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目前,主流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已經達到400到500km的水平,而且不乏有超過500KM,甚至600km的車型陸續上市,這樣的續航里程已經與燃油車相差無幾。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可能無限制提升,就像油箱不可能無限擴大一樣。而且超大容量電池潛在的危險係數也會更高,無止境的增加電池,車重也會相對增加,反倒得不償失。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因此,關於現階段電動汽車的續航焦慮,大家或許應該更專注充電樁分佈,以及充電速度問題,充電效率若能比肩加油速度,電動汽車的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那麼,就當下的充電環境來看,到底能否像給燃油汽車加油那樣,輕鬆的給電動汽車充電呢?未來,充電效率又是否能更快、更便捷呢?

首先是充電樁的問題,目前來說,無論是數量還是佈局,的確還未達到便利使用的水平。以我自己生活的城市武漢來看,作為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新一線城市之一,普遍存在公共充電站排隊,市中心一樁難求的情況。再加上還有充電樁質量參差不齊,為數不多的充電車位被佔用等等原因,充電樁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對此,自今年初,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後,首度明確提出“過渡期後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這意味著國內充電樁普及一事,已經在政策上提上了日程。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隨之而來的是,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等等公司都正在加快和完善充電樁佈局,包括外來的特斯拉,國內新造車小鵬、蔚來等,也都傳出正在力所能及的自建充電樁服務。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由國家電網發起設立的聯行網絡科技公司,正在致力於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完善和新能源汽車數據互聯互通統一化。而在統一的標準之下,我們可以預見充電網絡信息將更加透明、及時和具實用性。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充電場所,不知道充電樁是否空閒等等情況發生了。

此外,對於充電體驗,用戶最直接感受到的應該是充電速度。目前大多數電動車都搭載了快充,效率一般能達到半小時充至 60%-80%。即便如此,充電的時間還是過長。傳統加油的流程已經做到非常便捷,基本可以做到隨加隨走。充電的情況則略有特殊,如果在公共區域進行充電,必須要等電量足夠支撐人們去往目的地或者下一個充電處,往往需要不少時間,對車主造成一定的困擾,也是充電站普遍排隊的原因所在。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因此,提升充電效率成為了剛需。而關於這一點,目前中國市場是最成熟的快速直流充電技術市場,滲透率高達80%,相比之下,歐洲為15%,美國僅為5%。但在中國市場,充電功率為15 kW及以下的解決方案最為普遍,快充效率並不能有效改善上述問題。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不過,從特斯拉今年更新的 V3 超充樁來看,我們或許應該對未來電動汽車的充電效率抱以更多的信心。

其充電效率目前已經可以達到 15 分鐘充至 50%。並且,V3 超充樁最高可支持每輛特斯拉 250 KW 的充電速率,即便是兩臺特斯拉共用一個 V3 超充樁,它也依然能保持每臺車 250 千瓦峰值的全滿功率輸出。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保時捷的首款純電動汽車Taycan更加誇張,賣點之一就是提供800V、350kw的快速充電服務,4分鐘就可以獲得100km的續航里程。這意味著在充電站只用上個廁所,活動一下筋骨的時間,就已經能夠充夠抵達下一站目的地的電量。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基本可以確定,高功率的快充技術將會是今後大趨勢,只是技術升級也相應增加了成本,對於公共充電樁大範圍普及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轉變的過程想必不會太快。但預計到2020年,國內20 kW的充電樁將佔主導地位,並且在2023年之前,30 kW和60 kW的充電樁將大量普及,這反映出國內的充電技術水平,也正朝著350 kW大功率充電解決方案努力發展。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所以,電動汽車到底能不能買,買了之後會不會遇到續航焦慮?我們認為現階段提倡,並應該對其給與足夠的信心。畢竟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勢必可以繼續優化電動汽車的使用體驗,而特斯拉和保時捷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另外,既然提到放眼未來,根據國外IHS Markit | Technology 報告,2018年至2023年間,無線充電接收器和發射器的全球出貨量將增加三倍以上。

而在電動汽車中,這些設備或將用於車輛電池的無線充電系統。無線充電系統通過放置在地面上的充電墊進行充電,將大大簡化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關於很多人會暢想的人工智能時代,美國公司FANUC America研究出一款超大的機械臂,可以移動整臺車,將車輛放置在指定車位內,並且可以自動將充電槍與車輛進行連接。這樣可以同時解決停車與充電兩大剛需。

解決了續航問題,你就願意買電動車了?

從這兩個技術角度來看,僅針對充電這件事就有多種迭代的設想可能,在解決剛需後,甚至可以完全省去不必要的人工操作。而自動化充電的暢想,或許比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更加未來可期。相信在技術持續、迅速的發展之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一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續航焦慮也將不再是選購電動汽車,或是日常用車時需要格外考慮的因素。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