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全殲匈奴10萬騎兵?

dr259


長平之戰相信大家已經跟熟悉,秦將白起將已經投降己方的四十萬趙國降兵將領通通活埋,不留一絲活口。導致趙國家家哭泣,白衣縞素。



為何之後趙國仍能殲滅秦國30萬大軍及匈奴10騎兵?

一、時間的過去彌補了秦趙的差距

長平之戰是發生在公元前261年,而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是公元前232年。與長平之戰已經相差了17年,當年留守家中的孩童早已長大,已經拿的起鋒利的武器去對抗侵略者。

更是在亡國邊緣這種情況下,趙國上下一心,形成全民皆兵。在這種不惜為國捐軀,盡忠報國的思想下,趙國軍隊戰鬥力強大且驚人。因此趙國在面對秦國及匈奴的入侵併非毫無反抗之力。



二、名將的誕生帶領趙國的反抗

面對著秦國及匈奴的入侵,有一位名將帶領著趙國戰勝一切,那就是同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

在公元前232年,秦王政派兵功趙,秦軍兵分兩路,一路進攻鄴城,一路進攻狼孟、番吾。趙將李牧以先北後南之策,先集中精兵,在番吾展開戰役,共殲滅秦軍十餘萬人,接著揮師南下,逼退南路秦軍。最終導致秦國的軍隊損失三十萬人。

在對匈奴的騎兵時,趙將李牧誘其深入,形成一種關門打狗的方法,動用一千三百乘戰車,一萬三千騎兵,五萬步兵,十萬引弩手,將不善步戰的匈奴重重包圍,最終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大破東胡,降林胡,單于率百餘騎逃跑。從此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南下牧馬。

正是李牧的存在,為發展中的效果打起了一個長效針。可也是李牧一死,趙國不久就亡了。



三、趙國境內舉國同心

自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將開始,秦國跟趙國的仇恨就以埋下,趙國也從一個強大的國家到接近崩潰。那麼當秦國再次進攻趙國的時候,所面對的不僅使趙國的壯年,更有趙國的老弱婦女。試問在此情況下,異地作戰及補給線漫長的秦軍來說,可謂是處處皆敵人。

同理,昔日落後的蠻夷匈奴,如今都竟敢趁火打劫。這對於中原文明人自居的趙國人民來說,又怎能後忍受。於是在這同仇敵概,軍民一心,且有當世名將李牧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大敗秦軍及匈奴軍隊。

結語:雖有長平之戰讓趙國損失慘重,國力衰退。但進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情況早已改變。並且在亡國仇恨的邊緣下,人民爆發出了強大的力量。更有同為戰國四將之一的李牧帶領下一路披靳斬浪,逆流而上。這也是趙國能大敗秦國及匈奴的原因


南柯夢說


秦軍損失的三十萬人是長平之戰之後統計的傷亡!長平之戰趙國是慘敗,但秦國也是慘勝!長平之戰以後雖然史書上說趙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都戰死了,但絕對沒有那麼徹底,趙國國內肯定還是有青壯年的!只是可能不多!要不然長平之戰之後幾十年的秦滅六國之戰趙國應該早就無敵抵抗了!又怎麼能繼續抵擋秦軍的進攻呢??

大戰之後的趙國臣民對秦軍那是一個恨之入骨,拼死抵抗秦軍對邯鄲的進攻,再加上諸侯聯軍的幫助!秦軍最終被擊退,趙國總算化險為夷!至於這段時間秦軍損失了多少人不是很清楚,但是沒有三十萬那麼多!

之後趙國的青壯年開始慢慢的恢復過來!才又在秦始皇滅趙的時候給予秦軍沉重打擊!殲滅了秦軍十萬!也殲滅了匈奴十萬騎兵!這都是李牧的功勞!

最後李牧被秦國用反間計殺死,之後秦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滅亡了趙國!

