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康樂縣:以解決問題衡量主題教育成效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馬曉春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樂縣把“改”字貫穿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標本兼治、堅持回應關切,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事急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著力為群眾解決了一批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解決問題實效衡量主題教育成效。

康樂縣堅持把整改落實貫穿始終,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確保問題真改實改改到位。一是以上率下推進整改。縣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定期聽取工作彙報,研究解決主題教育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部署各項工作推進落實。縣委常委帶頭參與、靠前指揮、以上率下,以務實作風進行整改。二是指導督促加強整改。各指導組和督查組採取隨機指導和明察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15個鄉鎮和40個縣直單位及6個村支部進行督查,發現問題300多條,現場整改190多條,書面反饋、限期整改問題100多條,3300多名在職黨員到所屬社區報到,參與基層治理,解決實際問題200多件。三是整頓提升推進整改。縣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聯繫包抓村調研,全體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到各自聯繫鄉鎮逐村進行全覆蓋調研摸排,確定軟弱渙散村黨支部16個,按照“一村一策”全部制定整頓提升方案,嚴格落實“四個一”措施,全力進行整頓提升。四是聚焦政治任務落實整改。縣上成立由縣委書記擔任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和7個衝刺清零工作組,建立責任清單和整改臺賬,將責任逐一靠實到縣級幹部和各鄉鎮、各行業部門,逐項逐條整改落實。

目前,共召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26次、脫貧攻堅調度會議25次,整改工作專題安排部署會議17次,建立縣級幹部包抓貧困村制度和視頻點名制度,創新提出並嚴格落實縣級幹部包抓村和週一至週四駐村蹲點制度,向全社會公佈縣級幹部聯繫電話,建立村戶微信群,組建3個脫貧攻堅問題整改督查組,巡迴開展督查指導,10月、11月先後召開4000人參加的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2次,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滯後的50餘名各級幫扶幹部進行問責處理。

與此同時把專項整治作為檢視主題教育成效的“試金石”,聚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問題整治整改。目前,處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155件,核銷自查及審計發現的“一卡通”1205張;對全縣35家零售藥店進行全覆蓋檢查,取消3家定點零售藥店資格,暫停1家執業醫師不在崗的定點零售藥店服務協議,終止5家未做法人、名稱變更得定點零售藥店服務協議;完成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查組交辦的9件信訪問題,對涉嫌不正常運行汙處設施等違法行為行政立案28件;對7536戶農村房前屋後環境衛生進行了集中整治,出動機械79臺。

全力解決全縣發展瓶頸和民生問題,把群眾滿意作為標準,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立馬行動抓整改落實,使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目前,全縣為1.04萬貧困寄宿生髮放生活補助905.3萬元,為3.75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落實營養餐補助2775.36萬元,為1120名建檔立卡學生落實生源地助學貸款626.71萬元;為1.11萬貧困人口落實大病保險791.4萬元,醫療救助貧困人口8291人。“十三五”時期實施的1066戶易地扶貧搬遷已全部建成入住(建檔立卡戶813戶),完成拆舊復墾425戶;勞務創收13.01億元,新開發公益性崗位998個,帶動3097名貧困人口就業。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