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據新東方2018中國留學生白皮書報告,目前大部分留學生還是傾向於英美加澳,雖說小語種國家佔比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對於很多同學而言,它們依舊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佔比少,並不代表小語種國家教育質量差勁。

有著世界知名的交互工業設計院校的德國,公認教育質量優秀的新加坡、已排名前列還在不斷教育改革的法國、創新教育趕超英美的新西蘭、更別提引領亞洲設計風潮的日本了。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既然小語種國家的教育質量水平有目可睹,那為什麼願意去留學的人卻很少呢?

01、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藝術名校少,佔很大一部分原因。

很多人出國留學,都是奔著上名校去的。像英美加澳這種熱門留學國家的教育資源十分雄厚,擁有著絕大多數國際知名的藝術學院,比如美國的Parsons、RISD、英國的UAL、加拿大的安大略藝術學院等等。而小語種國家則與之相反,能叫的出名字的藝術學院一隻手就數的清......

這一點,從各種權威的藝術大學排名中就能看出來,

2019-2020年QS世界藝術設計大學排名數據顯示,前50藝術學院裡,小語種國家加起來才13所,甚至沒有超過美國(16所)一個國家的數量。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除了名校少於熱門留學國家,阻礙學生去小語種國家鍍金的還有喪心病狂的語言關......

語言難,畢業更難。

拿德國為例,普遍意義上,學習德語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根據新東方歐亞教育2018年數據統計,赴德國留學的學生中,選擇先就讀語言課程的學生佔比高達67%,通過語言考試後申請大學;而在國內就達到德國語言要求,直接申請大學的學生佔比僅為20%左右。

即使你費勁千辛萬苦終於語言及格,順利上了德國的大學,你還要面臨著無法畢業的風險......

德國大學課程設置嚴謹,考試難度高,個別科目考試通過率只有30%左右。由於語言問題,國際生想順利通過考試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也有一些學生延遲畢業或者更換專業。

所以在德留學生一聽到別人要去德國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德國留學,頭還不夠禿的麼?”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以上種種,制約著想要去小語種國家留學的同學。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的原因。

名校少、語言不通、政策少、錄取難,去小語種國家留學真的不值得麼?

02、小語種國家性價比真的這麼低?

之前在某乎看到一個問題:“家庭條件一般就不能出國留學了嗎?”

底下高贊回答的答主在美帝留學,父母背了幾十萬的外債,他在美國一天打好幾份工,不僅沒有時間交朋友,學業也很緊張......

其實我覺得,假如家庭條件一般,為什麼非要去美國這樣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很多的地方呢?不是要磨滅你的夢想,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不是嗎?

物美價廉的小語種國家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追夢的地方,許多小語種國家的留學成本低廉、很多國家不僅公立免學費,還出臺一系列減輕留學生生活成本的政策。

選擇小語種國家,會大大降低你的留學成本。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性價比高的小語種國家

•德國:公立免學費,允許留學生打工,但對德語要求較高。

•法國:公立免學費,國際生免費醫保、住房補貼等福利政策。

•日本:雖然不免學費,但獎學金項目多,打工可基本賺足生活費。

•新西蘭:留學成本低,允許留學生兼職,移民政策寬鬆,基本在新西蘭獲得兩年以上的文憑+找到對口的工作就能申請永久居民了。

•意大利:公立免學費,允許留學生打工,

•挪威:公立免學費,允許留學生打工,獎學金豐厚。

•俄羅斯:費用低廉,每年僅需5-6萬RMB。

•西班牙:承認中國所有學歷(包含成人自考、函授、夜大、中專等)

國家政策支持

除此之外,小語種國家留學還是國家大力扶持的項目,2015年我國大刀闊斧地展開了一帶一路政策,貫穿65個國家,通行53種官方語言。政策出臺後,給留學生帶來了新機遇。

據教育部數據顯示,17年我國赴“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留學人數為6.61萬人,比上年增長15.7%,超過整體出國留學人員增速。涉及37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學歷含金量高,就業難度低。

對於藝術留學生而言,專業在大多數時候比學校更重要。雖說小語種國家知名院校很少,但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強勢專業。

比如藝術底蘊濃厚的法國與意大利,時尚和純藝類專業很強勢,尤其是作為時尚圈好萊塢的法國,學生有機會進入CHANEL,DIOR,CELINE等知名品牌實習。

德國則在工業設計專業登峰造極,諸如迪特·拉姆斯、彼得·貝倫斯等世界知名的工業設計大師都出自德國,但德國也以門檻高、學制長而聞名......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據《2019中國留學生白皮書》數據顯示,近半數留學生選擇畢業後回國。回來的人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激烈的競爭。

在很長一段時間,學歷總是HR考量海歸的第一要素,很多非名校同學都要面對HR不知道自己學校的尷尬。但隨著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貿易與產能投資合作的不斷深化,小眾國家留學生就業的春天來了。

學小語種,相當於給自己第二條路。

拿法國舉例,法國的文化影響力不用多說,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讓中法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也為中國增添了許多就業機會。這些崗位的招聘JD裡要求在法國有過留學經驗。與英語國家留學生相比,目前小語種人才比較緊缺,所以入職門檻低,競爭壓力小且薪資水平較高。

小國家社會環境更穩定

近幾年,一些國家頻頻發生女留學生失蹤案,讓人們對留學國家的安全問題逐漸重視起來。

《2019中國留學生白皮書》中數據稱,對比五年數據,教育質量一直是留學生選擇留學國家的第一要素。19年,安全問題從5年前的第八位升至留學生選擇國家的第二要素。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多數的亞洲國家和北歐國家都十分安全,2018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排行榜上,冰島連續十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新西蘭、奧地利、葡萄牙、丹麥、捷克、新加坡、日本和愛爾蘭則位列其後。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小語種國家留學?

除了上述國家,其實在像法國和意大利這種近年來風評不算好的國家,只要不去危險的街區也是相對安全的。

以上是通過政策、學歷含金量、就業和社會穩定性分析出的小語種國家留學的利弊,雖然目前前往小語種國家留學的還是少數,但可以看出,其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可期的。

這裡要再次提醒各位同學,在選擇留學國家的時候,一定要多方權衡利弊,不要因為不想學語言而放棄一個擁有強勢專業的國家。

還是那句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願每個逐夢的孩子都能實現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