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柿子樹

引子

《西遊記》中第六十七回“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汙道心清”極沒有存在感,故事內容平鋪直敘,一點也不曲折,就是講了一條紅鱗大蟒常來駝羅莊吃人害命,悟空來了之後跟他纏鬥,然後就一棍子把蟒蛇戳死了。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98版《西遊記續集》中的蟒蛇精

可能86版《西遊記》覺得這個情節太單調了,就沒有拍這一段,等到98年續拍的時候,又加了這一回,但是原來的故事給改的面目全非,紅鱗蟒蛇變成了一個女的,而且是專門喝人血保持美貌的老太太,我當時看了這一集覺得有點懵,這是《西遊記》?我咋沒有看過呢,後來才明白是改編了。但他這一改編,故事的趣味性有了,原著的意思卻完全被掩蓋了,這裡面其實隱藏明朝嘉靖年間的一件舊事,也表達了吳承恩對於明朝的失望心情。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續拍西遊記中稀柿衕的五毛特效

為何在春深偏要寫柿子?七絕山真是指的長滿柿子樹的山?

唐僧師徒離開了小西天小雷音寺,繼續西行,在春深花放之時,來到了一處山莊投宿。他們敲開了李老漢的家門,在李老漢的口中得知:此去三十里,有一條稀柿衕(tong,四聲,小衚衕的意思),山名七絕。

老者道:“和尚,你要西行,卻是去不得啊。此處乃小西天,若到大西天,路途甚遠。且休道前去艱難,只這個地方,已此難過。”三藏問:“怎麼難過?”老者用手指道:我這莊村西去三十餘里,有一條稀柿衕,山名七絕。”三藏道:“何為七絕?”老者道:“這山徑過有八百里,滿山盡是柿果。古云柿樹有七絕:一益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枝葉肥大,故名七絕山。我這敝處地闊人稀,那深山亙古無人走到。每年家熟爛柿子落在路上,將一條夾石衚衕,盡皆填滿;又被雨露雪霜,經黴過夏,作成一路汙穢。這方人家,俗呼為稀屎衕。但刮西風,有一股穢氣,就是淘東圊也不似這般惡臭。如今正值春深,東南風大作,所以還不聞見也。

我們知道,長柿子的地方盡有,多是秋天落的多,有經冬不落,懸掛枝頭的,畢竟是少數,春來天暖,草木繁盛,很快就被分解吸收了,能積攢起來,堵塞道路的,實在不是自然可見。而且原來此地有路的,怎的柿子樹就是突然長出來,將路擁堵的?實在有悖常理,若不是常理可推,必然是別有用意。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陝北產柿子

李老漢說的柿子有七絕卻有出處,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稱柿子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但若僅僅如此,此回實在無趣,而且自古柿子典故頗多,隨隨便便找有關柿子的詩也能找出三四十首來,“七絕”之說,實在有些生僻,而且長壽、多陰、無鳥巢、無蟲這種特性松柏也有,幹嘛非要用它呢?有人從修行的角度出發,說七絕暗指絕

“喜、怒、哀、樂、懼、愛、惡”這七情,也能說得通,但跟吳承恩說的:“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這個宗旨似乎相去有些遠。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不知為何一提到爛果子就想起烏克蘭大白豬吃蘋果了

那麼這個七絕山是不是有什麼別的含義呢?若是落果擁塞道路,用蘋果不行麼?

小編就在琢磨“柿子七絕”到底指的什麼呢?突然發現“柿子”的諧音好像“世子”,而且柿子的顏色是金黃色的,也可以看成是“黃子”,“黃子”也就是“皇子”,這個“世子七絕”或者“皇子七絕”能不能是這麼情節設計的謎底呢?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黃燦燦的柿子

我們說吳承恩主要的生活經歷在嘉靖和隆慶年間,勾拉一點萬曆年的事,很多故事情節跟這三位皇帝有關係。嘉靖皇帝不是皇子,他是興獻王朱祐杬的

世子,武宗無嗣,死後才選了他作為皇帝的繼承人。嘉靖一生生了八個兒子,七子絕命,只有三子朱載垕存活,好像正好合了“世子七絕”,柿子還有一個別稱:朱果,正好是大明國姓,柿子乃是朱家果,柿子七絕,正是暗示嘉靖皇帝死過七個兒子!

既然七絕山在暗示死了七個兒子的嘉靖皇帝,那麼其他故事情節也應該和他有關係。到底有什麼關聯呢?然我們一點點把線索從字縫裡摳搜出來吧。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吳承恩對嘉靖皇帝沒有一句好話的

駝羅莊是幾個意思?紅鱗大蟒是指什麼人?

李老漢一聽悟空吹噓自己“ 也能攪海降龍母,善會擔山趕日頭。縛怪擒魔稱第一,移星換斗鬼神愁”立刻有了主意,一開始態度一點也不耐煩,聽了悟空的自我介紹,馬上“回嗔作喜,躬著身便教:請入寒舍安置”。吃完飯,悟空和李老漢拉起呱來,悟空知道此處叫駝羅莊,老漢姓李。駝羅即陀螺,明朝崇禎年間《帝京景物略》“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轉,影不動也。“ 陀螺有一個特點”頂光旋轉,影不動也“,任其體轉千次,而影射不變,此駝羅莊事也是在同其他章節一樣,在影射明朝朝局!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陀螺

李老漢接著又說,這個駝羅莊原來“地勢清平”,卻在三年前六月間來了個妖精,“將人家牧放的牛馬吃了,豬羊吃了,見雞鵝囫圇咽,遇男女夾活吞”。我們給別人講故事,講個大概其就行了,偏偏李老漢非要說出是三年前六月份,難道五月份來的和七月份來的有什麼要緊麼?

