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該不該去當兵呢,初中畢業當兵能留隊嗎?以後有前途嗎?

周豪楠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按照《兵役法》規定,應徵入伍青年必須具有高中以上學歷才可應徵,題主的初中學歷是不符合應徵條件的,不過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確實想到部隊發展,可以先考個中專學歷,然後再應徵入伍。至於題主所說的初中學歷在部隊有沒有前途,我有幾點建議供題主參考:

第一,只要你到了部隊,你就會發現,部隊是一個大舞臺,無論是本科生去當兵還是初中畢業生去當兵,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上,想要轉士官留隊,那就得看平時的工作表現和為人處世,學歷不是第一要素。但如果涉及到考學提幹,本科生肯定比初中畢業生有優勢。
【新兵實彈射擊,打出好成績】

第二,在部隊有沒有發展前途取決於你自己,和學歷沒多大關係。舉個例子,大學生和初中生同時入伍,大學生表現不好,工作不踏實,而初中生工作踏實,團結戰友,等到決定走留時,你覺得部隊會留誰?答案肯定是留工作踏實,團結戰友的那一個啊!所以,學歷只是敲門磚,工作表現才是定心石。
【刻苦訓練】

第三,給自己樹立目標和信心。雖然學歷不如人,但也不可妄自菲薄,部隊裡可以自考大專和本科,雖然不如全日制,但憑著你自己的努力也同樣能幹出一番事業。我有個老班長入伍之前就是初中學歷,可他就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硬是在部隊幹出了一番名堂,先後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旅表彰為"優秀帶兵骨幹"和"訓練標兵",代理排長幹了七年多,在他手下考上學的就有三個,提幹的也有一個,整個連隊的骨幹幾乎都是他帶過的兵,這樣的老班長無論走到哪都是響噹噹的。
【老班長以身作則】

總結:想在任何一個地方有前途,不僅需要學歷,更多的還是需要個人的辛勤和努力。而部隊更是看重個人的表現,所以,想要有所發展,就要樹立目標,找準方向,不懈奮鬥就可以了。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各位家長和戰友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轉士官和士官轉業等問題。


路漫漫吾求兮


我是嶺南通途,我來回答。

隨著現在部隊待遇越來越高,當兵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同時,對於兵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想去當兵是報效國家,值得表揚,但是當兵不是想當就可以的。

不考慮體檢和政審這兩個環節,如果題主只是初中畢業,我還是建議你繼續讀書,參加高考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再去當兵比較好,機會也更大,現在很多地方招兵已經不要初中學歷的了,最低都是高中學歷,大部分是大學生。以我所在的縣城為例,今年大學生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剩下百分之十是高中以下學歷,這裡面還有很多是政策上要照顧的,比如貧困戶家庭,烈士家庭等等,剩下的可能一個縣就兩三個初中生可以入圍參加體檢,總共招四百人,參加縣檢的有2500人,初中學歷這真的沒啥優勢,很難被選上。

關於題主說的留隊問題,如果題主幸運被選中,能夠到部隊當兵,那麼恭喜你,你找到了最適合你的道路,部隊是一個公平的環境,只要你在部隊裡面好好表現,幹好工作,留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了部隊不要以為就可以高枕無憂,想要長期幹還是要提升學歷,到了部隊可以考慮參加自考考試,提升學歷,現在很多高級士官都是大專本科學歷。同等條件下,是有留隊名額的,憑什麼留你,還是看你是否優秀,如果每次體能考核不合格,平時幹活訓練還拖拖拉拉的,整天冒泡,肯定不會留你的。

關於題主說的前途問題,我可以說在部隊當兵前途光明,留士官以後到手一期一個月六千,二期七八千,三期九千到一萬,加上五險一金,在社會上哪裡去找那麼好的工作。






嶺南通途


古道鎧甲,軍旅二十餘載,基層、機關都經歷過,如今卸甲歸來,已整裝重新出發。

我是一名有著二十多年軍齡的轉業幹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的問題:我該不該去當兵呢,初中畢業當兵能留隊嗎?以後有前途嗎?

我的回答:

我覺得,當下題主不應該只考慮當兵能否留隊及之後前途的問題,

更應該考慮當前學歷下,如何積極尋求改變,這才是當務之急。

簡要分析如下:

一、題主很難被應徵入伍;即使入伍,也很難選取套改士官。總之前程很渺茫。

  • 學歷是硬傷

雖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每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依照規定服兵役的義務。

但是根據《徵兵工作條例》,要想應徵入伍,需要經過兵役登記、體格檢查、政治審查、新兵審定等程序。

在其中的審定新兵程序中,會對體格檢查、政治審查合格的應徵公民進行全面衡量,擇優批准政治思想好、身體好、文化程度高的服現役。

在各地區徵兵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特別是部隊相對豐厚的待遇引起的參軍熱,並將吸引大量的適齡青年來競爭。身體、政治思想有問題的人員畢竟是少數,故學歷、文化程度就成了衡量當兵的重要因素

