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曾國藩: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讀懂這五個字足矣


曾國藩: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讀懂這五個字足矣



曾國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後人評價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他仕途頗為傳奇,農村出身,十年七遷,連升十級。


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很有爭議的人物,人們對他一生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對於他的道德修養,思想境界大概是沒有爭議的。


毛主席曾對曾國藩的一生做了很高的評價,他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對修身養性,為人做事非常有見解,今天我們就看曾國藩的五字箴言。


1.誠


何謂誠?誠便是內不欺於己,外不欺於人。


孔子說過,言必誠信,行必忠正。


一個人要是不講信用,不遵道德,就不能幹成一番大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張變法。


當時戰爭頻繁,人心惶惶,為了在百姓中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諾,誰能把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群眾不相信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能得到這麼多的賞賜,結果沒人願意上前一試。


於是,商鞅便將獎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人站起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賜五十金。


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所以商鞅變法很快就得以在秦國內進行推行。


新法使得秦國國力逐漸強生,最終統一中國。


還有一個故事: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個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來。


商人便說:“我是濟陽最大的富商,你若能救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可是等商人被救後,他翻臉不認賬,只給了漁夫十兩金子,漁夫說他不講信用,出爾反爾。


商人便說道:“你平時打漁也掙不到幾個錢,突然有了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


天道好輪迴,不料,富翁又一次翻船了,有人慾救,曾被騙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講信用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


但是商人不得善終卻是在意料之中,一個人要是不守信用,便會失去他人的信任。


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能坐以待斃。


這一點李嘉誠便做得非常好。李嘉誠和員工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如果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的話,那麼他首先在做人上就失敗了。”


只有以誠待人,才能換得信任,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2.敬


敬,本意是嚴肅的意思,後來到了春秋時期又有了恭敬的意思。


敬有兩重含義,敬畏和敬重。


敬畏指的是做事情一定要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懂得尊重別人。


當初曾國藩做了朝廷重臣之後,在下屬面前仍然能夠保持彬彬有禮,一點不擺架子,所以滿朝文武都非常佩服他。


曾國藩對待工作非常敬畏,他每日自晨至晚不停地工作,宵衣旰食,少有休息時間,公文全都是自批自擬,很少假於他人之手。


在處理軍務和政務上往往事必躬親,直到晚年右眼失明依舊堅持熬夜批閱公文。他任直隸總督時,在他手中結的案子更是達四萬一千多件。


由此可見曾國藩對待工作心存敬畏,事必躬親,從不敷衍了事。


敬還有敬重的意思,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是相互的。


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的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


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了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這時,張英家人一氣之下寫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


張英看到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給家裡的回信只寫了四句話: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讀完信件之後,明白了信中的含義,主動讓出了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了三尺地,六尺巷便由此得名。


為何兩家人最開始為了一堵牆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卻讓出了“六尺巷”?


原因就在一個“敬”字,人就是這樣,你對我態度傲慢,那我也絕不能吃虧。


但是一方若是表現出敬意,對方一定會以敬意回報。


“敬”,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人際關係更美好。


曾國藩: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讀懂這五個字足矣


3.靜


曾國藩經常說:“神明則如日之升,身體則如鼎之鎮。”


這便是曾國藩“以靜求成”的修己之道。


心靜,則一切豁然開朗。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


心思沉靜,才能對新事物的發展觀察入微,發現事物的本來狀態,這樣更能省時省力,最終事半功倍。


反之,內心不平靜的人很難認真思考,總是被其他事情打擾思緒,沒有深入思考,做起事情來更是浮躁,毫無章法。


每臨大事需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古往今來的聖賢,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越能心靜如水,處變不驚,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要有靜氣。


東方古典文化,不管儒家還是道家、佛家都強調“靜”字。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的精神如果不能安然沉靜下來,那麼他的心思肯定是散漫的,浮動的,不能通過事物表象看到本質。