我們翻看一下歷史,嘉靖皇帝在正德十六年五月二十七登基,五天後,也就是六月初二就提出大禮議,大禮議事件一直持續了三年半,到嘉靖三年三月也就是春深時節,嘉靖皇帝勉強同意稱父親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母親為“本生母章聖皇太后”,事情暫告段落。七月間他又用”左順門廷杖“事件報復了反對議禮的楊廷和集團。整個事件跟發生的時間、結束的時間、持續的時間跟紅鱗大蟒出現的時間驚人地吻合。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左順門廷杖

那麼這個紅鱗大蟒指的是什麼人,大家心裡面也就有點眉目了吧?

那怪物攛過山去,現了本象,乃是一條紅鱗大蟒。你看他——

眼射曉星,鼻噴朝霧。密密牙排鋼劍,彎彎爪曲金鉤。頭戴一條肉角,好便似千千塊瑪瑙攢成;身披一派紅鱗,卻就如萬萬片胭脂砌就。盤地只疑為錦被,飛空錯認作虹霓。歇臥處有腥氣沖天,行動時有赤雲罩體。大不大,兩邊人不見東西;長不長,一座山跨佔南北。

這條大蟒是紅色的,世界上哪有紅色的蟒呢?這條蟒是什麼蟒?上面這首詩讚中是這樣寫了:“彎彎爪曲金鉤。頭戴一條肉角”,這條蟒是有爪有角的蟒,這條蟒爪如金鉤,頭上有一條肉角,身上的鱗片如胭脂一般,這並非是我們在野外見到的那種蟒蛇,好像是明朝官服上的那種蟒。雖然不知道這條蟒的爪是五爪還是四爪,因為這條蟒頭上只有一條肉角,那麼他絕對不會暗示是龍,也就是說不是指嘉靖皇帝,那麼會指誰?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明朝花朝服

明朝有四大賜服蟒服、麒麟服、飛魚服、鬥牛服。明朝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中記載:

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凡有慶典,百官皆蟒服,於此時日之內,謂之花衣期。如萬壽日,則前三日後四日為花衣期。

明朝尚火德,貴紅色,一品到四品的大員穿緋色袍,大禮議涉及的人一方面就是嘉靖皇帝,另一方面就是以楊廷和為首的反對大禮議的大臣,這些大臣裡面的主力軍是御史諫官和各科給事中,御史和給事中他們是穿獬豸服的,不穿蟒服;楊廷和在左順門事件之前就罷官回家了,所以不可能是他;左順門事件中,風頭很盛的楊廷和之子楊慎、張原是翰林修撰,才從六品,只得穿青袍,算不得紅鱗大蟒;只有豐熙等八名翰林學士是正三品,他們才算的上是紅鱗大蟒,他們八人也是最先被下獄的,之後又陸續有一百三十四人逮入詔獄拷訊,當然這些反對派的官吏也不會坐以待斃,跟錦衣衛也有衝突,左順門前,一時血跡斑斑。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首先逮捕了八名翰林學士

五天以後,嘉靖皇帝對視頻以上的官員處以奪奉的處罰,五品以下廷杖,十六名官吏被打死,其中就有翰林修撰張原。楊慎先後兩次被廷杖,僥倖不死,之後發配雲南。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嘉靖皇帝

文章中的紅鱗大蟒是個一字長蛇,並非單指一人,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舊朝臣集團。他們因為反對大禮議一事,跟皇帝拉鋸,當然這裡面也有對於皇帝的引發大禮議的不滿。朝廷之事(柿)漸漸堆積起來,“被雨露雪霜,經黴過夏”也無法正常處理,漸漸地腐爛成泥,堵塞了國家的正常運轉之路,“稀屎衕”一語,實為諷刺大禮議造成的惡劣影響已經讓人不能再忍了。

事件最後,就讓紅鱗大蟒吞下悟空,悟空從內部變長了金箍棒,戳死了大蟒。戳死便戳死了,作者又叫八戒趕上上來,“舉鈀亂築”,悟空罵他:“呆子!他死也死了,你還築他怎的?”八戒給了個理由說他平生好打死蛇,其實他對蠍子精也是這樣亂築一通的,無非是吳承恩借八戒之手洩憤罷了。

那廝忍疼掙命,往前一攛,比使風更快,攛回舊路,下了山有二十餘里,卻才倒在塵埃,動盪不得,嗚呼喪矣。八戒隨後趕上來,又舉鈀亂築。行者把那物穿了一個大洞,鑽將出來道:“呆子!他死也死了,你還築他怎的?”八戒道:“哥啊,你不知我老豬一生好打死蛇?”遂此收了兵器,抓著尾巴,倒拉將來。

冷眼看西遊:七絕山、紅鱗大蟒、稀柿衕暗指什麼?

一場沒有正義性的政治鬥爭

結語

大禮議事件的起因既不是為了軍國大事,也不是為了黎民百姓生計,就是為了一點屁大點的事,雙方互不相讓,扯皮扯了三年半。嘴上說的都是聖賢大義,心裡都是計較的派系鬥爭,結果導致事物堆積,朝廷不能正常運轉,雙方都沒有正義性。最後左順門事件,反對大禮議的大臣被鎮壓,就好像紅鱗大蟒被打死的結果一樣。八戒變化成大豬,總算拱開了“稀柿衕”,讓唐僧師徒暫時過去了。西天取經的任務得以繼續完成,但是“稀柿衕”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沒?沒有呀,柿子樹還在那裡,他照樣每年結果落果,過些時日柿子又會積攢、堆積、腐爛,重新形成“稀柿衕”,這也是吳承恩對於明朝不報什麼希望的態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