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2019年11月8日,小島秀夫脫離了konami後,發售了的第一款自己的遊戲——《死亡擱淺》。

整個遊戲有著極其精彩的演出與自我融洽的世界觀的設定。

我們這一次就通過遊戲裡的故事來看看,小島究竟是如何把自己的設定與遊戲裡的內容相結合,並展現給我看的。

這此依然由我狗哥,來給大家帶來這一期的主題——《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宇宙與生命產生於爆炸

遊戲開篇便告訴我們:“從前曾經發生過一次爆炸……空間和時間在大爆炸那一刻誕生。從前曾發生過一次爆炸……有個星球在爆炸後誕生並開始自轉。從前曾發生過一次爆炸……生命在爆炸後繁衍生息。後來又發生了一次爆炸,人類經歷的最後一次大爆炸。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我們知道這幾次的爆炸分別指代了宇宙到人類歷史的幾個重要的轉折點。

第一個宇宙的產生,第二個地球的產生,第三個是距今五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的大爆炸。第四個通關遊戲後的我們都知曉,這是所說的由於BT引發的虛空噬滅的爆炸,以及此刻就暗示了我們結局的最後,人類結束的仍舊會是一次大爆炸。

這也就是為何遊戲最後的結局,展示出來的內容是,亞美莉需要把所有人的冥灘都聯繫在一起,然後再引發爆炸的原因。

故事的結束在故事起點處就早已埋下了伏筆,只有等我們全部領會了這個故事後,才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如同小島秀夫在遊戲發售前的採訪所說:“這是一個關於互相連接彼此為主旨的遊戲。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劇情的關聯,直接從宇宙的大爆炸延續到我們現實的如今,甚至是從現實的如今延續到小島秀夫假想的遊戲裡所處於的,我們之後的未來的世界。

連接一切的概念在遊戲裡,直接表現出來的事物,是冥灘,是開羅爾物質,是滅絕體,也是我們遊戲裡一直所說的第六次的生命大滅絕。

冥灘、開羅爾與滅絕體都產生於宇宙爆炸的開始,它們一直都存在著,只是我們未曾察覺到而已。

這個主題也是貫穿整個遊戲內核的觀點之一,所有的事物本質上是一直存在的,而人並非是發明、發現了它們只是察覺了它們而已。

不能因為我們沒有察覺它們而否定掉它們的存在。

這就是為什麼遊戲裡的背景設立在美洲的原因,因為美洲被稱為新大陸,因為美洲是被哥倫布或者亞美利哥所發現的。

是的,你會發現,遊戲會直接通過亡人的話來告知我們:“美國都不是由這兩個人“發現”的,不是由任何人發現的。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美洲就是現實裡的冥灘,它早已存在,只是人類沒有意識到它而已。

我們一邊理順劇情,一邊來看小島秀夫是如何把自己的觀點精妙地鑽入遊戲裡的世界觀之中,並且讓我們有所反思與感慨的。

死亡的擱淺

死亡擱淺的主題的在最後亞美莉與我們的對話裡直接告之了我們。

死亡擱淺就是生命大滅絕的另一個名字。

遊戲開篇所說的第三個大爆炸,也就是寒武紀生命的大爆炸後,地球上的生命已經經歷了五次生命的大滅絕,而第六次的大滅絕,在遊戲裡,反覆告之我們是最後一次的生命的大滅絕,也就是所謂的最後的死亡擱淺。

甚至前五次的生命的滅絕就是為了第六次的大滅絕的鋪墊。

它們分別是第一次的奧陶紀末期、第二次的泥盆紀末期、第三次的二疊紀末期、第四次的三疊紀末期以及我們最熟悉的恐龍的滅絕,則是第五次的白堊紀末期。

第五次之後,大型的哺乳動物幾乎都滅絕了,而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存活了下來,後來他們便進化成為了人類。

而我們遊戲裡的世界,正在經歷的便是六次的生命大滅絕。

在《古生物學家訪談》裡會告知我們:“這五次大滅絕事件均由自然環境劇烈變化而導致。無法適應變化的物種走向了滅絕,而成功適應變化的物種則順利進化,走向了繁榮。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遊戲裡出現了一批所謂有超能力的人,這些人被稱為擁有杜姆斯的人。

