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翟傳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農行系統優秀人才,南陽民俗學會理事,現供職於中國農業銀行南陽市分行。出版有《銀苑小葩》《守望家園》《月奶奶黃巴巴》《曳杖行歌》《我圖爾居,莫如南土》及《百年多是幾多時》等六本作品集。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兩岸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深深的峽谷裡,一條寬百餘米、水深3米左右的“高峽平湖”河,S形將一座山城一分為二;河中碧水如練,山、樓、樹、人倒映成像,快艇、遊船、“烏篷船”往來穿梭;兩岸臨河而立的古色小高樓並肩相連,高低一致、外觀整齊劃一的,燈籠成串;沿河青石步道蜿蜒曲折,其間青石砌就的臺階、碼頭直通清水,時不時還有形態可愛、栩栩如生的一組組黃銅雕塑顯現……那是國慶長假遊覽甲天下的桂林歸途種,不期然遇見的一座古城。這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10月2至4日,橫跨豫、鄂、湘、桂“不遠萬里”去看桂林的“甲天下”。幾天下來,興坪鎮20元人民幣背面那個山沒看真切,“大美灕江”水太淺,“遇龍河”擋著強收錢,“十里畫廊”租車坐地要價(電動單車起步百元),“象鼻山”圈著(不掏錢乘船)看不見,每處停車張嘴就是三十上百元,還有很多“一日遊”跟著屁股亂攆……走馬觀花地看了幾眼,不僅心煩意亂、大失所望還有點小遺憾。不曾想,歸途半路竟然意外撿得個大喜歡。

5日下午,高速歸途天色將晚。原本打算就近下路將就一宿,然而,下入峽谷小城立時就被眼前的清幽所驚豔了:街道緊湊而不狹窄,房舍林立而不參差,商鋪眾多而不凌亂,人流不斷而不擁擠,安寧而不孤寂,熱鬧而不噪煩……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擇一臨水樓閣扔下行囊,沒顧上緩解一下遠途疲憊,就急匆匆踏進了美麗的畫卷:那古城就在“高峽平湖”河的北岸,那入城古道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那橋共七孔,清一色大青石條砌就。橋面正中一座三層穿鬥式、三重簷、八角攢尖、青筒瓦頂樓亭古色古香。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經探問,那橋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初名舞溪橋,由鎮遠土司思南寬慰使田大雅與鎮遠知州何惠同奏請朝廷修建。後因田氏土司家族內部動亂,修橋半途而廢。此後於萬曆三十七年重修,至崇禎元年方告竣工,前後歷經二百五十餘年,後屢破屢修。清雍正元年最後一次修復竣工時,正趕康熙皇帝聖誕,“舞溪橋”便改名“祝聖橋”;其上的樓亭為清光緒四年,鎮遠知府汪炳敖倡捐修建。初衷是希望經此進京趕考的滇黔學子,能夠魁星點鬥,高中狀元,故老百姓又稱其為“狀元樓”、“魁星閣”;狀元樓一面“掃淨五溪煙,漢使浮槎撐鬥出;闢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的經典對聯,述說著清嘉慶年間,緬人騎象赴京朝貢路過此地的重要史實、及其此地昔時南方絲綢之路上水陸通衢的過往;據說,這橋還是抗戰期間西南大通道上的骨幹橋,每天都有若干輛運輸從滇緬公路、史迪威公路、駝峰航線進入中國的大量援華戰略物資的,大卡車從橋上駛過開往華中華東前線,曾為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之勝利作出過重要貢獻。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過橋入城,寬闊的街道青石一路,油光厚重。街口“緬人原來”的古銅雕塑栩栩如生:大象在前小橡在後、小象一旁僕人風塵僕僕;街道兩旁,一邊靠山而建,一邊臨水而立,高低一致,整齊劃一;商鋪相連,物品繁多。餐館挨排,乾淨簡練。

商鋪身後的民居,是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溝改造成山屋、吊腳樓、迴廊等多種形式的山莊式院落。既重現了江南庭院的風貌,又顯現出山地建築的佈局;即有堡壘式的森嚴,又兼商賈大戶的豪氣。它是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是民居建築的奇觀。其中,最怪的當是“歪門邪道”——開在小巷道旁的各戶大門,皆不與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決不與大廳正對。而是特意將門口朝向轉一個角度,斜斜地對著街道——個種緣由,許是山地狹窄,或許是為了“財不露白”。據說,這兒的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有160餘處,其建築風格多為青磚黛瓦、高封火牆、飛簷翹角、雕樑畫棟。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其主要古巷至少有七條,如石牌坊街、四方井巷、復興巷、仁壽巷、衝子口巷、米碼頭巷和陳家井巷等。其間,古井遍佈全城,但形狀各異。有圓有方,有長有窄,更有像豬食槽樣的豬槽井。有清澈見底的自然淺井,也有深達餘丈的吊井等等。