初中學歷相比於高中、中專、大專學歷,劣勢不言而喻。

所以,很難被應徵入伍。

  • 即使幸運入伍,前程依然渺茫

2009年全軍深化士官制度改革工作會議決定,中央軍委向全軍和武警部隊頒發《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

《方案》出臺的目的就是為了深化士官制度改革。

《方案》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以提高士官隊伍建設質量、增強信息化條件下部隊作戰能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一支技能精湛、骨幹作用突出的士官隊伍。

在《方案》中,增加了高技術專業士官編制、改進士官選拔(直招士官)的方法、完善士官培訓體系等內容。

從《方案》中的條款可以看出,未來的士官為了適應並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高科技局部戰爭的能力,擁有一支精專業、高素質、相對穩定的士官隊伍是大勢所趨。

那麼,只有初中文憑的義務兵,想要選取士官之路非常之難。

  • 初中學歷堵死了考學之路

不管是報考培養軍官的軍事院校,還是報考培養士官的軍事學校

初中學歷都是硬傷

因為學歷,也堵死了靠讀軍校改變自身之路。

二、尋求改變,勸題主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 現在職場應聘工作,一看學歷,二看能力。

學歷是敲門磚,只有用人單位認可學歷,才會招聘你,

只有招聘你,你在有機會在工作中展現才能。

由此可見,學歷的高低,決定了你開啟職業前景的鑰匙的含金量。

當年高考中逞一時英雄交白卷的人

現在大多都後悔了

一時的痛快換來了終生的後悔

  • 學歷雖然不一定代表能力,但使我們擁有了學習和思考的技能

可能你在參加工作之後

發現曾經大學時絞盡腦汁學習的高等數學知識,在現實中無用武之地

甚至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都和大學的專業毫無關聯

但是 你可能並沒有意識到

通過上學

使我們面對新技術時,養成了學習求知的能力

使我們面對困難阻礙時,養成了思索分析的能力

使我們面對錯綜複雜的關係使,養成了邏輯推理的能力

總之,求學的經歷使我們潛移默化的改變著

學歷越高 潛移默化愈深

所以,通過上學提升文憑和能力才是題主急需的網

三、知己、知彼、定位、行動、調整

知己,就是要客觀的分析現在自身的興趣愛好、性格傾向、能力。

知彼,就是對當前就業環境、市場需求有明確的瞭解。

定位,就是職業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行動,就是制定計劃,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調整,就是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通過不定時反饋來微調計劃。

因此,題主當務之急要做的就是全面評估瞭解自己具備的硬件條件,深入瞭解市場需求,制定職業目標和計劃,並付諸實施。

具體來講,我覺得

題主首先在評估自己時,應該考慮到學歷的侷限性和缺乏技能的現狀

想法設法提升學歷和技能

至於技能的選擇就要根據市場需求和就業環境的瞭解而定。

量變必然引起質變

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未來!

決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對人生的態度;

決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對事業的作為。

我們的今天由過去決定,我們的明天由今天決定!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希望我的回答對題主有所幫助!

古道鎧甲,軍旅二十餘載,基層、機關都經歷過,如今卸甲歸來,已整裝重新出發。


古道鎧甲


目前,部隊待遇越來越好,每年各地武裝部徵兵宣傳可見一斑。不過學歷要求有明確規定,1.男青年具有高中(含職高、中專、技校,下同)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優先批准學歷高的青年和應屆畢業生入伍。省會城市和高校集中地區全部徵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其他地區減少並逐步取消初中生的徵集。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及正在高校就學的學生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也應當徵集。2.女青年。為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及在校生。

如果是屬於其它地區,那麼到部隊後,想留隊也要取得高中畢業證書,不然也是不符合留隊條件的。


向後轉向前看


首先現在初中要想當兵現在真的很難,現在當兵對於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地方當兵已經不要初中學歷了,或者說初中學歷的名額非常少,最低的學歷是高中,中專,職高。其次每年在各大高校,有不少在校大學生保留學籍入伍,大學畢業入伍。不論是當兵,還是義務兵之後想轉士官,你能競爭過這些人嗎?學歷對你來說是極大的限制,個人建議好好學習,上完高中,中專,職高,把學歷提升一個水平再在去當兵,或者上五年制大專,在校期間好好學習專業技能,畢業後可以走直招士官。


第五閱覽室


如果要當兵,想要成龍成虎,那麼僅以個人經驗告訴你,個人價值取向與國防建設需要,並不矛盾。“過則勿憚改”,這座火熱的大熔爐,會助你百鍊成鋼。有了青松品格冰雪氣質,就不怕不成材。初中生也好,高中生,大學生也罷,只要部隊需要,都可繼續服務於部隊,大有前途。也許你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士官,成為部隊每年百裡挑一的直接可提幹的人才,可以說廣闊的天地大有可為。不要擔心文化,願意學習善於學習就可以,雖然部隊需要的是文化水平更高的士兵。沒有文化歧視,願意進步,肯鑽研從沒有學不會的。一層更進一層,不進不止,部隊特別需要的是永遠是人才。

