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益陽蝦子起拱


益陽蝦子起拱


益陽蝦子起拱,又稱“耍蝦子”,屬民間傳統體育與競技項目,史稱“舞蝦”。史料記載,舞蝦約起源於漢代。魏人孟康所注《漢書·禮樂志》曰:“象人,若今戲蝦魚師子者也。”(古以“師”代“獅”。)史料見董錫玖、王克芬著《唐代舞蹈》“太平樂”部分。益陽蝦子起拱,也就是民間所說的“耍蝦子”,是否起自漢代或魏晉,已無可考。但是據《益陽縣誌》載,魏晉時期,縣境人口日增,農耕漁獵之業有較大發展。依山面水而居的益陽先民是很有可能像魏人孟康所記述的那樣“戲蝦”而娛的。因資水洞庭之域,是盛產魚蝦之邦,蝦子多更有可能模擬其形體舞而戲之。另據正在流傳的地域益陽市赫山區黃泥湖鄉蝦子起拱-傳人、已年近70歲的魯運生口述,其曾祖父-傑傳藝於其祖父,再傳其父。其曾祖父生於1862年,並非創始者,也是學藝於人。可見,益陽蝦子起拱從清代中晚期起在現在的赫山區(原益陽縣)所轄資江下游兩岸地域較為流行。《益陽民俗大全》等資料記載,蝦子起拱最先一般在傳統春節表演,後來擴展至喜慶活動中,是一種獨具洞庭湖水鄉特色和益陽竹鄉特色的民間體育與競技雜耍形式。蝦子起拱主要為大蝦子,竹製,身體巨大,長度一般超過30米,最長的達60米,至少需40─60人方可舞動起拱。蝦頭、蝦身、蝦尾利用槓桿原理人工操作,舞到0時,節節起拱高升,場面壯觀,觀者喝彩,主家高興。同時為了使場面更為熱鬧,參與者更眾,又有“香火蝦”、雙人小蝦及彩蓮船、耍蚌殼伴舞,水流星、火流星開路,大型舞龍圍繞。蝦子起拱在益陽的出現,源於資水和洞庭湖所賦予的水鄉特色和益陽丘陵地域之竹鄉特色。赫山區屬洞庭湖沖積平原,背靠雪峰山餘脈丘陵,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湖港密佈,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謂。早先,人們在生活中就地取材,於水邊取竹,至水中撈蝦,春節期間,以竹製蝦,迎春祈福,舞之以娛,習俗漸而流傳下來。

益陽蝦子起拱雖屬民間自發的傳統文化項目,但其價值不可低估。首先,它具有對資江下游、洞庭湖西南沿地域民俗研究的價值。這一區域的人們曾經很大程度上靠水、靠湖洲生活,依賴自然,愛護自然。人們於水中取蝦,得到自然賦予,而又舉著蝦的形體舞之,最初主要是迎春祭祀,祈風調雨順,而後再於喜慶活動中表演,謳歌生活。其次蝦子起拱又具有對洞庭湖區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研究價值。蝦子起拱還具有實用性,可娛樂節日、鍛鍊身體,也影響著人們的觀念,能喚起人們對自然萬物的親和力,增強人們的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