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1.西晉會稽鄮縣塔

記載舍利塔:西晉會稽鄮縣塔

現存舍利塔:寧波阿育王寺舍利塔

舍利子發現:頭骨真身舍利

文獻與佐證:鄮山舍利塔自西晉湧出以來,一直保存至今,雖歷經坎坷,但從未隱沒。雖然部分為傳說,沒有詳實的文字記載,卻也可以說傳承有序,比較可信

現保存狀況:真身舍利保存於阿育王寺舍利殿,舍利塔現保存在阿育王寺藏經閣的二層,通常不對外,大概只有1尺多高,寧波阿育王寺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寧波阿育王寺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寧波阿育王寺舍利塔

2.東晉金陵長幹塔

版本一

記載舍利塔:東晉金陵長幹塔

現存舍利塔:南京大報恩寺塔(新建)

舍利子發現:頂骨真身舍利、10枚“感應舍利”

文獻與佐證:大報恩寺長幹塔地宮石函上碑文記載,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可政大師得到宋真宗的支持,修建九層寶塔,瘞藏“感應舍利十顆,並佛頂真骨”兩份舍利之事,並且“內用金棺,周以銀槨,並七寶造成阿育王塔,以鐵函安置”。

現保存狀況:真身舍利現藏於南京牛首山佛頂宮,舍利塔與金棺銀函等地宮文物藏於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原長幹塔與大報恩寺琉璃塔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現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大報恩寺塔現狀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歷史上的大報恩寺塔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大報恩寺長幹塔地宮出土舍利塔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大報恩寺長幹塔地宮出土佛頂骨真身舍利

版本二

記載舍利塔:東晉金陵長幹塔

現存舍利塔:鎮江甘露寺鐵塔

舍利子發現:舍利共計772粒,唐代瘞下的計有二處:長幹寺舍利小金棺內11粒,禪眾寺舍利金棺內156粒。宋代瘞下的計有三處:銀函內56粒,銀元盒內177粒,木函內372粒,均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顆粒,小如芥子

文獻與佐證:建國初鎮江文管會在修復鐵塔時,在塔基處發現地宮。地宮內放置有一長方形大石函,上面題有宋元豐元年四月八日“潤州甘露寺重瘞舍利塔記”石刻一方。同時發現的還有唐長慶四年“李德裕重瘞長幹寺阿育舍利記”,大和三年“李德裕重瘞上元縣禪眾寺舍利記”石刻二方。從而可以認定甘露寺塔地宮中所出土的舍利,即是“東晉金陵長幹塔”內的釋迦佛舍利

現保存狀況:舍利與金棺銀函都藏於鎮江博物館,甘露寺鐵塔建於北宋元豐元年,後又屢毀屢建,原為七層,上部三層於晚清時傾倒,現存四層,其中基座以及下兩層為宋代原物,第三第四層為明朝遺存,鎮江甘露寺鐵塔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現存甘露寺鐵塔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鎮江博物館所藏甘露寺塔地宮舍利

3.石趙青州東城塔

記載舍利塔:石趙青州東城塔

現存舍利塔:無存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根據年代和所記載寺院考證,原址應為臨淄西天寺,並無確鑿證據

現保存狀況:無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同為南北朝時期的西天寺造像

4.姚秦河東蒲阪塔

記載舍利塔:姚秦河東蒲阪塔

現存舍利塔:運城普救寺鶯鶯塔

文物與舍利:未發現地宮

文獻與佐證:基本可以證明原塔所在的大體位置,普救寺舍利塔附近的金代石碑。碑刻全文如下:敬惟釋迦遺蹟八萬四千,天上人間、龍宮沙國、支那震旦一十九所,茲第四焉

現保存狀況:現存普救寺塔為明代嘉靖年間重建,山西省保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普救寺的鶯鶯塔

5.周岐州岐山南塔

記載舍利塔:周岐州岐山南塔

現存舍利塔:寶雞法門寺塔(新建)

舍利子發現:指骨真身舍利,三枚影骨(唐代所制的替代品)

文獻與佐證: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考古發現,證據都比較確鑿,又發現了唐代多位皇帝供養指骨舍利的金銀器、瓷器、絲織品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現保存狀況:真身舍利和地宮文物都藏於法門寺博物館,原存法門寺塔為萬曆七年重建磚塔,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倒塌,現存法門寺塔為新建,法門寺遺址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新建法門寺塔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法門寺景區合十舍利塔