比如許三多

他因文化不高,班長史今不要。看出他的堅定品格,帶他到部隊上去。開始都覺得他學習能力不強,笨得很,然而他從不放棄,一直在努力,最後成為人人羨慕的兵王。當然,許三多隻是個例,大部分如五班的兵,自暴自棄,都退出現役。許三多做了最好的自已,一直在堅持。堅持是什麼?在戰友情的感召下,從而化為意志,咬牙拼殺,成了了不起的兵王。每個人都能成為許三多,成為兵王,只在自家追求與部隊融合為一體。部隊的需要成為你自已的需要,你自已的追求與部隊並不矛盾,許三多就是這樣。

比如張能量

《士兵突擊》,許三多捨得吃苦可成兵王,再看看《陸戰之王》中的張能量,成長道路完全不同。憑藉紮實的文化功底和技術基礎,而在一營一連左衝右馳。沒人喜歡他的“自大”,暴冷時沉默如一塊石頭一般冰冷,沒人喜歡他這種太各色的戰士,但是他憑自已的技能功底厚實,常常一枝獨秀。部隊需要他,而不是牛努力這種文化不高的兵王。做為新生代兵王,張能量有自已的價值取向。一步步不捨,不管情緒如何低落,二人總是不捨對部隊的熱愛和報國追求。所以他們的成功自有道理,你也一樣。


魂舞大漠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路要自己去走,世間路有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就看你怎麼走,想不想走。當兵亦是同樣的道理。

首先要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當兵首要是保家衛國,其次是個人發展,隨著軍隊職業化道路的建設步伐加快,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軍人在不久將來將是一種職業的代名詞。

自身有投身軍旅的意向,就具備了投身軍旅的先決條件。但不要忒過於樂觀,軍隊是一個大熔爐、一座大學校,同時也是一個極為磨礪意志的地方。

第一步要考量的就是,能不能吃苦的問題。軍隊由於特殊的環境,其生活、管理都完全有別於地方,每天的生活就宛如永不停歇的鬧鐘,週而復始的重複旋轉;在這種環境下是否能夠堅持下去,就成為是否去當兵的首要因素。

其次,進入部隊意味著要捨棄許多東西。諸如自由、親情、愛情等等,軍隊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地方,從行為舉止、訓練學習到生活都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對於一些電子產品的運用也有一定的限制;難免會有一些思鄉、約束等感受,這些都需要克服。

最重要的一點是,軍隊是個強者具有發言權的國度,一切的上升都需要用自己辛勤汗水去換取;簡單點講就是,想要有發展前途,就必須要吃得了苦,有可以拿的出手的真本事去獲取領導的賞識、戰友的尊敬。想要發展前途好,自身素質就必須過硬,而自身素質就是一點一點練出來的。

瞭解這些直接因素之後,在去合理的作出選擇。言歸正傳,分享一些題主比較關注的待遇問題。

第一個,學歷。目前國內徵兵一般以高中學歷為主(技術院校學歷等同),除了飛行員、海軍、火箭軍以及戰略支援部隊等部分高技術軍兵種單位對於學歷的要求較為嚴格之外,其實只要家鄉徵兵不卡,初中並不影響後續的發展。

其實,有好多比較優秀的戰士並沒有太高的學歷,而他們成功都來源於在部隊的不斷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部隊是一所學校的原因,這一點從每年的央視報道的先進事蹟報告會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第二個,留隊問題。當前軍內有關留隊的指標,除了個人意願之外,最多關注的就是專業素質能力。不要受到一些地方傳言的影響,部隊留隊很是很公平的,只要你願意留,你的軍政素質過硬,一般留個下士、中士沒有太大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技術兵種留高級士官的比例的要比武警、陸軍要多一些,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選項。

最後就是一個待遇問題,軍隊待遇因地域不同、職別不同,待遇也不盡相同。由於保密原因就不詳述,給一個基本的參照點,部隊平均工資的計算標準是在全國公務員工資的技術上增加20%,這個計算指標僅供參考,至少工資水平高於內陸地區的工薪階級。

講了這麼多,所有的選擇權握在自己的手中,路還需自己走,所有的參考條件已經給了,剩下的就是自我考量權衡了。


鷹鴿分析


講了一大堆沒用的話,淨些虛話,一點實際有用的沒有,當過兵沒有?人家問有沒有前途,當完兵路子的走向,你說說當兵什麼前途,有多少人提幹,有多少人幹完12年,12兵回來後他們都在幹什麼,沒幹完12年的,回來都幹什麼,長篇大論的,誤導人家,


歸途何處歸3


當兵不能問有沒有前途。這個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