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約90萬,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縣級高密市來說,總人口約為90萬人,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嬰、東漢大經學家鄭玄、清代大學士劉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故鄉,可謂名人輩出。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約90萬,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首先,高密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在地理位置上,縣級高密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膠東地區,膠萊平原腹地。東鄰膠州市,西依安丘市、昌邑市,南連諸城市,北接平度市。介於北緯36°8′44″至36°41′20″,東經119°26′16″至120°0′38″之間,南北最長60.1千米,東西最寬51.2千米,總面積為1526.63平方千米。距省會濟南265千米,距濰坊市75千米。高密市是春秋名相晏嬰、東漢大經學家鄭玄、清代大學士劉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故鄉,可謂名人輩出。比如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約90萬,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就縣級高密市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齊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設立高密縣,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屬之。由此,對於該地區來說,建縣歷史已經超過2200年了。西漢時期,高密縣先屬膠西國,改高密國(俱都城陰城)。東漢時期,高密縣屬高密國(都城陰城)。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高密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高密縣屬城陽郡(治東武,今諸城市)。東晉時期,高密縣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約90萬,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南朝宋時期,高密縣屬高密郡(治桑犢,今濰坊市坊子區泉河頭附近)。北魏、北齊、北周時,高密縣仍屬高密郡(元魏治高密,即城陰城;北齊移治東武,今諸城市)。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高密縣移治今柏城鎮故獻。初屬密州,復改稱高密郡(俱治東武,今諸城市)。唐朝建立後,高密縣治移今市區,初屬高密郡,改稱密州,又改州為高密郡,後又改稱密州(俱治今諸城市)。進入到五代十國時期,高密縣仍屬密州。北宋建立後,高密縣屬密州(仍治今諸城市)。元朝建立後,高密縣屬膠州(治今膠州市)。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約90萬,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高密縣改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萊州府(治掖縣,今萊州市)。清朝取代明朝後,高密縣屬山東省萊州府。光緒三十年(1904年),膠州升為直隸州,高密縣改屬膠州(治今膠州市)。到了1928年,高密縣直屬於山東省。1983年10月,高密縣屬濰坊市。1994年5月,撤銷高密縣,設立高密市(縣級)。如今,縣級高密市直屬於山東省,由地級濰坊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高密市總面積達1526.63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90萬人。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故鄉——高密市,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