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杜月笙巔峰時期,家產有多少?

祥子談歷史


“捱罵是假的,銀子是真的”,被譽為中國黑幫第一幫主的杜月笙,依靠一身膽識在那個風雨飄搖的社會,成為稱霸上海灘的一代梟雄。



那麼,舊上海大亨杜月笙,巔峰時期家產究竟有多少呢?

首先我們算一下他的生活支出。杜月笙有五房太太、十個女兒,除了五太太孟小冬是在逃到香港後才納入門以外,其餘十四人當時皆是鐘鳴鼎食、揮金如土。

再加上杜家的各類傭人,他們身為杜家的傭人,其薪資待遇自是優於其他人。而在那個年代的上海,尋常人家每人每年的全部生活支出,至多兩百塊大洋。

如此算來杜月笙的杜公館每年開支大約是尋常人的兩萬倍——兩百萬大洋!

而當時的杜月笙擁有四座豪宅,杜公館只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座。另外三座豪宅雖說日常開支可能略微低於杜公館,可也僅限於“略微低於”,其奢侈程度依然可以讓人瞠目結舌。

在交通出行方面,我們看民國題材的電視劇或小說知道,在那個時候擁有自行車的家庭已經算得上“大戶人家”了。


而我們在估算杜月笙巔峰時期家產時,是並不在意自行車的。因為人家出行的車都是四輪的:幾十輛類似於今天的大眾之類的普通轎車,更有九輛蘭博基尼檔次的豪車。

並且車牌都是別人送予他的,不是幾個六就是幾個九。即使在今天,我們尋常人也很難看到一次的數字相同的車牌號,他杜月笙一人便至少擁有了五個。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大約便是杜月笙的巔峰時期。幾乎壟斷上海灘的商城、煙館等的三鑫公司,便是杜月笙於1925年創辦的。

1929年杜月笙又出資創辦了當時甚有名氣的中匯銀行,知名銀行擁有的資產想必大家也略有耳聞吧。據說,上海灘三個銀行的資產加一起才相當於巔峰時期的杜月笙所擁有的財產。

杜月笙說過:做人不能當刺蝟,能不與人結仇就不結仇,誰都不跟誰一輩子。那麼如此深諳處事之道的土豪,在其巔峰時期自是少不了錢財外借的。


具體借給他人多少我們並不清楚,但已有資料顯示,單單是王新衡一人便欠了杜月笙五百根金條。

他晚年在香港過著不復往日風光的生活,可他卻做了一件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燒燬所有他人借錢時打的欠條。

要知道,若是這些錢能夠還給他的話,他在香港撐起半邊天也未可知。

可是他或許是出於各方面原因,最終選擇了放棄,以至於去世時家產僅有十一萬美元。許是經歷了跌宕起伏飄搖的一生,他已看淡金錢。

常言道,有錢能使鬼推磨。錢是個好東西,舊中國有太多富人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卻處處壓榨窮苦百姓。

而黑幫出生的杜月笙卻是向來不吝救濟窮人。許是因為他亦是窮人出身,自己飛黃騰達後感念窮人的辛酸不易。在短短三年內,他以個人名義捐獻的各類義款就已達到一百五十多萬元之多。


“春申門下三千士,小杜城南五尺天”。原是杜月笙“門下三千客”,這些門客來自五湖四海,通曉各方知識。加一起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為過,總歸都是文化人。

雖在戰亂年代早有“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之言在前,可到底戰火紛飛的年代文人愈發矜貴。那麼這些門客的衣食住行不僅由杜月笙負責,更因其“門客”身份,生活水平自是高出旁人一大截。

所以說,我們並不能確切估算杜月笙巔峰時期到底有多少財產。可是通過杜公館等四座豪宅的日常開支、幾十輛的汽車、外借的錢財、供養門客的消費以及他自己的公司。

巔峰時期的杜月笙所擁有的財產,還真不比上海灘三個銀行的總資產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