6.周瓜州城東古塔

記載舍利塔:周瓜州城東古塔

現存舍利塔:無存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無考,一說原址位於敦煌莫高窟,《元和郡縣圖志·隴右道下》:“後魏太武帝於敦煌郡置敦煌鎮,明帝罷鎮立瓜州,以地為名也。”治所在今敦煌市西一公里處的沙州古城,領敦煌、酒泉、玉門、常樂、會稽五郡。隋初沿置,至大業三年始改為敦煌郡。唐武德二年,復置瓜州,五年改名西沙州。貞觀七年省“西”字。武德五年以今敦煌為西沙州時,另於沙州東設瓜州,治所在晉昌縣,即今瓜州縣東南之鎖陽城。可見,唐武德五年以前之瓜州實即乃今敦煌也。《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說:瓜州城東古基者,乃周朝阿育王寺也。廢教已後,隋雖興法更不置寺。今為寺莊,塔有舍覆,東西廊廡,週迴牆匝。時現光相,士俗敬重。每道俗宿齋,集會興福,官私上下,乞願有應。《舍利感應記》中言明“瓜州於崇教寺起塔”,上述記載表明,所謂的“瓜州城東古塔”,乃當今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廣弘明集》卷15言崇教寺塔為土塔,完全符合莫高窟周圍多土塔的狀況

現保存狀況:無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莫高窟

7.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

記載舍利塔: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

現存舍利塔:無存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無考,原址位於甘肅西北部的敦煌附近,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宇文邕曾在全國範圍內滅佛,這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法難之一,瓜州大乘寺的幾座塔也毀於這一事件中

現保存狀況:無

8.周洛州故都西塔

記載舍利塔:周洛州故都西塔

現存舍利塔:洛陽白馬寺齊雲塔

文物與舍利:未考證

文獻與佐證:唐代京兆釋道宣《廣弘明集》卷十五載:“洛州故都西白馬寺東一里育王塔。”即為白馬寺東南的齊雲塔。另一說認為《廣弘明集》把洛陽與洛州混為一談。因為北魏洛陽與洛州是兩個不同的地理概念,北魏時期,將司州改名為洛州,治所在洛陽縣,就是現在洛陽市東北,不久就複名為司州。東魏時又改洛州,到隋朝時廢除。而阿育王寺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最早記載洛陽阿育王寺的是北齊魏時候的《魏書釋老志》:“於後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於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塔,佈於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陽、彭城、姑臧、臨淄皆有阿育王寺,蓋成其遺蹟焉。”然而自此以後,有關洛陽阿育王寺的史料闕如。洛陽水泉石窟門口魏碑記載,記載中印證了這一事實。由於漫漶,對題記開頭幾句的辨認歧義頗多,其中最關鍵的是把阿育王寺誤認為其他寺廟。造像題記對洛陽周邊五縣佛像進行記述時,只說數量、方位、造像題材而不提及寺院,唯對阿育王寺作了詳細描述,足以證明其地位之高。這一史料有力佐證了《魏書》關於洛陽阿育王寺的記載,且進一步明確了地點,彌足珍貴

現保存狀況: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在洛陽白馬寺山門外東南。據白馬寺現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載,東漢永平已已,漢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嶽峙,號曰齊雲"。今存之磚塔,實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洛陽白馬寺現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白馬寺齊雲塔

9.周涼州姑臧故塔

記載舍利塔:周涼州姑臧故塔

現存舍利塔:武威蓮花山塔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東晉太元八年,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甘肅涼州,鳩摩羅什在甘肅涼州待一十七年弘揚佛法,在這十七年裡蓮花山每年水陸法會鳩摩羅什都會主持。據史料記載,蓮花山,古稱姑藏山,此處就是史書記載的涼州姑臧故塔,又名鎮魔塔,另有一說,涼州姑臧故塔早毀多年,且並不位於蓮花山上

現保存狀況:雖然曾經過數次滅佛、戰亂與地震破壞,但是涼州姑臧故塔依然屹立,現存蓮花山塔應為明代所建,八角七級樓閣式磚塔,甘肅省保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蓮花山塔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蓮花山遺存牌樓

10.周甘州刪丹縣故塔

記載舍利塔:周甘州刪丹縣故塔

現存舍利塔:南湖公園發塔(新建)

