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初三太累了,感覺考不上高中了怎麼辦?

睡不著的小安694




我看見過許多初一初二成績一般般初三通過自己努力逆襲的例子,甚至有利用最後100天逆襲的例子。反而有些成績好的因為輕敵,自己放鬆、不斷的吃老本,導致自己的成績停留在原地或者退步。在初三隻要自己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努力是奇蹟的代名詞。


初中總得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知識體系比較簡單,所以不用害怕。


語文

語文分為基礎知識➕綜合性學習➕閱讀理解➕作文

  1. 基礎知識儘量不要丟分。無論你的字多麼髒亂差,都要盡力的寫工整。不求美觀,只求工整。可以自己去臨帖,效果很明顯的。

現在網上閱卷字的好壞真的很重要。

閱卷老師第一眼看你的字就定作文的檔次,就算你寫的再好。如果字寫的好而且整齊,基本上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2. 古詩文言文書下注釋一定要背的爛熟於心,特別是一些常見的註釋。

3.閱讀,各種修辭描寫的作用都積累一下,只要找到關鍵詞就是對的。

活題最好寫也最難寫,要找最常態化的答案,不要標新立異,雖然有一定幾率得滿分,把自己想說的都寫上去。

練字,預習,複習……一樣都不能少。

  • 4.語文主要在於平時的積累,一定要多看多背,多積累一些作文素材。語文真的有必要搞個摘抄本。



數學

1.課堂上你不聽回家再做題也沒用。有的同學在課上寫作業,如果你都學會了那麼無所謂,如果你沒學會就是大錯。

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可以拿一個筆記本記一下重要的題型、易錯點……每個星期都要定時複習。

2.數學公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計算題往往寫出公式就會得分。

解方程的應用題你設出未知也是得分的,反正儘量多寫點,實在不會有時間的話也隨便寫一點。

壓軸題主要還是要注重思想,要多練習,多總結,多思考,不要一不會就想著去看答案。

⒊錯題本是非常關鍵的,題目永遠都做不完,我們要學習解題的方法和技巧,考試前多看錯題可以事半功倍,讓你牢記易錯點。

4搞懂之後,要大量做題,其實現在的教輔資料都不錯,關鍵是認認真真地去做,要做精。


英語

初三開始的時候我英語一般是70多,最後中考106(滿分120)雖然也很渣,但我覺得自己還可以,有進步就行了。

我認為,背單詞的最好方式是不斷的重複和每天的堅持。

這裡推薦百詞斬,百詞斬,百詞斬……

每天背十個就可以了,背多了容易忘而且容易放棄,對自己的信心有所打擊。其實我覺得你就背後面的詞彙表也可以。時間充足可以看下那種雙語的書,你們可以看看書蟲,這樣既提高了詞彙量,也提高了閱讀速度。

其次,我覺得語法是很重要,主要是作文那塊,搞懂一些基本的就可以(對於那些沒時間的人來說)。之前我70多的時候非常努力的背單詞但是效果不好,後來我買了一本語法書自己看,後來英語也是進步很明顯。

初三總複習的會專門複習各類詞性什麼的。每天一定要背一點單詞,這樣才不容易忘記。

閱讀理解一定要先看題目,一般題目的順序和文章順序是一樣的。

作文。

又是練字的時刻了,美觀還是第一點

多背幾篇範文,模版基本八九不離十。

必備句型和連接詞什麼的掌握一些,進步的關鍵。


物理

1.理解公式概念之後可以背出來。

2.總之就是浮力壓強電學這些重要的考點,必須多看教材鞏固基礎知識,還要多做題。

3.把基礎題做對,壓軸題最後一問實在不會就丟了。(對於一般的來說)

對於成績好的來說,要多鑽難題,善於整理筆記——把一些重要實驗記在筆記本上。


化學

化學的話比較容易了,因為初三才學所以只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應該不會差在哪裡了。我覺得有必要提前預習,把書看幾遍就行了。

我化學一般般,所以不多強調。

關於補習的問題,我覺得要看自己的精力,不是你抱的補習班多你成績就比別人好。我之前也是不懂,抱了好多補習班,結果搞得自己好累,最後收益甚微。反正還是要勞逸結合。我覺得要少玩手機,真的,拿上手機就是一天。我記得我經常跟自己說,就休息一下,結果就是一個下午。


上門是關於各科的學習方法,下面跟大家講一下初三總體的學習計劃安排


一、把教材吃透

前提是認真跟著各科老師初三的總複習。到總複習是一個重新跟上的最好的機會,錯過了就很難再有時間追基礎知識了,儘量不要拋下學校的學業去獨立複習。然後自習時間和課餘時間額外給自己開小灶。這裡的關鍵點有兩個:

1.教材要讀到滾瓜爛熟。

我在初三找到的一個看書的學習方法是回想法。對於需要我背誦或者特別熟練的內容,光看是沒用的,記不住。我會在每看完一段之後合上書,自己把這一段寫下來,或者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自己把這一段的知識結構整理寫出來。當你能產出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時候。就這樣一點點把所有教材全掃一遍。

當時即使是看教材不那麼重要的科目,我都會發現很多老師甚至沒強調的細節,非常有收穫。

2.要選擇一本好的參考書。

大家都在用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定要去書店,挨個一本本看。什麼樣的參考書是好的呢?講基礎知識多,有所擴展,並且有很多原創的知識整理,能把教材裡的整個知識網絡清晰地展示給你看。題目不一定要多(題目可以買專門做題的書),甚至都不一定要做。

同時這本書一定要看起來很容易,有的書會講的很晦澀或者選題很偏。多翻翻,甚至找一個你一直弄不明白的知識點,看看那本書你站在那裡讀5分鐘後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就對了。

