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記憶2019|那些大事(年度盤點系列報道之一)

核心提示

2019年又是零售行業不平靜的一年,線下超市、購物中心、大賣場、百貨、零售服務商等都聞風而動。龍商網&超市週刊從國家政策層面,從行業影響方面,從新聞曝光率等方面,梳理出2019年影響行業的大事。


記憶2019|那些大事(年度盤點系列報道之一)

01

中美貿易戰停擺,零售業持續穩定發展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中國穩健的經濟基礎為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雖然零售業的增幅會放緩,但仍將保持相對強勁的增長態勢。

大事解構:

2019年12月13日,國務院新聞對外發布中美經貿關係第一階段協議,並聲明: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持續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戰使中國經濟放緩,貿易密集型行業就業人數下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下降,這樣的現象不利於部分城市零售市場的發展,零售商們的營業額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莫慌,這樣的風浪中國早就經歷過。回顧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期間,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也同比下降6.6個百分點,而城市消費增速則同比下降8.6個百分點。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中國零售業不是仍舊安然無恙?

2019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674億元,同比增長8.2%。

02

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政策,跨境電商迎來春天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跨境電商作為零售行業的重要分支,多年來終於有了“名分”。

大事解構:

2019年10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跨境電商綜試區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有關問題公告》,公告表示:綜試區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稅率按4%來徵收!即銷售規模小於2500萬的賣家,實際稅負只有銷售額的千分之二!這是絕對利好的政策,跨境電商行業的小夥伴們終於從屌絲行業、草根行業、灰色行業被國家正式承認,過渡到合法經營的行業。

12月24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對外發布,同意在石家莊、太原、赤峰、撫順、琿春、綏芬河、徐州、南通、溫州、紹興、蕪湖、福州、泉州、贛州、濟南、煙臺、洛陽、黃石、岳陽、汕頭、佛山、瀘州、海東、銀川等24個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至此,全國的跨境電商綜試區達到59個。據瞭解,國家批准設立了三批共3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其中前兩批13個試點主要位於東部大中型城市,第三批2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開始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傾斜。

03

社區商業蓬勃發展,政府支持便利店補貼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社區商業是我國商貿流通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惠民生、擴消費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已經並將繼續成為我國零售發展的重要業態。

大事解構:

便利店作為社區商業最典型的業態,也是距離消費者最近的社區門店。北京對便利店加大資金支持,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商業流通發展資金按總投資的50%,總體不超過500萬元金額給予支持;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商業便民服務設施項目,按總投資的30%給予固定資產投資補助。此外,如果連鎖便利店新開的門店搭載了早餐、蔬菜零售、針頭線腦等基本便民服務,可對門店給予租金補助。

此外,除北京以外的全國各地都推出各種各樣的便利店補貼政策,例如福州新開一家便利店給予2000元到5萬元不等的補助,支持便利店代辦便民服務事項,最高可獎百萬元;濟南對“互聯網 便利店”以每平方米4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每個“互聯網 便利店”最高不超過4萬元。

04

電商法正式施行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主要對電商經營者、電商合同的訂立與履行、電商爭議解決與電商促進、法律責任等方面做了規定,讓網購更加放心和規範。

大事解構:

旨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電商市場競爭秩序、促進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微商代購、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快遞延期、大數據殺熟等成為關鍵詞。

電子商務法施行一個月後,不少消費者表示,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等維權難題得到緩解,獲得感明顯增強。

05

零售國企混改,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勢在必行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本次混改是目前國內零售行業最大的國企混改項目。通過行業聯合、資源整合、資本融合加速優化產業資源配置,已是零售行業經營轉型突破口,也是行業發展大勢所趨。

大事解構:

6月25日,步步高集團、物美集團分別與重慶市國資委、重慶商社正式簽署《增資協議》,將分別以15.72億元和70.75億元現金入股重慶百貨控股股東重慶商社。據悉,這是目前國內零售行業最大的國企混改項目。本次混改完成後,重慶市國資委、物美集團和步步高集團將分別持有重慶商社45%、45%和10%股權。