比如芙拉吉爾有,所以她可以通過冥灘進行瞬移。比如反派BOSS,希格斯 有,所以他可以通過肉眼查看到BT。比如我們的主角山姆也有,所以他可以感應到BT的存在。

因此在一開始的動畫,避雨的洞穴裡,山姆感應到了BT的時候,全身會泛紅。

這些擁有杜姆斯的人,或許會在第六次的大滅絕裡存活下來,當然在《進化生物學家訪談》裡也記載了:“讓我真正擔心的是,連杜姆斯擁有者都有可能無法撐過這次大滅絕。如果真是這樣,人類就徹底沒有希望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種可能性。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遊戲裡也很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不能因為已經擁有了看似可能的希望,就可以釋然地放棄現今的反抗。或許以後的必然是因為從始至終的堅持而導致的。

正如同遊戲的最後,我們延緩了第六次的大滅絕,是因為山姆、芙拉吉爾以及遊戲裡所有人對如今的反抗,才會有如此的結果。

所以我們在決定是不是要殺死亞美莉的時候,山姆向她詢問:“我不知道該做什麼。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亞美莉會回覆道:“你當然知道。經歷了那麼多,你怎麼會不知道?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是的我們與遊戲的主角山姆一樣,我們經歷了這麼多,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第六次死亡擱淺發生前的時代

第六次的死亡擱淺發生前的時代也就是我們如今的現實的時代。

在遊戲裡的說明為:“在死亡擱淺發生前,通訊和配送網絡使我們的社會成為一個整體。整個配送網絡的運作完全自動化,由人工智能進行管理,由無人機進行配送。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但是同樣的也產生了對應的問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病。

這個時代的病症就是,產生了一種被稱為“離群綜合徵”的現象。當機器取代人類後,人類無法認同機器,於時身體裡的催產素開始缺乏,荷爾蒙出現失調。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所以我們可以在遊戲裡見到大量的催產素進行運輸的任務。

當國家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通過立法讓人類重新迴歸配送行業,這同樣也誕生了新的問題:“所有因為機器而失業的人們,在接到了重新迴歸崗位的請求後,開始十分堅信社會沒有了他們會完蛋。這種想法又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叫做送貨依賴綜合徵。”

這類人最後演化成為了遊戲裡的米爾人。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不勞動就會死的情況,在遊戲裡也同樣給出了說明。

在文檔《收到點贊會分泌催產素》裡詳細解釋了這個現象:“在死亡擱淺發生前,世界是互聯的。人們收到點贊後,大腦會分泌催產素。催產素源於被他人的認可。對催產素的過度依賴,是導致派送員失去理智的一大因素。而米爾人現象可以理解為催產素上癮。米爾人只是一群極度渴望他人肯定的社會動物。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同時遊戲裡的文檔也明確地告訴我們了,死亡擱淺爆發前,人類的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幾乎沒有人會被餓死,人類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物流,也就是如何把貨物更加有效率與準確地送達到需要的地方。

而這,正是我們這個遊戲的主角-山姆所承擔的工作,這也是為何送貨是這個遊戲所表現出來的最外在原因所在。

死亡擱淺的發生

第一次死亡擱淺的發生是在全球範圍內的同時發生了一連串的大爆炸。

而我們遊戲里美國的第一次的死亡擱淺,則是在一位醫生準備給一個懷孕七個月,但是已經腦死亡的母親做剖腹產,挽救嬰孩的手術時發生的。

當醫生準備切斷臍帶的時候,他念出了著名的遺言:“這是誰!?”之後,就發生了虛空噬滅。

後來我們知曉,這個誰指代的就是BT。

政府也是通過這個現象,知曉了給腦死但是懷孕的母親,做剖腹產產生出來的嬰孩,可以探測BT的存在。

這類胎兒被稱作“bridge baby”,也就是BB的簡稱,這種實驗被稱為BB實驗。

所以我們明白了在遊戲裡經常閃回看到的由拔叔出演的克利福德的出現,正是由於他的妻子得了腦死亡,他想通過政府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當然最後他明白自己受騙了,他的孩子會成為連接人世與冥灘的橋樑的犧牲品。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每次進入到冥灘都會聽到亞美莉唱道: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my fair lady.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因為在這首歌的眾多的寓意的解釋之一就是,倫敦橋沒有倒塌的原因在於把當時的人們把活著的嬰孩埋在了裡面,把它作為了基石的存在。

