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帶孩子過程中,在孩子的哪個階段是最累的?

oXom0_一葉知秋


要問帶孩子過程中,那個階段最累。

我的答案是:哪個階段都累!只是累的地方不一樣。沒有最累,只有更累。

新生兒時期

寶寶剛出生,當媽的身份還沒適應,就得接受各種折磨。比如月子裡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出門,心情煩躁鬱悶。望著自己變形的身材,各種絕望。加上小傢伙嗷嗷待哺,還得催奶、餵奶、夜醒,搞不好還得換上產後抑鬱症、乳腺炎、腰腿疼。元氣都沒恢復,就得馬不停蹄地投入育兒生活中,怎一個累字了得。

嬰兒期

好不容易熬過了孩子滿月,看著寶寶越來越好看,自己身材恢復了不少,也能出門了,心情大好。可是又遇到很多新問題:比如為啥孩子半夜總是哭?為啥孩子吐奶?為啥孩子不睡覺?為啥孩子不吃輔食?為啥孩子拉肚子?為啥孩子起溼疹?為啥孩子還不會翻身?為啥孩子不會爬?為啥孩子又總是爬來爬去?為啥.....為啥.......第一次當媽的,養孩子就像十萬個為什麼。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狂啃育兒書,可是一遇到情況又發矇。沒有深夜帶孩子去過醫院,不足以語人生。這個階段,真正感到當媽不易。

幼兒期

可怕的2歲來了.....在國外,這個階段被成為“trouble 2”,也被認為是執拗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逐漸產生自我意識,認為“老子是宇宙的中心”,想幹嘛就幹嘛!不聽大人的話,故意反著來,一言不合就哭鬧,扔東西,打人。還有莫名奇妙的秩序感,比如必須自己按電梯,如果別人提前按了,就不幹,非得重來一遍;從哪兒拿的東西,必須放回哪裡去;爸爸媽媽睡覺的位置不能變等等。聽一首歌聽幾十遍,看一個動畫片就不能換,讀繪本讀到吐,據說,很多爸爸媽媽打孩子屁股,都是在“trouble 2”。聽育兒專家說,這一階段的孩子不能硬碰硬,要智鬥,天天跟娃鬥智鬥勇,能不累嗎?


兒童期

那個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心梗的媽媽,已經足以說明一切。孩子長大了,以為可以輕鬆一些,誰知道新的煩惱不斷湧現,帶孩子依然那麼累。隨著孩子長大,我們反而更多的擔心和憂慮,比如學區房買了沒?孩子在學校表現好不好?跟小朋友相處和諧嗎?孩子性格怎麼樣?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

總之,從成為父母的第一天,我們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前方的路有幸福、有快樂、有煩惱、有痛苦,即使我們知道很累,但是我們依然願意去經歷這一切。

正如作家馮塵的那句話:“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因為孩子,我們才得以體會為人父母的滋味。那就珍惜這累並快樂著的帶娃生活吧!


大聖媽歸來


其實從孩子一出生就沒有不累的時候,特別是母親,幾乎時時刻刻都是孩子不離身。

出個門吧!得大包小包(尿片、奶粉、奶瓶、衣服……)拎著,孩子揹著。

做母親的都不敢生病。生病了吧!又沒人看孩子,有人看孩子又總覺得不放心,“會不會餓了沒人喂,” “哭了沒人管”就像我婆婆。孩子才七個月,不論是哭了鬧了還是餓了一律不管不喂不哄,,,,都是背起!!!!

有時候真的是鬼火綠、恨不得跟她大吵一架!“就算我生的是女兒!好歹也是你的親孫女吧!哭了你就不能喂點東西嗎?總是背背背!明明是餓了的,都叫累了 才睡著……”看著都心疼。所以每一次,就算是有什麼事或是掉針水,我都會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家。 一回到家就立馬抱孩子。雖然生氣, 但每一次我的“鬼火”都沒有爆發!總是想著“為老公,孩子,還有自己的爸媽忍忍”所以 每一次都是讓它輕輕飄過……

我的孩子大的也才兩歲,我覺得最累的時候就是她開始學走路的時候!每天都得屁顛屁顛的跟在她屁股後面,走是走不穩,走麼還是要走,自己累了想休息一下吧,,,她又搖搖晃晃的到馬路中間了!那時候我肚子裡已經懷了老二。本來就累,還每天每天都陪著她轉悠,不累才怪。