縱觀趙國的歷史發現他還是比較能打的!從之前的胡服騎射再到後來的長平之戰!如果有一個成功那趙國也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只可惜這兩個最後都失敗了!即便這樣,它還是在最後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讓秦國費勁才拿下的!這也對得起趙國四大名將中的兩個出在趙國這一桂冠了吧!





南宮雁門說史



這個時候的趙國再也不具備跟秦國進行一場生死大戰的資本,所以接下來的幾十年,面對秦國都是以防守為主。其實秦國在長平之戰也沒有討到多少好處,很多人認為白起之所以坑殺40萬降卒,是因為秦軍損失也在數十萬之多,白起這麼做是為了給那些死去的秦軍將士們報仇。

那麼趙國是如何重新崛起的呢?我認為有這麼幾件事,促使趙國有了短暫的崛起跡象,當然只是短暫的。

第一,趙國對趁火打劫的燕國,進行了毀滅性的報復。

燕國真的是無恥啊,在秦國攻打趙國的時候,燕國就打算前來分一杯羹。長平之戰結束後,燕國大軍便長驅直入,打算佔領趙國的領土,這分明就是想要趁火打劫。趙國當時雖然缺兵少將,但是每個人都是鬥志昂揚,他們認為燕國是打算滅亡趙國來的,所以戰鬥力當然爆表。

而且帶領士卒進攻燕國的是趙國名將廉頗。廉頗的作戰能力自然是非常出色的,被公認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所以廉頗帶著趙軍一路北上,一直打到了燕國國都。不過趙國當時並不具備滅亡燕國的能力,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趙軍選擇退兵。

但是這場滅燕之戰,打出了長平戰敗後趙國的士氣,也讓各路諸侯國都不敢小瞧趙國。而且打下的燕國城池,都將成為趙軍重要的補給站,這是趙國短暫強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趙國派李牧和龐煖連續進攻燕國,燕國成了趙國的續命池。

趙國要想重新強盛起來,必須要等待至少二十年時間,等到少年們長大成人了,他們才能拿起武器保衛家國。可是趙國當時四面都是敵人,壓根就等不了那麼久。這個時候前來找死的燕國被廉頗擊敗以後,趙國嚐到了甜頭。

趙王認為雖然不能滅亡燕國,但是可以利用燕國的資源,不斷壯大自己。所以趙王先後派遣了名將李牧和老將軍龐煖對燕國發起了掠奪之戰。趙國對燕國的戰爭,直接消耗了燕國的整體國力,搶掠來的男子可以充當士兵,財寶可以充做軍糧,燕國的衰敗使得趙國不斷充血。

此外趙王還命令廉頗進攻魏國,奪取了魏國一些城池,這也是幫助趙國強盛的部分原因。當時的趙國想要自己造血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所以他們必須要通過侵略戰爭才能讓自己恢復元氣,在戰略上趙國做得對。

第三,李牧痛擊秦軍,戰敗齊國,打出了趙國的聲威。

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趙國到了即將滅亡之前,居然還出現了一位曠世名將,那便是李牧了。李牧過去一直在北方抗擊匈奴,以少量的步兵,全殲了大量的匈奴騎兵,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步兵戰勝騎兵的奇蹟。

等到廉頗擊敗樂乘逃到魏國以後,李牧便成為了趙國的核心戰將。他帶領軍隊兩次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強大秦國,為趙國長平之戰後雪恥。趙國在長平之戰以後,一直不敢觸碰秦國這個老對手,因為內心都被打怕了,就連廉頗都不敢跟秦軍正面交鋒。

所以李牧這個時候能夠跟秦軍正面交鋒並且擊敗秦軍,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而且也讓趙國人看到了復興的希望。此外李牧與此同時,也擊敗了東邊的齊國,佔領了齊國不少土地,為趙國帶來了重振聲威的大好機會。

總結:奈何趙悼王不信廉頗,趙王遷懷疑李牧,趙國終究滅亡。

趙國到了末期,連續出現了兩個昏君,這才是趙國真正滅亡的原因。其實通過廉頗、李牧這些將領們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足以將危亡的趙國重新拯救回來。

