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國債回報率4%,銀行固定收益理財也這水平,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琅琊榜首張大仙



今年我國發行的儲蓄國債3年期票面利率確實是4%,5年期利率4.27%,但銀行發行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只有保本型理財才是固定收益)卻只有3.5-3.7%,要達到或超過4%的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所以,二者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儲蓄國債的風險遠遠低於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大家知道,儲蓄國債是財政部代表國家發行的一種債權債務憑證,其償還來源是國家財政收入。目前我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發展穩中向好,財政赤字率低於國際警戒線5%,財政收入穩定,具有強大到期償還能力,有國家信用作為保障,風險幾乎為零。而收益率超過4%的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其投向主要是債券、銀行存款以及高等級金融債券,從風險等級來看,至少屬於R2及以下等級中低風險。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不再承諾保本保息,一旦出現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所以安全性遠低於儲蓄國債。


二者流動性也有區別。儲蓄國債無論電子式還是憑證式,都支持提前兌付,且利息靠檔計算,高於活期存款利率。其中電子式是按年付息,到期一次還本,憑證式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但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一般都是封閉式產品,即在到期之前無法提前贖回,且收益率並不固定,以實際投資運作效果為準,收益率是浮動的,極端情況下,也存在虧本的可能。因此,儲蓄國債的流動性要強於非保本型理財產品。

適合投資目標人群不同。儲蓄國債以低門檻零風險著稱,堪稱最安全的投資工具,起購僅需要100,其特性適合保守型、中低收入投資者。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在過去是5萬起購,理財新規出臺後監管機構才調整為可以1萬起投,但各家商業銀行仍然有部分理財產品是5萬起投。這些特性比較適合穩健型或平衡型,且收入在中高水平的投資者,即具備一定風險識別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投資者,不厭惡風險。

當然,儲蓄國債因為每期發行量相當有限(全國400億左右),且發行時間只有每月的10天,不能隨到隨買,加上高收益零風險特徵,導致了儲蓄國債逢賣必火,一般投資者都無法在資金計劃安排和時間上與大爺大媽一拼,想買買不到,也就只能勉強選擇理財產品了。雖然理財產品有封閉期,但產品線豐富,4-5%收益率大多屬於中低風險產品,到期實現兌付率也是很高的,成為短期理財的重要工具。


龍門山財經


目前國債3年期利率是4%,5年期利率是4.27%;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在4.2%左右,其中保本理財平均收益率不到4%,非保本理財平均收益率在4.3%左右;大銀行的收益率低一些,小銀行的收益率高一些,不過超過4.5%的理財產品已經很少了。


這樣來看,國債利率和銀行理財收益率確實差不太多。但是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國債安全性遠高於銀行理財


國債是國家發行的,有國家信用擔保,只要國家不破產,國債就一定能保本保息,安全程度比銀行存款還高。所以國債才會受保守型投資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厚愛。


銀行理財的發行方是銀行,根據資管新規,以後銀行保本理財要退出,非保本理財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盈虧自負。銀行理財的風險肯定是要高於國債的,收益率不一定能拿到,甚至有虧損的可能。


國債期限長,銀行理財期限短


國債的期限太長,最低也得3年期,最長5年期,老年人手裡的錢一時半會用不到,存的久一點也沒關係。但是年輕人就不行了,面臨的各類開支太多,而且有很多大額支出,包括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孩子教育等等。像我,除了基金定投,就不考慮1年期以上產品,所以國債我是肯定不會買的。


銀行理財的期限絕大部分都是1年期以內,還有很多活期產品,適合短期理財。不過以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期限可能會大幅拉長,工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多數都是1年期以上的,最長達5年,不過收益率也高了很多。


國債需要搶購,銀行隨時購買


國債於每年3-11月的10-19日發售,很難買,每個月10號一大早,銀行還沒開門,門口就排了長長的隊伍,都是大爺大媽們買國債的。4月份曾經試點“隨到隨買”,全月都可以買國債,但現在又恢復原來的發行制度,10-19日發售。據各大銀行反映,銷售依舊火爆,開門一個小時就賣光了。


銀行理財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基本上任何時候都能買到,即使某些熱門的理財產品賣光了,最多等一星期,就能買到新的理財產品了。