那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裡的人民政府很深入群眾,很聯繫群眾——縣、鎮政府機關及其諸多行政機關就置身其間,而不似別個外遷重建高樓大廈、高門大院,逃離民間。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與故城相連的除了祝聖古橋,西邊不遠處還有一座新建的跨江(總覺那河如江)大橋。其橋亦為石拱構造,其上護欄、橋燈等裝飾古色古香。立於橋上,清風徐徐,江水清幽,樓閣兩岸。對岸臨河的餐座排挨排、串連串,那真是天下第一的“長桌宴”,那壯觀簡直叫人驚歎、驚豔、歎為觀止。

下橋臨河漫步,垂柳依依,清風拂面,遊客如流,吃客歡顏。歡顏的吃客南腔北調,穿戴迥然,燈紅酒綠,交杯碰盞,熱鬧非凡。上桌的飲食酸辣為主,豐富多面:有陳年道菜、酸湯魚、牛肉粉、油炸粑、烤魚、紅酸湯、臘肉火鍋、豆花火鍋、苗家炸辣蟹、腸旺面、糯米粑、袁家嫩豆腐,及其極具特色的鎮遠特色火鍋等等,數不盡看不完。其間,組組銅雕惹人心歡:“漁人釣魚”老翁煞有架勢、童女有模有樣、童男慌手忙腳、柴狗著急慌忙,“漁婦浣洗”娃娃光肚,“口岸厘金”官商迥然。

翟傳海: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流戀忘返間夜色已晚,舉目四顧,萬家燈火一河兩岸,山水相連,輝煌壯觀。轉至祝聖橋抬頭上看還有更佳景點——青龍洞。青龍洞建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近500年曆史。其特色在於其集儒、道、佛、會館、橋樑及繹道建築文化於一身。整群建築靠山臨江,依崖傍洞,貼壁凌空、勾心鬥角,錯落有致。式樣獨特的建築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天然合成。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等,洞有閣,閣中有洞,一片閣樓洞天巧奪天工。

過古橋,燈火聯天,亦夢亦幻。原來,這高高矗立的就是古城石屏山。它臨街而立,高兩百米開外。因石崖絕壁高千仞,“端直蒼闊如屏風”而得名。據說,其上有苗嶺長城,專家考證後譽為“南國苗疆的塞外長城”。

“鎮遠其實不遠。”遊興未盡回至客棧,老闆竟熱情善談:鎮遠古城位於長江水系上游、貴州高原東部武陵山餘脈的崇山峻嶺之中。地處入黔要道(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是貴州省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和舞陽鎮政府所在地。

這裡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年已有2290餘年。元、清時做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宋寶佑六年(公元1258年)築黃平城,賜名鎮遠州,“鎮遠”之名已經叫了760多年了。1958年州府遷往凱里,改此為縣。

古城不大,但有八大會館、四洞、八祠、九廟、十二碼頭與府衛古城洹,吳王洞、四宮殿、古全井、古戲樓等名勝古蹟近200多處;和平村,周達文故居,古城中的寺廟、庵堂、館祠、亭閣、宮闕、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等,有“傳統文化迷宮”之稱;新大橋南街還有一個“和平村”,那兒是原國民政府貴州省第二模範監獄,曾關押日軍戰俘600多人。穿城而過的“高峽平湖”實際是條河,名叫舞陽河。它發源於貴州的甕安,終點在湖南的洞庭湖。河北岸稱“府城”,南岸叫“衛城”,湘黔鐵路、株六複線鐵路、滬昆高速公路、320國道等穿境而過——雖然火車在樓頂飛、高速(公路)在山頂懸!

鎮遠古城是一個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漢、苗、侗、土家等22個少數民族和睦相處,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閩粵文化、土著文化與城外文化的融匯,被專家稱為“世界文化保護圈”。——不過。來鎮遠不單單要看古城,鎮遠更有野趣神韻堪與湖北神農架相比的“高過河幽地”、風景秀麗的“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有,還有吳敬梓筆下《儒林外史》中描述的龍神嫁妹之地——“鐵溪景區”等等。


“兩岸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是“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清嘉慶二十四年受欽命赴任雲南鄉試正考官時,所做的《鎮遠道中》一詩的首四句。

這兒,僅2018年上半年就接待遊客58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9.6億元,其中省外遊客創收33.9億元。……2009年,鎮遠榮獲“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稱號,位居第五……

坐於客棧望臺,近處樓橋迎面,河水深深,清澈見底;遠處燈火輝煌,山水相映,遊人熙攘。凝望間,倏然閃出一念:我們的黃河壺口、黃山、廬山、泰山,及其灕江的象鼻山等等,祖國的大小河山、社會公眾的天然資源,緣何都成了地方或某些小集團的私有景點,全都設卡圈攔,坐地斂錢?某些極力開展旅遊事業的地方政府,緣何不學學只投資不收錢(景點遊費)的鎮遠?

唉,此非我等之輩當思應慮。遇此一佳境,此趟遠遊之缺憾足以補矣!只是想對您說:有個令人驚豔的地方叫鎮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