所以,遊戲裡重建美國組織叫做bridge,也就是橋的意思,而搭建這個橋樑的基石同樣也是死亡擱淺發生後產生的獨特的嬰孩——BB。

在文檔《倫敦橋下的人祭》裡會直接記載著:“歌曲裡的窈窕淑女,也就是歌刺裡的fair lady 其實是被終身監禁了。為了讓這座橋屹立不到,她被當成祭品活埋在了倫敦橋下。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這裡很明顯搭建起這座橋的不僅僅是BB,同樣的也有著象徵著滅絕體的亞美莉。美國總統的死亡,正是作為人祭的另一種象徵。

最後的結局,亞美莉的選擇了延緩死亡擱淺,也同樣意味著她成為了,讓人類繼續存活下去的這個橋樑的祭品。

死亡擱淺發生時,出現了大量以前的世界裡未曾察覺出來的事物,它們在第一次虛空噬滅後便都浮現了出來。

最主要的兩個事物,一個是開羅爾物質的出現,另一個則是冥灘的出現。

開羅爾是隨著虛空噬滅的爆發而突然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裡。

這類物質出現後,衍生出來另一個事物——開羅爾雲。

開羅爾雲會干擾飛行系統,吞沒通訊信號,信號無法長距離傳播,也就意味著,原來世界的,所有的互聯網的基礎設施與通訊將會全面癱瘓。

飛機、衛星等通訊設施也無法生效。

這就也是為何我們在遊戲裡只會見到美國,而沒有其他的國家的原因,通訊被阻斷了,美國成為了一個孤島,美國再也無法聯繫到其他的國家與大洲了。

正如同在文檔裡所說的:“死亡擱淺迫使我們四處建城,切斷了人與人的聯繫,但不僅如此,死亡擱淺還切斷了陸地與天空的聯繫。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開羅爾雲不僅僅干擾通訊系統,而且還會下時間雨,任何生命接觸到了時間雨都會迅速老化,甚至有可能死亡。

所以我們在遊戲開篇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鳥兒在被時間雨淋溼後,會從空中掉落,脫毛然後老化、死亡。

時間雨出現的前兆則是天空有倒彩虹的出現,而下時間雨的地區則能夠見到大量的呈現手掌形狀的開羅爾物質,並且這裡同樣也會出現大量的BT。

而與BT緊密相連的正是另一個突然出現的事物——冥灘。

死亡擱淺後的世界

冥灘是死亡擱淺爆發後才被人類發覺的。

它的存在直接宣告了人類對原本的死後世界認知的確定。

原本在人類死亡後究竟是完全的虛無還是會去到另一個世界的爭論,在冥灘出現後,變得再也沒有爭議了。

人死亡後就是會進入到一個叫做冥灘的地區,而再通過冥灘進入到冥界。

遊戲裡並沒有再去詳細描述冥界,概念只停留在冥灘為止。

冥灘存在於每一個人的意念當中,真實存在,但是又無法像一個具體的物件一樣拿出來給人看,這同樣也打破的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知,人的意志同樣具備力量,並且能夠影響到外部的世界。

它們只是無法具體展現給其他人看而已。

這同樣立刻又關聯上了整個遊戲的主題,聯繫雖然是無法看到的但是是真實存在的。人與人的聯繫,同樣是一個意志力,同樣具備力量。

催產素的產生則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彼此觸摸,這個力量同樣也是真實存在的。

你會發現在死亡擱淺之後的世界,意志力成為了一個極其關鍵的能力,之前的眾多的認知都會被打破。

正如同在文檔《心人的進化論》裡的記載:“地球生命的進化,可以等同於生物意識的進化。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冥灘的出現便是導致人類意識的進化。

