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京城四合院,北京城市的響亮名片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更有著漫長悠遠的歷史和獨特燦爛的文化。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與北京這座城市一樣歷史悠久,且自元代起就隨著北京城的建設和建成,逐步成為這個城市的重要元素。在這座五朝古都、歷史名城內,一條筆直的中軸線貫穿南北,與此平行或垂直的許多衚衕,將城區分割成眾多方形,使整座北京城像一座巨大的棋盤。在衚衕中,又分佈著許多四四方方的院落,房對房、門對門甚至窗對窗,集建築學和美學於一體,獨具韻味。許多北京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衚衕、四合院裡,衚衕、四合院也造就了地道的北京人,產生了北京的傳統、北京的風俗、北京的民情。

京城四合院,北京城市的響亮名片

現知我國最早的四合院是在西周時期出現,距今3000餘年,是在庭院出現後500~800年時間。位於今陝西岐山鳳雛村的早周遺址。這套四合院已有了前後兩個院子,四周房屋圍合,前院正房為前堂,用於宴會和禮儀,後院的是後室,用作主人的日常起居,東西兩側的房子給其他家庭成員居住 。

京城四合院,北京城市的響亮名片

北京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院落寬敞,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盡享自然之美。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遊廊連接彼此,十分方便。關起門來自成天地,但四面房門又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更重要的是建築佈局極其講究,大門、門墩、影壁、彩畫、蠍子尾、門簪、磚雕等處處有深意。

大門

大門即是四合院正式的大門,也是四合院的第一進門,四合院的大門因等級不同有很多不同的樣式。

門墩石

京城四合院,北京城市的響亮名片

門墩石也叫門鼓石,常在大門的前後兩側,或者二門(垂花門)前後。院內獨立影壁下由石料製作而成。

影壁

有的四合院中設有影壁,一類置於進入大門迎面的牆上,此為照壁。另一類設在門外與大門相對,中間隔著衚衕。還有一類規格較高的,在大門兩側,在平上“八”字形打開。這類影壁被稱為“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

彩畫

彩畫是外部裝飾,主要在枋子、墊板和梁頭等部位,一般的四合院中使用的是最簡單的蘇式彩畫。彩畫中間有半圓形“包袱”,畫有山水、人物、花鳥圖案等。

蠍子尾

一般在四合院建築的正脊兩端,院落大門的正脊兩端也常見,是民居中鴟吻的代替物,因兩端向上翹起,與平面有35°夾角,像蠍子翹起來的尾巴而得名。

門簪

京城四合院,北京城市的響亮名片

常見的門框上,可以看見兩個或多個凸出來的小木塊,這東西就是門簪。在早期是有固定和連接作用的,漢代時期多為方形。發展到後期演變成了一種裝飾物,開始出現八角六角甚至花形,上面也會有吉祥等字樣出現。

磚雕

磚雕在四合院中很常見,在牆心、牆頭、屋脊出現,常見圖案為松竹花鳥等題材。

隨時時代的發展,四合院離人們的生活似乎越來越遠,但是古老的京城四合院建築,仍舊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建築最普遍、最多樣的特點,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澱。

京城四合院,北京城市的響亮名片

城市是人聚居的地方,城市的魂在於人,老城區只有留住原住民,才能留住真正的京味兒,留住老北京的魂兒。做好衚衕四合院的修繕和保護工作,才能讓衚衕和四合院永遠洋溢著濃郁的京腔京韻京味,真正留住老北京的鄉音鄉情鄉愁,使之成為北京永久的城市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