可是趙悼王不相信廉頗,想要用樂乘代替廉頗,結果導致廉頗帶兵逃往魏國。隨後趙王遷更是聽信讒言,認為連年為趙國立下戰功的李牧,會帶兵反叛,結果殺掉了李牧,真的是自毀長城。從此趙國一蹶不振,李牧死後三個月,趙國滅亡。


江湖小曉生


長平之戰雖趙國戰敗,四十萬軍隊覆滅,但趙國得益於胡服騎射實力猶存,再加上在三大將的帶領下,竟險些中興。

長平之戰,趙國大約45萬大軍所剩無幾,失敗的陰霾覆蓋邯鄲。趙國在戰爭中不僅失去了眾多的兵馬,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戰後,無論是國內的經濟建設,還是軍事上的休養生息,趙國都很難再調整恢復到戰前的情況。強趙喪失了與秦國尚且一戰的資本。但長平之戰後,慘勝的秦軍並未在白起的提議下直搗邯鄲,喪失了最佳的滅趙機會。得到喘息後的趙國在邯鄲之戰中擊敗了不聽白起勸阻而征伐的秦軍。趙國暫時免除了覆國的危險。


隨後,趙國有了短暫復興。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在自己生死存亡危機之時,對燕國的落井下石的進攻做了很好地反擊,甚至一度困燕王于都城;第二,危難之際的趙國還驚人的佔領了很多齊燕的土地;第三,面對宿敵秦國的多次進攻,趙國不但堅持住了,還給秦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在這些戰爭中,三大名將廉頗、龐煖、李牧直接推動了趙國的短暫復興。

首先,邯鄲之戰打敗秦軍後,燕國乘勢出兵攻打衰弱的趙國。廉頗率領為數不多的趙軍去抵抗燕國,大敗燕軍,幷包圍了燕國的都城。之後,廉頗率領趙軍攻佔了魏國的繁陽。南征北戰,形勢一片大好。但趙王又犯了猜忌的老毛病,廉頗被迫逃到了魏國,後客死楚國,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廉頗離開趙國後,合縱家老將龐煖帶著趙軍去攻打燕國。他他陳兵於燕國邊境,並在常山大破燕軍,奪燕國數城。趙悼襄王在位時,十萬秦軍攻打趙國。龐煖又率兵十多萬,殺了秦軍三萬人,並率聯軍打到咸陽東大門,但無奈各國心懷鬼胎,沒有形成合力,戰國最後一次合縱草草收場。

戰國四大將之一的李牧的作用更加顯著。長平、邯鄲戰役之後,李牧帶領軍隊左右開弓,東攻佔了齊國的領土,西又在在宜安戰役中給秦軍造成了重大損失,被封為武安君。但在公元前229年。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謠言,處死了李牧。

公元前228年邯鄲城破。6年後,流亡的代王嘉被擄於秦軍,趙國徹底滅亡。


青風徐來


長平之戰,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趙國損失了四十萬大軍。但是根據現代史學家的考證,長平之戰不過是一場秦國與趙國之間的普通大戰,遠遠沒有達到決定國運之戰的激烈程度。其提出的理由是,首先這場戰爭是秦趙之間為了爭奪韓國上黨地區的軍事行動,並不涉及雙方本土利益,趙國不可能為了一塊得到大賺,丟掉不虧的地區傾全國之兵去和秦國廝殺,同樣秦國也不會;再者,所記載坑殺趙國士兵的地區,被證明是一處狹窄的地區,根本不具備容納四十萬人的條件。

因而,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損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同樣,秦國的勝利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因為趙國畢竟是當時的軍事 大國。既然趙國在長平之戰中並沒有到元氣衰竭的地步,則其大國地位自然是沒有被太大動搖的。長平之戰之後兩年,秦國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結果楚國和魏國派兵前來救援,雖說此過程中是三國聯軍共同抗擊秦國軍隊,但就趙國軍隊的表現來看,還是不錯的,俘虜了秦國將領鄭安平帶領的兩萬秦軍,楚國和魏國軍隊到來之前,趙國憑藉自己的力量將秦軍擊退三十餘里。可以說,趙國依舊不弱。