心有多靜,福有多深。古人云:“凡心靜則神悅,神悅則福生”。


一個內心安靜祥和的人,精神狀態一定是愉悅的。那麼就對身邊的一切懷有一顆善良之心,久而久之,福氣自然來了。


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要正確看待得失。


清閒有清閒的寂寞,也有清閒的快樂;繁忙有繁忙的熱鬧,也有繁忙的煩惱。


4.謹


謹便是謹言慎行,謹言慢口。


嚴謹是曾國藩的行事標準,也正是因為如此,曾國藩才能在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活中如魚得水。


《禮記》有云:“君子道人以言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人的五官很有意思,兩隻眼睛,兩個耳朵,一個嘴巴,提醒人們要多看,多聽,少說。


禍從口出,其實不少的禍患都是通過嘴帶來的。


楊修本為曹操的主簿,非常得曹操的賞識,有一次,曹操建造花園,建造完成時前去觀看,沒有進行誇獎也沒有批評,就叫人拿了一支筆在門上寫了一個但“活”字便走了。


一眾工匠不明白什麼意思,楊修見狀就說,一個“門”,中間加一個“活”字,就是“闊”,丞相嫌你們把花園建造的太大了。


於是一眾工匠重新修正,完工後曹操前去觀看,甚是滿意,就問是誰的注意,工匠便說,是楊修。


還有一次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謀害自己,就告訴侍衛,自己有夢中殺人的喜好,凡是自己睡著了,千萬不可靠近。


一天曹操在睡覺,被子掉到了地上,侍者便上前為他蓋被子,曹操當即抽出劍將下人殺死,繼續睡覺,醒來假裝吃驚問道,誰將我的侍衛殺死了,大家告訴他真相後,曹操痛苦,下令厚葬。


只有楊修知道他的意圖,在侍衛下葬時楊修說:“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啊。”


曹操聽後更加厭惡楊修,後來楊修仗著自己有才不加約束,恃才傲物,常常口無遮攔,多次觸犯曹操的禁忌,最終被曹操殺掉。


可憐楊修,一個年輕好學的青年才俊,滿腹經綸,學識出眾又懂的揣摩領導心思,但是楊修忽略了一點,曹操此人多疑狡詐,被人看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言語上低調是一個人做人的重要品質,即使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某一領域有特長,千萬不要恃才傲物,自以為高人一等,說話做事便毫不顧忌。


言語有道,行為謹慎,進度有度,才能使人信服。


曾國藩: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讀懂這五個字足矣


5.恆


所謂“恆”指的是有恆心,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曾國藩自訂十二條功課,包括靜坐、讀書等,堅持了一輩子,雖冬寒夏暑、戎馬倥傯,也不偷懶,這就是有恆。


曾國藩不僅自己做到了有恆,也要求家人做到。


他給兒子紀澤的信中曾說:“餘在軍中,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年老眼朦,無甚長進。爾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擲光陰。”


他還反覆教導家人,要做到“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正因為此,曾家人才輩出,經一百多年而不衰。


做事要有恆心,才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曾國藩說,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不可做這樣想那樣,坐著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一位少年曾向陶淵明求教,陶淵明便將他帶到了田邊,指著尺把高的稻禾問:“你仔細看看它是否在長高呢?”


少年目不轉睛看了好半天,說:“沒有見長啊。”陶淵明又問:“真的沒有長嗎?那麼春天的秧苗是怎樣變得這麼高的”


少年非常不解,陶淵明便說:“其實禾苗每時每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沒有觀察到罷了,讀書學習也是這樣,知識是通過一點點累積的,有時候自己都察覺不到,但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就會由知之不多變為知之甚多。”


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學習一旦中斷便會為自己找各種理由和藉口推脫,忘掉自己本來的初衷。


人貴有恆,不要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放棄自己堅持的事情。


6.五字箴言


誠、靜、敬、謹、恆,這五個字便是曾國藩的人生準則。


曾國藩也正是因為這五個字的力量從一介草民做到了一品大員,從人人敬而遠之做到了人人尊敬,從一問三不知到博古論今知曉天下事。


真正決定一個人發達與否的從來都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這五點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