在文檔《屍體壞死現象以及古埃及人的生死觀》裡記載著:“當死亡發生時,靈魂會脫離肉體,經過冥灘邊界進入到冥灘,然後才能前往亡者世界;但死亡擱淺發生後,已經到達冥灘邊界的靈魂,會嘗試回到人類世界的肉體中。這也是為什麼死者的屍體必須要燒掉。只有將肉身毀滅,才能切斷它與靈魂的聯繫。這樣靈魂才能自由前往死後的世界。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遊戲裡當我們送物品到中央結點城的時候,有人會要求我們送屍體到焚燒廠,而且我們在遊戲裡也明確地看到了屍體轉變的過程。

遊戲裡沒有就地燒燬屍體的原因,在於人類死亡後,燒燬的屍體會產生開羅爾輻射。

在文檔《開羅爾物質汙染》裡明確記載了:“人們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這種輻射下,會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這個影響同樣是對心理的影響,從而通過心理對身體造成影響。這種痛苦體驗會影響人體荷爾蒙分泌,破壞人體免疫力,導致心力衰竭,並引發中風。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同樣是因為冥灘的出現,人類的群體裡出現了許多具備杜姆斯的擁有者,我們的主角山姆便是其中之一,同樣的山姆還具備另外的一個身份——遣返者。

遣返者死亡後可以通過冥灘進行靈魂的遣返,只要屍體不被燒燬就能再次復活,即便是在遊戲的一開始山姆,遭遇了BT虛空噬滅的爆炸,毀掉了中央結點城,山姆也依舊可以進行遣返,並復活。

難道山姆,你也是傳說中的不死人?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而之後,我們從首都結點城的私人房間裡醒來,被亡人告知:“中央結點城已經被毀壞了,幸好指揮官和他的志願小隊當時正在城外,所以指揮系統逃過一劫。

當然,我們通過文檔知曉,並非是指揮系統在城外,而是指揮系統早已在一年前,就已經從中央結點城轉移到了首都結點城。

無論是硬漢還是當時的美國總統布麗吉特都遷移到了此地,只是對外仍然宣稱他們在中央結點城而已。

死亡擱淺後,人們意識到BB存在的巨大可能性,政府在曼哈頓進行了大量的BB的實驗,而上一任美國總統因實驗失敗,引發的虛空噬滅而遭受到了牽連。

因此當時的副總統布麗吉特,也就是如今的女總統才成為了新的美國總統。

她在就職典禮不久後便全面禁止了BB實驗,並命令銷燬所有實驗數據。

但我們知曉,其實她並沒有放棄,並且把更多的心思撲在了上面,而我們山姆每次連接到BB時看到的回憶,就是布麗吉特總統的繼續的BB實驗的產物之一。

克利福德是我們主角山姆的父親,而每次連接到BB裡顯示出來的回憶,並非是BB的,而是山姆的。

我們可以看到小島秀夫特意通過亡人的話以及育嬰倉上的宇航員的掛件來對我們進行誤導,一直讓我們以為這是BB的記憶。

其實在遊戲中期也在不停地告知我們其中的不合理性,比如港口結點城的維克托弗蘭克會告訴我們,育嬰艙外的宇航員,是他送給弟弟的,並非是我們在遊戲動畫裡見到的是由克利福德送的。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也為之後,我們見到克利福德時為何他會忍不住的擁抱我們山姆,以及當他吹口哨的時候,山姆會知道那個口哨的調子的原因。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死亡擱淺後,人們便分得更加離散,有一部分人選擇住在城裡,有一部分人選擇成為末日準備者,他們會獨自存活在荒野當中。

當時有三家避難所公司分別為:美國生存避難所公司,千年準備者公司以及世界安全住房住宅建築公司。

所以我們在城外的荒野裡看到各式各樣的避難所的地窖。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分析到這裡,大家似乎便發現了,這也同樣是個後啟示錄的背景遊戲,只不過不同的在於這個遊戲的啟示錄部分,也就是世界毀滅部分依舊在持續,同時這個世界的資源不會如同其他的後啟示錄遊戲,例如《輻射》一般,資源匱乏,人們會去爭奪資源的問題。