至於趙國痛擊匈奴,則是常規操作。這並不奇怪,雖然後來匈奴在白登山圍住了漢高祖劉邦,並且在大漢朝立國六十多年中一直令漢朝皇帝束手無策,但戰國時期的匈奴還不是草原霸主,當時北方草原上活躍著諸多的部落,絕對實力遠強於匈奴的便有東胡和大月氏,更不必說林胡等其他部落。趙國的騎兵部隊,便是針對北方遊牧民族而專門建立的。以趙國軍隊當時的實力,打贏北方的一個部落還是問題不大的。

至於匈奴,到了秦朝建立時期,依舊只是一個小部落,秦始皇統一之後,派蒙恬為大將出兵北征,奪取匈奴最為肥沃的土地——河套地區,匈奴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繼續向北逃竄。直到秦朝滅亡,楚漢相爭之際,匈奴的冒頓單于積蓄力量,勵精圖治,趁著中原內亂重新奪回河套,並且收拾掉了兩個鄰居——東胡和大月氏,自此,匈奴才真正成為草原強國。

因而,戰國時期的趙國擊敗匈奴,並不令人驚訝。


庭州行者


題主所說的是秦趙邯鄲之戰。

這是一場趙國首都的保衛戰。最終,以秦國損失30萬將士結束。這場戰爭雖然雖然是趙國勝利了,但贏得相當艱難。

一開始,齊、楚、魏都不肯救趙,是毛遂、信陵君、如姬、侯贏和朱亥等人冒著死亡的危險,才絕處逢生,搬來救兵。後有平原君、李同等奮力抗擊,才等到最後的勝利。所以說,邯鄲之戰不是趙國一國勝利了,而是四國一起才勉強抗得住強秦。

秦國失敗的原因有幾點:

1、秦國拋棄過去聯合一路,攻擊另一路的成功經驗,沒有堅決阻止魏、楚救趙,在外交謀略上已經輸了。

2、邯鄲之戰與長平之戰,秦、趙兩方整個換了一個位置。長平之戰,趙王用趙括換掉廉頗是個大錯。邯鄲之戰,秦王竟然殺了白起,更是一個大錯。趙王臨陣易將,秦王臨陣殺將唯一不同的是,長平之戰中趙國損失了精銳,再也難以恢復,而邯鄲之戰中秦國的損失有限三年就能恢復。換句話說,此前秦國殲滅了趙國的有生力量,而此次趙國只打贏了一場防禦戰,並不能對秦國造成更大的殺傷。

秦昭襄王、範睢的用兵謀略比白起可差得遠了。戰略上看不清勝敗形勢,戰術上又一味向邯鄲城下增兵,不求變化,成為一種添油戰術。既不能破城,又失了輕靈,結果越陷越深,越增越被動——

撤吧,已經花了這麼多力氣,彷彿再堅持幾天,就可以攻下來;不撤吧,一時間又看不到破城的希望,且諸侯援兵也到了。

趙王在危急關頭,肯振作精神,發憤圖強,也屬難得,可惜大勢已傾,無法挽救滅亡的命運。

齊王、魏王、楚王等人,目光短淺,無心抗秦,正是他們在幫助秦國統一天下。難怪有人說,亡六國者,非秦也,六國也。

邯鄲之戰後,秦國一強獨霸的主動局面和吞滅六國的有利形勢不僅沒有改變,反而越發顯著。

山東六國要想救亡圖存,只有一個機會,那就是聯合起來,團結一心,堅決抗戰。但是,他們不僅不能團結,反而繼續相互攻鬥。

秦國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了。

邯鄲之戰,記錄在《資治通鑑》裡。朋友們可以在下面的鏈接裡購買。白話文對照,讀起來不費勁。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1145097738888177"} --}