從全國範圍來看,傳統零售業併購重組進一步加速:永輝入股武漢中百集團、成都紅旗連鎖,大商收購新疆友好,步步高收購廣西南城百貨、四川梅西商業,三胞集團入股王府井。線上線下從競爭走向合作:阿里巴巴收購銀泰商業、入股聯華超市、三江購物和高鑫零售,與蘇寧易購戰略合作交叉持股,力圖打造新零售;京東入股永輝、收購1號店,沃爾瑪入股京東,騰訊入股京東、永輝;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中國。通過行業聯合、資源整合、資本融合加速優化產業資源配置,已是零售行業經營轉型突破口,也是行業發展大勢所趨。

06

“二師兄”引領CPI上漲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影響CPI最大的是豬肉的價格,2019年以來中國國內豬肉價格持續高漲,對應CPI數據一直保持在3%以內,已經引發市場人士對國家統計局是否在持續調低 CPI 中豬肉權重來平抑通脹的討論。

大事解構: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9%。1至9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5%。

受益於食品CPI持續維持高位,有業內人士認為超市企業收入以及核心利潤有望同比改善,預計永輝超市、家家悅3Q18收入端利潤端將維持較高增速;百貨企業由於可選終端需求較弱表現一般,然而2019Q3由於低基數效應有望迎來環比改善。

07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進博會為國外商品進入中國打開了一條重要通道,也為中國零售商的跨境業務提供了交易的平臺。

大事解構:

11月5日至10日上海迎來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本屆進博會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擴容。相比首屆進博會,此次採購商規模更大。各省份和部門共組建了39個交易團、近600個交易分團,數量遠超首屆。

08

部分商品進口關稅下調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部分商品進口關稅下調對進口零售商品有重要意義,進一步下調進口關稅,將降低進口的成本,激發進口的潛力,滿足國內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大事解構:

12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昨日印發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

一是對凍豬肉實施進口暫定稅率,由目前的12%降至8%,旨在促進國內豬肉市場增加供應。同時,為支持國內生豬產業恢復生產,2020年繼續對涉及10個稅目的雜粕實施零關稅。

二是對部分藥品和原料藥實施零關稅,進一步減輕慢性病患者用藥負擔。

三是降低了部分水果及果汁進口關稅,進一步豐富百姓餐桌。2020年起將冷凍鱷梨的進口關稅稅率由30%降7%,與鮮鱷梨稅率保持一致,豐富了國內市場進口鱷梨品種;將大包裝非冷凍橙汁進口關稅由30%降至15%。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調整既考慮了降低飲料企業生產成本,同時也兼顧了國內水果種植業的發展。

09

外資零售加碼中國市場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

家樂福賣了、麥德龍也賣了、樂天退出中國……還有更多外資零售如開市客、阿爾迪卻高踏步地進駐中國,沃爾瑪加大在華投資,計劃增投80億元升級物流供應鏈,外資零售在中國市場“加速跑”。

大事解構:

6月7日,世界500強、德國零售巨頭阿爾迪的中國首店正式落戶上海;8月27日,全美第二大、全球第七大零售商Costco中國首店也在閔行揭開面紗。

一家歡喜一家愁,9月27日,蘇寧易購發佈公告稱,已經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佈,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2019年的零售市場不斷髮生著變化,家樂福、麥德龍選擇了賣身,Costco(開市客)、ALDI(阿爾迪)等外資超市進入中國,本土的永輝超市在加速擴張,新零售也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著。

10

移動支付監管升級,緊盯風險苗頭

大事星級:★★★★

入圍理由:新的行業生態下,行業巨頭正在開啟新一輪角力。其中,賦能B端企業用戶、發力跨境支付業務等成為新的競爭焦點。隨著技術手段升級,刷臉支付等“智慧支付”領域也燃起戰火。

大事解構:

移動支付下半場激戰正酣,野蠻生長時代已近尾聲,支付行業參與者必須找到新的參與競爭方式。當下,行業巨頭正在新的商業模式下開啟新一輪角力,聚焦開拓B端商戶市場,為零售、交通、製造等行業打造一系列綜合支付服務;不斷升級技術手段,加速發力刷臉支付等“智慧支付”前沿。此外,跨境支付正成為巨頭們佈局的新賽道。

業態的變化也給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針對上述種種創新可能帶來的一些行業亂象,監管部門已經有所關注和行動。下一步,將不斷完善監管規則,升級監管手段,其中,規範創新、嚴控交叉金融風險等將是下一步嚴監管的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