然後,隨著老師的總複習腳步,同步去把這本書以及教材搞透。

這件事情,要用幾個月去做。初三老師天天髮捲子留作業,自己可以控制的時間其實非常有限,要充分利用,不用著急去一本本做題(這期間跟著老師也能做不少題了),即使是你身邊的大牛已經開始查缺補漏了——有一天你會超過他的。

如果能完成,那麼這時候你的成績一定已經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了。


二、把題型吃透

就是把吃透的知識轉化為實戰的能力。

中考雖然有靈活的一面,但是跑不出基本的出題思路——因為它總是要以教材為基礎,去考查教材的某個部分的。這時候我們要選擇的參考書,就是能智慧地收集並且總結主要題型的書。

很多書裡面一堆題,然後分類很亂。記住,要突飛猛進,我們就要比他人完成更多的事情,因此時間更有限,題海戰術最要不得。如果不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死路一條。

一本最理想的題目書,會把某個知識點下面可以出的不同類型的題給你看,然後每個類型的題練個兩三次,加上講解。市面上不一定有這種100%理想的書。沒關係,買一本最相近的,別忘了老師也會發材料,你還可以自己總結。總複習到每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都會集中的發該知識點的題目,這是一個好機會。把常出的題型記住,就像教材那樣熟悉他們。

關於錯題本,當時其實我也弄了一個。但除了第一次寫上的時候幫助記憶以外,基本沒翻過……我看我們同學中好多人都在做錯題本,但可能是這種方法不太適合我,我認為更有用的是總結題型並且記到自己腦袋裡。

吃透題型後,每看到一個題目,我們都能在心裡大概浮現出這個題目考的是什麼知識點,應該從哪裡入手作答。實話說,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基本你考試就能所向披靡了!


三、抓住戰場上的寶貴機會

戰場,即是模考。到複習後期,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模擬考試。基本模擬中考。老師還會把每次考試的成績打出來供比較分析用。這就到了我們刷榮譽的時候了!!!!

這個寶貴的機會,可以讓我們實現兩件事:

1.驗證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處在什麼位置。

考試是一個特別特別好的實驗場所。你可以知道自己的複習達到了一個什麼效果。我希望你在這時看到的是不斷上升的排名,這說明你的努力非常有成效。但是如果不是,也不要著急。我當時是奇特的以好一次壞一次的節奏,總體上升,最後幾次才保持了連續上升的趨勢。

2.檢測自己的不足,進行改進。

如果模考不太理想,那也是個好事,因為你可以看到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模考其實還是個試驗場,你可以嘗試不同的考試的策略,做題方法(比如作文的不同寫法,英語閱讀的不同讀法等),並且找到那個最適合你的。

當時我有那麼一本日記,除了寫寫日常心情鼓勵鼓勵自己之外,還會對每一次模考徹底分析。包括記錄下每科分數,然後逐科分析這一次發揮好在哪裡,弱點在哪裡,什麼地方該拿分卻丟分了,什麼地方是本身掌握的就不夠,什麼地方是題目出的太偏不要在意。寫出來,是一個理性整理的過程,也是讓自己客觀看待考試結果的過程。還可以之後翻看。

另外在這樣的日記的最後我還會決定一下之後的複習該幹什麼,下次考試該嘗試什麼樣的的方法等,之後的行動就明確了。

四、其他方面

關於緊張

考試緊張大抵是因為,沒有信心,導致,害怕失敗。

信心的有無跟準備充分與否有關,但是害不害怕失敗我們自己可以控制。我們是希望模考每次都發揮超常導致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弱項導致中考不靠譜呢?還是希望模考可以充分暴露出自己的缺點讓我們可以去把它們各個擊破?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個合理的初三時間安排
學習時間表

●6:00-7:30 對於初三的我們來講,睡懶覺這一年是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了,一日之際在於晨,這個時候是頭腦最清醒且體力最充沛的時間,也是學習和鍛鍊的黃金時間,這個時間安排全所有功課的全面複習,尤其是記憶力的課程(比如英語單詞、文科類科目等)。同時,中考不光是腦力的競爭,也是體力的堅持,所以在一週的時間裡大家一定要給自己兩三天鍛鍊的時間,身體鍛鍊一定不能少,半個小時即可,鍛鍊的時候可以聽一些勵志歌曲等,為一天的學習打好基礎。

●7:30-8:00早餐時間,專心吃飯,半小時的吃飯時間足夠了。

●8:00-9:00 實驗結果表明,這個時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驗”,所以像邏輯性的、難度大的課程可安排在這個時間。比如數學。

●9:00-11:00這個時間段的短期記憶力效果比較好,對於即將要考核的東西可以進行“突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 接近午飯時間,一上午的複習容易產生疲勞,這個時間可以進行一些常規的練習題複習,達到鞏固的目的。

●12:00-13:00 午飯時間,可以聽一些輕音樂來舒緩緊張了一上午的神經,讓腦子進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這個時間段容易出現飯後疲勞,所以建議稍作休息調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話,半小時就差不多了。

●15:00-16:00 這個時間段的長期記憶效果最好,可安排記憶一些需要永久記憶的東西。

●16:00-18:00 這段時間適合做一些複雜的計算和費勁的功課。

●19:00點左右 晚飯時間,也是休息時間,讓腦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晚飯後,可根據個人情況安排複習,可以語數外文理科交替安排複習。晚上定時睡覺,必須趕在12點之前休息,養成一個好習慣,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狀態。

所以,正確的學習方法應該是,上學期上課認真聽課,做筆記總結,保持適量的刷題即可,為下學期的衝刺做準備。下學期才是大量刷題做衝刺的最佳時機。

不要相信什麼天賦,你現在的程度還達不到論天賦,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行。

希望同學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