文物與舍利:未考證是否是真身發舍利

文獻與佐證:刪丹縣即為今日甘肅省山丹縣,據說山丹法塔寺在七十年代初被毀,後來發現塔下有井,井裡有個匣子,匣子裡有經書和頭髮(未考證是否是阿育王所分的),未發現舍利,另一說為甘州萬壽木塔,即為張掖木塔,這種說法多是為了旅遊開發,並無科學考證

現保存狀況:現南湖公園新修發塔為新修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山丹南湖公園發塔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張掖木塔

11.周晉州霍山南塔

記載舍利塔:周晉州霍山南塔

現存舍利塔:洪洞廣勝寺飛虹塔

文物與舍利:未知

文獻與佐證:漢建和元年敕建俱廬舍寺。魏太武帝元年坑殺天下僧道,焚經卷燒寺院,俱廬舍寺廢為土墟。後周武帝保定三年遊增正覺朝臺興修浮圖,掘出一斷碑,碑文有建和元年敷建記載,這是廣勝寺最早的記載。北周武德三年降旨滅佛,建塔中止。唐上元元年行腳賜賢無諍比丘,以建塔上狀於朝,敕令在阿育王舍利舊址興建,塔成,丞相李泌封明應之神以護之。唐大曆四年汾陽郡王郭子儀就“俱盧舍寺”的“古阿育王塔”出現嚴重的裂痕奏請重修並擴建塔院,得準後易名廣勝寺

現保存狀況:原阿育王塔毀於地震,現存廣勝寺飛虹塔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廣勝寺飛虹塔

12.齊代州城東古塔

記載舍利塔:齊代州城東古塔

現存舍利塔:代縣阿育王塔

文物與舍利:存在地宮,據《塔志》記載:內有地宮,地宮內有舍利、佛像、印度陀羅尼經文和其他經書,地宮出口至今無人發現

文獻與佐證:《明?代州志》記載,代州阿育王塔始建於隋朝仁壽元年,但按唐代記述塔在北齊時代就已存在,隋朝只是在原址上重建而非始建。據考證,塔周原建有規模宏大的寺院北齊已存在。據光緒《代州志》記載:隋朝所建塔為木質結構,名為“龍興”。唐會昌二年龍興塔遭毀。唐宣宗大中元年重建,將塔寺名改為圓果。北宋神宗元豐二年古塔因雷電焚燬。宋徽宗崇寧元年又建。金宣宗興定二年元兵南下時州人放火焚燒,化為灰燼。元至元十二年元世祖忽必烈敕建為磚塔。

現保存狀況:現存塔為元至元十二年所建,喇嘛塔造型,磚砌,平面圓形,非常精美,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代縣阿育王塔

13.隋益州福感寺塔

版本一

記載舍利塔:隋益州福感寺塔

現存舍利塔:無存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兩晉時期,數位高僧從洛陽等地抵達成都修建“大石寺”。後更名為“福感寺”,唐代高僧道宣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成都時年常有旱澇,官家祈雨都要到這裡,祈而有應,特有感徵,寺廟因此得名“福感”。唐中後期福感寺達到頂峰。詩人劉禹錫遊川時,更作下《成都府新修福成(感)寺記》,稱“繡於碧霄,望之如昆閬間物”。至唐末逐漸衰落消失。2016年,成都市考古所在實業街進行發掘。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發現了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溝渠等遺蹟。而出土文物中包括一千多塊石刻經版、石刻造像殘件、蟠龍碑首、模印密簷塔磚、有銘文的琉璃瓦等建築構件,以及大量日用陶瓷器。其中考古人員憑藉刻有“傳今福感寺”的經版,確認了福感寺遺址所處

現保存狀況:無

版本二

記載舍利塔:隋益州福感寺塔

現存舍利塔:成都寶光寺舍利塔

文物與舍利:舍利子十三粒

文獻與佐證:另一說法,為寶光寺以“舍利寶光”而聞名。唐末黃巢晨民起義軍攻破長安,唐僖宗李儇逃到新都,把大石寺作為他的行宮。寺中有木塔“福感塔”,李儇常在晚間看見福感塔下異光,便向方丈悟達禪師詢問原因。悟達回答說是塔下的舍利子發光。李儇便命人發掘,挖出一石匣,內藏有十三顆顆舍利子。李儇於是命悟達重修殿寧,改寺名為“寶光寺”;並把福感寺改建為為十三層磚塔,將舍利子乃放於塔下,改稱“舍利寶塔”。可信度很低,多是後編的故事,但寶光寺舍利塔舍利是否源於福感寺卻依然存在這種可能