知行史話


在長平之戰之中,秦國的著名名將白起坑殺了趙國幾十萬大軍,從此以後白起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殺神,這個時候,其他6個國家都對白起是非常的害怕,秦國已經是沒有人能夠阻擋的了。

按理來說,趙國應該是快要死亡了,所有的青壯年都被殺死,已經是毫無抵抗力了,但是最後還是被抵抗住了,這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趙國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大將能夠和白起相比。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絕對是一個非常厲害大將,而秦國已經是對白起不信任了,所以導致了他們的失敗。

白起是厲害,但是在七國之中並不是天下無敵的,趙國也有一些厲害的名將,比如是廉頗。廉頗當時已經是年紀非常大了,但是武功還是非常厲害的,尤其是帶軍打仗方面,可以說是很多人都比不了,從戰場上這麼多年幾年混過來,早已經是戰神了。


當趙王聽到國外傳來的消息的時候就非常的害怕,已經準備好要投降了,但是在很多大臣的反對下,最終趙王還是堅持了下來,尤其是廉頗說自己可以了,並且上馬錶演了一番,最終趙王是沒有選擇,只能選擇了廉頗,如果按照這樣下去,廉頗這樣的戰神,當然是可以防止秦國攻打過來。

可是昏庸的趙王聽到了其他的消息,並且是在秦國的反間計作用下,很多人認為廉頗是不可以的,最終趙王換人了,然後用上了趙括,而趙括是隻會紙上談兵,最終是導致了趙國的滅亡。



至於匈奴更加簡單,當時秦國都那麼強大,匈奴根本是沒有什麼力氣的,而且四分五裂,趙國可以抵擋住他們,尤其是趙國的勢力,雖然弱小,但是匈奴更加不值得一提。


汪公說


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曾經一度強大,也成為戰國後期唯一一個可和秦國抗衡的山東大國。本來趙國可以在戰國末期擁有更多話語權,但是在長平之戰中前後損失了45萬大軍。這45萬大軍可以說是趙軍的主力精銳部隊,損失45大軍之後,趙國年輕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此時如果武安君白起一鼓作氣,極有可能一舉滅趙。由於秦國丞相範睢害怕白起的地位超過自己,建議秦昭襄王接受趙國議和要求。趙國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也避免成為第一個被滅的戰國七雄。

長平之戰前的趙國雖然非常強大,但是國土面積和人口在趙國七雄中並不佔優勢。當時全國人口大約2000多萬,趙國人口大約300萬—350萬,刨除比較弱小的韓國、魏國和燕國,趙國的人口並不算多。如果根據正常的10個人養1個兵,趙國合理的兵力應該在35萬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比例的話,趙國確實應該已經垮掉,整個國家的合理存在兵力被全國消滅。長平之戰後,趙國不僅沒有滅亡,反而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多次打敗了秦軍進攻,而且擊敗了匈奴、燕國等。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再一次進攻趙國,並且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此時秦軍的總兵力達到了50萬,絕對不亞於長平之戰。秦國以30萬大軍進攻邯鄲,剩下二十萬牽制趙軍。如果趙國頂不住秦國的這一次攻勢,那麼趙國也會提前亡國。最終趙國擊敗了保衛邯鄲的30萬秦軍,造成秦軍超過10萬傷亡。

趙孝成王時期,趙軍還擊敗了燕軍,幷包圍燕國首都;擊敗魏軍,攻佔魏國城池。趙悼襄王時期,趙軍還聯合別國進攻秦國。後來秦國大將軍蒙驁率領10萬大軍進攻趙國,被趙國擊敗,死傷3萬多人。李牧戍守北部邊境時期曾經率領軍隊打敗匈奴,一戰擊潰10萬匈奴軍隊,匈奴從此不敢侵擾趙國。

按道理說趙國應該一蹶不振才對,為什麼長平之戰後的趙國還能迸發巨大能量,擊敗30萬秦軍,擊潰10萬匈奴軍隊呢?