《死亡擱淺》 這個遊戲裡,物質依舊十分豐富。

人類在死亡擱淺前的世界通過互聯網,便已經開始離群獨自生活,已經開始斷開社會與群體的聯繫。

而死亡擱淺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的割斷被進一步加劇,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遊戲裡重新把末日準備者的網絡接入到UCA時,他們都會說類似的話,是時候重新進入網絡,成為群體的一部分了。

三年前的第一遠征隊

布麗吉特接任總統後,其中重要的一項措施便是建立UCA,重建美國。

而重建美國的第一步則是通過死亡擱淺後出現的開羅爾物質創建了開羅爾網絡。

這個網絡的負責人為瑪瑪,但是在瑪瑪加入第一遠征隊,進行由東向西的遠征前,開羅爾的網絡並沒有搭建完成。

直到第一遠征隊出行後的一年半後,才在首都結點城與中央節點城之間連通了開羅爾網絡。

開羅爾網絡的技術便是利用到死亡擱淺後,出現的冥灘這個事物,網絡可以藉助冥灘的力量,穿越時空。由於冥灘沒有時間的概念,所以無論這個數據的分析與傳輸在我們現實世界裡會花費多久,它們都會在冥灘這個沒有時間概念的地方完成操作,最後轉化為成果,然後傳入到另外的一個開羅爾的網絡結點,瞬間傳輸海量數據。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利用開羅爾的網絡的全息投影是很及時並且清晰的。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如果沒有接入開羅爾網絡前,我們無論是拜訪UCA的分部還是末日準備者的避難所,投影都是模糊的。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這時遊戲埋下的伏筆之一,亞美莉明明在西海岸,西海岸並沒有接入UCA,但是她的全息投影卻會如此清晰的謎題便揭開了。

亞美莉一直都是直接通過冥灘跟UCA傳送全息影像的,她被困在西海岸的言語,在這個角度上是一個謊言。

開羅爾網絡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便是可以重建舊數據,因此接入越多的結點,便能恢復越多的數據,甚至可以找回所有的在死亡擱淺 前丟失的信息。

也正是這種原因,讓所有人堅信他們可以藉助開羅爾網絡使整個國家重新聚集起來。

第一遠征隊分為兩個小隊,第一個小隊由亞美莉負責,進行引路,同時說服其他的分散的結點加入UCA。第二小隊則會停留在加入UCA的結點城,幫助他們創建基礎的開羅爾網絡終端。

在第二小隊裡,有我們在遊戲裡十分熟悉的人物,瑪瑪,心人都屬於這個群體。

他們沒有跟隨亞美莉的第一小隊前往西海岸,他們也未曾真正接觸過亞美莉。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可以在遊戲裡沿著亞美莉當年的道路前進時,仍舊可以看到這些人物依舊存活的原因。

正如同前面所說的,第一次的遠征前,開羅爾網絡設施只是被搭建了起來。

但是並沒有通過丘比特連接在一起,而這個任務則交給了我們接下來會說的第二次進行遠征的小隊,也就是我們遊戲裡的主角-山姆

亞美莉的小隊一路進入到西海岸的終點後,整個小隊便被極端分子也就是遊戲裡的BOSS之一希格斯所控制。

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知曉,希格斯早已跟亞美莉串通一氣了,整個遠征隊就是亞美莉,同樣也是美國總統布麗吉特的陰謀。

之後第一遠征隊的第一小隊便被全部俘虜,我們通過山姆進入到西海岸時會發現,整個城市只剩下BT了,便知曉了這些隊員最後的下場。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在遠征隊裡所有見到過亞美莉的人,至此都消失了。

如果冥灘屬於大家未曾知曉但是卻真實存在的事物的話。

亞美莉則是完全反過來了,大家都知道其存在,但是從來沒有人真正看到過她。

即便是山姆也沒有在冥灘之外,見到過亞美莉。

第二遠征隊

遊戲一開始我們得知山姆是一個獨立送貨人。在之前他曾經也加入他的養母,布麗吉特的UCA,但是之後卻離開了。

通過對應的文檔,我們可以得知,山姆一直都有肢體接觸恐懼症。所以他會主動的隔離他人。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在遊戲開始時,芙拉吉爾接觸到山姆的手臂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腥紅的掌印,心理上的症狀會完全反應在生理上,這是遊戲裡一直強調的觀點,幾乎無處不在。

