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張郃進攻巴西郡,張飛是如何打敗他的?具體過程請詳細說明?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飛自引兵一萬,離閬中三十里,與張郃兵相遇。兩軍擺開,張飛出馬,單搦張郃。郃挺槍縱馬而出。戰到二十餘合,郃後軍忽然喊起:原來望見山背後有蜀兵旗幡,故此擾亂。張郃不敢戀戰,撥馬回走。張飛從後掩殺。前面雷銅又引兵殺出。兩下夾攻,郃兵大敗。

張飛和雷銅兩下夾攻,張郃被打敗了。張飛我們已經熟識,關於張飛的武力值,張飛是蜀漢大將,是漢軍五虎之一,與關羽,趙雲等齊名,所以張飛的本領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的。而張頜,張頜本是袁紹手下大將,官渡之戰後,成為曹操的降將,既然是降將,自然不受重用。其實張頜的武力值也很高,只不過每次都遇到了名將,所以吃的敗仗比較多,所以在曹操那裡很不受用。

  即使是瓦口一戰,曹操對張頜的能力仍是不信任的。但是在曹操面前,張頜關於烏巢的看法,說明張頜是一名智將,而張頜本身智勇雙全,所以曹操如此待他,他自然是不爽的。《三國演義》裡,張飛以“莽”出名,而張頜又從未與張飛對面廝殺過,自然覺得張飛是有勇無謀的人。

  可是事實上,張飛的能力裡也有“智”這一項,只是因為太莽撞,讓人忽略了這一點,也正是因為這樣,張飛每每出其不意,贏得戰爭。瓦口一戰,劉備和諸葛亮又是張飛強有力的後援,所以在瓦口之戰時,張頜不僅是低估了張飛的智商,而且低估了敵軍士氣,在排兵佈陣上就失了先機,而且張飛有些殘暴,在戰場上更是不顧死活,所以張頜的失敗是必然的。

  最後,張飛大敗張頜,佔領了張頜的三寨和瓦口關,滅掉張頜的士兵三萬左右,而最後張頜帶領剩餘十幾人逃到南鄭,分外狼公元231年(太和五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詔命張郃統領眾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退守祁山,張郃追到木門谷,與蜀軍交戰,飛來的箭矢射中了張郃右膝,張郃陣亡









開心影視集結號



公元215年,張魯出逃漢中,曹操分置巴郡為“三巴”,並封原賨夷部落首領樸胡、杜濩、任約任職三巴太守。史籍記載如下:

於是分巴郡,以胡為巴東太守,濩為巴西太守,約為巴郡太守,皆封列侯。

張魯逃至巴中後,劉備正在荊州趕往漢中的途中,於是任黃權為護軍,令他統領諸將去迎接張魯。但是,張魯好像並不願意投降劉備,反而去投降了曹操。黃權一怒之下,擊敗樸胡、杜濩、任約等,拿下了三巴之地。

劉備與孫權處理好荊州的問題後,兩家重結盟好。孫權見曹魏合肥兵少,遂舉十萬大軍出征合肥。曹操聞之,慌忙率領大軍馳援合肥,只留夏侯淵、張郃、徐晃、杜襲等駐守漢中。


張郃等人在漢中的第一件事,就是遷徙了漢中的百姓,將八萬戶漢中居民遷至中原地區。史籍記載如下:

以夏侯淵為都護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守漢中;以丞相長史杜襲為駙馬都尉,留督漢中事。襲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

第二件事是進攻巴西郡、巴東郡,結果為張郃完勝。史籍記載如下:

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


因此!張郃攻打巴西郡的戰役,並沒有輸掉,相反他是完勝,不但拿下了巴西,而且還拿下了巴東。這是黃權費老大勁打下來的三巴領土,就這麼輕鬆的被張郃拿下了。當時的巴西太守是正張飛,至於張飛有沒有留駐在巴西,史書沒有明確記載。

之後張郃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遷徙了巴東、巴西二郡的百姓。也就是說,後來劉備雖然打贏了漢中之戰,但是他只得了漢中郡、巴東郡、巴西郡三座空城,沒有任何的物資收益,也沒有一個百姓。他必須遷徙百姓入漢巴,重建漢巴地區。從這點來說,張郃等人做得非常漂亮。


