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汕尾海陸豐老人常說“一鋪路”到底有多遠,又有什麼歷史原由?

以前常常聽到老人說挑點貨去別的地方賣“走了好幾鋪路”,我那時想不透還會有這個詞?如果有,那老人們說的“一鋪路”到底是多遠?是現在的多少公里呢?後來我查詢了關於潮汕和海陸豐的一些資料才知道其中的原由。

汕尾海陸豐老人常說“一鋪路”到底有多遠,又有什麼歷史原由?

據記載,在設置驛站之前,是由秦始皇設立的“十里一亭”開始,那時還是以步行來傳遞公文和軍情,到後來宋代的時候,就設立有郵鋪,定每十里為一鋪。至今,汕尾市帶鋪的地名有海豐縣附城鎮馬厝鋪、公平鎮高沙鋪等,所以每十里路程設一驛站,潮汕話和海陸豐的福佬話都屬於閩南語系,驛站在海陸豐和潮汕話裡都叫“店鋪”,所以老人常說的“一鋪路”就是10裡,也就是如今的(5公里)路程。因為舊時人們交通基本靠走,步行是家常便飯,甚至還經常要挑重擔前行。因此,對於老一輩人來說,走上“一鋪路”、“兩鋪路”,並不算遠。一些老人家,直到現在仍然會說“沒多遠,才一鋪路”。

汕尾海陸豐老人常說“一鋪路”到底有多遠,又有什麼歷史原由?

舊時,在老人家眼中,走一兩“鋪”路,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小意思。所以說,現在的年輕人如果聽到老人家說“一鋪路”,可千萬不要以為才“一步路”,就認為距離很近。其實,它說的可是“五公里的路”,還遠著哩。

汕尾海陸豐老人常說“一鋪路”到底有多遠,又有什麼歷史原由?

據明朝嘉靖版的《惠州府志》中,記載海豐縣的北向的一條郵路:“冷飯鋪一十里,至橫隴鋪一十里,至新田鋪一十里,至麻竹鋪一十里,至楊家莊鋪一十里,至赤花鋪一十里,至半逕鋪一十里,至車田壩鋪一十里,至逕頭鋪一十里,至船埠頭鋪一十里,至長樂界一十里。”

汕尾海陸豐老人常說“一鋪路”到底有多遠,又有什麼歷史原由?

(清朝乾隆十年《陸豐縣誌》中關於郵驛的記錄,每隔十華里設一個驛站。)

從上述這段資料可以看出,當時的官方郵路,每十里設一個驛站。這些驛站,內設茶亭或驛房,以供郵差們換馬或休息。

當時,叫這些驛站為“鋪”,例如“橫隴鋪”、“新田鋪”、“楊家莊鋪”等。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時人們在計算路程的時候,也常用“鋪”來計算距離的遠近,“一鋪”就等於十里,這是官方定下來的,而且長期不變。因此,久而久之,民眾也就習慣了用“一鋪路”來計算路程的長短,並一直流傳至今。

汕尾海陸豐老人常說“一鋪路”到底有多遠,又有什麼歷史原由?

例如:東海到博美=15公里=3鋪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