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裡皮已去。裡皮離開僅僅5天之後,敘利亞1-0小勝菲律賓。看過本場比賽的球迷,相信更加理解裡皮為什麼憤然辭職——敘利亞和菲律賓水平不過如此,我們本來有能力兩場比賽拿到4分甚至6分。這一次,我們還是用我們最擅長的方式,自己打敗了自己。

裡皮敗在哪?裡皮不需要總結了,而我們需要。筆者認為,裡皮錯把中國當成意大利,是最大的敗筆。中國沒有皮耶羅,沒有托蒂,沒有馬爾蒂尼,更沒有巴雷西、卡納瓦羅。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準確的說,裡皮固執地信任老將,是國足失利的主要原因。

我們看看對陣敘利亞我們的首發主力球員的年齡吧: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對敘利亞首發球員年齡

首發球員的平均年齡29.2歲,沒有19歲的朱辰傑,平均年齡就超過30歲。2022年世界盃,這批隊員平均年齡至少32歲。

看著場上奔跑的隊員,裡皮是否會恍惚回到2006年?那一年,他帶領的意大利隊最終捧起了“大力神杯”。“巧合”的是,那一屆的意大利國足,平均年齡29.6歲。中場核心皮爾洛,那年27歲,後防核心卡納瓦羅33歲,前鋒托蒂30歲、皮耶羅32歲。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皮耶羅比賽中

裡皮曾經嘗試使用年輕隊員。

去年東亞杯開始,裡皮先後試用了高準翼、楊立瑜、韋世豪、何超、劉奕鳴、鄧涵文、朱辰傑、謝鵬飛、張修維、王子銘等等。裡皮離開之前,只留下了韋世豪、朱辰傑。

裡皮滿懷激情的試圖改變,最終還是回到原點。假設,國家隊更早的鍛鍊新人呢?假設裡皮也有郎平的魄力呢?一切都是虛擬語氣,因為都過去了。

對比意大利足壇的“常青樹”,我們嘗試著找尋差距和答案。

皮耶羅。“斑馬王子”皮耶羅,1974年11月9日出生,19歲開啟職業生涯。2002年參加韓日世界盃,皮耶羅28歲。2006年,32歲的皮耶羅,世界盃淘汰賽打進制勝球,意大利最終捧杯。2017年,43歲的皮耶羅在轉戰澳超之後,選擇退役,結束了自己

24年職業生涯。

托蒂。“羅馬王子”托蒂,生於1976年9月27日。托蒂16歲開啟職業生涯,30歲作為主力隨裡皮捧杯。2017年,41歲的托蒂退役。職業生涯25年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托蒂比賽中

保羅-馬爾蒂尼。馬爾蒂尼17歲登上職業舞臺,1988-2004年參加四屆世界盃、三界歐洲盃。韓日世界盃,馬爾蒂尼34歲。2009年,41歲的馬爾蒂尼選擇退役,職業生涯24年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馬爾蒂尼比賽中

卡納瓦羅。卡納瓦羅生於1973年9月13日,16歲邁進職業聯賽。2002年韓日世界盃,參賽的卡納瓦羅29歲。2006年以隊長身份帶隊世界盃奪冠,卡納瓦羅33歲。2011年卡納瓦羅退役,結束22年職業生涯。

皮爾洛。皮爾洛生於1979年5月19日。皮爾洛16歲開啟職業生涯,2006年世界盃奪冠,皮爾洛27歲。2011年,皮爾洛告別AC米蘭轉戰尤文圖斯,已經32歲。32歲的皮爾洛,帶領尤文圖斯連續獲得4年的意甲冠軍。2017年,38歲的皮爾洛退役,告別了22年的職業生涯。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中場大師皮爾洛

巴雷西。巴雷西出生於1960年5月8日。1978年,18歲的巴雷西開啟職業生涯,20歲加盟AC米蘭,代表AC米蘭參加了719場比賽。1990年世界盃,30歲的巴雷西帶領意大利獲得季軍。1994年,34歲的巴雷西,帶領意大利獲得世界盃亞軍。1997年,37歲的巴雷西宣佈退役,告別了他19年的職業生涯。

差哪呢?

一、職業生涯起步時間。意大利這些曾經的頂級球員,他們的起步時間都很早。最早的托蒂、皮爾洛、卡納瓦羅16歲就開啟職業生涯,最晚的19歲已經開始步入頂級聯賽了。而我們的隊員,16歲還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我們的起步時間大約是什麼時候呢?

22歲到23歲,目前就是這個年齡段,我們還是基本靠著U23政策。比國外頂級球員,我們步入職業生涯,起碼要晚5-7年。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憂鬱王子”巴喬,15歲開始職業生涯

二、職業生涯週期。意大利這些球員,職業生涯時間跨度更長,最短的19年,最長的

25年。而我們的隊員,職業生涯10年,就已經不錯了,像鄭智那樣職業生涯接近20年的,在國內鳳毛麟角。意大利更多的“常青樹”,而我們大多“曇花一現”,好多隊員3年5年就基本結束了職業生涯——或者淪為邊緣球員,或者轉戰低級別賽事。

三、職業生涯巔峰狀態保持。意大利球員,職業巔峰狀態,來的比我們早,去的比我們晚。巔峰狀態,意大利球員能保持10年甚至15年,我們的球員,巔峰狀態,一般最多保持5年

裡皮固執地認為:30歲,是球員的“黃金年齡”。

在意大利,確實是這樣的;在中國,30歲的國內球員,早都開始走下坡路了。我們的職業球員,其實根本沒有幾個職業的,像鄭智那樣自律的,沒有幾個。因為沒有更多的年輕球員脫穎而出,我們的老將沒有危機感,狀態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中國沒有皮耶羅,也沒有皮爾洛、巴雷西,裡皮依賴老將成敗筆

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鄭智:能!

30歲的國內球員,眼看著職業生涯走向末期,怎麼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國家隊的比賽中呢?一旦受傷,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就是裡皮看不懂的“畏懼”——有的隊員不一定害怕對手。(如果不是這樣,恆大根本不需要《國八條》)

我們的足球人口少,我們16歲沒有冒尖的隊員;我們的青訓體系存在嚴重問題,我們在走捷徑;我們的聯賽為了急於求成,放棄年輕球員的培養,抄近路、買現成的;我們的國家隊,連裡皮都揹負著成績的壓力,年輕球員失去了鍛鍊成長的機會。

我們高喊著口號:我們可以等!實際我們早都等不及了。

裡皮黯然離去,給中國足球留下了或許未來的“巴雷西”——朱辰傑,還有可能的“托蒂”——韋世豪。裡皮苦苦尋找的“皮爾洛”、“卡納瓦羅”、“皮耶羅”、“馬爾蒂尼”、“巴喬”們,最終沒有出現,這是他最大的遺憾,也是他最大的敗筆。

用心寫下本文,與老球迷一起懷念曾經的過往。那些留給我們歡呼和淚水的陪伴,一去不回,只有記憶還深藏心間。愛是永恆的。希望我能盡綿薄之力。(謝絕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