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王瑞祥:加強中意雙方企業和用戶合作 構建雙方業界合作長效機制


王瑞祥:加強中意雙方企業和用戶合作 構建雙方業界合作長效機制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周 磊 實習記者 張曉彤 綜合報道 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意大利期間,意大利率先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在此後就全面加強戰略伙伴關係等共同關切問題達成共識。

11月29日,第二屆中意機床工業論壇在北京召開。這是時隔兩年後,中意兩國相關機構第二次組織召開雙邊高峰論壇,旨在促進和加強兩國機床工具企業之間及與用戶之間的對話。此次論壇在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辦,主題為“意大利助力中國:高端製造”。

此次論壇由意大利經濟發展部發起,由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CE)和意大利機床、機器人和自動化製造商協會(UCIMU)承辦,意大利外交部和駐華大使館協辦。在論壇組織過程中,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CMTBA)與意方相關機構緊密合作,進行了多次溝通和商討,組織了中方參會機床工具企業、用戶代表和媒體代表。論壇得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CMIF)的支持。意大利大使館公使銜參贊Giuseppe Fedele和ICE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中國區和蒙古國總協調官Gianpaolo Bruno為論壇致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出席論壇並致辭。

中意開啟合作新篇章

王瑞祥指出:“中國和意大利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兩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交往和真摯的夥伴情誼。進入新世紀,順應經濟全球化歷史潮流,兩國高層往來更加密切。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意大利,帶去了中國人民的真誠意願,意大利率先在西方大國中同我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今年4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與意大利總理孔特再次親切會晤,並就全面加強戰略伙伴關係、維護多邊主義、共建‘一帶一路’等共同關切問題,達成共識,開啟了中意兩國新型的國際關係和深入團結合作的新篇章。”

近年來,在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推動下,中意機械工業,特別是機床行業雙邊合作加快,且前景良好。2017年11月,中意兩國機床界同仁共同努力,成功舉辦了“首屆中意機床工業論壇”,為兩國機床企業間、企業與用戶間的溝通交流牽線搭橋,收到了積極效果。王瑞祥表示:“今天,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兩國政府和機床業界,審時度勢,以‘意大利助力中國高端製造’為主題,共同舉辦‘第二屆中意機床工業論壇’,研討新形勢下兩國機床產業團結協作創新發展問題,很有意義。”

中意機床行業合作空間廣闊

王瑞祥指出:“眾所周知,我國機械工業現已形成體系完整、門類齊全、產品豐富和配套完善的產業格局,機械行業重點產品發電設備、汽車、工程機械、大型拖拉機、內燃機、數控機床等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茅。同時,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規模與潛力巨大,前景不可估量。但我們深知,我國機械工業特別是機床產業與意大利等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在自主創新能力、高端製造、智能製造,以及產品質量品牌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當前正處在提質升級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很希望能不斷加強與世界工業強國的交流與合作。”

意大利是傳統工業強國,在機床、機器人、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和高檔消費品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尤其是作為世界機床強國之一,擁有一批著名的機床製造企業,與中國機床企業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多年來,意大利與我國機械製造領域,有過許多成功的合作案例。如菲亞特在中國具有廣泛的投資並取得成功;中國企業投資一些意大利著名機床企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中意兩國機床協會保持長年的溝通合作,在雙方舉辦的展會上相互支持、定期交流等。這都是基於中意雙方在多數產業都有較強的互補性,並有著更多的合作前景和合作潛力。王瑞祥表示:“我相信,中國在發展高端製造過程中,一定能為意大利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

開創兩國機械行業新局面

前不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再次宣示了中國全方位、全領域擴大開放的決心,並提出了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世界經濟的主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可以肯定,中國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一定會為世界各國精誠合作,提供更加利好的政策和寬鬆的市場環境,也一定會更加自覺地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擔當,與愛好和平的國家一道,為繁榮全球經濟、惠及各國人民福祉做出貢獻。

王瑞祥強調:“衷心希望第二屆中意機床工業論壇,繼續秉承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宗旨,在加強雙方企業和用戶交流合作,服務兩國機床行業和企業進步,構建雙方業界合作長效機制,推進兩國機床工業發展中,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業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