而最累最累的時候就是孩子一歲三個月的時候。已經可以自己走好大一段路了!被開水燙傷了左腳腳背。而依然是我一個人挺著個肚子沒日沒夜的抱上抱下!!懷老二的時候趾骨痛,翻身都痛,半夜老大哭鬧,依然也只有我 只有我自己起來抱起來哄!!!“有時候我都在心裡罵我婆婆 我老公 是不是眼瞎了!?我挺那麼大一肚子還每天領著大女兒,更何況她的腳還受傷了!!”硬是熬了三個月,大女兒的腳傷才完完全全的好了,只是留下了一個疤!儘管如此,我也已經是謝天謝地。。。大女兒腳好了,又開始重新學走路,沒過多久,,我家二女兒就出生了!

我懷二女兒趾骨痛,,在預產期前一個月,我和老公商量“把大女兒領去和婆婆睡,我說我趾骨痛,實在有些受不了,,,”

而婆婆不願意!她說“孩子太小了,而且腳也剛剛好,……”總是各種找理由!為了這事還跟老公吵架了,三天兩頭給我和大女兒臉色看。本來白天在家睡覺的人,從這以後就各種忙起來了!!這種裝模作樣的婆婆還真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啊!呵呵~

這是我覺得帶孩子以來最累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有時候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熬過來了!!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永遠都不要忘記!


沒什麼愛不愛


我是一個雙胞胎媽媽,也來吐槽一下帶孩子到辛苦吧。

一句話是:一入孩門深似海啊,有娃以後,真是與以前到生活說拜拜了。兩者真是天差地別。整體來說,是越帶越輕鬆吧。

孩子在一歲之前,孩子要抱,要吃奶。我記得有一次,孩子大約三四個月,我們全家外出,路上孩子睡著了,就抱著孩子睡,等車回家。下了車,再繼續走回家。胳膊真是累到快斷了,不敢鬆懈。心裡只告訴自己,好了,快了,就快到家了,就快到家了。等進了家門,卻壓根不會有如釋重負到感覺,而孩子依然不能鬆手!感覺自己累到趴了。

母乳餵養到15個月,這期間,因為夜裡娃不喝奶粉,兩個娃又不夠吃,所以,更加頻繁的夜奶。每個孩子至少起夜3次,一晚上起來少不得6次。而且,很多時候,娃還要醒來玩幾個小時才睡。想想這段日子都不是人過的。我居然也熬過來了。

再之後,是學步階段,特別累。孩子又要去走,又不會。彎腰駕著胳膊走。隨時都害怕摔倒或者拉脫臼了胳膊。總之是熬了兩三個月娃會走了,才算完。

再之後,還是很累。因為孩子行動能力強了,但是又沒有安全意識。爬桌子、墜床、摔跤、撞牆角桌角、 翻倒熱水、傢俱、或者玩水,搞各種破壞,務必隨時盯著孩子才行。很多時候,阻止也不是,不阻止也不是,惟有在孩子身邊守護著。隨時準備眼疾手快地出動救援。

由於我是雙胞胎,出門也很累。兩個孩子兩個方向,一眨眼沒看到,兩個就分開跑了。加之各種搶孩子到新聞頻發,自己也是心理壓力賊大。

各種瑣事,沒完沒了。孩子越大,需求越多,要做到事情也越多。有時真到真心崩潰。我到孩子正處於Terrible Two到階段,而且我是Double,好吧,我也就當是修煉自己吧。

在這裡檢討:今天早上兩個孩子無緣無故大哭,沒完沒了地鬧了大半個鍾,我發脾氣了。扔下孩子任由哭,孩子更加大哭。唉。錯不在孩子,我也好心累。

我是有娃以後公號的Twins媽關瀾。


有娃以後公號


生了孩子就別想著輕鬆了,各個階段都是最累的,因為每個階段都要解決新的問題,都很折磨人。



第一階段 懷孕

我懷著孕還得上班,不上班害怕生完找不到工作,經濟條件一般,開銷也大。早上坐公交上班,下車要走過2條街,在公司一坐就是一天,中間上幾次廁所還要受人白眼。

腰疼背痠腿抽筋,行動不便,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忌口。十月懷胎,不容易呀!一天一天的熬,最後還是辭職了。