我們一般認為10個人養1個兵的負擔已經非常重,但是戰國時期由於常年打仗,所以每個國家都是超額徵兵。當時最弱小的韓國,總兵力也超過了30萬。趙國的人口遠遠超過韓國,總兵力也不止45萬。長平之戰中損失的45萬是趙國的精銳部隊,也是趙國最適合當兵的人數。這些士兵損失之後,趙國也會征伐更多士兵。所以趙國即使遭受了巨大損失,仍有幾十萬大軍。趙國戍守北部邊疆的士兵即使在長平之戰激戰正酣的時候,也沒有前往前線。從長平之戰到趙國滅亡,中間又有三十多年時間,趙國有可能哺育近兩代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軍隊的壓力。

趙國的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北,常年和北方的遊牧民族打交道。趙國也學習遊牧民族的長處,大力發展軍事。趙國騎士在戰國中算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部隊,將戰國騎兵部隊的作用發展了頂峰。即使趙國在長平戰敗,趙國的軍事建制和建軍根基還在,趙國依然可以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士部隊。此外“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趙國的悲壯之士要遠遠多於燕國。戰國時期趙國和秦國的民風都非常彪悍。秦國民風彪悍,很大程度上和軍功爵制度有關;而趙國的彪悍則是來自骨子裡的彪悍。趙國、魏國、韓國、楚國都和秦國交界,其他三國都以割讓土地的方式“侍奉”秦國,唯獨趙國寧死不折。只有趙國強悍的民風,才能造就強大的趙國騎士。秦軍圍困邯鄲之時,趙國幾乎全民皆兵,用盡一切力量和秦國周旋。面對民風如此彪悍的趙國,秦國也只能“望洋興嘆”,其他各國則更不敢趙國的對手。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趙國也一樣名將輩出。趙國不缺乏名將,只是缺乏提拔名將的君主。長平之戰前趙奢曾經多次擊敗秦軍,廉頗也曾經擊敗秦軍。長平之戰如果是廉頗為帥的話,趙國可能還會敗,但不會敗得如此慘。廉頗被從長平撤換,卻參加了邯鄲之戰。廉頗之後,趙國一樣名將輩出,龐煖、李牧、司馬尚都是非常出色的將領。龐煖曾經擊敗了秦國名將蒙騖,李牧曾經一戰擊潰10萬匈奴大軍,並且多次打敗了秦國。司馬尚也曾經多次擊敗了對手。趙國有這些優秀將領的扶持,並沒有在長平之戰後一蹶不振,而是繼續打敗了強大的敵人。如果不是趙王遷逼死李牧,棄用司馬尚,趙國的國祚還可以繼續延長。這些將領不僅在對抗秦國和匈奴的時候立下戰功,還幫助趙國進攻其他國家。在這些將領的幫助下,趙國甚至一度出現了“中興”。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可以說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國內13歲以上的男子都拿起兵器走上了戰場。如果趙國此時不拼命,估計以後也就沒有拼命的必要了。被逼到牆角的趙國只有殊死一搏才有可能在絕境中求得生存。長平之戰後,趙國哪一家沒有喪子、喪夫、喪父,整個趙國同仇敵愾。邯鄲之戰中,趙國幾乎前面皆兵,連婦女和孩子也都走上了戰場,承擔屬於自己的任務。困獸之鬥之時,即使是死亡,也有可能在臨死前,咬獵人一口。殊死一搏的趙國,就成功地擊敗了秦軍,贏得了難得喘息機會。

秦軍進攻邯鄲的時候,趙國剛剛經歷長平慘敗,此時僅憑趙國一國肯定很難抵擋得住秦國50萬大軍。長平之戰趙國慘敗之後,戰國之間的平衡被徹底打破,山東六國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力單獨和秦國抗衡。如果秦國滅亡了趙國,極有可能提前掀起統一六國之戰。趙國不保,其他國家也有可能跟著一起遭殃。所以其他各國不會坐視秦國滅掉趙國。秦軍進攻邯鄲之後,趙國也派出多路使臣,向其他各國求救。最終魏國和楚國發兵救趙,趙魏楚聯軍的人數已經和可以和秦軍抗衡。秦國的軍事主將也不是令人生畏的白起,聯軍一方的主帥則是廉頗、信陵君等優秀將領。最終三國聯軍擊敗了秦國軍隊。

