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女兒今年三年級,幾次英語考試都是滿分。語文數學都是九十幾分。我該怎麼鼓勵她?

老孟下揚州


小學重態度,中學重品行,高中重品質,大學重成績,將來重選擇,不可顛倒,因為教育沒有回頭路可走。 我孩子小學初中數學英語幾乎滿分,只能說在某個階段學的挺好,當時是語文最差。今年高一,英語數學也行但不是拔尖,反過來語文最好,小學和初中哪科好,真的不能決定什麼。


1小小雨點


題主的女兒和我女兒差不多,都是三年級,都是英語成績好,語文數學也不錯。平時的小測試,以98、99或100分居多。這次期末考試,考試前,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很怕這次考試我考不了3個100分。我跟她說,考不了滿分沒什麼關係,期末考試就是對這一學期學習的檢驗,考試有不會的,證明你有沒掌握的知識,考完試知道哪裡錯了,改正後以後不錯就行了。

昨天去學校領成績,英語滿分,數學錯了一個選擇題,一個判斷題。語文則是一個原文填空,漏了一個“地”。其實對於原文填空這種,我覺得,只要不是古詩詞,少一個字多一個字,意思都不改變,這種錯了也沒什麼。類似這種純記憶性的題目,相信中高考時也沒必要考察。

題主說女兒語文數學考試都是九十幾分,不知具體是九十幾,而且還要看錯的是什麼題型,錯的原因是什麼。和孩子一起分析錯題,找出原因,然後寫出正確答案(在學校里老師可能已經和他們對過答案了)如果孩子對於這個成績有點沮喪,那麼,就對她說,一次考試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只是學習路上的一次小小測試,正是通過這一次次的小測試,才能知道自己的薄弱環節在哪,以後的畢業考試才會不出錯。那麼相反,如果題主的女兒覺得考九十幾分也不錯,不在乎扣了幾分,那題主就要告訴女兒,不重視一次小錯誤,將來就會累積成大錯誤,所以,錯了沒事,重要的是下次會了,不再做錯。

寫到這裡,又仔細看了一下題主的提問,發現你說的是女兒幾次考試,語文數學都是九十幾分。那麼,這就要引起一定的重視了,建議題主在假期裡,讓女兒找出做錯的試卷,逐一把錯題整理出來,看錯的都是哪種類型的題目,逐一更正,鼓勵女兒下次再遇到類似題型,仔細思考以後再做題。如果下次考一個滿分,孩子開心,以後會更加努力的!

總之,我們希望孩子向滿分衝刺,但又不要拘泥於一時的分數。


小作家起跑線


實話實說,我家孩子小學到六年級比你孩子還牛,可到了初中就直線下降,還報了各種補習班,中考還差9分才上普高,現在高二了成績基本在中下,學不進呀,他自己壓力也大。幸虧當時我沒炫耀他成績好,不然現在自己把自己的臉都打腫了。





新個都


沒啥,三年級的英語很簡單,只要孩子稍上心一點基本都100分。我孩子也三年級,看他上小學後學校各種考試和單元測,數學和英語考不到100分的時候很少,語文基本95+。都沒做額外輔導,我沒覺得孩子有多聰明。因為這階段的知識很簡單,不用鼓勵,隨他去就好了


清談8240


前久一個網友說他兒子今年一年級期末考試沒有得雙百,於是被他暴打了一頓,我們雖然對這位網友的做法不敢苟同,但是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學低年級的考試相對簡單,是很容易得高分的。

01

你女兒今年三年級,幾次英語考試都是滿分,語文數學都是九十幾分,這成績應該算是中上等的了,孩子的成績沒有多大問題,你不用太刻意的去鼓勵她。

02


孩子在低年級考試的分數父母不用太在意,只要孩子的成績在班上處於中上等就可以了,父母沒有必要刻意的去要求孩子考太高的分數,甚至是滿分,低年級的分數很多時候代表不了太多的東西。

03

孩子在低年級,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其實孩子只要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他的成績一般是不會太差的,即使現在孩子的成績不是太理想,那麼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成績也是會慢慢好起來的。

04


低年級的孩子每次考完試,作為父母的應該幫忙孩子找出做錯的題目,幫助孩子分析做錯的原因,把相關的知識缺點補上。

如果孩子考得還可以,那麼父母多給予語言上的鼓勵,說孩子很棒,希望孩子繼續努力今後的學習,對於物質上的鼓勵我認為還是少點好的。

05

孩子學習的時候能夠認真的去學習,能夠專心的去學習,而不是邊學習邊玩;孩子每天都有自己看書的習慣,孩子對於學習能夠感興趣等等,這些才是最重要的的,才是父母在低年級就應該培養孩子的。


在低年級孩子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在高年級成績才不會下降,才會提升,這比孩子以後報班補習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

你女兒的成績還算比較正常的,可以說還是比較好的,你多給予語言上的鼓勵孩子就可以了,說孩子已經很棒了,希望她以後再繼續努力學習。

在今後的教育中,多注意孩子好的學習習慣養成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

我是“地理視角看教育”,分享知識、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地理視角看教育


您是一位對女兒負責的家長,我認為不要刻意的鼓勵,你放一顆平常心就可以了。我舉我兒子的例子,僅供隨便看看。我兒子初三第一學期考試,在八個平行班裡,總分19名,其中英語第二名。班主任說50名以內可以進當地最好的高中,可是大腦發熱,想讓兒子考上寧波最好高中,早上催晚上催,星期天參加補習班。我們天天做好夢,臨中考,兒子頭痛,醫生說這次來不及。我兒子大腦太太緊張了。最後考個縣城三等高中,還是阻檔分的。我請求你,對女兒隨便點,有空出去走走,串串門,看電影的,反正是可以減輕貴女兒壓力的。祝你女兒好運!