第二階段 坐月子到半歲

就不說生孩子多麼疼了,那都不算什麼。好不容易生出來了,作為新手媽媽,面對這個不明原因哇哇哭的小人,拖著虛弱的身體,不停地追奶,再加上晚上起夜頻繁,真是抑鬱症都要犯了。



第三階段 半歲到1歲之前

好吧,必須承認,這段時間還是相對好帶的,慢慢跟這個小魔頭搞好了關係,瞭解了他的性格習慣,這個時候也能進行小小的交流了,帶出去玩一玩他就很高興。

只是整天抱在懷裡,身體還是非常累,做輔食也是傷透了腦筋,時不時給你來個發燒感冒起疹子,到處爬,到處摸,見啥都吃,必須時刻監視這個小人兒,一刻不能放鬆。



第四階段 1歲半之後

自從孩子有了脾氣,我就瘋了!孩子莫名其妙跟你對抗的時候,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是2歲之後,主見特別大,完全不聽你指揮。

不如意還會打人,到超市就拆包裝,玩瘋了不回家,在家裡亂丟玩具,家裡的各種包被他翻遍了,藥品拿來亂丟,說他他還振振有詞。

這時候,我意識到該教育了,於是為了教育他而不斷的努力,整天對付這個小魔頭製造的各種新問題。



所以,養孩子的各個階段都有那個階段的煩惱,但是非要我說出一個最累的,我估計是2歲之後的教育吧,打不得罵不得,得動腦子跟孩子交流,這是最累心的了。


西西媽媽親子育兒


帶孩子就沒有不累的時候,要說哪個階段最累,每個階段操心的事情不一樣,那還真比較不出來,我生兩個孩子,就感覺沒有輕鬆的時候。

從懷孕那刻起,身上就套上一一個殼,得時時刻刻為這個殼操心。我生大寶的時候月子裡到是有婆婆幫忙,洗衣服做飯等家務活我不用幹,但是由於初為人母,完全沒經驗,很多時候都顯得手足無措。



聽說寶寶的第一口母乳特別好,營養價值高,但是剛開始就是沒有,洗不出來,當時那個痛啊,別提了。月子裡寶寶晚上睡覺又睡不好,給她喂完奶剛放到床上,又叫起來了,整個月子裡我沒睡好一覺。當時真是欲哭無淚啊,想著以後要是都這樣可改怎麼辦啊!還好寶寶大點以後就好了。後來滿月了,就一直是我一個人帶。幸好老公比較勤快,從旁協助我帶孩子,讓我稍顯安慰。

大寶現在三歲多了,到了上學的年紀,有開始操心她的教育問題了,怎麼選學校,選哪個學校好。上學了,能不能適應新環境,在學校飯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受欺負。



哎,真的是心都要操碎了。有句話怎麼說的,娘疼兒路來長,兒疼娘扁擔長。別說看著她長大也感到幸福,那確實。到幸福是幸福,辛苦是辛苦,二者是不能相抵的。


玲子育兒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大寶今年11歲,從小到現在,他的每一件事情我幾乎都記得清楚的很,因為真的很累。二寶今天四多,他的事情我基本都不記得了,印象中二寶幾乎不生病,很好帶,也很懂事。

為什麼帶孩子會很累

帶孩子絕對是一門重要學業,卻沒有專門的學校,從懷孕起,就註定要操一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愛,也是一樣的。我從懷老大起,就沒少折騰,也因為身體的原因,一起有流產的症狀,折騰了三回,最後是在床上待了整整一個月才保住,後來因為沒有去上醫院的孕期課程,也沒有認真學習孕嬰的書,孕後期體重超標剖腹,還有生娃時沒有第一時間餵乳,造成孩子營養也根不上,也因為沒有及時餵奶,奶水也不足,折騰了半年,孩子又經常生病,一歲半都不怎麼會走路,等大一點,經常抱,身體抵抗力也不好,上幼兒園經常生病,嬌氣不去上學,好像上小學後,情況才有一點點好轉。現在面臨他的叛逆期,我也是醉了。

我媽媽經常說,孩子就像一個玩具,很好帶,也許是因為他們那個年代,孩子多,沒有那麼緊張,不像我們現在,生個娃,全家緊張的像彩票中了頭等獎一樣。帶孩子累的根本原因,是我們不會帶孩子,沒有提前做好育兒功課,像我上面的說的那些事,只要稍微用點心,認真學習孕期課程,多向有經驗的長輩或者媽媽多請教,認真用心對待孩子的每一件事,經常看育兒方面的書,那麼帶起孩子來一點也不累,就像他們說的,孩子像個玩具一樣,很好帶。