然而!張飛擊敗張郃並不是巴西戰役,而是宕渠之戰,當時的宕渠屬於巴郡境內的一個縣城。

張郃為什麼敗給張飛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張飛並非莽夫

我們平時理解的張飛是豹頭環眼、性格豪爽、脾氣暴躁、衝動魯莽、有勇無謀。但這不是真實的張飛。真實的張飛屬於將才,軍事才能突出,並不只懂個人勇武。陳壽對他的一句點評是“敬君子而不屑小人”他喜歡跟“君子”交朋友,那麼“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自己肯定也不是莽夫的類型。

比如長板橋之戰,比如義釋嚴顏,從這兩戰中,足見張飛是一個非常有主意的將才。


第二、地形優勢

張郃初到巴地,對巴地的地形並不瞭解。而張飛在益州打了足足一年,後來又被劉備任命為巴西太守,在地形的認知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

因此!他可以利用地形,從後方偷襲張郃的隊伍,將張郃攔截在山道迮狹處,使之前後不得呼應。


第三、張郃兵力不多,而且久攻不下,部隊疲憊不堪

曹操撤出漢中之際,帶走了主力大軍,留駐在漢中的兵力並不多。除了宕渠一支軍馬,張郃還要分兵防守巴東、巴西。因此,宕渠的兵力明顯不足。所以在攻打宕渠五十餘日後,他並沒有拿下城池。

五十日的酣戰,使得兵將疲憊不堪,這時候的張郃,大概是想撤退了。而張飛率萬餘精兵出城,從後方截其歸路,將張郃堵截在山道狹窄處。張郃的士兵一則疲憊不堪,二則山道狹窄難以通行,因此皆無鬥志。


愛尚文史


張郃與張飛的宕渠之戰,是良將之間的對決。

此戰中,張郃的善出營勢、張飛的巧妙迂迴,交相輝映!

三巴危機:劉備幾喪一州之地

215年7月,曹操平定漢中,張魯逃到了巴中。

正在公安與孫權爭奪南三郡的劉備大吃一驚,立刻與孫權言和,回到西川。

三巴大部分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此時,這些少數民族首領受到“五斗米教”的影響,支持張魯。因此,曹操與劉備誰能爭取到張魯的支持,誰就能在三巴地區獲得更多的支持。

劉備派出黃權前來迎接張魯,曹操也對張魯拋出了橄欖枝。

張魯決定:寧作曹操奴,也不作劉備的座上賓,決心歸順朝廷(曹操)。

三巴地區的七個大姓首領(夷帥)也紛紛轉向曹操。曹操任命他們為三巴各郡太守!

劉備當然不肯服軟,下令黃權攻擊夷帥,黃權大破樸胡等!

危機,暫時得到緩解。

人口爭奪

三巴地區,與漢中隔著大巴山,中間只有米倉道通行。

米倉道十分險阻難行,因此,歷史上,無論是四川勢力還是北方勢力,都極少在三巴方向進行大規模進攻。

曹操意識到:由於三巴地區與蜀中地理上更為緊密,即使攻取三巴也難以固守,便將重點轉向了人口爭奪。

於是,張郃率領軍隊巡行三巴,準備遷徙人口到漢中。

張郃一路行軍,抵達宕渠。

宕渠,是人口遷徙的中心地帶。

控制宕渠,三巴人口可以沿恩陽河、流江河、州河北上,遷入漢中。

這還了得!巴西太守,正是猛人張飛!

惹誰不好,要惹張飛?

張飛率軍來戰!

宕渠相持

先抵達戰場的張郃,在瓦口、蒙蕩石佈下了防禦。

張郃的這個佈局,深得兵要!

八蒙山三面環水,背面是綿延山地,是張郃主陣地。瓦口,控扼流水河與渠江匯合處,是前沿陣地。

八蒙山,起伏八處,有水環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煙霧蒙其上,故名。蜀漢張飛破魏將張部於此。——《輿地紀勝》。

張郃的目的,就是為了遷徙人口,擺出這個陣勢,爭取時間!

八蒙山,上山只有三條小道,南邊、西邊、北邊各一條。但小道每次只容一人通過,遇到下雨天只能攀爬!

張飛不會飛,很難正面突破!

因此,張飛與張郃相持一下,耗了50日。

會飛的張飛

八蒙山實景。

張飛把目光放到了背面。八蒙山的北邊是尖包山、娃打山,也很險峻!但是,險峻難行,至少能行!

張飛率精卒萬餘人,繞路北面,尋找制勝之路。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乍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三國志.張飛傳》

山地,對作戰最大的影響,是對行軍的阻滯。

在過去的50多天裡,山地是張郃的朋友,因為張郃不需要動,要動的是張飛!