現保存狀況:寶光寺舍利塔建於唐僖宗中和年間,歷千餘年,屢有殘破,屢有培修,現為十三級方形磚塔,密簷實心,高約三十米,塔剎冠以鎏金飛形銅寶頂,寶光寺現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成都寶光寺舍利塔

14.隋益州晉源縣塔

記載舍利塔:隋益州晉源縣塔

現存舍利塔:崇州市白塔寺塔

文物與舍利:無考

文獻與佐證:根據地名所述益州晉源縣以北周多融縣改名,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州市西北懷遠鎮,屬犍為郡,隋朝時屬蜀郡,根據地名和地方縣誌記載,應該是現在的崇州市白塔寺塔。

現保存狀況:原塔始建於隋代,如今的寶塔是經過民國和新中國兩次修復後的樣貌,已不是曾經的樣貌,荒廢那麼多年,有沒有地宮,地宮是否有舍利都難以考證,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崇州市白塔寺塔

15.隋鄭州超化寺塔

記載舍利塔:隋鄭州超化寺塔

現存舍利塔:鄭州超化寺塔(新建)

文物與舍利:漢白玉舍利函1個,內裝舍利盒二,一銀一瓷,蓋上有銘文紀年,北齊武平二年造像碑頭、唐碑各一,北朝至唐代石刻殘佛百餘尊。

文獻與佐證:超化寺建於唐開元二年,超化寺舍利塔為方形十三級樓閣式磚塔,高三十餘米。1969年11月被拆毀,現僅存塔基。超化寺始建於隋開皇元年,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層寨,中寺位於超化塔坡,下寺位於超化街北,以下寺最大。超化寺在武則天和唐中宗時,南到三門溝,北到石羊崗,周圍達十餘公里。僧侶在兩千人以上。歷代不少名人履履相接,題詠甚多。

現保存狀況:舍利與舍利函現存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超化寺塔1969年被拆除,近年重建,唐碑失蹤,大批殘佛原地窖藏保護,齊碑與部分殘佛現藏新密市博物館,鄭州超化寺為第一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鄭州超化寺塔

16.隋懷州妙樂寺塔

記載舍利塔:隋懷州妙樂寺塔

現存舍利塔:武陟妙樂寺塔

文物與舍利:有地宮,是否有舍利未知

文獻與佐證:妙樂寺塔,又名妙樂寺真身舍利塔,位於武陟縣西八公里北張村北,據碑載:佛祖舍利靈骨,建寶塔一十九所,妙樂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六

現保存狀況:現存妙樂寺塔為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五代磚塔,該塔原建於唐,後周顯德二年重修,寺已早廢,唯塔獨存,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黃河水淹埋後塔門尚可進入,後平整土地時,塔門被埋於地下,僅露一拱門上沿於地面。據說從塔心室平磚隙間向下投入硬幣可聽到水聲,估計是地宮長期積水所致。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妙樂寺塔

17.隋幷州淨明寺塔

記載舍利塔:隋幷州淨明寺塔

現存舍利塔:太原市晉源區惠明寺舍利塔

文物與舍利:地宮是否存在未考,但地宮內除佛祖真身舍利也有可能藏有仁壽舍利

文獻與佐證:晉源阿育王舍利塔位於山西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 又稱舍利塔,這座塔創建於隋仁壽二年,屬於傳承有序的一座佛祖真身舍利塔

現保存狀況:重建於明洪武十八年。總高二十五米,為實心白色覆缽體喇嘛塔;缽頂上六層立式蓮瓣組成的塔脖子,上置圓錐形十三層相輪,相輪上覆有流蘇的華蓋,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晉源區惠明寺舍利塔

