橘之鄉

地處滇中高原湖盆區的南緣,屬中山類型地貌。東接彌勒縣,南連建水縣,西鄰通海縣、江川縣,北倚澄江、宜良縣。

在你的眼中

華寧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在你的記憶裡

這座城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關於歲月的痕跡

你知道多少呢?

70年前的今天,歷經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殘酷統治千百年的華寧解放了,不懈鬥爭千百年的華寧人民迎來了解放鬥爭的勝利。

華寧縣城(拍攝於2017年)

追憶華寧往事

華寧和平解放是一波三折的。12月9日,盧漢在昆明宣佈起義並電令各縣,然而國民黨殘餘勢力並不甘心失敗,仍然負隅頑抗。華寧護鄉團在盧漢起義前就對傅葆亭等人多次勸降,其態度搖擺不定,護鄉團決定武裝攻城,後因事情變故改變採用第二套方案,即先解放外圍鄉鎮,孤立縣城,最後奪取縣城。護鄉團以雄關為大本營,先後攻打併解放了華寧周邊的東興鎮(原河西縣,現通海縣十街)、朝陽鄉(原河西縣,現通海縣四街),接管龍鳳鄉(現江川區路居鎮)、華溪鄉、新城鄉。看到華寧縣城孤立無援、大勢已去,傅葆亭急忙派人找到護鄉團聯繫談判事宜。護鄉團於是派趙偉、楊希孔前往武廟會議廳與國民黨縣政府談判,出發之前,趙偉將身上唯一財物一塊手錶交給普朝柱,表示如果談判或戰鬥犧牲,這就是最後的黨費。國民黨縣長傅葆亭、參議長蔡恩榮在談判中答應護鄉團條件並承諾三日後交接一切事務,常備中隊也起義配合。12月23日,華寧縣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這一天,國民黨縣政府全體人員於城門外恭迎華寧護鄉團進城接管政權,同日,盤溪在地下黨人段毓華等領導下也宣告和平解放,國民黨26軍兩個營被迫南逃開遠。這一天,是改天換地的歷史,是扭轉乾坤的重大轉折,從此華寧人民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追憶華寧往事

追憶華寧往事

追憶華寧往事

盤溪地下交通站舊址(拍攝於2019年)

追憶華寧往事


原華寧地下縣委主要領導(較早前拍攝)

追憶華寧往事


盤溪壩子(拍攝於2019年)

以下為參加過華寧護鄉團並健在的部分革命先驅(華寧護鄉團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滇中護鄉第十一團,解放後整編為華寧公安隊)

追憶華寧往事

段毓華和他的家人

追憶華寧往事

馬澤義、金爾端夫婦


追憶華寧往事

張天喜


追憶華寧往事

胡興邦


追憶華寧往事

張瑞華(普朝柱妻子)

一張張舊照片 喚醒了無聲的記憶

帶著我們感念過去 暢想未來

我們要用這一抹抹

不可複製的歲月痕跡

記錄、見證更多的華寧故事

我們都在為了城市更美麗而不斷地努力著

讓我們期待未來幾年後

驚豔四座的

華寧

來源:華寧縣融媒體中心 文章作者 楊文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