二寶為什麼帶的那麼輕鬆

也可能是二寶有經驗了,從懷孕開始,我很認真的去上每節孕期課,看了很多育兒書,經常給孩子聽音樂胎教,出生後一直有給孩子做按摩,就是到現在還一直給孩子的按摩,這樣孩子身體很好,少生病,而且經常給孩子按摩,有利於親子交流,從孩子出生,孩子一直吃的好,睡的好,很少吵鬧,也很少生病。帶孩子,只要吃的好,睡的好,就會很好帶。

一歲左右,要經常孩子去戶外活動,多講故事給他聽,多和他交流互動,也要注意均衡孩子的營養,堅持給孩子按摩,孩子大一點,按摩的部位就不一樣,洗澡時按就行。學習一些基本的食療方法,像孩子感冒發燒,拉肚子,這些都要學,按摩療法調理孩子等,平時只要用心帶孩子,他有一點症狀的時候就馬上食療調理,那麼孩子恢復的很快,而且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好,那麼孩子就會很好帶。

做一件事,輕鬆與否,還是很累,是因為我們用了多少心,用了多少精力,如果提前把育兒的功課做好,相信我們一定能交上一份滿意的試卷。那麼帶孩子也是一項很愉快的旅程。

希望能幫到你,在育兒的路上,我們一起學習成長。


書霞育兒說


帶孩子的過程中,哪個階段是最累的?只要是自己帶娃的媽媽,體會應該比較深刻。


我家娃今年6歲了,感覺時間過得好快,昨天還是嗷嗷待哺的小嬰兒,今天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翻看過去的日記,感覺最累的時間,應該還是孩子3歲以前,就是寶寶從新生兒-嬰兒-幼兒的這個成長階段,應該是家長投入心力最多的時期。


新生兒期:出生-滿月

其實這個階段就就是新媽媽的月子期,這個時間段的孩子,胃容量較小,排空快,基本是2小時左右要喂一次奶,夜裡也不例外,除了餵奶,新媽媽還要擠奶、給寶寶換尿不溼、清潔等等,這些對剛剛生產,元氣尚未恢復的新媽媽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不少產婦在月子裡會患上乳腺炎、產後抑鬱症,這些都是與產後的身體照顧不當有關的,所以在這一階段,新媽媽要學會自我調節,多注意睡眠,家人要多關心愛護,這樣寶寶能更好地成長,新媽媽的身體才能更快地恢復。

嬰兒期:滿月-1週歲

孩子滿月以後,睡眠時間會逐漸變少,活動和玩耍的時間會逐漸變多,“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週會走”,寶寶每個月都會出現新的變化,也會get新的技能,而這些新技能的出現,伴隨的就是家長的要考慮的方面增加:

會翻身了,得孩子的安全,買圍欄;

6個月了,得考慮添加輔食;

會爬了,會翻箱倒櫃了,得時刻注意,還有收拾;

……

要走又不會走的階段,是嬰兒期家長最累的時光,腰都要累斷!

幼兒期:1-3歲

孩子進入幼兒期,更多的是要求探索世界,在外玩耍,孩子的精力,一般是“睡眠5分鐘,活躍9小時”,家長在這一階段的 最大感受就是,精力不濟,實在難以忍受孩子的折騰。尤其是夫妻雙職工,只有老人帶小孩的,老人一般都會抱怨吃不消吃不消。

過了3歲,寶寶上了幼兒園,家長總算可以是鬆一口氣了,但是體力方面的消耗是下去了,精神方面的消耗又上來了。還記得我家希寶,因為是個愛閱讀的孩子,每天睡前都讓我給她讀繪本,有的時候讀到興起,晚上11點還不肯睡!


所以,帶娃真的沒有完全輕鬆的時候,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不一樣的累。但是看著孩子一點點地長大,作為父母還是很欣慰的,累並快樂著!


你覺得帶娃的哪個階段最累呢?歡迎留言討論!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育兒知識分享,育兒路上,與你同行!喜歡我的回答,就點個關注唄,謝謝!