當張飛抵達張郃身後時,山地是張飛的朋友,因為,張郃必須要動了!——再不動,就被包餃子,出不去了!

山路狹窄,前後不得相顧的,成了張郃!

張郃大敗,僅率十餘人逃跑!

戰役結果分析

1、人口遷徙:有成效,但未競全功。

在《檄吳將校部曲文》中,提到:胡、濩子弟,部曲將校,將軍已下,千有餘人。

檄文,多少是要吹牛的。但是,能說出部曲將校,千有餘人,說明遷徙的人口是不少的。

後來“歸正”的蜀漢名將王平,就是這些部曲將校中的一員。

不過,張郃遷徙人口的任務,完成率不算高。

因為,後來諸葛亮從該區域的板楯蠻中選取的“連弩軍”,與青羌騎兵、南蠻兵一起構成了少數民族精銳力量。

2、張郃軍戰損:戰損率高,但兵力不算多。

張郃僅率十餘人逃走,這個戰損率是很高了。

不過,損失的兵力數字不會太大。

(1)、帶來的兵不多。

還是在《檄吳將校部曲文》中,提到,夏侯淵在漢中有精兵5萬。(考慮到檄文不可能不吹牛,兵力應該不到此數)。

許多朋友說張郃帶了數萬人,可能是受到“別督諸軍”的影響。(帶數萬人去宕渠相持50餘日,漢中不要了?)

夏侯淵、徐晃,都不可能被張郃“別督”,張郃“別督諸軍”,應當是以本部4000人及“巴漢銳卒”(夷族兵力),所計應最多在萬人左右。

(2)、張郃在宕渠戰場,應該兵力更少。

張郃既然是引軍還南鄭,所謂引軍,自然不只是那十餘人。

顯然,張郃在宕渠被打得精光,但後方仍然能收攏各處兵馬,一起回去。

(3)、戰後,曹操為了彌補漢中的兵力缺失,從關中調撥了1200人。曹公不缺兵,假如損失很大,不可能只調撥1200人!

總的來說,宕渠之戰,是張飛、張郃兩位良將之間的一場高手對決。

張郃善處營勢,名不虛傳,通過部署營勢,給張飛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張飛絕非莽將,巧妙迂迴,反客為主,一舉取勝!

至於張飛與張郃高下之分,我覺得不必過於糾結。(一年後,下辨之戰,張飛、馬超還輸給了曹洪、曹休呢!這難道說明張飛、馬超,不如曹洪、曹休嗎?)

我們只需欣賞良將們的對決就好!

或許,可以從中獲取一些我們解決現實問題的啟迪呢?

祝君勝利!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張頜與張飛的瓦口對決,可以說是魏蜀2大智將自身能力的一次直接比拼。

先看以往智謀表現:

張頜:

此時袁紹聞軍報說正北上火光滿天,紹知烏巢有失,急召文武救之。張頜進曰:“某與高覽急去烏巢救火,就殺賊軍!”郭圖曰:“張頜之言未是。今劫糧草,曹操必然親到,曹操一出,寨必空虛,可以縱兵先擊曹操之壘,必可得也。曹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燕’之計也。”張頜曰:“郭圖之言非也。曹操用兵多算,外出須內備以待不虞。今若攻曹營不拔,瓊等見擒,吾屬皆為虜矣。烏巢一失,將軍大事去矣!”郭圖曰:“曹操只顧劫糧,豈留兵在寨耶!”圖再三請去劫曹營。袁紹使張頜、高覽引兵五千,去劫曹營,遣蔣奇一萬軍,徑去救烏巢。

這是張頜初次展現自己智謀的地方。本來在2軍交戰中,該打哪?怎麼打!一向都是謀士應該思考的問題,然而這裡張頜卻主動獻策,一個“急”字已經體現出了張頜對於烏巢重要性的理解。而在謀士對自己的策略提出疑問並否定的時候,張頜並沒有因為這不是自己的分內事而退縮。而是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見解,分析當時的情況。從其對曹操行事的分析以及烏巢對於曹袁爭霸重要性的理解,完全超過了作為謀士的郭圖。可以說,張頜在這裡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智將”的形象!