在遊戲前期我們幾乎每個重要的劇情裡都可以看到山姆手裡拿的一張照片,照片裡的人是山姆、布麗吉特以及另一個懷孕的女子。

遊戲裡除了亡人說過相關信息外,大部分的劇情都可以在遊戲的《訪談》裡看到。

山姆曾經有一個妻子,叫做露西,她原本是一個心理治療師,因為山姆的肢體接觸恐懼症而跟他有所接觸。

她一直堅信山姆所說的冥灘是一個虛構的存在,她治療好了山姆的肢體接觸恐懼症,同時也成為了山姆的妻子。

之後露西懷上了一個孩子,起名為洛,也就是我們劇情後期,山姆給自己的BB起名為洛的原因。

之後露西意識到了冥灘是個真實存在的事物,並且她無法承受分不清楚現實還是夢境的壓力,最後在懷著洛的時候,過度用藥而死去了。

死亡後的露西未曾被人及時發現,因此屍體發生了壞死,最後導致了虛空噬滅。

這一場噬滅裡,中央結點城附近的一個衛星城消失,而山姆被指責與她妻子的死有關聯,他應該承擔責任。

之後山姆便離開了UCA同樣的,他的肢體接觸恐懼症再次復發。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在遊戲裡,仍舊能夠看到山姆害怕別人接觸到他的原因。

在遊戲開始時,山姆脫離了群體,自己一個人作為獨立派送員而生活著,直到在中央結點城遭遇到了虛空噬滅,被人發現後,護送到了首都結點城,這才算是山姆離開UCA近十年後,再度與UCA進行聯繫。

而在這裡他見識到了自己母親的死亡與囑託——成為第二遠征隊的隊員,重走第一遠征隊的道路,連接各個結點,重建美國的願望。

同時母親給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則是:“我在冥灘等你。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這句話成了遊戲的最大的伏筆之一。

把母親的屍體燒燬後,山姆在此地再次看到了自己的姐姐——亞美莉,發現她仍舊還活著的事實。

亞美莉告訴山姆她被困在了西海岸的結點城,需要山姆帶著丘比特連接器,從東向西橫跨整個美國,關聯整個美國的結點城。最後到達西海岸,前來拯救她。

同樣的丘比特這個連接器也是通過開羅爾物質製作而成的。這類物質對有著杜姆斯的人而言是安全的。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到,新的物質的發現,帶來了新的能量,同時必然也會帶來新的人類,這不僅僅是人類思維模式上的改變同時也有著生理模式上的改變。

對這時的山姆而言,他的姐姐亞美莉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跟他還有親情聯繫著的人,他最後便是因為如此,仍舊是接下來了第二遠征隊的使命。

人不論如何孤立,這個世界上總有讓你牽掛著與聯繫著的人,畢竟人的出生起就一定是有著聯繫的,而這個聯繫是母體的子宮也是連接母親與嬰孩的臍帶。

所以臍帶的概念同樣在遊戲裡無處不在。

山姆從冥灘裡返回時便是通過臍帶。

我們連接BB的管子也同樣象徵著臍帶。

BT身上有著臍帶,最後的美國總統死亡後,留給這個世間的最後一件物品,仍舊是臍帶。

所以當我們見到心人後,心人給我們分享了他的理念:“哺乳動物的臍帶是冥帶的一種擬態,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而所有有用冥帶的生物,都是與死亡擱淺關聯著的,因此他們的時間會停滯,它們的臍帶不會隨著時間腐爛。

心人會繼續推測道:“把這些滅絕體理論結合來看時,我便推測出,所有攜帶冥帶的生命體其實都是滅絕體。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前面會說動物沒有冥灘,只有人有,但是仍舊會發生前五次的生命大滅絕的原因。