寧波奉化胡雙龍


成績不錯。我小孩的老師說,到了三年級語文根本沒有滿分。因為基礎知識都對,作文這一部分,即使你寫的好,老師也不會給你滿分的,老師要是想挑毛病都能找得到,標點符號就能找到你不對的地方所以,不要糾結滿分的問題了。


飄6909


考試是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一次大作業,檢驗一個階段的知識掌握狀況,孩子很優秀,口頭的東西儘量別答應孩子,我大的孩子已進211高校一年了,小學時我跟孩子約定考試不能考第一名,上了初中跟孩子約定全級100名內,上了高中又跟孩子約定全級50名內,孩子在無太大壓力下完成小學至高中的課程進入大學。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朋友之間不存在禮物或獎勵,溝通最重要,說到做到最好。試試看吧,我也沒讀過太多書,只是初中畢業,教育管理好下一代很重要,孩子一但讀書成功,那麼你就給自已後半生安了個幸福的家。


三五五五一


小學三年級取得這樣的成績很正常,沒什麼特別之處。根本不需要有特別的鼓勵,正常的肯定和表揚就可以了。

小學三年級英語考滿分是很正常的,因為才開始學英語,主要內容是字母和單詞,以及簡單的對話,全部都是以識記為主的知識,只要孩子認真,踏實,仔細,考滿分一點問題都沒有。

三年級的語數考90多分,也是很正常的成績,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小學階段的知識大部分都是識記性和形象思維方面的知識,只要孩子細心,認真,踏實,勤奮,刻苦,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小學階段一般都是女孩子比男孩子成績好。

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從生長髮育方面來講,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發育兩年左右,一般都比男孩子更早的懂事;

第二、女孩子一般都比較乖巧,聽話,懂事,勤奮,認真,細心,踏實,所以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之所以建議您,對於孩子這樣的成績不必要太過在意,更不需要有什麼特別的鼓勵,正常的肯定就行,原因就在於,三年級只要孩子認真踏實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且這樣的成績未必能夠保持到高年級,特別是到了初中和高中後,這樣的成績未必就能夠持續保持。



我孩子班上有一位女生,三四年級時一直都是班級第一,語數英三門課幾乎每次都是滿分。而我的孩子每次都是90來分,很少有考滿分的現象。

但到了五年級後,這個女生的成績就開始下滑,現在六年級一個學期都結束了,這個女孩子的成績基本上已經滑到班級20名左右了,而且每一天都學的特別辛苦,也特別努力,週末還進行補課。

還有一種現象,一些孩子在小學階段的成績特別好,但是進入初中以後,特別是從初二年級開始,成績就下滑的特別厲害,以至於到後來是越學越困難,從原來的優等生一下子滑落到了學困生的行列之中。

小學階段的成績都有很大的假象和欺騙性,原因是小學階段的成績大部分都是識記性知識,只要孩子死記硬背,多下功夫,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年級越高,知識的難度,深度,綜合性就越強,再靠以前的死記硬背和死下功夫就完全不行了。



所以說,孩子這三年級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是以正常的心態肯定孩子就可以了,只要孩子能夠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就可以了。不必要進行過度和特別的鼓勵,因為一些誇張過度的鼓勵,往往會適得其反。


教育探微


三年級的學生能夠考到這樣的分數,確實不錯,應該得到表揚與鼓勵。這樣優秀的孩子,該怎樣更好地鼓勵呢?

第一,不要過分地鼓勵,以平常心接受就可以了。

孩子考到優異的成績,家長應該感到高興,給孩子一個擁抱,給孩子買一個禮物,帶孩子看一場電影或買一本書,都可以作為鼓勵。家長千萬不能過分地鼓勵,什麼都滿足孩子的需求。高興的心情儘量不要表現在臉上,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績符合家長的預期,家長就十分高興,如果不符合家長的預期,家長可能就會發怒。所以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家長都要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成績優秀不驕傲,成績落下不沮喪。“勿以物喜,勿以己悲”,這才是家長的正確態度。

第二,成績優秀時更是教育的好時機。

孩子成績優秀,家長高興,孩子也高興,這也是教育的好時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比如,從語文失分中教育孩子要加強課外書的閱讀;從數學失分中教育孩子做題要更細心,要多檢查;教育孩子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這時候,大家都高興,在鼓勵中提醒孩子,教育孩子,孩子會容易接受,容易改掉壞毛病。這樣,孩子會更加優秀,更加出色。

第三,鼓勵孩子樹立遠大的志向。

凡有成就才,從小就要心存大志。我教六年級的孩子,問他們有什麼志向時,許多同學都不知怎麼回答,他們只看到了眼前,沒有看到未來。

清代學者李顧主張人要立大志,做天下一等事,成天下一等人。說:立志須做天下第一等事,為天下第一等人,志不如此,便是無志,志遜於此,便不成志。問如何是天下第一等事,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古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何是天下第一等人?曰,能如此,便是第一等人。哈佛曾經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3%的人25年間朝一個方向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因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

一旦樹立了遠大志向,孩子就會朝著這個目標自覺地發憤圖強,努力拼搏,從而最終實現自己的志向,實現人生目標。


結束語,成績優秀的孩子,家長與孩子的眼光應該看得更遠些,看得更長些。平時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加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為孩子將來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我是藍兔有話說,敬請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