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大基金二期回來了,還有10倍上漲空間,國產芯片漲停潮又起

一、盤面簡述

週三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滬指弱勢震盪,而創業板指震盪上行,整體呈現深強滬弱的局面,午後雖然一度跳水,但是尾盤還是收了回來。整體看,滬弱深強,局部賺錢效應仍存。 

從盤面上來看,科技股捲土重來,半導體及元件板塊再掀漲停潮。其中,太極實業、南大光電、國科微、兆易創新、晶盛機電、航錦科技等多隻個股漲停,華微電子、通富微電、紫光國微等多隻個股大漲。週二大漲的鋰電池概念股,週三繼續大漲。

轉發本文,並私信我們頭條號,備註:價值,立即領取可以獲得價值投資超級經典書籍一本。

二、熱點聚焦:國產芯片、鋰電池

2.1、國產芯片

消息面上,12月24日,在大基金完成入股、精測電子漲停的刺激下,整個半導體板塊一改昨天的頹勢,恢復了之前領漲大盤的態勢。可以說,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儼然成為A股半導體板塊的“定海神針”。

對此,國泰君安分析,大基金二期已於10月註冊成立,資本金2041億,有望撬動萬億資金流入。預計年底開始二期將進入密集投資期,通過分析一期投資方向,我們認為設備類投資佔比將提升,已投入的龍頭將持續獲得重點支持,一期未重點投入但潛力較大的領域(如檢測設備)也將獲得重點支持。 

國泰君安進一步解讀,推薦兩條主線,一是已投入的細分龍頭,二期投向設備的資金佔比有望提升,絕對值將大幅增加,預計一期已重點投入的各領域龍頭將持續重點投入,在一些新的領域也會考慮與行業內知名企業共同培育。二是一期未重點投入,但前景較大的領域,例如檢測設備等。

國信研究指出,從目前國內和海外半導體上市公司的規模來看,A股半導體企業整體市值不到1萬億元,海外半導體上市公司整體市值超過10萬億元,是國內的10-15倍左右。海外半導體企業的最大市值是A股半導體最大市值企業的20倍。未來10年半導體產業鏈持續向大陸轉移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具有整體10倍的上升空間以及產業向龍頭集中的20倍成長空間。

2.2、鋰電池

週二有14只漲停,週三還有7只漲停。板塊中的靈魂股寧德時代盤後破百後,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脈,週三再度收漲5.83%。看這架勢,似乎是要穩居創業板市值老大了。

此外,近期暴漲的ST板塊迎來大調整,但鋰電池概念的ST猛獅卻絲毫不慌,漲幅接近漲停。兩連板的當升科技,尾盤重回封漲停。從週二的龍虎榜看出,三家機構合買1.79億,為當日買入最多的個股。而記得上一次,機構這麼大手筆,是在南京證券。12月17日,機構大買南京證券2億,南京也順利晉升為整個金融板塊的龍頭。

從以往機構票可以看出,呈現兩個明顯特點:1、機構當日買入後,次日大漲的概率都很大,這說明了,機構的溢價在慢慢地抬高,如近期的慈文傳媒。所以,要關注近期機構大買的個股和相關板塊。

2、前期機構介入的值得買、壹網壹創漲停,近期介入的廣電計量大漲6%,依然還在平臺之上。而同期的其他標的,已經都跌穿、跌漏。那麼按照時間線由遠到近,近期機構介入後在震盪的個股就值得留意,資金有可能按照時間線來炒作,比如,萬達電影、億緯鋰能、卓易信息等。

對於當升科技,從技術上看,如果週四出現高溢價,股價就會突破左峰高點28元,上漲空間就此打開。

免責聲明:以上所發內容僅供交流,不構成買賣股票的依據。

大基金二期回來了,還有10倍上漲空間,國產芯片漲停潮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