滅絕體會隨著時間的不同,在不同的群體裡產生出來,其他的生物或許也有著自己的冥灘。

只是即便經歷了死亡擱淺後的人類,仍舊是未曾發覺到其他生物的冥灘而已,就如同死亡擱淺前,我們無法發覺自己的冥灘一樣。

當然小島秀夫給出的是一個點到為止的答案,正如同他對冥界的描述也是點到而止一般。

所以布麗吉特身上的臍帶其實是冥帶,她本身就是誕生在人類群體裡的滅絕體。

我們山姆一路向西,貫穿了整個美洲,用丘比特鏈接了所有的結點後,終於到達了西海岸。

而在這裡,我們隨著山姆的到達了冒險的終點,也終於揭露出來這個故事的真相。

希格斯一直都與亞美莉串通一氣,正如同在他的日記裡的描述:“在我遇到她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她一定能讓我們重新團結起來。她跟我說,讓我們共同努力,還給了我一份禮物。一個BB。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如果說山姆是亞美莉把她的冥灘通向讓生命繼續存活的橋樑的話,那麼希格斯是亞美莉把她的冥灘通向死亡的橋樑。

所以這兩人不僅僅是個人觀點上的衝突,同時也是決定整個世界將如何延續下去,人類的命運將通過哪座橋樑的問題。

因此我們同樣也可以在希格斯的《日記》裡看到對應的描述:“我現在已經弄懂自己的使命是什麼,我就是連接她與這個世界的橋樑,幫她完成對這個世界的末日審判,我就是末日執行者。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亞美莉一直是一個矛盾體,或者說整個死亡擱淺,整個遊戲內容就是一個矛盾體。

正如同人們因為BT的出現,開羅爾物質的出現導致了,從原來的社會群體變為孤立的個體,但是利用開羅爾物質建立的網絡、丘比特連接器又會再次把人們關聯在一起,並再次重建美國。

向西而行連接各個結點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加速現實與冥灘的連接,加速最後的死亡擱淺的完成,但它同樣也給亞美莉帶來了改變。

所以我們仍舊可以在希格斯的《日記》裡看到對應的記載:“該死的小山姆怎麼會那麼固執。他就是不輕易放棄的那種人。似乎還影響到了亞美莉了,她現在想要反抗自己的天性,徹底改變自己,讓自己走回正途。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所以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在後面可以看到亞美莉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被希格斯困住了,並向山姆求救的原因。

最後我們擊敗了象徵著把冥灘引向滅絕的橋樑——希格斯後,我們仍舊在亞美莉嘴中聽到了整個故事的另一個真相。

這個世界裡存在三個亞美莉,象徵著人世的,也同樣是象徵著人的肉體的,容顏會隨著時間老去的布麗吉特。

身著紅色衣服的是象徵靈魂的,容顏不會老去的亞美莉。

還有一個則是身著灰色衣服的,融合了肉體與靈魂的,真正的冥灘的化身的亞美莉。

布麗吉特希望美國可以重建,人類可以獲得繼續存活下去的希望,亞美莉則是希望完成滅絕體本身的職責,滅絕人類。

而最終所有的一切都會融合到灰色衣服的亞美莉身上,也就是真正的滅絕體身上。

由我們玩家,同樣也是遊戲裡的山姆將會決定,這個世界究竟應該如何下去。

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遊戲裡,山姆拿著槍決定是不是要射殺亞美莉的鏡頭。

也正是亞美莉跟我們的言語裡我們得知,重建美國就是一個謊言。

正如同她的名字,AME是法語的靈魂的意思,LIE則是英語的謊言的意思。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騙局。

騙局的最終目的就是加速死亡擱淺,而加速的方式便是通過開羅爾網絡,連接所有美國的結點,讓所有的結點覆蓋到的人群的冥灘形成一個整體,最後連接到亞美莉的冥灘,也就是滅絕體的冥灘上。

而隱藏在結點背後的,便是另一個橋樑——BB。

BB是連接人間與冥灘的橋樑,所以第一遠征隊的任務不僅僅是搭建開羅爾網絡設施,同時還會把BB放在每一個結點裡。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在中央結點城得到山姆手裡的BB,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西海岸的結點城的最後的秘鑰,仍舊是一個BB。