18.隋幷州榆社縣塔

記載舍利塔:隋幷州榆社縣塔

現存舍利塔:榆社大同寺舍利塔(無存)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據光緒《山西通志·古蹟考》載:“大同寺,在榆社縣東南,永平十年建。內有阿育王所造舍利塔。宋治平四年重修。元至元間改建中殿,大德間改為毗盧殿。明洪武二十四年修,置僧會司。” 即為幷州榆社縣塔,但如此的話,它比“釋教之源”的洛陽白馬寺還要早一年。當地文獻清光緒《榆社縣誌·古蹟卷》也難明辨其詳,只說:“舍利塔,在縣東大同寺……不知建於何代,宋治平四年重修。”這兩份文獻都不能有力的佐證寺院修建年份,通過實物史料的佐證來判斷大同寺舍利塔的創建時間。文物工作者在榆社大同寺舊址上發掘出140多尊石佛造像,從已發現的佛像題記上看,已有“大齊天保十年”字樣,說明塔寺在北齊或北齊之前就已存在。再結合《法苑珠林》所記的座阿育王塔均不早於西晉的情況來看,榆社大同寺舍利塔的始建年代就應在西晉至北齊之間,即十六國和北魏時期

現保存狀況:毀於清末,光緒《榆社縣誌·營建志》載:“大同寺,在城外東南,元時改建,後寺全毀,僅存石佛像。道光八年,邑令陳維屏督同紳董王席賓,李天乙等重建。中殿即舍利塔,前供設文昌神像。”可見,到道光八年,地上建築雖遭毀壞,但石佛像猶存,這就說明當時大同寺的地下遺存仍安然無恙,但這也是文獻明確記載舍利塔還在的最晚時間。而到清末時,大同寺已僅存山門和大殿,殿後已成為一片菜地,舍利塔已經不復存在了。抗戰時期,日寇空襲又使殘存的廟宇全部被毀,至此大同寺舍利塔遺失殆盡,近年有新建大同寺

19.隋魏州臨黃縣塔

記載舍利塔:隋魏州臨黃縣塔

現存舍利塔:莘縣舍利寺村大興國寺塔(無存)

文物與舍利:無存

文獻與佐證:《舊唐書﹒地理志》記載:魏州,北周大象二年分相州置。隋大業三年為武陽郡。隋末,李密改武陽郡為魏州。尋為竇建德所據。唐武德四年,復為魏州,置總管府,尋改為都督府。領貴鄉、昌樂、元城、莘、武陽、頓丘、觀城、臨黃、繁水、魏、館陶、冠氏、漳陰十三縣。可知唐代魏州轄境相當今河北大名、魏縣,河南南樂、清豐、範縣,河北館陶,山東冠縣、莘縣等縣地,但臨黃縣在宋代已廢,併入觀城縣現屬莘縣一個鄉鎮,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後魏析置臨黃縣,屬頓丘郡。隋復置,屬魏州。唐初,屬莘州。貞觀初,州廢,縣屬魏州。故黃河在縣南。黃溝,亦在縣南。臨黃縣以此水而名。”?《觀城縣誌》引《寰宇記》:“廢臨黃縣在觀城東南七十二里。”《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說:“臨黃縣,北魏初置,屬頓丘郡。治所在今河南範縣東南二十二里臨黃集(今屬範縣白衣閣鄉)。”我們基本可以判定,歷史上的臨黃縣應在現今河南範縣和山東莘縣相鄰地帶,根據地理位置,可以判定此塔大體位於現在的舍利寺村,即為莘縣古城鎮舍利寺村的大興國寺,2017年大興國寺舊址出土了一通元代古碑。此碑名《大元國濮州朝城縣舍利大興國寺總持淨因大師道公高行碑》,冠、身、座俱全。碑文1700餘字,詳細記述了元初高僧淨因大師生平及其發願重修舍利寺、塔的事蹟。此碑的出土不僅部分還原了舍利寺的歷史面目,還石破天驚地破解了舍利塔的真實身份,為進一步揭開舍利寺的神秘面紗提供了一把鑰匙,但寺、塔建於何時,傳世史志均未見記載。根據乾隆十一年《重修舍利寺碑記》載:“朝城縣治東南十八里舍利寺,考所自昉,邑乘不及詳,父老亦無能道之者,蓋其跡為最古云。世傳宋祥符間敕命整理,極中興之盛;元大德復奉懿旨重修,其為名勝之地無疑矣。”由此可知,至遲清初時舍利寺的來由就已失傳,此亦是舍利塔真實身份不為人所知的原因

現保存狀況:大興國寺內舍利塔,塔基佔地250多平方米,高九層,可惜塔在清康熙年間已半毀,上世紀四十年代,舍利塔及寺院一併毀於戰火。另外,除這座大塔外,還有一座稍小一些的塔,也毀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梵林文化-中國十九座真身舍利塔

建國初大興國寺小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