總的來看,國債和銀行理財各有各的優劣勢,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


小斯筆記


國債是風險等級最低的金融產品,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也被稱為國家公債。目前三年期儲蓄國債收益率為4%。

而銀行理財產品則屬於中低風險類理財產品,目前很多銀行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在4%左右,部份中小銀行、民營銀行的理財部品收益率還能更高一些。

國債與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區別有三點:

一、風險等級不一樣:國債風險最低,幾乎無風險。銀行理財產品在打破剛兌的政策下,現在普遍不再承諾保本, 風險等級高於銀行。

二、流動性不一樣:國債要達到4%的收益益,需要購買三年期,一年期的國債收益較低。而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即可以達到4%左右,對資金流動性要求高的較合適。

三、購買門檻不一樣:國債100元起購,而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情況是5萬元起購,現在也有些銀行降低了門檻,1萬元即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因而,國債與銀行理財產品各有優劣,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害怕承擔損失,並且資金較長時間不需要用,購買國債是最好的選擇。而如果資金可能中途會使用,也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財經宋建文


朋友們好,回答非常明瞭:區別巨大。國債,門檻低,安全性更高一籌,銀行固定收益理財,期限更短。

首先,直奔主題,分析二者之間的,巨大區別:

1,屬性不同。國債是屬於國家發行的債券。銀行固定收益理財,屬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



2,收益來源不同。國債回報率4%,由國家安排資金來源,保障支付。銀行固定收益理財,來源於投資收益。

3,提供的保障不同。國債,由國家提供信用保障。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由相應的產品發行人提供保障。

3,流動性,靈活性不同。固定收益理財,通常不能轉讓質押,到期付收益。國債,可以轉讓質押(例如逆回購),可有條件提前贖回,部分品種例如,儲儲蓄式電子國債,按年付息,靈活性更好。

4,其他。例如,週期不同,銀行固定收益理財週期通常在一年以內,而國債相應對較長多在3~5年。門檻不同,國債100即可投資,銀行固收理財,通常在1~5萬元起步等等。

小結:二則有諸多的區別。相對來講國債,安全性靈活性,更勝一籌,而且門檻低100元即可。

其次,來看如何選:

1,銀行固定收益理財:適合資金量1~19萬元,可用週期在一年以內,希望獲取固定收益的投資人。

2,國債:100元起購,不僅好適合小額投資人,也非常適合鉅額資金集中投資。但,最好資金可用週期,保持在三年,或更長。適合的投資人群,資金量範圍,比較廣泛。

小結:按需選擇。同等情形下,閒置週期較長的資金,例如三年以上,優選國債。

最後,來總結分析:

國債利率4%,與相應的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相比,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因此,按需選擇,是非常理智的方案。如果資金可用時間週期,達到三年後以上,同等收益率情形下,國債具有一定的優勢。


理財迦


有幾個區別:

1 流動性

銀行固定理財是不能夠隨便變現的,如果非要提前支取,那麼會損失一定的利息或者是本金。但是國債則不同,有非常完善的國債交易市場,如果暫時缺錢,很容易變現,而且不會影響到最終的利息收入水平。

2 收益

很多人以為國債比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的收益穩定性高,其實Burnaby,雖然表面利息上,國債的利息是固定的,但是國債的價格是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固定的理財收益不會隨著利率的變化有太大的改變。

3 風險

國債的安全性遠比理財要低,因為國債是國家保證償付的,而銀行只是國家體系下的一個機構而已,權威性不在一個級別。

因此,國債很難買得到,理財卻很好買。


以股易金


目前十年期國債3.1%而已,銀行固定理財大部分也就3%-4%吧。十年國債利率視為無風險利率,大部分保本型產品也就在3.5%~4.5%左右。例如我們公司的產品就是4.5%,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下我頭條號。


證券理財大人8888


國債風險最低,但是週期比較長。

理財產品可以選擇風險偏低的,週期相對更短。靈活一點。

看你自己的偏好了。


老萌有個存錢罐


國債要達到4%的收益水平,期限應該在五年以上了。銀行理財固定收益4%左右的話,選擇還是比較多的,一些貨幣基金或是養老基金都可以達到,而且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風險上國債最低,但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是極低的,基本上不會出現失控的情況。


叄V財經


錦州銀行的活期存款,保持餘額高於五萬,利率就是4%,每天結算利息,23:00前存入的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