由於曹操軍中將領眾多,張頜作為一個降將一直沒有得到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其後每次出場,基本上都是作為一個純粹的武將去執行任務,一直都沒有表現自己智謀的機會。而其單條中又總是碰到趙雲、馬超等五虎級別的武將,導致其戰績不勝理想,恐怕也是曹操沒有重用其的一個原因(所謂重用是相對而言)。

張飛:

張飛一直給人以“莽”張飛的感覺。前期的張飛也的確對得起“莽”這個字,如:救董卓、鞭督郵、遇呂布等等,但就是這個“莽張飛”卻給我們上演過一幕幕以智破敵的好戲,如擒劉岱、擒顏嚴等,雖然每每張飛總是就那麼一點招數,但總是有人中計。可以說整部演義看下來,張飛完全可以稱得上智將。因為張飛的表現機會多多,這裡就不一一分析了,相信稱其為“智將”,應該不會有多少人反對吧!

與張頜比較,張飛應該是比較幸運的。他作為劉備的三弟,而且蜀的將軍的確是少,所以張飛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戰前準備:

張頜:

在曹洪取得小勝而退軍後,張頜提出了質疑,並且大笑曹洪。這裡表現了張頜對自己的信心,然觀張頜與曹洪之對話,明顯可以感覺出張頜對曹洪因為“卜卦”而退兵的不屑,想必此時曹洪心中對張頜也是極度的不爽。其後,張頜提出要去戰張飛,並且立下了軍令狀。估計,當時大帳中的氣氛一定不是很融洽:)。從張頜請戰的言語中,可以看出,出戰前張頜已經犯了兵家大忌:輕敵!

得到張頜出兵的消息而迎戰,戰前有跟雷銅商議。可見準備要比張頜充分點。

兵力對比: 張頜所屯兵三萬,分為三寨,各傍山險:一名宕渠寨,一名矇頭寨,一名蕩石寨。三寨各分一半,去取巴西,留一半軍守寨。

張飛撥精兵五千與雷銅,飛自領兵一萬離閬中三十里,與頜兵相遇。

既然是戰爭,打敗對手自然是最終的目的。2軍對陣,最好的結果是直接殺死敵主將,取得戰鬥的勝利,而要想殺死敵主將,在演義中一般是在單條中或亂軍中,且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需要武力的支持。現在就來分析一下看看,二張有沒有殺死對方的能力。

首先觀二張一生單條戰績,張頜武力明顯遜與張飛,當沒有在單條中殺死張飛的能力。再看張飛有沒有殺死張頜的能力。秋楓認為,二張的武力差距還沒有大到可以讓張飛殺死張頜。綜合一生的戰績看,張飛當與馬超、趙雲武力相當,屬同一檔次。觀張頜與其二人交手,雖然速敗,然都有逃生的能力。VS馬超,在馬超充滿為父報仇的怒火的時候,雖然3合敗,但仍然能夠全身而退;VS趙雲,在趙雲救主心竊的情況下,雖然十數合氣力不加敗走,然當子龍順勢衝殺的時候,仍然想回身再戰,可見其仍有餘力。由前文可見,張頜雖武力比張、趙、馬一級別的武將略遜,但保命的本領還是有的,即想在正規單條中殺死張頜幾無可能。

張飛此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張頜的三萬軍被消滅了二萬,並且奪得了張頜的三個營寨,迫使張頜退守瓦口關,瓦解了張頜的攻勢。在張飛與張頜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中,張飛取得了上風。

退守瓦口後,因為張頜與曹洪的關係不是很融洽,在張頜要求曹洪求援的情況下,曹洪不但沒有發兵,反而給張頜施加壓力,讓其再次出戰。而張頜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得出戰。“頜心慌,只得定計”可以看出,通過與張飛第一回合的交鋒,張頜已經不敢在象開始的時候那樣對張飛藐視,一個“只得”也可以說明張頜當時的無奈。而張頜的計謀在賺了冒進的雷銅後,被張飛識破。然張頜一點變通也沒有(心慌所至,估計方寸以亂),仍然想靠對付雷銅的計謀對付張飛,而張飛在看破了張頜的計謀後,將計就計,用分兵之計又一次打敗張頜。張頜不得已,只有退守瓦口關。

接著就是張飛攻打瓦口關的情況。在連日攻打不下的情況下,張飛利用當地百姓帶路,繞到了瓦口關背後,與魏延前後夾攻,終於奪取瓦口。 此處,又一次表現了張飛的智謀,其按《孫子兵法》合理利用了間諜(孫子兵法 用間第十三),才能夠順利的奪取瓦口。而張頜對張飛恐怕已經失去了信心“頜自領兵來迎,為首旗開,早見張飛。頜大驚,急往小路而走”,在見到張飛後,竟然不戰而走。

戰爭戰果:

張飛:奪取了張頜的三寨和瓦口關,消滅了張頜的三萬人馬。

張頜:丟失了三寨與瓦口關,只有十餘人步行入南鄭。


影子創作者


《三國志》記載相對簡略,關於張飛大戰張郃的過程,陳壽的描述不過60幾個字:“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

顯然,真實的巴西之戰遠沒有《三國演義》中那般精彩。那麼張飛究竟是如何擊敗張郃的呢?