希媽育兒


我自己帶大兩個孩子,沒有任何人幫忙,我感覺孩子最難帶的階段就是一歲左右的時候。孩子一歲左右要學走路了,但是走路還不穩,需要時時刻刻的跟著孩子,特別害怕孩子摔著,磕著。我自己帶孩子的時候上廁所都是把孩子放到廁所的洗衣機,原來的洗衣機都不是滾筒的,立式的,我把電源拔了,把孩子放在洗衣機裡面自己再上廁所。帶孩子真的不容易,我累得經常腰痠背疼,但是家裡人還是不太理解,總認為我帶著孩子什麼都不幹好像多輕鬆似的。其實帶孩子比24小時不停歇的工作都累

。還好現在孩子們都稍微大點了,老大十歲已經上五年級了,老二四歲上幼兒園,兩個孩子都特別的優秀,特別好學。有的媽媽說孩子上學以後最難帶,因為輔導孩子功課是個特別大的工程。我認為因人而異吧!如果孩子在早期打好基礎,上學以後孩子輕鬆,家長更省心。但是有些媽媽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為了輕鬆,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很重視,所以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上學以後再改就比較難了。孩子的各個階段都是特別重要的,希望各位爸爸媽媽都重視,為孩子打好堅實的基礎。


寶媽說事談養兒育兒


我家老大今年六歲,好不容易熬到要上小學,老二出生了,又得重來一遍。好在有了第一個的經驗,老二帶起來更自如,沒那麼小心翼翼。

說句心裡話,把孩子好好養大,哪個階段都不輕鬆。小時候的體力累,孩子逐漸長大心累。好在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累中更多是快樂、無限的愛。

孩子出生頭幾個月,帶孩子那是24小時的體力活,好帶一些的孩子媽媽也不輕鬆,一天餵奶8、9次,晚上起來兩三次,時不時得抱抱,一天下來也腰痠手疼。我們家孩子特別喜歡互動,喜歡大人給她唱歌、說話,這些長期做起來也不輕鬆。

不好帶的孩子那得全家上陣,表妹家孩子不自己睡,放下就哭,全家24小時輪流抱著,從奶奶家換到姥姥家堅持了3個多月終於好了,孩子爸開玩笑說:再給我一百萬都不敢再生了。

孩子6歲之前,我印象最累的是花心思陪伴孩子、引導孩子,2歲的叛逆期、3歲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幼兒園裡面的人際關係建立、習慣養成等等。

做父母,累是必然的,但孩子健康成長也是值得的。


有料家庭教育


當媽以後變成全能超人,沒有什麼時候是不累的。

自從當了媽媽,什麼毛病都沒有了,為了寶寶感覺自己是全能的,只要寶寶笑了一切都值得。可是也是當媽媽以後,才能理解媽媽這個身份不好當。

孕期寶寶還在肚裡,妊娠反應小的孕後期肚子大了也很累,妊娠反應大的就更不用說了,真是誰生誰知道。如果可以選擇,真的不想再生寶寶了。

寶寶出生後前一年,母乳餵養,嬰幼兒護理,啟蒙教育,不能離開寶寶超過一天時間。晚上頻繁夜醒餵奶,幫寶寶洗澡,唱歌講繪本,圍著孩子坨坨轉,比如我家一歲的娃,早上起來硬要還在睡夢中的我給她講繪本,心累不心累。

寶寶一歲時準備要學走路了,需要大人彎著腰牽著走,大冬天衣服多不方便,夏天又天氣熱,真是夠酸爽。別問我怎麼知道,因為我現在就在經歷。等會走了,又擔驚受怕她會在我們沒注意時受傷。睡覺時也得注意著,萬一沒有圍欄,一下子掉床底去,想哭。期間如果還堅持母乳餵養的話,痛並快樂著。

寶寶兩歲到三歲時特別粘人,因為媽媽是最重要的。離不開,不管哪方面。

寶寶六歲上幼兒園了,更多焦慮的事情,寶寶的前期性格培養得好壞現在就能驗收了,而且越大的寶寶越有獨立思維,什麼都反著幹,心累。

青春期到成年期,做父母的永遠在為孩子考慮,所以才說無時無刻不心累。養孩子簡直就是坑自己,但是我們卻樂此不疲。


分享最有趣真實的育兒路,最現實犀利的媽媽經,歡迎點擊關注:媽咪育兒生活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