至此,所有的關於遠征隊的一切都關聯在了一起。

第一遠征隊負責搭建基礎設施,同時把BB放在各個結點處。

第二遠征隊通過丘比特連接器把所有的結點的開羅爾網絡連接在一起,同時也是連接每個開羅爾網絡結點背後的BB。

而BB正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把人世與冥灘關聯在一起的橋樑。

而山姆的自西向東,連接所有結點的行為,便是在整個美洲範圍裡把人世與冥灘進行了打通,也就是亞美莉告訴我們的:“我的冥灘和所有美國人的冥灘,已經共同形成了一條冥灘邊界。很快從這裡開始,它將被大量的反物質所淹沒。被一場爆炸徹底毀滅,一場大爆炸。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亞美莉通過把自己的冥灘與所有人關聯,再召喚出來反物質一併吞沒所有的人的冥灘,造成最後的擱淺的大爆炸,來完成自己作為滅絕體的任務。

這便是關聯上了遊戲最開始前的言語:“後來又發生了一次爆炸,人類經歷的最後一次大爆炸。

於是我們便是又回到了原點,我們究竟需不需要人類再繼續存活下去。

第六次的大滅絕已經開始了,正如同希格斯所說的:“你可以加速或推遲世界的滅亡,但你無法阻擋早已經開始的事情。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滅絕早已開始,如今的選擇只不過仍舊是推遲滅絕而已。

但即便僅僅是推遲,便代表了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時間便會誕生更多的可能性。

對冥灘的亞美莉而言,時間對她毫無意義,但是對人類而言,時間仍舊是人類為了保護自身而創造出來的事物。

畢竟冥灘與滅絕究竟是繩子還是棍子,最終看的還是人類如何去使用它。

使用的好,即便是象徵隔離他人的棍子也可以成為另一個保護自己與他人聯繫的武器。

使用的不好,即便是象徵聯繫的繩子也可能是絞死他人的繩索。

正是因為如此,最後大家尋索到山姆的物品,不是山姆的捕夢網、不是他的義母的冥帶,不是他送給亞美莉的奇普,而是象徵著山姆父親以及最後在山姆決定是否要開槍的武器——手槍。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最後

遊戲整體通關後,給我的感受便是覺得整個遊戲前後貫通,所有的問題在最開始安部公房的《繩》裡已經寫得足夠清楚了。

“繩索”與“棍棒”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兩種工具。繩索可以將好東西收歸在身邊,棍棒則可以抵擋麻煩。

兩者皆是我們最早的朋友,皆由我們創造。

有人的地方,就有繩索與棍棒。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這話頗有點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愛恨情仇。

小島秀夫則是通過冥灘這個特殊事物的出現,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把安部公房的繩索與棍棒的含義闡述了一遍。

整個遊戲,無處不在地體現著對戰爭、對殺戮的否定,對人際關係、對社會群體的肯定。

強調人自身的強大,也強調人通過保護自己而創造出來的社會這個概念的強大。

最後的落腳點依舊是工具終究是工具,他們象徵了人性裡的聯繫與孤立兩個方面。

但最終決定這個如何使用,如何面對這些工具的,終究是人自己本身。

這兩者如同人的原罪一般,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我們並非是要想盡辦法地去脫離它們,而是應該去要學會如何與它們互相融合,互相體諒,最後共同的生存下去。

這也是整個遊戲的主旨之一。

人無論孤立存活還是融入社會,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它們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是矛盾並不意味著無法互相適應並且同時存在。

所以我們同樣可以在遊戲裡看到亡人的言語:“開羅爾網絡是我們最偉大的發明,最為自豪的成就……也承載了最深的罪孽。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整個遊戲玩下來,我仿若重新看了一遍末日審判,只不過這個審判的決策權放在了我們的主角——山姆手中。

正如同最後亞美莉跟我們的言語:“你將世界聯合在一起。你有權做出決定。拉緊絞索的繩子或把它切斷,但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都不要遲疑。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如果我們是山姆,我們能夠決定這個世界的走向的話,我們又會如何選擇呢?

是拿起聯繫他人的繩子,還是拿起隔離他人的棍子?

我們會跟山姆一樣真的會做出最後的選擇,還是仍舊猶豫不決地會說出那句話:“我不知道該做什麼?

「死亡擱淺」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