首先從大背景來說,曹操就沒有打算佔據巴蜀,曹操一生奉行“聚民”戰略,即不在乎地盤的得失,而在乎人口的多寡,戰袁紹時主動退守南阪,戰劉備時放棄漢中而遷走百姓。戰巴西時,張郃接到的命令是“欲徙其民於漢中”,可見,曹操原本也沒有打算佔領包括巴西在內的蜀地。

雖然劉曄一再向曹操諫言說“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但曹操出於蜀地艱險運糧困難的考慮,回答說”人苦無足,既得隴右, 復欲得蜀!“《三國志集解》就分析說:“魏武用兵,必圖萬全。蜀漢險峻,豈肯懸軍深入。”

所以,這一前提決定了張郃的兵力是不足的,否則張飛率兵萬人來攻時,張郃就不會急於把巴西郡民遷走了。

其次,張郃的戰敗還有地形因素的影響。在與張飛交戰前,張郃的人生軌跡從未踏入蜀地,而張飛卻曾經統兵從荊州攻打益州,他對於巴西一帶的地形狀況要比張郃熟悉的多,正是有了這種差距,張飛才能繞過險關從背後截擊正遷走巴西百姓的張郃部,而張郃也的確因為地形不熟,導致“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

第三是張飛的性格特點,張飛在攻打益州時,曾通過義釋嚴顏獲得了蜀地百姓的擁護,四川閬中至今留有張飛打井、巧取瓦口關、張飛斷案等傳說,這些傳說都說明張飛是一個粗中有細頗得民心的猛將,有“虎臣良牧”的美譽。所以,張飛在巴西一帶是很有威望的,這一點也決定了他能夠充分發揮主場優勢,擊敗張郃。


秦皇漢武


這一戰中張飛發現了張郃計劃中的什麼弱點呢?首先,張郃從漢中郡到宕渠縣,那可是縱向深入了六百多里啊,我們姑且就算他知道這有多遠,算好了多帶些糧食,可是早晚有他吃完的時候吧?那吃完了要怎麼辦?自然就是去搶啊,那看看當時的地形,張郃在原型口袋的上方,也就是矇頭的地方,而他的兩邊還都是宕渠水,這就沒辦法找糧食,那後面就是他用來裝被抓住的環形口袋,他更不能自己往裡面走了。那麼他就剩北面一個方向可以去搶了,張飛此時都不用做什麼,就派兵看住這個方向,盯住張郃他們就可以了。到時候基本上兩軍都不用打仗,就看誰先把糧食吃完就能分出來誰贏了。

問題來了,張郃真就沒有考慮到張飛的腦子轉的還挺快,而且行動還狠敏捷,直接就來到了他的大軍門前,把他們堵在了這裡,到了眼下的情況,張郃也就只有最後一個辦法了,那就是把對面張飛的軍隊設計給激出來,這樣雙方還能打一場,還有機會可能佔據上風,擊退張飛大軍。

想到這個辦法後,張郃就對張三爺的陣前開始了各種形式得叫嚷。這樣一來倒是張郃站到了張飛的位置上開始叫陣了。但是心裡已經有了計劃的張飛卻根本不為所動,等到覺得張郃的糧草用的差不多了的時候,明顯對面的士兵身體狀況也跟不上了的情況下,心裡想到,該出發了,於是乎張飛就上了戰馬,帶領一隊強兵從旁邊的樹林中,插入到了張郃他們的駐地中央。

這一戰毋庸置疑,張飛這邊士兵各個吃的飽飽的兵強馬壯,對面的張郃大軍飢腸轆轆,完全的一邊倒,依然是打不過了。最後張郃連自己的坐騎和帶來的人手都不要了,就領著十幾個人,悄悄地通過樹林,狼狽的逃回了漢中……


耍槍的王倚天


張飛是個粗中細、也是很有心計,在和張郃的交戰中,張飛料定張郃知道自己好酒醉,就弄個假張飛伏在案上裝醉,自己卻滴酒未沾隱藏在暗處,當張郃聽道張飛吃醉、這一假消息後,洋洋得意的闖進張飛大帳劫營行刺!不料是個稻草人張飛;中了張飛的埋伏、大敗而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