趙國的滅亡確實非常可惜。趙國有亡國之君,而無亡國之將,也無亡國之民。如果趙孝成王不臨時撤掉、並猜忌廉頗,趙國在長平之戰中不至於敗得如此慘烈。如果趙王遷不猜忌殺掉李牧,趙國也不會快速滅亡。李牧被殺之後僅幾個月時間,趙國就滅亡。


依稀說史


這個算起來是兩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長平之戰趙國損失並沒有那麼慘,一個是匈奴並沒有那麼強。

長平之戰時,趙國實際上出動的部隊是60萬人(所有14歲以上的人都被算進去了),這分別是戰鬥部隊15萬人,後勤部隊45萬人(主要負責糧草運送)。在趙括出擊的時候,由於糧草運輸的特點(有些人肯定是還在後方挑糧草的),這些人根本就不在戰場上。所以呢,被秦軍包圍的趙軍並不是全部的人員,大約有15萬的漏網之人。

秦軍包圍趙軍之後趙國總共還組織了大約十幾次的突擊,試圖從外面打破包圍圈。但是呢,由於這些後勤部隊並不是戰鬥部隊,打不了硬仗,趙軍在這個時候大約又損失了2萬多人(也就是說,長平之戰趙軍的實際損失應該是47萬人)。之後,趙軍上黨守將拒絕再次出擊營救(沒有武器,人員也不精銳),他把部隊帶回到壺關,做好邯鄲保衛戰的準備。所以呢,趙軍在長平之戰後大約還剩下13萬男丁(14~45歲之間的男子)。其中,由於上黨守將的正確指揮,其中有8萬是14~16歲的孩子,這些人在幾年後便是趙軍的主力。

其次,長平之戰是在國門外禦敵,這使得國內的平民傷亡少,尤其是14歲以下的孩子成長不受影響,他們長大以後便加入趙軍,使得趙軍在前251年的時候便恢復起來。


優己


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已經是元氣大傷,在面對秦國的時候已經是毫無還手之力,可是趙國也並非是淪落到毫無還手之力的地步,當時趙國賄賂范雎,范雎便阻止了白起,這才讓白起沒有繼續的再繼續的攻打趙國,這才得以給了趙國休養生息,苟延殘喘的機會。當時的秦國士氣正盛,想要打敗趙國可謂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當時秦國並沒有乘勝追擊,趙國也就緩了過來。但是當時的趙國還並不具備和秦國對抗的能力,所以他就聯合那些別的國家,比如楚國和魏國,一起來抵抗秦國。因為楚國和魏國自己心裡也是非常的明白,一旦趙國倒下了,那麼接下來秦國就會將槍口對準楚國和魏國。

其實在趙國還有一支軍隊是用來抵禦北方的匈奴的,有人說,如果當時趙國將這支軍隊調回來,還有這麼不堪嘛?是不是不堪我就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支軍隊趙國是一定調不回來的,因為當時趙國將這支軍隊調回來之後,北方的匈奴便會更加發起猛烈的進攻,趙國腹背受敵,可就是無力迴天。


而趙國之所以能在邯鄲之圍中脫出重圍,並不是因為趙國自身的勢力,而是多虧了其他國家的幫助,還有就是趙國的上下齊心,當時趙國從上到下都變賣家產,籌募錢財,招兵買馬共同抵禦秦朝這才解決了趙國的燃眉之急,可是趙國已經是彈盡糧絕。而北方的匈奴趙國有一支軍隊在那裡阻擋,所以這才形成了趙國殲滅了30萬秦國軍隊,還能打敗10萬匈奴的原因。


趙國之所以還能頑強抵抗是因為在後期有一位李牧的大將,他支撐了趙國,所以後來李牧死後,趙國也就跟隨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